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有机整合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PV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化技术逐渐走入小学课堂,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力辅助工具。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有机整合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这种教学模式在现阶段不断深化改革,以期打造出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本文立足于现实首先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有机整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有效策略对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有机整合,希望对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信息化教学;有机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成为社会进步的发展自然形态。在这种背景之下,教育行业也并不例外,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整合就是信息技术发展衍生出来的产物,汲取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部分,同时对于低效率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予以取缔,在否定中创新新课程教育改革模式和观念,不断推动教育改革的完善及信息化教学进程。
  一、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有机整合的现状
  首先,由于信息化教学在我国推行的时间并不长久,对于这种新型教学方法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受到落后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一直在饱受诟病中踌躇不前。从当前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两者的有机整合中,教育研究学者并没有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认为从小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并不适用于信息化教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没有被真正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当前的教学手段及方法不适应开展信息化教学。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观念落后。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明确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由教师教学的主导中心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中心者。但是从现阶段实施的情况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倾向于采取满堂灌或者“填鸭式”教学模式,没有激发出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乐趣,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最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脱离实际。语文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生活中的点滴风景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实例。但是教师比较倾向于按照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来执行教学计划,没有做到灵活变通,比如在关于描写季节景物知识中,教师不必要完全按照教材中给出的知识体系来进行,可以有效联系实际生活场景,在春天学生可以看到什么景物?或者在秋天是万物丰收的季节学生又看到什么景物?固定化的思维方式禁锢学生的想象力。
  二、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有机整合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创设语文情境
  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范文,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想象力的创造,有诸多优美、新奇的文章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立足于授课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创设出符合课文教材的情境,借助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新课内容时,语文教师首先在课堂展现出桂林优美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中的风景,并且详述从图片中看到桂林的哪些风景?其次让学生带着图片的风景和新课内容相结合,主动调动学生投入学习中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想象思维能力。
  (二)借助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下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成为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有机结合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品格及自主发展等多个方面。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是不可回避的内容,语文教师需要扮演多种角色来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充当“朗读家”或者“表演家”,信息化教学走入语文课堂后,两者教学优势的结合可以为学生取得最满意的效果,从信息技术中播放出来的优秀作品诵读,恰恰符合课文感情色彩的表达,更加专业,引领学生了解作者笔下的世界。这种朗读方式配合音乐调动学生的情绪,把握住对作品的主题思想线索。
  (三)通过信息化教学延伸课外知识,丰富学生思维
  由于传统教学受制于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局限,教师无法有效为学生拓展大量的课外知识内容,而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语文教学可以对于需要的课外辅助知识链接到位,除具备学生语文学习的必要基础知识外,还能加强对课外知识的了解,培养小学生从小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在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编制课件时,除了生字学习、诗句分析、朗读训练及课堂练习四项环节后,还设计了诗词欣赏,对于另外的王安石部分佳作,如《梅》《登飞来峰》等作为课外的延伸知识介绍给学生,提升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发展带动了教育行业的进步,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新形势,我们在认识到信息化教学重要性的同时,还要正确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工具,成为辅助学生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有从两者有机整合的客观发展规律中,积极探索出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形式,才会在信息化教学中绽放语文光彩。
  参考文献
  [1]李娟.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有效探究[J]. 赤子(上中旬),2015(240.
  [2]尚振朋.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误区及策略[J].读与写,2015(9).
  [3]林雪霞.利用信息技术架起小学语文教学的桥梁[J].广西教育,2015(33).
  [4]谭惠清.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思考[J].教育信息技術,2015(9).
  (编辑:张驰)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基于对“问题学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多年来在德育方面的实践,提出了切实可  行的“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问题学生;成因分析;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问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是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因为有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问题学生”就成为教育对象中的特殊群体,成为教育的“老大难
【摘要】网络时代来临,网络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不言而喻。对教学领域来说,网络也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直观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增强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更快地走进诗歌。网络环境下古典诗歌教学模式的建构,希望真正借助网络优势,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资源相关知识的搜集、整合、交流、分析,促进学生对诗歌的学习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诗人心境,培养学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教育学科,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功底与文化素养的关键时期,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势在必行,高中语文教学中在语言应用、写作技巧、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如何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问题,试论深入研究教材重点、广泛拓展课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突出汉语思维方式、注重学习方法教学等方法促
【摘要】期待效应指出,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期待效应的心理学知识,通过肯定、赞美后进生,以此来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化。  【关键词】期待效应;后进生;肯定;赞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期待效应的含义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译“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低年级阶段要认识1600多个常用汉字,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合理组合来创造生动有趣的识字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优化识字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识字教学;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儿童是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高中语文教学理念与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先学后教,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通过对微课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让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得到优化,帮助学生牢固知识,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本文就微课在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上的作用,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
【摘要】小学生是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孩子,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感性思维与形象思维较强,而理性思维与抽象思维相对较弱,因此,我们在开展具体的语文教学时,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独特优势,与小学语文学科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小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和把握知识点,实现优化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不断地发展起来,微课能够为学生展示真实的教学情  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学语文课文以及课文中的难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微课;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微课概述  微课是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