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和体外标记

来源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il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新西兰大白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对其进行功能鉴定,同时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对细胞进行标记示踪,为后续实验研究做好准备.方法 ①以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为研究对象,密度梯度法分离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专用的EGM-2 MV完全培养基对单个核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动态观察细胞生长过程.②通过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FITC标记的凝集素UEA-1双染法鉴定血管内皮祖细胞,显示红色荧光的为吞噬了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细胞,绿色荧光为结合UEA-1的细胞,双染色为橙色荧光.③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液对培养7 d细胞进行感染,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细胞形态观察:新分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呈圆形,第3~4天可观察到贴壁梭型细胞,第5~8天出现多个细胞团.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凝集素UEA-1双染法鉴定血管内皮祖细胞结果:在血管内皮祖细胞的胞质中,出现与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结合的红色荧光聚集,阳性率达95%以上,与凝集素UEA-1结合率几乎达100%,2者双染色率达90%以上;腺病毒感染细胞后24 h即可表达EGFP,5 d表达最强,1~2周表达稳定,此后逐渐减弱;腺病毒感染MSCs效率约为95%.结论 从兔外周血中能成功地分离培养出具有血管内皮祖细胞特征的细胞群体;经Ad-EGFP感染后的EPCs可有效表达EGFP,且转染效率较高,是一种较好的EPCs标记方法。

其他文献
周围型小肺癌是指病灶直径≤2cm的恶性结节。由于大部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体征,须通过健康普查的方法来发现。而普通胸透或胸片对较小的肺癌结节或在隐蔽部位的小结节较难
再障是由于接触有毒气体损伤干细胞,影响其自我复制和分化或因造血微循环的缺陷使CFU-S不能增殖和分化,导致周围血液中全血细胞减少,引起再障.而妊娠期由于母体处于暂时的免疫抑制状态,加之母体血液循环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使血液相对稀释、贫血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可致心力衰竭.
B淋巴细胞能够分化成熟为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亦可作为抗原提呈细胞递呈抗原参与细胞免疫.近十几年来,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B细胞亚群——调节性B细胞(Breg),并发现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有关,还可参与免疫耐受的形成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调控等,而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等细胞因子或通过细胞间相互接触等方式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是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将某些转录因子导人到动物或人的体细胞中,使体细胞直接重构成为胚胎样干细胞样的多潜能细胞,因其广泛的科研价值及应用前景而迅速成为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iPSCs在医学再生领域以及自身技术改进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
目前,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个基本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跟不上现今学生的课堂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材相比,其知识点有所更新,且覆盖范围有所扩大.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术后胆漏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胆漏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7年3月193例接受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
目的:探讨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特异性蛋白酶1(SUMO specific protease 1,SENP1)和ERα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
血小板(PLT)是参与血栓形成及止血的重要血液成分,其质量或数量的异常可导致多种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发生.PLT的生成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调控过程.目前发现,PLT的产量、大小及形态受多种转录因子、骨架蛋白、凋亡酶、整合素、细胞因子及切应力等因素的调控.深入地探讨及阐明PLT生成的调控机制,不仅有助于明确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还可为PLT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老子思想对司马迁具有较为独特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货殖列传》中.一般认为司马迁的货殖思想与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相悖,《货殖列传》篇首引老子是意图批判之,这一意见有待商榷
目的 分析硫化氢及同型半胱氨酸在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硫化氢与周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