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90后大学生已逐渐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90后大学生具有思想开放、个性独立、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鲜明特点,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代。本文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行为和心理特点,探讨了顺应其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
作者简介:李朝阳(1973-),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分析化学和应用化学;李巧玲(1971-),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分析化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32)的研究成果。
90后大学生是1990年到1999年出生的进入大学的中国公民,从2009年起,入学的大一新生将主要为90后大学生。作为目前社会各界热议的新一代群体,90后出生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剧烈变革、信息高速发展的特殊时代,特殊的成长环境使90后大学生具有更多的时代特征。由于受到新观念、新思潮的冲击,其思想、素质、行为和心理特征同80后与70后相比,有着比较大的差距。90后大学生总的特点可概括为:思想早熟、个性独立、自信张扬;对家庭的经济依赖性强,贫富分化严重,个体差异大;绝大多数90后均为网民,通过QQ等网络交流是其人际关系的主要方式之一;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90后尤其关注职业发展的设计与规划,学习目标更加实际。[1-3]
90后大学生正处于各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时代既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大学生的成长面临更多的艰难。这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高校,无疑在教学和管理上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高校应该针对90后大学生的新问题、新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积极态度迎接挑战,进一步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符合对象特点的教学和管理新模式,以便更好地提高90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 注重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文化知识的综合培养
思想和文化素质休戚相关,二者相辅相成。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行为,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对处于思想成熟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尤为重要。一方面,9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有较强的求知欲,但又浮躁、自控力差。另一方面,90后学生在学习和就业上往往“眼高手低”,大部分人多瞄准公务员或大型企业,忽视民营企业,就业地点则主要选择大城市,忽视小城市和农村,在学习中对专业知识尤其是理论知识的重视不够,甚至存在偏见。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社会,不能盲目从众,应以与自己性格和能力相匹配的职业为起点,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当然任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思想道德教育应结合课堂授课进行。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人生经历,或者其他成功案例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者通过座谈及讲座等形式,介绍课堂知识的实际应用,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增强90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注重社会和个体发展需求
90后学生思想早熟、个性独立,而且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使90后学生更加务实,甚至功利。大多90后学生都有一定的人生规划,因此高等学校有必要针对90后学生特点,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等实际情况,深化教学改革,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针对90后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和社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要求,我们应该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适当扩大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比重。其次,淡化专业设置,逐步提高选修课的比重。90后学生具有兴趣广泛,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特点,高校应该有意识地增开他们感兴趣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类的选修课程,同时赋予学生更大的选课自由度,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激活他们的创造力和原动力。最后,重新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部分基础公共课应有全局观念,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差别很大,对基础课各章节内容的需求往往不尽相同,为了取得更好的授课效果,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教师有必要密切联系学生的专业实际,做到重点突出,并多介绍具体的应用实例,这无疑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专业课程,应强化教学内容,介绍基础知识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有机化学的授课中,在旋光性一章,可介绍光学纯药物的制备和开发是当前药物研究的热点,并适当介绍氧氟沙星等实际产品的工艺制备方法等。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网络平台的教学
当前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知识传授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虽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单纯使用该模式,其单调和枯燥无疑对思想独立、个性开放的90后大学生不适用,因此改进传统的“课程讲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4]教师可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媒体、启发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等优点,得到教师越来越多的重视和使用,但多媒体也存在学生不易记笔记、重点不突出等缺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课程需要,综合运用板书和动画等一些新型教学手段进行优势互补,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如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由于有机反应种类很多,但前后连贯性较强,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主要的反应类型以及具体的反应实例,如亲电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取代、亲核加成、自由基反应以及协同反应等,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无疑会大大提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此外,不同的课程学习特点不同,要求也不尽相同,如基础理论课往往较枯燥,教师授课时应注意授课技巧和活跃课堂气氛;专业课程与实际联系较紧密,应多介绍和讲解应用实例。最后,90后大学生大多都是网民,基本上都有手机,网络、短信、QQ是当前90后大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教师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无线通讯的优势。目前很多高校的课程都已开通网络平台,因此可充分利用该平台以及E-mail、短信等进行答疑和辅导,提高学习效率,满足90后学生个体化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社会实践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也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5]创新型社会不仅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知识,还应有较强的创新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一专多能。这对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越来越得到更多高校的重视。作为任课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应充分利用90后学生思维活跃、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鼓励学生适当参加科研活动,加强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提高专业技能。在课堂授课中可有意识地介绍最新的科研成果,课外则鼓励学生调研,参加挑战杯、建模等赛事,并将这些实践活动与课程成绩挂钩,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在教学和科研结合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处理好主次关系。“主”就是基本教学内容,首先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 “次”就是授课教师在讲授基本教学内容时,适时地融入本学科最新技术和成果,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教师还应注意90后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和特点,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也应不尽相同,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重点辅导。此外,还要支持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研活动,提高其专业技能,并力争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
社会实践是高效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还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增强劳动意识,提高事业心和责任感。社会实践的具体实施有多种方式,需要根据具体专业和课程合理选择。目前大学的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毕业前最后一年,但由于90后学生职业规划大大提前,因此有必要在低年级适当增加一些社会考察和实践等课程,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增强学生的自我定位和努力目标,提高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 改进考试方法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的考试制度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操作的现象,不少学生平时不上课,考前通过死记硬背以及要求教师划重点来应付考试,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也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90后学生思想活跃,但自控力较差,这种应付考试的现象尤为严重,甚至数理化等理工科课程也存在死记重点题目、考试照抄答案的现象。改进考试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的当务之急。对此,教师应把教学和考试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改变“学生抄笔记,考前背笔记”的考试方式。在考试中,根据实际课程,可适当降低期末闭卷考试的分值比重,采取开卷、闭卷、口试和工艺设计等多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小论文或者查阅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考试方式,加强平时的技能训练。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考试题目,使考试真正能反映出学生综合技能的高低。为了提高考试质量,同时又不使学生负担过重,加强平时测验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根据课程情况,一个学期内可以进行3~4次小测验,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另外,平时测验也有助于进行考试后的讲评。每次测验后,对试题进行认真分析讲解,给予学生正确答案,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题意,掌握答题要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90后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生力军,如何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进和探索,因材施教,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促进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范益民.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的分析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133-135.
[2]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75-76.
[3]赵飞.武大公布全国首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敢于承担责任,但心理脆弱[EB/OL].http://news.whu.edu.cn/showinfo.php?newid=5035,2008-10-17.
[4]曾振平,沈振锋.论高校教学方法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5):117-120.
[5]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
作者简介:李朝阳(1973-),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分析化学和应用化学;李巧玲(1971-),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分析化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32)的研究成果。
90后大学生是1990年到1999年出生的进入大学的中国公民,从2009年起,入学的大一新生将主要为90后大学生。作为目前社会各界热议的新一代群体,90后出生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剧烈变革、信息高速发展的特殊时代,特殊的成长环境使90后大学生具有更多的时代特征。由于受到新观念、新思潮的冲击,其思想、素质、行为和心理特征同80后与70后相比,有着比较大的差距。90后大学生总的特点可概括为:思想早熟、个性独立、自信张扬;对家庭的经济依赖性强,贫富分化严重,个体差异大;绝大多数90后均为网民,通过QQ等网络交流是其人际关系的主要方式之一;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90后尤其关注职业发展的设计与规划,学习目标更加实际。[1-3]
90后大学生正处于各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时代既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大学生的成长面临更多的艰难。这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高校,无疑在教学和管理上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高校应该针对90后大学生的新问题、新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积极态度迎接挑战,进一步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符合对象特点的教学和管理新模式,以便更好地提高90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 注重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文化知识的综合培养
思想和文化素质休戚相关,二者相辅相成。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行为,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对处于思想成熟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尤为重要。一方面,9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有较强的求知欲,但又浮躁、自控力差。另一方面,90后学生在学习和就业上往往“眼高手低”,大部分人多瞄准公务员或大型企业,忽视民营企业,就业地点则主要选择大城市,忽视小城市和农村,在学习中对专业知识尤其是理论知识的重视不够,甚至存在偏见。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社会,不能盲目从众,应以与自己性格和能力相匹配的职业为起点,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当然任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思想道德教育应结合课堂授课进行。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人生经历,或者其他成功案例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者通过座谈及讲座等形式,介绍课堂知识的实际应用,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增强90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注重社会和个体发展需求
90后学生思想早熟、个性独立,而且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使90后学生更加务实,甚至功利。大多90后学生都有一定的人生规划,因此高等学校有必要针对90后学生特点,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等实际情况,深化教学改革,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针对90后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和社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要求,我们应该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适当扩大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比重。其次,淡化专业设置,逐步提高选修课的比重。90后学生具有兴趣广泛,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特点,高校应该有意识地增开他们感兴趣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类的选修课程,同时赋予学生更大的选课自由度,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激活他们的创造力和原动力。最后,重新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部分基础公共课应有全局观念,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差别很大,对基础课各章节内容的需求往往不尽相同,为了取得更好的授课效果,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教师有必要密切联系学生的专业实际,做到重点突出,并多介绍具体的应用实例,这无疑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专业课程,应强化教学内容,介绍基础知识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有机化学的授课中,在旋光性一章,可介绍光学纯药物的制备和开发是当前药物研究的热点,并适当介绍氧氟沙星等实际产品的工艺制备方法等。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网络平台的教学
当前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知识传授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虽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单纯使用该模式,其单调和枯燥无疑对思想独立、个性开放的90后大学生不适用,因此改进传统的“课程讲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4]教师可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媒体、启发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等优点,得到教师越来越多的重视和使用,但多媒体也存在学生不易记笔记、重点不突出等缺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课程需要,综合运用板书和动画等一些新型教学手段进行优势互补,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如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由于有机反应种类很多,但前后连贯性较强,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主要的反应类型以及具体的反应实例,如亲电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取代、亲核加成、自由基反应以及协同反应等,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无疑会大大提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此外,不同的课程学习特点不同,要求也不尽相同,如基础理论课往往较枯燥,教师授课时应注意授课技巧和活跃课堂气氛;专业课程与实际联系较紧密,应多介绍和讲解应用实例。最后,90后大学生大多都是网民,基本上都有手机,网络、短信、QQ是当前90后大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教师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无线通讯的优势。目前很多高校的课程都已开通网络平台,因此可充分利用该平台以及E-mail、短信等进行答疑和辅导,提高学习效率,满足90后学生个体化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社会实践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也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5]创新型社会不仅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知识,还应有较强的创新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一专多能。这对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越来越得到更多高校的重视。作为任课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应充分利用90后学生思维活跃、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鼓励学生适当参加科研活动,加强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提高专业技能。在课堂授课中可有意识地介绍最新的科研成果,课外则鼓励学生调研,参加挑战杯、建模等赛事,并将这些实践活动与课程成绩挂钩,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在教学和科研结合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处理好主次关系。“主”就是基本教学内容,首先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 “次”就是授课教师在讲授基本教学内容时,适时地融入本学科最新技术和成果,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教师还应注意90后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和特点,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也应不尽相同,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重点辅导。此外,还要支持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研活动,提高其专业技能,并力争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
社会实践是高效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还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增强劳动意识,提高事业心和责任感。社会实践的具体实施有多种方式,需要根据具体专业和课程合理选择。目前大学的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毕业前最后一年,但由于90后学生职业规划大大提前,因此有必要在低年级适当增加一些社会考察和实践等课程,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增强学生的自我定位和努力目标,提高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 改进考试方法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的考试制度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操作的现象,不少学生平时不上课,考前通过死记硬背以及要求教师划重点来应付考试,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也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90后学生思想活跃,但自控力较差,这种应付考试的现象尤为严重,甚至数理化等理工科课程也存在死记重点题目、考试照抄答案的现象。改进考试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的当务之急。对此,教师应把教学和考试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改变“学生抄笔记,考前背笔记”的考试方式。在考试中,根据实际课程,可适当降低期末闭卷考试的分值比重,采取开卷、闭卷、口试和工艺设计等多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小论文或者查阅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考试方式,加强平时的技能训练。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考试题目,使考试真正能反映出学生综合技能的高低。为了提高考试质量,同时又不使学生负担过重,加强平时测验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根据课程情况,一个学期内可以进行3~4次小测验,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另外,平时测验也有助于进行考试后的讲评。每次测验后,对试题进行认真分析讲解,给予学生正确答案,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题意,掌握答题要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90后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生力军,如何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进和探索,因材施教,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促进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范益民.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的分析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133-135.
[2]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75-76.
[3]赵飞.武大公布全国首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敢于承担责任,但心理脆弱[EB/OL].http://news.whu.edu.cn/showinfo.php?newid=5035,2008-10-17.
[4]曾振平,沈振锋.论高校教学方法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5):117-120.
[5]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麻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