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度捕捞已使中国近海几近荒凉,远洋也未能幸免。
尽管对于鲨鱼的捕捞都是兼捕,但在不可持续的捕鱼方式下,
几乎所有的海洋生物都面临着种群灭绝的威胁。
被人工集鱼器等破坏性的捕鱼工具“误捕”的海洋生物,即使没有当场死亡,也已奄奄一息。
“鲨鱼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其实跟其他鱼类是一样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的捕捞能力过剩。”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戴小杰说。
尽管专家们都一致认可这个结论,但相对于工业污染、海上原油泄漏等问题来说,过度捕捞这个话题似乎要冷门得多。但实际上,过度捕捞对海洋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已经显现,中国近海已经因为过度捕捞而几近荒凉。“我们国家近海的渔业资源已经很枯竭了,很多渔船都不开出去了,就停在渔港里领国家的燃油补助费,因为它出去一趟会赔很多钱。”张洁说。
近海资源衰竭之后,渔网又撒向了远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全球范围内85%的经济鱼种已陷入过度捕捞,超过1400种鱼类濒临灭绝,最受欢迎的金枪鱼每年消费量410万吨,超出可持续渔获量8.7倍,南方蓝鳍金枪鱼成年鱼数量在40年间下跌85%,已被列为“极度濒危”。
尽管目前几乎没有专门针对鲨鱼的捕捞业,但这并不表示鲨鱼就可以幸免。“你要知道,全世界光钓钩一年就有十四五亿只在海里,还有很多网,十四五亿仅仅是一个小的数字。”戴小杰说,“由于在海洋中的栖息深度与金枪鱼相同,鲨鱼往往在金枪鱼渔业中被大量兼捕,另外,鲨鱼也会在拖网捕捞中受害。”
“相对于硬骨鱼类,鲨鱼的繁殖力较低,性成熟较晚。比如鲸鲨,在鲨鱼中它属于产仔量非常多的,一次300胎,但硬骨鱼基本上就是几十万几十万地产卵了。与此同时,鲸鲨的性成熟推测要到30龄、体长10米的时候。所以它的资源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张洁说。
不仅仅是鲨鱼,同样面临兼捕困境的还有海豚、海龟等。或者说,在不可持续的捕鱼方式下,几乎所有的海洋生物都不能幸免。那些因为人工集鱼器、大型渔网等破坏性的捕鱼工具而被“误捕”的海洋生物,在被一股脑儿地打捞上船,又被丢下大海的过程中,即使没有当场死亡,也已奄奄一息。
尽管过度捕捞的问题亟需解决,然而这又不是“一禁了之”就可以作罢的。靠海吃饭的渔民未必不懂得“竭海而渔,得不偿失”的道理,但在生存和生活面前,“道理”就变得十分无力了,因为“你不捞,别人也会捞”。
“我们的渔船太多,你不能都不让渔民去捕鱼,他如果就会捕鱼,别的不会干怎么办,你要解决就业问题,每个月发多少生活补助……渔业问题不是资源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王亚民说。
对于这个问题,戴小杰认为,一方面,政府要坚持把可持续原则和预防性原则作为指导方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渔业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任何时候都不能做杀鸡取卵的事。另一方面,要把生计性渔民和商业性渔民区分开来,生计性渔民的利益要保证,而商业性渔民就要让他退出来。
在张洁看来,要真正做到可持续,必须有科学的研究和数据做支撑:“比如说我们要判断一种鱼是不是被过度利用,如果我们研究过,我们就有各种参数可以判定,从生态种群结构上它是怎么样的,它的遗传多样性又是什么样的,我们捕捞的规格都是什么样,它是性成熟之前还是之后,等等。”
王亚民认为,虽然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能力都还有限,但中国的渔业管理将来还是要往配额管理方向发展。
鲨鱼面临的种群危机,只是整个海洋渔业资源困境的冰山一角。“一网打尽”的捕捞方式,对于海洋生态链造成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除了生态问题,海洋渔业资源枯竭还将带来一系列无法预料的社会、经济问题。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海洋不会有明天,我们也不会有明天。
尽管对于鲨鱼的捕捞都是兼捕,但在不可持续的捕鱼方式下,
几乎所有的海洋生物都面临着种群灭绝的威胁。
被人工集鱼器等破坏性的捕鱼工具“误捕”的海洋生物,即使没有当场死亡,也已奄奄一息。
“鲨鱼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其实跟其他鱼类是一样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的捕捞能力过剩。”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戴小杰说。
尽管专家们都一致认可这个结论,但相对于工业污染、海上原油泄漏等问题来说,过度捕捞这个话题似乎要冷门得多。但实际上,过度捕捞对海洋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已经显现,中国近海已经因为过度捕捞而几近荒凉。“我们国家近海的渔业资源已经很枯竭了,很多渔船都不开出去了,就停在渔港里领国家的燃油补助费,因为它出去一趟会赔很多钱。”张洁说。
近海资源衰竭之后,渔网又撒向了远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全球范围内85%的经济鱼种已陷入过度捕捞,超过1400种鱼类濒临灭绝,最受欢迎的金枪鱼每年消费量410万吨,超出可持续渔获量8.7倍,南方蓝鳍金枪鱼成年鱼数量在40年间下跌85%,已被列为“极度濒危”。
尽管目前几乎没有专门针对鲨鱼的捕捞业,但这并不表示鲨鱼就可以幸免。“你要知道,全世界光钓钩一年就有十四五亿只在海里,还有很多网,十四五亿仅仅是一个小的数字。”戴小杰说,“由于在海洋中的栖息深度与金枪鱼相同,鲨鱼往往在金枪鱼渔业中被大量兼捕,另外,鲨鱼也会在拖网捕捞中受害。”
“相对于硬骨鱼类,鲨鱼的繁殖力较低,性成熟较晚。比如鲸鲨,在鲨鱼中它属于产仔量非常多的,一次300胎,但硬骨鱼基本上就是几十万几十万地产卵了。与此同时,鲸鲨的性成熟推测要到30龄、体长10米的时候。所以它的资源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张洁说。
不仅仅是鲨鱼,同样面临兼捕困境的还有海豚、海龟等。或者说,在不可持续的捕鱼方式下,几乎所有的海洋生物都不能幸免。那些因为人工集鱼器、大型渔网等破坏性的捕鱼工具而被“误捕”的海洋生物,在被一股脑儿地打捞上船,又被丢下大海的过程中,即使没有当场死亡,也已奄奄一息。
尽管过度捕捞的问题亟需解决,然而这又不是“一禁了之”就可以作罢的。靠海吃饭的渔民未必不懂得“竭海而渔,得不偿失”的道理,但在生存和生活面前,“道理”就变得十分无力了,因为“你不捞,别人也会捞”。
“我们的渔船太多,你不能都不让渔民去捕鱼,他如果就会捕鱼,别的不会干怎么办,你要解决就业问题,每个月发多少生活补助……渔业问题不是资源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王亚民说。
对于这个问题,戴小杰认为,一方面,政府要坚持把可持续原则和预防性原则作为指导方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渔业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任何时候都不能做杀鸡取卵的事。另一方面,要把生计性渔民和商业性渔民区分开来,生计性渔民的利益要保证,而商业性渔民就要让他退出来。
在张洁看来,要真正做到可持续,必须有科学的研究和数据做支撑:“比如说我们要判断一种鱼是不是被过度利用,如果我们研究过,我们就有各种参数可以判定,从生态种群结构上它是怎么样的,它的遗传多样性又是什么样的,我们捕捞的规格都是什么样,它是性成熟之前还是之后,等等。”
王亚民认为,虽然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能力都还有限,但中国的渔业管理将来还是要往配额管理方向发展。
鲨鱼面临的种群危机,只是整个海洋渔业资源困境的冰山一角。“一网打尽”的捕捞方式,对于海洋生态链造成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除了生态问题,海洋渔业资源枯竭还将带来一系列无法预料的社会、经济问题。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海洋不会有明天,我们也不会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