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后习题提升口头表达能力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标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有机渗透在教材的各个板块,并通过课后习题(包括“语文园地”的习题)进行训练巩固。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策略有:引导读悟结合,准确表达;启发模仿说话,具体表达;强化“串联式”拓展,多样化表达。
  关键词:课后习题 口头表达能力 内涵阐释 提升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如第一学段“与别人交谈,态度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学段“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第三学段“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有条理、语调适当”等。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将此有机渗透进各个板块,并通过课后习题(包括“语文园地”的习题)进行训练巩固。教师解读教材时要准确把握编者编排这类题目的意图,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本文主要阐释依托二年级上册课后习题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口头表达能力的内涵阐释
  课后习题与课文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是教材编者根据课标、学生年龄特点和课文特质精心编制的,其目标指向直接体现了编者的观念和意图。课标并没有专门列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应该达成的目标,需要教师根据学段、学情,灵活梳理、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例如,第一学段可以根据口语表达能力的大方向,要求学生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能在写话中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说”是学生运用语言的起点,“写”是学生书面表达的起步训练。这里的“说”,即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书面表达要求用精确的词句、正确的语法和严密的逻辑进行表述,主要是通过书面语言准确、恰当、生动地描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口头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侧重口头语言的表达,把句子说完整、说通顺、说得有条理、说得生动有趣吸引人,为书面表达奠定基础。
  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说话时往往会出现“乐意说,但说得没有头绪”“能说完整,但说不准确”“能说准确,但是语言表述单一”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筛选恰当的词句或规范句式等,引导学生自如运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见闻、愿望和情感等,达到积累言语、提升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课后习题中的口头表达素材
  教学前,教师有必要对每个学段与口头表达能力相关的课后习题做一些梳理、分析,以明确教材编者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养成提出的细化要求,同时储备丰富的、系统的、可用的素材。
  二年级上册教材的课后习题设计了数量较多、形式多样的口头表达练习,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口头表达抓手和支架。本册教材涉及口头表达能力的课后练习共14处,占24篇课文课后练习的54%;涉及口头表达能力的“语文园地”共5个,占本册7个“语文园地”的71%。对这些内容做分析后可以看出,与口头表达能力有关的习题类别主要有“先读后说,积累与运用词语”(见表1)、“模仿范式,练说规范的语句”(见表2)、“依据支架,学讲故事”(见下页表3)、“根据情境,自由表达”(见下页表4)。
  表1中的習题,都是对词语或词组的积累与运用。体会动词、数量词的准确使用,领会副词和动宾结构短语的表述效果,都是先让学生“读”,然后在积累的基础上,体会词汇的丰富性、准确性,之后模仿课文的形式迁移运用,学习准确、多样化地表达,培养语言组织能力。
  表2列出的5道习题都是让学生模仿文本句式练习说话,丰富语句积累。以《语文园地一》和《语文园地三》为例,是仿照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句式“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和“一边……一边……”自主说话。此外,《语文园地三》“识字加油站”中的气泡图,暗含“会……还会……”的句式,也提示学生要用规范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
  表3是本册出现的与“讲故事”训练相关的课后练习。每道练习题,教材都提供了支架,帮助学生做到有条理地、完整清楚地讲述。学生根据练习内容要求和题目中的提示,就能逐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同样是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
  表4中的课后习题既有模仿课文段落形式的说话练习,又有在读懂文本基础上自由表达的说话拓展。问题情境的创设旨在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学习把句子说通顺,说清楚,说具体,丰富语句积累。
  从四张表格可以看出,二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中,口头表达要素占很大分量。教材课后习题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词组形式、规范句式以及表达情境。因此,充分利用课后习题,以说话练习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思维发展水平,值得尝试。
  三、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具体教学时,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引导读悟结合,准确表达
  朗读是语文学习最直接、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领悟不同词句的表达效果,学习运用恰当的字词准确表达,是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
  例如,《我是什么》一课的课后习题侧重引导学生学习准确理解动词,并能运用这些动词表达。课后练习提到的加点词“落”“打”“飘”就是3个形象、准确的动词。“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中的“落”用得恰到好处,体现了小水滴聚在一起自上而下滴落,能给人带来轻微的视觉或触觉刺激;“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中的“打”字体现了冰雹的厚重感和力量感;“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中的“飘”字形象展现了雪花轻盈的姿态。教学时,笔者先引导学生通过读句子比较“落”“打”“飘”3个动词和动作主体“雨”“雹子”“雪”的关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丰富性;然后设置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语境,让学生通过填一填的方式,领会准确运用这3个动词的方法;接下来,创设更多样的语境,启发学生拓展运用其他表示从上而下运动的动词,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进而准确运用这些动词进行表达。   除了准确运用动词进行表达,准确使用数量词表达也是第一学段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在平常的教学中,笔者经常借助课后习题训练学生的这一能力。《场景歌》一课包含多个数量词,课后习题的设计先是要求巩固儿歌中的数量词,接着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图片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接下来再让学生自由运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巩固环节,笔者让学生多读,直到熟读成诵。迁移运用环节,笔者要求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能够领会数量词的正确用法:像“一丛翠竹”中的数量词“丛”字,就形象写出了竹林的郁郁葱葱、茂密繁盛;“一孔石桥”中的“孔”字本指小洞,这里却能体现出石桥的灵动秀气;而“一面队旗”中的“面”字则常被用来修饰扁而平的事物。“读”,让学生记住了数量词的固定搭配;“悟”,让学生理解了一组搭配中用某个数量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学生就能结合生活经验和知识积淀说出“一摞新书”“一群小鸟”“一滩废水”等词组了。
  (二)启发模仿说话,具体表达
  具体表达是口语表达能力得以提升的基本要求,达成这一要求的便捷路径是模仿。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帮助学生实现从读到说的桥梁,对于促使学生掌握表达规范、学会形象表达、积累表达素材都大有益处。
  1.仿照例句分步仿说。
  《语文园地五》“学用字词句”中的说话练习是仿照例句把句子说具体。第一个例句“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出自本单元《我要的是葫芦》一课,第二个例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出自本单元《葡萄沟》一课。两个例句都是主要通过抓住事物的形状、颜色、数量等特点把事物表达具体。完成仿句时,一下子把带有两个修饰语的句子说完整,对很多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具体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把词组说具体,再把句子说具体。以仿照例句1说话为例,笔者先让学生通过添加形容词,自由说“什么样的天空”“什么样的气球”等,把事物的特点说清楚后,再把词组连成像“碧蓝的天空中飘着五颜六色的气球”“一望无际的天空中飘着自由自在的气球”这样的句子。在此基础上,笔者又提供了几个句群,让学生仿照句群,把话说具体。
  分步仿说的方法,降低了练习的难度。学生在给词组、句子、句群“增肥”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仿说兴趣大增。经历了几轮由浅入深的说话练习,他们也就知道了“说具体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把话说具体”“怎么把话说具体”,让口语表达落到了实处。
  2.仿照特定句式先“拆”后“合”说话。
  《语文园地一》要求学生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这样的句式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式,体会它们的特点,看看怎么说才能说具体。学生读了几遍后发现:前一个句式表述的是同一个行为主体的两种不同特点,说话练习时既可以说行为主体的两种不同性格特点,也可以说行为主体的两个不同的行为动作;后一个句式是同一个行为主体在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事情,练习时,将4个“在”拆解开,一个一个地说,最后再合并更为合理。由此,笔者出示了说话情境“吃完晚饭,我有时候________,有时候_________”“徐明在_____在______在______在__________”,并提供了跑步、读书、写作业、划船、吃饭、跳绳等图片,供学生仿说时借鉴。有特定句式做抓手,还有图片做材料,学生的口头表达轻松多了,很快就说出了几个句子,如“吃完晚饭,我有时候会和妈妈一起去跑步,有时候会到书房读课外书”“上個周末,徐明在家里写作业,在玄武湖划船,在图书馆看书,在奶奶家吃晚饭”“吃完晚饭,我有时候会和爸爸看新闻联播,有时候会听爷爷讲故事”“课间,徐明在卫生间洗手,在操场上跳绳,在走廊里跟老师打招呼,在教室里喝水”。
  另外,本册不少课文都提供了可供模仿的句式,如《雾在哪里》中的句式“无论……还是……都……”,形象描绘了雾把万物藏起来的景象,值得学生仿照说话。在不断积累、吸收新句式的基础上练习规范说话,学生就能逐渐把他人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把话说具体。
  (三)强化“串联式”拓展,多样化表达
  多样化表达是口语表达能力的高层次要求,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拓展和积累。教材很多课后练习都提到了让学生读读相关的句子并记下来。这读一读、记一记,不是单纯地读记某个句子,更是要领会这些词语和句子的表达形式和内涵,从而能够进行串联式拓展,灵活迁移运用,多样化表达。
  例如,《妈妈睡了》的课后练习建议学生“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看谁说得多”。“读一读”,是读“明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眼睛”“乌黑的头发”“波浪似的头发”,要读出这几个词组的内核——对相同事物不同角度的表达。“照样子说一说,看谁说得多”,是要求学生以这种短语形式,用更多、不同的形容词描写人物的“眼睛”“头发”。以描写“眼睛”为例,教学中,笔者在学生熟读“明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眼睛”后,出示与这两个词组有关的图片,启发学生进行串联式思考,看看还能想出哪些词语。通过读词、观察图片,学生发现“明亮”和“水汪汪”都是在表达眼睛亮,好像有水的光泽。由此,他们马上就想到了“水灵灵的眼睛”“清澈的眼睛”“雪亮的眼睛”。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出示了不同角度的眼睛图片,学生的生成就更多样了,如“圆溜溜的眼睛”“天真无邪的眼睛”“贼溜溜的眼睛”“浑浊无神的眼睛”等。在此基础上,笔者让他们描述身边同学的眼睛。他们就开始结合不同的语境,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在这样实实在在的说话训练中,学生多样化表达的能力得以夯实。
  只有真正触发学生口语表达内驱力的口语表达训练,才能让学生愿意说、乐意说。把握年段特点,立足教材课后习题,认真分析与口语表达能力相关联的要素,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口语表达情境,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口头表达训练,必能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螺旋式上升。
  参考文献:
  [1] 唐燕儿.儿童语言学习心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2] 刘荔.教材资源莫忽视——例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有效使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7(28).
  [3] 魏航.学以致用,用以助学——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的语用意识[J].小学语文,2017(12).
  [4] 俞晓云.发现课后习题的语言密码——小学语文部编新教材课后习题特征解读[J].教育视界(智慧教学),2017(22).79-88
其他文献
摘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灵活使用桌游卡牌,已成为行之有效、富有创意、契合学理的方式。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运用桌游卡牌,基本步骤有:导入阶段,以变量为引,让学生领会交际规则;提升阶段,运用卡牌,让学生习得交际方法;强化阶段,变换卡牌,让学生学会迁移表达。  关键词:桌游卡牌 语文教学 角色 口语交际  桌游卡牌的类型众多,包括角色牌、道具牌、条件牌、策略牌、事件牌等。不同的桌游卡牌分别指向不同的变量,其叠
期刊
摘要: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主线,以发展教师素养为核心,深入推进数学教学改革,强化教育督导,克服薄弱环节,全面推进数学教研组建设。紧扣“练、展、研、走”四字方针,提升教师素养,同时以民主的常规督查、刚性的制度执行为底色,落实建设力度。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跨界整合,共筑“大成”。  关键词:教研组建设跨界大成教育  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如师附小”)是一所百年名校,它不仅见证了一代代
期刊
摘要:荷兰学者范希尔夫妇将学生的几何思维水平分为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的水平是不连续的,但却是顺次的。也就是说,学生在进入某一水平学习之前,必须掌握之前水平的大部分内容;或者说没有一种教学法能让学生跳过低的水平层次,而直接进入高的水平层次。据此,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对话明晰“前层次”,通过想象表征固化、丰盈已有层次,通过归纳运用提升、突破到下一层次。
期刊
摘要:“快乐读书吧”板块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体系,意在实现课外阅读的课程化。将“快乐读书吧”板块看成是连接课内外阅读的桥梁,绘制“经”“纬”图,要做到:通过文体推进和策略推进,实现“经”度推进;通过与本册教材相关栏目内容的融合、与教材其他内容的融合,实现“经”“纬”融合教学。  关键词:“经”“纬”融合 快乐读书吧 “经”度推进  统编语文教材被称作“专治少读书,不读书”。为此,教材编者不仅倡导
期刊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将整本书阅读纳入正式教学。引导低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可遵循的路径为:导读课,略读浏览,初识故事;研读课,梳理情节,复现故事;探讨课,赏析语言,体悟情感;延伸课:课外迁移,绘制阅读地图,让学生爱上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低年级绘本阅读课四部曲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将整本书阅读纳入正式教学,意在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读,和大人一起读,主动读,用
期刊
摘要:具身的课堂关乎“身”与“心”,而“身”与“心”又正好和“做”与“思”相对应。由此,提出科学教学主张——具身理念下的“做思共生”,以及建构相应的教学范式与模型。具身理念下的“做思共生”科学课堂,是儿童科学学习中“动手做”的外显性与“动脑思”的内隐性的融合,是对儿童的认知改观与思维变换更为形象地化为“做”与“思”的反馈,最终尝试建构一种身体活动、大脑思维、心境参与的多维学习的科学活动形态。  关
期刊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共安排了4次综合性学习。将综合性学习单元中的学习内容设计成适切、多元的学习活动,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延展学生语文实践的深度与广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尝试的策略有:分析教材和学情,发现“问题”;盘点资源,构建情境;重组学习素材,设计“活动链”;细化学习任务,明确细则。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问题情境活动链评价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综合性学习内容
期刊
摘要:从考查数学史以及评估学习效果两个方面,都可以看出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利用历史上智力突破的路径和学生理解的水平层次,助力学生思维破局:从“一个数”走向“任意数”。分四个环节设计教学活动:突出“代”,凸显“系”,解析“值”,感悟“变”。以此实现“用字母表示数”的教育价值:培养符号意识,启蒙代数思维。  关键词:用字母表示数 认知困难 符号意识 代数思维  “用字母表示数”是
期刊
摘要:诗歌一篇篇孤立地出现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导致学生较少在审美和鉴赏一类诗歌上有收获。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常忽略学习者认知上的差异,也就是“学段意识”的缺失。古诗教学需要融入“学段意识”。教师要将一首诗的学习放在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是学生的整个古诗学习历程中进行考量。  关键词:古诗教学学段意识咏物诗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共收录古诗100余首,相较人教版增幅达约30%。但古诗应该怎么教,教到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中,若能选择一些比较“特别”(非普通)的例子,或者通过夸大、变形等方式使一般的例子发生变化,则有利于突出相关学习内容的细节特征,帮助学生走到数学知识的本质之处、数学学习的更深更广之处。以“认识长方体”“比较分数大小”“加法交换律”“认识乘法”“折线统计图”“认识平均数”等的教学为例来说明。  关键词:特例小学数学由特殊到一般  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要通过一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某些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