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有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惑而不从师”,可怕的是惑而不能从良师。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面对的是莘莘学子的求知之心,授业解惑就成了每个教师的责任,如何把学生从困境中解救出来是每个有良知的教师面对的共同任务。
要消弭学生的困惑,我们就必须先要了解学生产生困惑的原因,这样我们才能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那么令学生厌倦书本课堂,令学生面对知识抓耳搔头如坠五里雾的原因有哪些呢?
教育新理念认为:个体在求知的过程中会面临两大问题,即:环境与个性。那就先从外部环境谈起。
对于学生而言,外在环境即求知空间,它通常是由教材、教师、同学、教学等条件等组成的。这些外部条件会对学生的求知心情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新教材新知识点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第一,新教材新知识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对其没有粗浅简单的感性感受,更不提理性认识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二,新教材新知识点理论性较强,学习起来比较单调枯燥乏味,没有乐趣,学生一时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课上就经常会走神、开小差,甚至是打瞌睡。
第三,新教材新知识点比较艰深晦涩。感悟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学生带来较重的心理压力,一部分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形成退缩排斥心理。
其次,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难度的不仅有对新教材新知识的陌生,也包括教师风范教学水平优劣。这些也是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的影响重要因素。
第一,新教材新知识点的讲授过程呆板,缺乏一定的互动,甚至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激情。
第二,师生交流较少,导致师生之间有一定的“代沟”隔阂现象,以至于学生有畏惧、排斥,甚至厌恶老师的心理,教学中就不能够达成一定的默契。这会直接影响学生求知的精神状态。
再者,班风以及同学关系也会影响学生的求知精神状态。我们常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如果一个班级很多学生聊天嬉闹玩手机上网,那么这种松散的环境就会对其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学生毕竟还是个孩子,尚不具备成人的抵制力和自控能力。
个体在求知过程中,除了外在环境影响之外,就是学生个体因素了。“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喜好。而课堂教学面向的是全班学生,那么这些个体差异就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各异的反应,接受上就有了距离差异。
发现问题不是关键,解决问题才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核心。那么怎样才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怎样才能降低学生畏难情绪,消弭学生的排斥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呢?
首先,课堂教学要富有戏剧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性质的课文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
动态模拟:把教学中的难点以动态的形式演绎出来,就像一出戏,一个小品一样,让学生在看电视般的课堂上有效地感知新事物。
例如,在学习课文《孔乙己》时,我们可以选出一个较小的学生,穿上老师准备好的大衣,模拟孔乙己喝酒买单的过程,感受其诙谐幽默以及其中的讽刺,讽刺中的辛酸。
也可以声音模拟:老师在可课堂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穿插不同的声音,用事物原生态的声音进行演绎课文,或者用高低抑扬顿挫的不同声调讲授课文。
例如,教《安塞腰鼓》时,我们就可以把各个地方的鼓声采集到一起来听,也可以让学生模仿其节奏亲自尝试敲击,从而增强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个体在求知过程中,除了外在环境影响之外,就是学生个体因素了。
新课标、新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才是课堂主体,这就要求老师从学生主体性出发,给予不同学生以不同方式的引导,帮助其迈过学习上的一道道坎。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个性化、生活化,也就是说让学生做课堂小主人,把学生的生活引入教学当中来,让学生以及学生的生活内容来主宰课堂。例如,让学生给学生讲课,把学生喜欢的动漫,歌曲游戏语言网络流行语,引入课堂,增强讲课的趣味性、生动性,淡化学生的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对于艰深的内容,力求采用迂回的方式,声东击西的手法来讲解。尽量避免迎难而上的情况,从学生的心态出发寻找较小,较单一的切入点做突破口,使深奥的问题浅显化。如上海实验学校刘鹏老师讲解《致女儿的信》,这篇文章的障碍点是文字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困惑点是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准确把握,兴奋点为童话营造出爱情的美和力量。他首先是创设情景,由爱情这个话题谈起,唤醒学生认知及情感体验,然后再品读童话,感受意境,感受三个画面的异同,最后再理解意图,感受父爱。这堂课很好的把同学们的障碍点和困惑点转化为了兴奋点。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做个有爱心的人,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交流沟通,比如通过批阅日记或者周记、面谈、家访、做游戏等等,多亲近学生,也多让学生了解老师。既有教学时的威严又有平易近人的风范,既做良师又做益友。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老师的教学,力求课堂上配合默契,让学生爱上课堂。要从学生主体性出发,给予不同学生以不同方式的引导。“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确如此,要想更好地将学生的求知激情点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汗水心血,为祖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每个老师都应做不辞劳苦的园丁。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黄口镇第二中学)
要消弭学生的困惑,我们就必须先要了解学生产生困惑的原因,这样我们才能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那么令学生厌倦书本课堂,令学生面对知识抓耳搔头如坠五里雾的原因有哪些呢?
教育新理念认为:个体在求知的过程中会面临两大问题,即:环境与个性。那就先从外部环境谈起。
对于学生而言,外在环境即求知空间,它通常是由教材、教师、同学、教学等条件等组成的。这些外部条件会对学生的求知心情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新教材新知识点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第一,新教材新知识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对其没有粗浅简单的感性感受,更不提理性认识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二,新教材新知识点理论性较强,学习起来比较单调枯燥乏味,没有乐趣,学生一时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课上就经常会走神、开小差,甚至是打瞌睡。
第三,新教材新知识点比较艰深晦涩。感悟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学生带来较重的心理压力,一部分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形成退缩排斥心理。
其次,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难度的不仅有对新教材新知识的陌生,也包括教师风范教学水平优劣。这些也是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的影响重要因素。
第一,新教材新知识点的讲授过程呆板,缺乏一定的互动,甚至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激情。
第二,师生交流较少,导致师生之间有一定的“代沟”隔阂现象,以至于学生有畏惧、排斥,甚至厌恶老师的心理,教学中就不能够达成一定的默契。这会直接影响学生求知的精神状态。
再者,班风以及同学关系也会影响学生的求知精神状态。我们常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如果一个班级很多学生聊天嬉闹玩手机上网,那么这种松散的环境就会对其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学生毕竟还是个孩子,尚不具备成人的抵制力和自控能力。
个体在求知过程中,除了外在环境影响之外,就是学生个体因素了。“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喜好。而课堂教学面向的是全班学生,那么这些个体差异就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各异的反应,接受上就有了距离差异。
发现问题不是关键,解决问题才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核心。那么怎样才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怎样才能降低学生畏难情绪,消弭学生的排斥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呢?
首先,课堂教学要富有戏剧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性质的课文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
动态模拟:把教学中的难点以动态的形式演绎出来,就像一出戏,一个小品一样,让学生在看电视般的课堂上有效地感知新事物。
例如,在学习课文《孔乙己》时,我们可以选出一个较小的学生,穿上老师准备好的大衣,模拟孔乙己喝酒买单的过程,感受其诙谐幽默以及其中的讽刺,讽刺中的辛酸。
也可以声音模拟:老师在可课堂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穿插不同的声音,用事物原生态的声音进行演绎课文,或者用高低抑扬顿挫的不同声调讲授课文。
例如,教《安塞腰鼓》时,我们就可以把各个地方的鼓声采集到一起来听,也可以让学生模仿其节奏亲自尝试敲击,从而增强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个体在求知过程中,除了外在环境影响之外,就是学生个体因素了。
新课标、新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才是课堂主体,这就要求老师从学生主体性出发,给予不同学生以不同方式的引导,帮助其迈过学习上的一道道坎。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个性化、生活化,也就是说让学生做课堂小主人,把学生的生活引入教学当中来,让学生以及学生的生活内容来主宰课堂。例如,让学生给学生讲课,把学生喜欢的动漫,歌曲游戏语言网络流行语,引入课堂,增强讲课的趣味性、生动性,淡化学生的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对于艰深的内容,力求采用迂回的方式,声东击西的手法来讲解。尽量避免迎难而上的情况,从学生的心态出发寻找较小,较单一的切入点做突破口,使深奥的问题浅显化。如上海实验学校刘鹏老师讲解《致女儿的信》,这篇文章的障碍点是文字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困惑点是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准确把握,兴奋点为童话营造出爱情的美和力量。他首先是创设情景,由爱情这个话题谈起,唤醒学生认知及情感体验,然后再品读童话,感受意境,感受三个画面的异同,最后再理解意图,感受父爱。这堂课很好的把同学们的障碍点和困惑点转化为了兴奋点。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做个有爱心的人,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交流沟通,比如通过批阅日记或者周记、面谈、家访、做游戏等等,多亲近学生,也多让学生了解老师。既有教学时的威严又有平易近人的风范,既做良师又做益友。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老师的教学,力求课堂上配合默契,让学生爱上课堂。要从学生主体性出发,给予不同学生以不同方式的引导。“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确如此,要想更好地将学生的求知激情点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汗水心血,为祖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每个老师都应做不辞劳苦的园丁。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黄口镇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