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是历史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的体现。而且,中国的发展状况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实际载体。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原因分析
(一)中国革命斗争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我国十月革命后开始了广泛的传播。在国际形势和中国革命同处于危机的状态,李大钊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在不断地探索进行鉴别,在摆脱了各种资产阶级的影响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在后来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引入中国,在与中国国情的融合下逐步完善,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指导中国实践的发展。
在革命斗争的危难时期,众多的救亡图存的思想不断涌现,在当时的理论界形成“百家争鸣”的态势。而且在当时的领导人毛泽东的倡导下,要摒弃洪秀全和孙中山等人这些不适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的革命理论。所以,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革命首先要反帝反封建,谋求自身的发展,实现富强图存。十月革命的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所以没有明确理论指导的中国人迅速地对此做出了回应。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加强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二)中国无产阶级基础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需要深厚的阶级基础,而当时的中国国情正好满足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促使人民团结一心,为共同的自由和独立进行斗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外国列强忙于相互之间的争斗和战争,无暇顾及我国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中国的压迫,而且美日等国在华掠夺的资源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此形式下,我国的民族经济和国外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我国的工人阶级队伍逐步扩大,力量越来越强大。
同时,我国的无产阶级发展还存在自身的发展特性。在帝国主义、中国官僚和殖民、民族阶级都在谋求自身发展。我国的无产资产经济在艰难中求生,但是由于我国无产阶级的构成多是贫下中农和破产的农民,所以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很亲密,利于组成联盟,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而对于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学说,正好是代表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其革命精神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符,才形成了较为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思想文化的成熟
我国当时的思想文化基础主要是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被称之为“思想启蒙运动”。在新思潮的影响下,新文化的所形成的影响力不断扩展,也不再局限于少数的上层阶级。从维新时期开始,中国文化就逐渐融入了西学中的自由、民主和科学要素。不论陈独秀创办《新青年》,还是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都是以新文化运动为基地进行拓展。
可以说,新文化运动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起来重要作用,而且不断出现“新”的趋势。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一定程度上扫除了腐朽思想的禁锢,而且对中国的革命运动作出有力的指导。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更好地传播打下好的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要素,从国外进入中国,必然有着相互冲突和融合的地方。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放置于中国国情之下,进行具体研究,会看到很多歌层面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国民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未进入到中国之前,为了寻找造成我国落后的根源,我国的学者鲁迅和梁启超等就开始了国民性问题的研究。虽然多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是结论大同小异。国民性不仅是个文化概念,而且和有些制度和传统文化有着共通之处。然而,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里,国民性是个社会和历史范畴,是融合了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综合作用的动态演变过程。对于国民性的理解,具体来说有两层含义。国民,作为个体概念来说,是在每一个具体的人的指称。然而,作为整体来说,国民性是一个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的综合。
据此,作者从以下三个时期对中国国民性进行探讨与分析:“五四”前后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大约二十年时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时间。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发挥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国民性未来发展的基本原则:“一个基础”、“两个发展”和“多元整合”,最终逻辑地预见了中国国民性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中国国民性的影响,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拓展开来的,文革之后,随着人们思想路线的转变,我国人民的国民性是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利益主体多样化,人民的性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经济领域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以《资本论》作为代表作,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中国思想政治学家的不断努力和完善,结合中国的进步思想,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产生巨大影响。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把实践和发展相结合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其实质可以较为科学地揭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不断地认识和完善中,经济规律可以指导人们谋得利益,也可能动地改造世界。通过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在实践中更好的实现经济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可以指导中国较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工业和第三产业都属于不断发展和改进的时期。从总体而言,在全球的经济竞争中,我国被迫处在弱势的地位。然而,全球化的发展的影响,也会带来一定新兴技术、经验和资金,各国间的交流强化,也有利于我国在竞争和机遇并存的阶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吸收好的经验,从而应对新的挑战。
我们知道,如今的世界各国都只是为自身谋利,整个世界的大背景就是缺乏公正和公平的理念。随着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只有积极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应用到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提出正确有效的应对策略,促进自身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同时,在不断地引进学习中,要保持自身经济发展的独立性,为建立合理公平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贡献一份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对中国未来思想意识的影响
我们需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作用去应对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更好的塑造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首先需要不断弘扬新型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将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相结合,同时整合西方文明中有用的因素,形成新的民族精神。其次,在全世界的竞争不断发酵的状态下,发扬优秀的新精神也不能摒弃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使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继续发挥好的作用。最后,在危机面前,我们需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个人的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促进我们国家更长远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中,已不断深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中国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深入研究马克思的理论精华达到全面的认知程度,而且努力创建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和介质,用更优秀的理论去适应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原因分析
(一)中国革命斗争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我国十月革命后开始了广泛的传播。在国际形势和中国革命同处于危机的状态,李大钊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在不断地探索进行鉴别,在摆脱了各种资产阶级的影响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在后来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引入中国,在与中国国情的融合下逐步完善,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指导中国实践的发展。
在革命斗争的危难时期,众多的救亡图存的思想不断涌现,在当时的理论界形成“百家争鸣”的态势。而且在当时的领导人毛泽东的倡导下,要摒弃洪秀全和孙中山等人这些不适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的革命理论。所以,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革命首先要反帝反封建,谋求自身的发展,实现富强图存。十月革命的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所以没有明确理论指导的中国人迅速地对此做出了回应。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加强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二)中国无产阶级基础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需要深厚的阶级基础,而当时的中国国情正好满足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促使人民团结一心,为共同的自由和独立进行斗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外国列强忙于相互之间的争斗和战争,无暇顾及我国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中国的压迫,而且美日等国在华掠夺的资源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此形式下,我国的民族经济和国外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我国的工人阶级队伍逐步扩大,力量越来越强大。
同时,我国的无产阶级发展还存在自身的发展特性。在帝国主义、中国官僚和殖民、民族阶级都在谋求自身发展。我国的无产资产经济在艰难中求生,但是由于我国无产阶级的构成多是贫下中农和破产的农民,所以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很亲密,利于组成联盟,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而对于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学说,正好是代表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其革命精神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符,才形成了较为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思想文化的成熟
我国当时的思想文化基础主要是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被称之为“思想启蒙运动”。在新思潮的影响下,新文化的所形成的影响力不断扩展,也不再局限于少数的上层阶级。从维新时期开始,中国文化就逐渐融入了西学中的自由、民主和科学要素。不论陈独秀创办《新青年》,还是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都是以新文化运动为基地进行拓展。
可以说,新文化运动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起来重要作用,而且不断出现“新”的趋势。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一定程度上扫除了腐朽思想的禁锢,而且对中国的革命运动作出有力的指导。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更好地传播打下好的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要素,从国外进入中国,必然有着相互冲突和融合的地方。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放置于中国国情之下,进行具体研究,会看到很多歌层面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国民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未进入到中国之前,为了寻找造成我国落后的根源,我国的学者鲁迅和梁启超等就开始了国民性问题的研究。虽然多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是结论大同小异。国民性不仅是个文化概念,而且和有些制度和传统文化有着共通之处。然而,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里,国民性是个社会和历史范畴,是融合了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综合作用的动态演变过程。对于国民性的理解,具体来说有两层含义。国民,作为个体概念来说,是在每一个具体的人的指称。然而,作为整体来说,国民性是一个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的综合。
据此,作者从以下三个时期对中国国民性进行探讨与分析:“五四”前后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大约二十年时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时间。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发挥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国民性未来发展的基本原则:“一个基础”、“两个发展”和“多元整合”,最终逻辑地预见了中国国民性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中国国民性的影响,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拓展开来的,文革之后,随着人们思想路线的转变,我国人民的国民性是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利益主体多样化,人民的性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经济领域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以《资本论》作为代表作,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中国思想政治学家的不断努力和完善,结合中国的进步思想,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产生巨大影响。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把实践和发展相结合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其实质可以较为科学地揭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不断地认识和完善中,经济规律可以指导人们谋得利益,也可能动地改造世界。通过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在实践中更好的实现经济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可以指导中国较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工业和第三产业都属于不断发展和改进的时期。从总体而言,在全球的经济竞争中,我国被迫处在弱势的地位。然而,全球化的发展的影响,也会带来一定新兴技术、经验和资金,各国间的交流强化,也有利于我国在竞争和机遇并存的阶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吸收好的经验,从而应对新的挑战。
我们知道,如今的世界各国都只是为自身谋利,整个世界的大背景就是缺乏公正和公平的理念。随着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只有积极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应用到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提出正确有效的应对策略,促进自身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同时,在不断地引进学习中,要保持自身经济发展的独立性,为建立合理公平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贡献一份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对中国未来思想意识的影响
我们需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作用去应对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更好的塑造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首先需要不断弘扬新型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将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相结合,同时整合西方文明中有用的因素,形成新的民族精神。其次,在全世界的竞争不断发酵的状态下,发扬优秀的新精神也不能摒弃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使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继续发挥好的作用。最后,在危机面前,我们需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个人的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促进我们国家更长远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中,已不断深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中国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深入研究马克思的理论精华达到全面的认知程度,而且努力创建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和介质,用更优秀的理论去适应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