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逸飞 (1946~2005),著名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1965年进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与创作。以“大美术”的理念,在电影、服饰、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创造性成就,成为文化名流,是闻名海内外的华人艺术家。
哥哥陈逸飞离世快七年了。这些年过去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旧时常被我们提及。像所有爱戴他的人一样,我对好兄长也是倍加思念。自小,我就追随哥哥足迹,一步步前行。没有他的启蒙,我大概也不会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
1980年,封闭已久的国门刚刚开启一条窄窄的小缝,立志要做最优秀画家的哥哥,就远渡重洋,去了美国纽约——世界艺术活动最活跃的城市。当他站稳脚跟后,第二年我也去了纽约,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我就住在哥哥那里,他对初来乍到的我给予了全面的呵护。
上世纪90年代初,哥哥把事业重心转移回国,尤其是上海。从一无所有地走出国门,到建立起自己的视觉艺术产业链,哥哥用了不到20年时间。前十年在纽约做理念与资源上的积累,后十年在上海做行动与事业上的开拓。很快,风生水起的视觉产业,让哥哥忙得不可开交。哥哥希望我可以回到上海,在事业方面助他一臂之力。已经在艺术创作上走出自己道路的我,起初不太愿意离开美国,毕竟自己的家人都已经生活在纽约。几次与哥哥的接触,瞧见他愈发憔悴的面容,想到他把太多的时间放在他所钟爱的事业上,奋力奔波。算是对哥哥多次召唤的回应,2002年,我回到上海,他把环境艺术、服饰等方面的业务交由我负责,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处理与视觉艺术相关的其他事情。
回到上海,哥哥特意在田子坊里安排了一间独立的工作室给我,便于我的油画创作。工作室就在田子坊210号弄堂的主巷道上,紧挨着他的陶艺工作室。我白天在公司工作,下了班及周末就到自己的工作室作画。
本来,我以为到了上海,可以方便与哥哥的接触。事实上,他的事务日益繁忙,我们见面机会越来越少,但彼此的牵挂始终未变。哥哥的油画工作室就在田子坊牌楼的东侧楼上,尽管再忙,艺术创作始终是他的主业,他始终没有放下过自己的画笔。那里还有一间会客室,有时利用间隙,他便接待一些客人。
夜阑人静时,我会习惯性地走出工作室,往弄堂口的楼上望一下,如果看到哥哥工作室的灯亮着,我会给他打个电话,方便时过去看看他,聊一聊。这时,白日里熙熙攘攘的泰康路,已经寂静许多,唯有摩托车驶过才会有吵闹的感觉。我们会彼此关心近日的工作、生活及家人的情况,说得最多的总是:“不要太累了。”他自己快要累坏了,还会非常认真地叮嘱我要注意身体。
有时,我在工作室画画,哥哥有机会时也会过来敲敲我的窗,高声喊:“弟弟!弟弟!”他进来看看我在画些什么作品,兄弟间没有太多寒暄与客套的必要,他会直接告诉我,“这里很好!”“那里最好改一下!”“这幅作品代表了你的水平,应该好好完成它”。寥寥数语,透出他几十年油画创作的经验与体会。
从我2002年回到上海,到他2005年的意外去世,其间我只是晚上和周末在田子坊,而哥哥完全把田子坊当作他的视觉产业的大本营,花在田子坊里的时间比我多得多。他一直非常关注田子坊的发展,并担任了田子坊的业委会负责人。他经常会陪着重要的客人,在田子坊里走走看看,把他们带到画家楼里认识一下外来的自由画家。认识他的人,或者第一次見到哥哥的,都会对他非常友善地点头微笑,看到这么多人喜欢自己,哥哥当然由衷高兴,他想以更努力的工作来回报这座城市,同时成就自己的大视觉艺术事业。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哥哥花更多时间驻留在陶艺工作室,那间工作室就在我工作室的隔壁。这是因为哥哥正在完成他的《理发师》电影,剧组主创人员就在陶艺工作室里讨论剧本和商量工作。那个时候,田子坊里有许多其他业主,哥哥生怕影响大家,在开关门时总要叮嘱同事一下,出门要小声,别大声说话。因此,这么多年来,我没有听说一起投诉他的事件。
哥哥的人缘好,还在于他对任何人都是礼貌相待,特别对外地到上海来发展的画家,更是觉得他们的不容易,总是有机会就想办法帮助他们。他觉得,他们的到来兴旺了田子坊,初期是让倒闭的原街道工厂老职工可以报销医药费了,到后来,则是看到人气旺盛后引来了许多艺术爱好者,提升了田子坊的知名度。对于其他画家的作品,哥哥不会轻易评价,他认为:“画家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作品好坏之别。”因此,哥哥特别注意尊重其他画家。
只要任何有可能提高田子坊知名度的事情,哥哥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做。媒体本想来采访他,他却把话题引到田子坊上,希望媒体多多报道这个新兴的艺术社区,提升它的知名度。当听说有房地产商开始觊觎田子坊这块地皮时,他更是主动去找有关部门的领导,呼吁给都市里的艺术社区留下一条活路。
都市里的艺术社区生存状态总是不够理想,类似事情在美国也同样不断上演。通常被弃用的破旧仓库及厂房没有人气之后,会吸引到艺术家,因为艺术家是拯救旧厂区的最佳力量,他们付不起更多的租金,才来到这里,但他们的创新和设计能力,可以把废墟变身为时尚街区。改造后出现的艺术氛围会带来人气,人气的到来则又引来了商业,从咖啡馆、快餐店到时尚小店。商业的活跃开始提升这里的物业价值,越来越高的房租开始让一些艺术家承受不了压力,逐渐开始撤离。或者说,商人最终赶走了艺术家。纽约的“苏荷”社区,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哥哥担心这样的情况也会在田子坊里重演。
这就像一个不断循环的轮回,只是每个地方的轮回周期有长有短。如果管理者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就应该从一开始制定有效的措施,防止艺术社区的式微。哥哥曾经为此担忧过,多次提到:“不知道田子坊将来会怎么样?”
今天的田子坊,比起七年前兴旺许多,更多的小店,更多的人流,商业已经全面进入这些狭窄的小弄堂。如果大家都能尊重艺术规律,好好保护田子坊的艺术生态,那么所有的担忧可能都是多余的。
田子坊就像哥哥的家,他会操心这里的一切,关心弄堂里的些许变化。如果听说画家楼里的某个画家走了,他会关切地问:“为什么要离开这里?”他就像田子坊的“家长”,对这个家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如今,他人已经离去,但他的魂还在田子坊。来田子坊的人都知道因为有了陈逸飞才有了田子坊,这或许是对这个有着浓厚田子坊情怀的“家长”最好的纪念。
摘自《解放日报》2012.4.6
哥哥陈逸飞离世快七年了。这些年过去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旧时常被我们提及。像所有爱戴他的人一样,我对好兄长也是倍加思念。自小,我就追随哥哥足迹,一步步前行。没有他的启蒙,我大概也不会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
1980年,封闭已久的国门刚刚开启一条窄窄的小缝,立志要做最优秀画家的哥哥,就远渡重洋,去了美国纽约——世界艺术活动最活跃的城市。当他站稳脚跟后,第二年我也去了纽约,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我就住在哥哥那里,他对初来乍到的我给予了全面的呵护。
上世纪90年代初,哥哥把事业重心转移回国,尤其是上海。从一无所有地走出国门,到建立起自己的视觉艺术产业链,哥哥用了不到20年时间。前十年在纽约做理念与资源上的积累,后十年在上海做行动与事业上的开拓。很快,风生水起的视觉产业,让哥哥忙得不可开交。哥哥希望我可以回到上海,在事业方面助他一臂之力。已经在艺术创作上走出自己道路的我,起初不太愿意离开美国,毕竟自己的家人都已经生活在纽约。几次与哥哥的接触,瞧见他愈发憔悴的面容,想到他把太多的时间放在他所钟爱的事业上,奋力奔波。算是对哥哥多次召唤的回应,2002年,我回到上海,他把环境艺术、服饰等方面的业务交由我负责,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处理与视觉艺术相关的其他事情。
回到上海,哥哥特意在田子坊里安排了一间独立的工作室给我,便于我的油画创作。工作室就在田子坊210号弄堂的主巷道上,紧挨着他的陶艺工作室。我白天在公司工作,下了班及周末就到自己的工作室作画。
本来,我以为到了上海,可以方便与哥哥的接触。事实上,他的事务日益繁忙,我们见面机会越来越少,但彼此的牵挂始终未变。哥哥的油画工作室就在田子坊牌楼的东侧楼上,尽管再忙,艺术创作始终是他的主业,他始终没有放下过自己的画笔。那里还有一间会客室,有时利用间隙,他便接待一些客人。
夜阑人静时,我会习惯性地走出工作室,往弄堂口的楼上望一下,如果看到哥哥工作室的灯亮着,我会给他打个电话,方便时过去看看他,聊一聊。这时,白日里熙熙攘攘的泰康路,已经寂静许多,唯有摩托车驶过才会有吵闹的感觉。我们会彼此关心近日的工作、生活及家人的情况,说得最多的总是:“不要太累了。”他自己快要累坏了,还会非常认真地叮嘱我要注意身体。
有时,我在工作室画画,哥哥有机会时也会过来敲敲我的窗,高声喊:“弟弟!弟弟!”他进来看看我在画些什么作品,兄弟间没有太多寒暄与客套的必要,他会直接告诉我,“这里很好!”“那里最好改一下!”“这幅作品代表了你的水平,应该好好完成它”。寥寥数语,透出他几十年油画创作的经验与体会。
从我2002年回到上海,到他2005年的意外去世,其间我只是晚上和周末在田子坊,而哥哥完全把田子坊当作他的视觉产业的大本营,花在田子坊里的时间比我多得多。他一直非常关注田子坊的发展,并担任了田子坊的业委会负责人。他经常会陪着重要的客人,在田子坊里走走看看,把他们带到画家楼里认识一下外来的自由画家。认识他的人,或者第一次見到哥哥的,都会对他非常友善地点头微笑,看到这么多人喜欢自己,哥哥当然由衷高兴,他想以更努力的工作来回报这座城市,同时成就自己的大视觉艺术事业。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哥哥花更多时间驻留在陶艺工作室,那间工作室就在我工作室的隔壁。这是因为哥哥正在完成他的《理发师》电影,剧组主创人员就在陶艺工作室里讨论剧本和商量工作。那个时候,田子坊里有许多其他业主,哥哥生怕影响大家,在开关门时总要叮嘱同事一下,出门要小声,别大声说话。因此,这么多年来,我没有听说一起投诉他的事件。
哥哥的人缘好,还在于他对任何人都是礼貌相待,特别对外地到上海来发展的画家,更是觉得他们的不容易,总是有机会就想办法帮助他们。他觉得,他们的到来兴旺了田子坊,初期是让倒闭的原街道工厂老职工可以报销医药费了,到后来,则是看到人气旺盛后引来了许多艺术爱好者,提升了田子坊的知名度。对于其他画家的作品,哥哥不会轻易评价,他认为:“画家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作品好坏之别。”因此,哥哥特别注意尊重其他画家。
只要任何有可能提高田子坊知名度的事情,哥哥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做。媒体本想来采访他,他却把话题引到田子坊上,希望媒体多多报道这个新兴的艺术社区,提升它的知名度。当听说有房地产商开始觊觎田子坊这块地皮时,他更是主动去找有关部门的领导,呼吁给都市里的艺术社区留下一条活路。
都市里的艺术社区生存状态总是不够理想,类似事情在美国也同样不断上演。通常被弃用的破旧仓库及厂房没有人气之后,会吸引到艺术家,因为艺术家是拯救旧厂区的最佳力量,他们付不起更多的租金,才来到这里,但他们的创新和设计能力,可以把废墟变身为时尚街区。改造后出现的艺术氛围会带来人气,人气的到来则又引来了商业,从咖啡馆、快餐店到时尚小店。商业的活跃开始提升这里的物业价值,越来越高的房租开始让一些艺术家承受不了压力,逐渐开始撤离。或者说,商人最终赶走了艺术家。纽约的“苏荷”社区,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哥哥担心这样的情况也会在田子坊里重演。
这就像一个不断循环的轮回,只是每个地方的轮回周期有长有短。如果管理者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就应该从一开始制定有效的措施,防止艺术社区的式微。哥哥曾经为此担忧过,多次提到:“不知道田子坊将来会怎么样?”
今天的田子坊,比起七年前兴旺许多,更多的小店,更多的人流,商业已经全面进入这些狭窄的小弄堂。如果大家都能尊重艺术规律,好好保护田子坊的艺术生态,那么所有的担忧可能都是多余的。
田子坊就像哥哥的家,他会操心这里的一切,关心弄堂里的些许变化。如果听说画家楼里的某个画家走了,他会关切地问:“为什么要离开这里?”他就像田子坊的“家长”,对这个家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如今,他人已经离去,但他的魂还在田子坊。来田子坊的人都知道因为有了陈逸飞才有了田子坊,这或许是对这个有着浓厚田子坊情怀的“家长”最好的纪念。
摘自《解放日报》2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