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校党委书记的党员情怀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ne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兴健,男,汉族、1934年10月出生,1952年5月入党。1995年12月退休,退休后曾担任北京市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联络员。2004年10月至今担任中央民族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退而不休坚持为党的事业尽心尽力
  周兴健老书记退休之后,一如既往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终身职责和义务。2004年10月担任中央民族大学关工委主任以来,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与校党委宣传部紧密配合,编写读物《走进中央民族大学》;参与了2005年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联络员任务;提出了在学校试行选聘离退休老党员担任各院系的党建兼职组织员的工作;找准活动主题经常与大学生开展互动性教育活动;在学校离退休老同志中开展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捐书的活动,3次共捐各类读物4,500多册;建立了关工委日常活动辅助性基金。学校每年在经费预算中都安排10,000元办公与活动经费。除此之外,以周兴健老书记为首的关工委的老同志将自己所得的津贴和信息费自愿捐献出来,建立了“关工委日常活动辅助基金”,至今已有现金18,000元整。
  2004年,有三位老同志获北京市教育系统“为下一代健康成长献计献策”优秀奖。2006年4月,学校离退休老同志“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联络员小组”被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先进集体。关工委委员刘绍川同志2006年9月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刘绍川同志2007年又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08年,《走进中央民族大学》一书获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三等奖。
  平等待人密切联系群众
  周兴健老书记不管是在担任领导职务时还是退休之后都能以平等待人、密切联系群众的风范展现在大家面前,凡事都非常注重深入基层与大家合作共事,特别是在他退休后仍担任北京市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联络员等重要职务的同时,他所在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们推选他担任支部委员,他也欣然同意。从70岁开始他积极参加学校离退休老教师合唱团,与团友们一起坚持不懈地完成团里经常性的学习和排练活动,积极关心合唱团的建设和发展,经常与大家交往、交流、共事,被广大老同志称为“平民书记”。
  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他帮助人有两条原则:第一绝对不做违规、违纪的事;第二从不收报酬。他担任学校关工委主任以来,还先后两次把学校发给他的津贴1.68万元主动捐给关工委作活动基金。退休后的十几年中,周兴健老书记曾多次参加向社会、学校的捐书活动:1995年12月他向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捐赠了各类藏书1,880册;2001年他向东方大学图书馆赠送了价值3,000多元的教学参考书和工具书;2010年寒假他又向校团委下乡支教学生团捐赠了中学教学参考用书100余本。
  周兴健老书记的人生理想是做一名践行“三个代表”乐于奉献的“纯粹的共产党员”,在奉献中感悟生活,体会幸福。这就是这位老校党委书记的党员情怀。
  [责任编辑:于 洋]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以北京工业大学2009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为依据,藉此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于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灵活动态”的课程体系,建立“稳定高质”的师资队伍,建立“校企共赢”的实践环节,建立“内外兼修”的质量保障机制等
摘 要:北京化工大学自2009年召开第1次教育教学工作会之后,在“普遍成才、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下,紧跟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激发师生活力,以实现“教向学”转变、“课堂为主向课堂内外结合”转变、“结果评价向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为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构建“品德塑造、能力
摘 要:在国内各高校已经核准实施的章程中,“教授治学”或“师生治学”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这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提升大学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到底是“教授治学”,还是“师生治学”,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争议。通过梳理这两种办学理念的历史发展脉络与内涵,辨析其内涵,并试图从实现大学治理法治化与民主化有机统一的视角,探讨“师生治学”的意义,提出落实“师生治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治
摘 要:我国高校扩招后,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AACSB认证针对商学院和会计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因而得到国内外各商学院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  关键词:AACSB;认证;学习质量保障体系(AOL);大学计算机基础   研究背景及核心概念的界定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提高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重要问题。由此产生了许多评估标准,如2002年我国
@ 唐宇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2015年,北京高招本科录取率第二次“破六”,惊喜却不意外。对考生而言,一方面,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容易;另一方面,考生们面对高考的压力却不见减弱。考生的关注重点从原来的有学上向现在的上好学校、读好专业转移。高考不再仅仅是考生之间的竞争,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回顾近年的高招宣传,各校大招、妙招频出,展开对优质生源的“掐尖”大赛,有媒体戏称之为“‘掐’
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源头环节,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对于科学选拔人才,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意义重大。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日臻成熟,经历了多个不同发展改革阶段,全面梳理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历程,有利于明确当前改革形势和任务,深入挖掘符合我国实际特点的人才选拔机制,为深入推进研究生招生领域综合改革提供借鉴和思路。  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发展历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
徐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一位离休教授。离休后,他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老党员、老教育工作者和忠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他模范履行党员义务,从不放弃党员信念和理想追求;坚持对教学方法和育人模式的探索,为培养合格人才作贡献;潜心钻研马恩经典,在学习和互助交流中求索真知,与时俱进。  资助年轻师生,在奉献中探索育人模式  年近花甲之时,徐昶教授离开教学岗位,从事管理咨询工作。但作为一名从事了几十年教学工作
摘 要:基于多年基层党建实践,系统论述通过党员志愿服务为载体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关问题,对以党员志愿服务为载体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路理念、实践探索及发展方向进行思考与实践。通过案例总结,把握党组织内在工作规律,对进一步推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服务型党组织;党员志愿服务;党组织建设  党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系统阐述了基层
在长期的德育工作实践中,中央财经大学不断丰富教育主题,创新教育载体,完成了全员育人框架的整体构建,建立了一支支育人队伍,推出了一批批精品活动。2010年,学校明确提出“科学化、精致化”的德育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教育主题的科学化和规律性论证,精心构建学生成长发展辅导平台,实施队伍分层分类培养方案,德育工作全面向科学化和精致化迈进。     对高校德育工作科学化、精致化的理解    1.明确一个含义 
吴斌,陕西旬邑人。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国家林业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系团总支书记、学校国际合作处处长。后任林业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助理、副司长、造林司副司长(正司级)。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发表论文40多篇,主编《绿色校园建设读本》等多部书籍。  如何紧密结合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