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核心素养成为了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词,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其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在平时教学中,我着眼于改革和优化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通过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科关键能力,进行了一些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积极尝试。
一、着眼能力,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
1.引导质疑,激活思维
巴尔扎克对世人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意义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 无独有偶,陶行之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也提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显而易见,问题是学习的先导,语文课堂上创设环境,激发学生提问的愿望,利用文本资源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难点重点质疑,抓住矛盾处、异常处质疑,抓住文题质疑,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质疑,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质疑,多角度,多方位发问,并引导学生学会多途径解决问题。
2.文本对话,读中悟情
语文教学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语文课要体现"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我的故乡在北京》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学中我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来使学生自发地感悟课文内容。我抓住文中优美语段,通过让学生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齐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当学生通过朗读体验到西山、昆明湖、长城的美景后,再让学生通过"读"把对故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表达出来,这些朗读点的落实促成了学生语感的形成。语言实践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读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进学生把书读好。教学中,通过采用范读、学生自读、默读、师生合作读、齐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不需要教师做过多地讲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引领学生学生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3.想象入手,入文入境
想象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形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作品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想象,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更深的体会了情感,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再通过朗读,进一步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现了语文特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教学《二泉映月》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从"阿炳双目失明,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买艺度日……"这一段描写中去想象阿炳的生活,进而体会他坎坷的命运,体会到阿炳通过琴声表达悲愤之情和人生感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中悟境,读中悟情,使文中的人和物活化,这样的朗读才会"有声有色",这样的朗读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作者心中流动的情感。
二、习得语言,练笔中学会运用与创造
阅读是吸收和积累,作文是内化和运用,只有在阅读中"厚积",才能在作文中"薄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读写结合。北师大教材为读写结合提供了空間,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篇篇好的范例,适时地引导,在一年级学生学完诗歌《我很快乐》后进行写话练习:小朋友想一想,还有谁很快乐?,孩子们说出:"我是小乌龟,我会在水里游,我很快乐。我是小树,我会结果,我很快乐"等等很童真的句子。在学习了《清明上河图》中描写繁华街市的部分,让学生仿写旧街花朝节的热闹场面,在学习了《爷爷的芦笛》一课后,布置学生写一写晚上自己独自一人在家的情景,学生从文中悟得写法,有话可写,往往出现神来之笔。在一次次练笔中,学生学会了运用语言,创造了精妙的语言。
三、探究实践,多元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1.走进教材,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展示平台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形成与发展,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本中的探究实践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地展示平台。如在六年级上册《花与生活》的调查报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确定自己准备调查的内容,制定好活动计划,然后进行小组分工:搜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准备节目等,最后进行活动展示。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其中,到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对家长、邻居进行访问调查,编写儿歌,绘制花的图片等,最后每个组的孩子都在全班进行了汇报:翔实的资料介绍、声情并茂的朗诵、悠扬的歌声、精彩的绘画……课堂上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孩子们在这一活动中增长了有关花的知识,拓宽了视野,能力自然也得到了锻炼。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课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让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在课内,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教师也可提供相关的信息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在课外,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把语文和生活练习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
在这些教学尝试中,我体会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在反复的实践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让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生根。
一、着眼能力,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
1.引导质疑,激活思维
巴尔扎克对世人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意义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 无独有偶,陶行之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也提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显而易见,问题是学习的先导,语文课堂上创设环境,激发学生提问的愿望,利用文本资源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难点重点质疑,抓住矛盾处、异常处质疑,抓住文题质疑,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质疑,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质疑,多角度,多方位发问,并引导学生学会多途径解决问题。
2.文本对话,读中悟情
语文教学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语文课要体现"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我的故乡在北京》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学中我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来使学生自发地感悟课文内容。我抓住文中优美语段,通过让学生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齐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当学生通过朗读体验到西山、昆明湖、长城的美景后,再让学生通过"读"把对故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表达出来,这些朗读点的落实促成了学生语感的形成。语言实践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读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进学生把书读好。教学中,通过采用范读、学生自读、默读、师生合作读、齐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不需要教师做过多地讲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引领学生学生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3.想象入手,入文入境
想象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形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作品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想象,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更深的体会了情感,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再通过朗读,进一步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现了语文特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教学《二泉映月》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从"阿炳双目失明,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买艺度日……"这一段描写中去想象阿炳的生活,进而体会他坎坷的命运,体会到阿炳通过琴声表达悲愤之情和人生感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中悟境,读中悟情,使文中的人和物活化,这样的朗读才会"有声有色",这样的朗读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作者心中流动的情感。
二、习得语言,练笔中学会运用与创造
阅读是吸收和积累,作文是内化和运用,只有在阅读中"厚积",才能在作文中"薄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读写结合。北师大教材为读写结合提供了空間,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篇篇好的范例,适时地引导,在一年级学生学完诗歌《我很快乐》后进行写话练习:小朋友想一想,还有谁很快乐?,孩子们说出:"我是小乌龟,我会在水里游,我很快乐。我是小树,我会结果,我很快乐"等等很童真的句子。在学习了《清明上河图》中描写繁华街市的部分,让学生仿写旧街花朝节的热闹场面,在学习了《爷爷的芦笛》一课后,布置学生写一写晚上自己独自一人在家的情景,学生从文中悟得写法,有话可写,往往出现神来之笔。在一次次练笔中,学生学会了运用语言,创造了精妙的语言。
三、探究实践,多元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1.走进教材,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展示平台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形成与发展,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本中的探究实践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地展示平台。如在六年级上册《花与生活》的调查报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确定自己准备调查的内容,制定好活动计划,然后进行小组分工:搜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准备节目等,最后进行活动展示。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其中,到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对家长、邻居进行访问调查,编写儿歌,绘制花的图片等,最后每个组的孩子都在全班进行了汇报:翔实的资料介绍、声情并茂的朗诵、悠扬的歌声、精彩的绘画……课堂上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孩子们在这一活动中增长了有关花的知识,拓宽了视野,能力自然也得到了锻炼。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课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让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在课内,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教师也可提供相关的信息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在课外,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把语文和生活练习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
在这些教学尝试中,我体会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在反复的实践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让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