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来自亚得里亚海东岸的音乐浪潮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000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4月7日下午,飞机从维也纳机场起飞后向南飞行,俯瞰着初春嫩绿色和棕黄色相间的田野和森林大地,仅四十分钟时间,就已降落在新绿盎然的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国际机场。这是四川音乐学院作曲家代表团作为ISCM(国际当代音乐协会)的副会员组织,在继2007年香港世界新音乐节入会之后的再一次参与这个世界瞩目的现代音乐盛会。
  “伊比鸠鲁花园的节日”
  时逢五十周年庆的萨格勒布第二十六届双年音乐节(Music Biennale Zagreb)①与2011年世界新音乐节同时举行,音乐活动从这座中欧古城扩展到西岸海滨城市里约卡、东部城市奥西耶克和南部历史名城斯普利特。从4月7日至17日,历时十天的音乐季展演了包括十几个不同类型的音乐会,歌剧、电子音乐和多媒体(装置媒体艺术)以及舞蹈等33场演出(其中交响音乐六场、歌剧两场、现代芭蕾一场),并配合相关的艺术展览。一个仅有四百多万人口的国度,以它厚重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积淀,崇尚音乐的精神,容纳多文化交融的气魄,接待和演出了来了自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的会员单位,二十多个以地区或城市为单位的副会员单位选出的二百多个作音乐作品。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本届ISCM主席约翰.·戴维(John Davis)指出,自1922年现代音乐协会成立以来,在世界不同地方举行的ISCM音乐节提供了一个体验和透视来自世界现代音乐的机会。本届音乐节更是以其多样化的美学观、风格、文化本源,展示了艺术家们是如何用灵感和影响来映照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正如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在贺辞中所写:在日趋全球化的今日,分隔已成为过去,新音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多样性的风格表现和多样化的倾向。
  以回顾古典和创造新音乐为旨的双年音乐节,吸引和培养了萨城大量热心而忠诚的观众。对于民众,这里就好似伊比鸠鲁②花园的节日(the Festival’s garden of Epicurus),即一个将现代音乐的原创和发展显得更加光彩夺目地方。8日参观总统府,让众人惊诧不已的是,54岁的现任克罗地亚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竟是一位作曲家,曾经担任过十多届双年节艺术总监和作曲家协会主席。当今世界,由作曲家出任国家元首,克罗地亚可谓绝无仅有。尤其是在闭幕式上,听了由潘德列斯基指挥的总统先生的交响曲《伊比鸠鲁的花园》(Garden of Epicurus),更让人不止于与开始的感叹!
  “前音乐节”和音乐节的前奏
  1959年,毕业与萨格勒布音乐学院的青年作曲家米尔克·科勒门③是最先尝试引入国际现代音乐思想和活动的人。当时,克罗地亚还是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的加盟国。这位时年35岁的作曲家不甘心封闭于当时世界音乐潮流之外,经多番周折之后,终于在1961年达成了破冰之举——创办萨城音乐双年节。继第一届节邀请音乐大师约翰·凯奇之后,1963年斯特拉文斯基亲临指挥德国汉堡歌剧院演出贝尔格的歌剧《沃采克》。之后,世界级大师布里顿、肖斯塔科维奇等等接踵而来……令人称奇是,双年节即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政体、国家归属变迁时也从未中断过。它的真正意义在于,“已成为当代音乐交流的一个国际平台,而不是变为经典的节日。它提供一种可能性,即重新审视和披露某种风格或对新的生活经验的独特看法。当然,这种观点不是唯一的和毫不含糊的,但它的语态很容易识别。”
  4月7日晚,由克罗地亚广电乐团演出了具有纪念性和回顾性的几部作品。其中有米尔克·科勒门作于1953年的的《钢琴协奏曲》,艾弗·马莱克作于1963年的《西格玛》,斯特拉文斯基的《诗篇交响曲》作为压轴节目。在之后的两天中,引人瞩目的节目还包括,由享誉欧洲的室内乐组LP Duo演奏斯托克豪森的《咒语》(为两架钢琴与环调制器?雪;克罗地亚青年钢琴家达米尔·格瑞克演奏的布列兹的《第三钢琴奏鸣曲》;波兰东部城市弗罗茨瓦夫上演“卢托斯拉夫斯基爱乐交响乐团”献演卢托斯拉夫斯基的《三首诗》和《乐队协奏曲》。
  4月9日晚,在具有二百年历史的意大利维罗纳竞技场罗马圆形露天剧场基金会乐团(VAFO)演出了贝里奥的《安魂曲》(为室内乐队)、布鲁诺·麦登纳《钢琴协奏曲》、贝里斯拉夫·西普斯的《地球附近的珊瑚》以及由中国打击乐家李彪担任主奏的詹保罗·克罗的《安魂曲——为“9·11”世贸中心的殉难者而作》、卡罗格·兰特的小提琴协奏曲《Yeliel》④等节目。
  音乐会集萃
  10日下午,WNMD新闻发布会之后,一支由学生组成名为的“Bing Bang”打击乐团为大家献上了一场精彩演出。他们演奏了日本作曲家Norio Fukushi的作品《一对》,乐曲表现了“结合并非一对”的伦理和哲学理念。两个打击乐手从开始一起演奏,逐渐各自发挥,个性越离越远,以致于完全不同。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的青年作曲家Sergey Khismatov的《钹四重奏》由四位打击乐手从头至尾用低音提琴弓子在钹边缘演奏,调音台对现场演奏作出电子手段的控制和变化,使钹的音色得到扩展,让人感受到现代城市和工业化的声音色彩。 当晚,由克罗地亚广播电视冬不拉合奏团(TOCRT)演出了包括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的《为潘德列斯基而作的塞尔维亚颤动舞》(Drmes for Penderecki)和几位克罗地亚作曲家的作品。来自香港大学大三学生冯迪化的作品《弦上的回响》在征曲中被选中,获得首演机会,该曲采用了南音的素材。当晚,在克罗地亚东部城市奥西耶克国家剧院同时上演了歌剧《国王的新郎》,并将实况通过网络同步传输到萨格勒布影剧院,可惜我们不可能分身前往观赏。
  两组萨城四重奏组在11日下午的专场音乐会中,演出了一台精彩的萨克斯新作。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杨晓忠的作品《移动的背景》有幸获了演出的机会。该曲由四川院“新大陆萨克斯管四重奏”在 2009泰国曼谷第15届世界萨克斯管大会上首演后,又在2010美国南俄勒冈州立大学第10届萨斯克管音乐周演出。据作曲家介绍,作品构思中使用了羌笛哭诉、哀怨的音调,犹如盘旋在山川间的悲歌,隐喻羌族人在“5·12”所经历的灾难。乐曲结束引用了莫扎特《安魂曲》中的旋律(Lacrymosa)。
  克罗地亚军队管乐队在12日晚场的演出,显示出该国军乐艺术的高超水平。该乐队出版过多张CD,获得多项国家奖。音乐会上演出了美国作曲家布莱恩·芬纳尼的《时间的另一面》、俄国作曲家季米特里·卡普林的《彼得鲁什卡》、美国新墨西哥州作曲家B.J.布鲁斯的《节奏幻想》、费城作曲家梅林达瓦格纳的《恶棍》、日本作曲家达野川崎的《并列II》和乌克兰作曲家朱丽娅·戈梅斯卡亚的《暴动》等作品。
  来自保加利亚的普罗夫迪夫爱乐乐团的音乐会上演出了英国年轻前卫作曲家坦西·戴维斯?穴Tansy Davies?雪的管弦乐作品《倾斜》)(Tilting)。乐曲从出生于伊拉克的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独特设计中获得创作灵感,“她的许多设计体现出对自然扭曲的物体或建筑体的放大,尤其是当靠近这些物体时”。这首作品也像是一个很大的建筑,它本身就是一首自然之歌,正如一开始从木管组那里听到的,然后逐渐蔓延至全曲的各种扭曲的变形,音乐中我们还能听到这些变形的不同侧面。这场音乐会另一个提神的作品是萨格勒布老作曲家鲁本雷克在70年代初写的钢琴与乐队《扩展》。这位曾跟随梅西安、里盖蒂、布列兹等大师学习过的作曲家,在作品中表现了物质阴-阳无穷尽的属性,并用这一模式去演化所有的音乐材料,全曲为十二个部分。音块和音色写作的手法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13日晚的爵士音乐会展示了流行音乐斑斓色彩。前克罗地亚广播电视乐队(Big Band)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连续60年在舞台上演出的爵士乐队之一,曾与许多独奏家合作过。来自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的长号演奏家兼作曲家史蒂夫·威斯特的作品《冰-9》和另一位美国作曲家、钢琴家兰迪鲍尔的作品《睁大眼睛的奇迹》使这台音乐会的美国爵士风格十分抢眼。
  14日下午,一个由萨城中小学优秀学生组成的“女子明星合唱团”,演出了以色列女作曲家西皮·福莱舍?穴Tsippi Fleischer?雪的无伴奏合唱《嘀嗒想要睡眠》?穴The Clock Wants to sleep?雪,作品巧妙地运用了像声节奏“嘀嗒、嘀嗒”,并以急促-缓慢、强-弱的多种声部表现,刻画出童话般的音乐情景。另一首具有东方色彩的合唱曲——加拿大陈开宁教授的《她听见哭泣的世界》(She Who Hears the Weeping World)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品表现观世音普渡众生的境界,所用钢琴音块象征混沌世界,合唱部分表达观世音大慈大悲的精神境界,手法独特、音响对比强烈,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佛教的寓意。
  克罗地亚广播交响乐团在14日晚的音乐会中,演绎了几位不同品味作曲家的作品。如已故克罗地亚作曲家斯坦柯瓦特(1930—2006)的作品钢琴与乐队《记忆》。这位作曲家一直跟先锋派保持距离,称自己属于那些置先锋派于脑后,经常责问哪些是被征服了的?被习惯和被规定了的?不仅是纯材料的问题,而更有艺术、人和心理因素的问题。来自贝尔格莱德的青年女作曲家米尼克·乔尔杰维茨的作品《饱经风霜旅途的骨架》(Journey of Weather-beaten Skeleton),反映她个人对“声音的饱和与音乐时间感知问题的”探索,其抒情灵感来自17世纪的日本俳句。
  15日下午,萨城独奏家乐团(Zagreb Solosits)奉献了一场弦乐专场。来自韩国的女作曲家金继海的弦乐作品《大协奏曲》先声夺人,其该曲的灵感取自巴洛克大协奏曲。澳大利亚作曲家马休·汉德森(Matthew Hindson)的作品《低音大提琴与弦乐队的协奏》以反思现实社会的伦理为指向,“当代媒体如此痴迷于犯罪和惩罚,尤其在电视、电影的动作片和戏剧片以及电子游戏中,现实成为这种从未感到愉快事实的牺牲品”,“独奏低音提琴在音乐中被作为犯罪的主要假设,高难技术的表现和象征威胁的环境的气氛,柔情和优美也不时存在,但被残酷包围着”。(作曲家语)
  14日夜场由“时间的划痕”乐团(Ansambl Zeitkratzer)演出。该团成立于1999年,由九位演奏家加上一位音响工程师和一位灯光师组成,成员分别来自伦敦、阿姆斯特丹,维也纳等地,常聚柏林。就独奏家乐团来讲,该团无论是体制和观念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们自己筹资,并通过自主、自由的项目和国际音乐会使自己成为独立体制的投资者。这种自由和开创性的特质已得到国际的承认。他们的曲目包括不同的音乐家如斯托克豪森、卢里德、约翰·凯奇、詹姆斯坦尼、阿尔文·卢西尔以及其他跨界合作者。他们认识到这些项目有不同音乐家和艺术家的参与,将不用担心“保持新音乐的纯度”。新音乐之所以称为新音乐,是因为它在不断地被污染中去求蓬勃发展。得益于这些音乐家和他们先进独特的演奏技术,近年来,乐团获得了如德国爵士乐大奖(German Jazz Award)、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奖学金等一系列殊荣,出版了十多种CD。
  15日,作为本届音乐节的重头戏,是由潘德列斯基指挥具有140年历史的萨城爱乐交响乐团演奏的三部作品。其中潘德列斯基本人的两部作品《为弦乐的小交响曲》(1992?雪和《圆号协奏曲》(2008?雪,另一部作品,则是总统伊沃·约舍波维奇的交响作品《伊比鸠鲁的花园》(1985)。这部作品开始于印象主义的气氛中,音乐的流动基于交响性的节奏脉动和力度变化的表现。在力度的层次变化上,如定音鼓的独奏、弦乐的拨弦和震音、木管的独奏和锣的敲击,显示出约舍波维奇对交响乐队的音色与技术的熟练控制。“音乐在浪漫中渐渐进入迷狂,好似聚集了希腊哲学家伊比鸠鲁的快乐主义的花朵,在那里,音乐的斑斓色彩得以丰富和培养出来”。(评论家Zdenka Weber语)。下半场的《圆号协奏曲》由一个慢的引子开始,过渡到回旋和帕萨卡利亚,作曲家引用了年轻时跟随叔父打猎时听到的号角声。本土优秀圆号演奏家拉多万·夫拉特卡维克?穴Radovan Vlatkovic?雪高超绝伦的演奏,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15日晚的音乐会上是本届WNMD的一个总结性演出。令人激动的是,台湾青年女作曲家周久渝以其《第一弦乐四重奏》在本届IAMIC(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usic Information Centres)中夺冠。17日晚,在萨格勒布的克罗地亚国家剧院上演了现代芭蕾《空气》,而在南部历史名城斯普利特上演的喜歌剧《元帅》?穴Marshal?雪与之遥相呼应。就此,为期十天的整个音乐季划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小国”大音乐,大国将怎样?
  为期十天在克罗地亚的感觉,让人体验到“伊比鸠鲁花园”的芳香所带来的许多愉悦。一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哲人,早已预示了人类精神追求的某种境界。而在克罗地亚这个具有希腊文明影响,古罗马遗风的“小国”,或许正在将这种境界变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相比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与自然和谐融合的例证倒是俯首皆是。这难道不是这个地球上能够享受的最快活的一种生活吗?
  无论哪届ISCM的WNMD,其申报、组织、联络、协调、宣传及实施,都是一次巨大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其先决条件,首先是主办单位(ISCM的国家或地区的正式会员单位)基本具备演奏现代音乐的软、硬件条件(至少有若干个能胜任演奏高水准音乐作品的,多种类型的音乐家演奏团队)。此外,需在平等的会员竞争中获胜。此次克罗地亚作曲家协会的整个组织与表现当属于上乘。
  记得有位作曲家说过,当代音乐在每一地方可能是少数,而全世界合起来就不小了。ISCM在走过89个年头之后,其影响和存在比当初大了许多,随着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作曲家、演奏家、评论家、活动家、电子和工程等跨界人才的加入,以审视、体验、反射和感觉现实存在的当代音乐,将会越来越接近和深入到整个世界的生活中来。随着四川音乐学院作曲家的捷足先登,北京和上海继而将登陆ISCM的WNMD2012,中国必将在“伊比鸠鲁花园”中种植属于自身,也属于这个花园的更多灿烂花朵。
  
  
  ①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ntemporary MusicI,即国际当代音乐协会,缩写:ISCM; Wold New Music Day,即世界新音乐节,缩写: WNMD;Music biennale Zagreb,即萨格勒布双年音乐节,缩写:MBZ。
  ②伊比鸠鲁(公元前341—270)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学说的主要宗旨就是要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主张“快乐就是有福的生活的开端与归宿”。
  ③Milko Keleman,曾在巴黎师从梅西安、奥尔福冈福特纳,1955年起参加达姆斯达特的夏季新音乐训练班。
  ④Yeliel?押无所不能的安琪儿。
  
  邹向平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当前,由政府领导的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展开。既然是“文化遗产”,无论其概念定义、重要性、迫切性,还是行政命令、操作措施都富含独特的科学学术品质。温家宝总理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有物质性的。物质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我们从政府发布的一系列文件和官员们编写
“曲高”而“和众”    大型交响乐合唱《长江》日前已在国家大剧院公演。这部由重庆市委宣传部组织委约,赵晓瑜作词、程大兆作曲的作品,曾于2007年为重庆建直辖市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在长江朝天门码头露天搭台亮相,陈佐湟执棒。中央电视台组织现场实况转播后,影响更波及全国。此番来京的,是人们早已拭目以待的修改稿,由重庆交响乐团和重庆市歌剧院演出,李心草执棒。  《长江》内涵丰富,色彩新颖。融大气、神秘、飘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清商曲辞》之旧题。至唐初,诗人张若虚依此而作的同名七言诗则被后人千古传诵,于是有了“以孤篇压倒全唐”之美誉。在其后的1300多年间,中国的艺术家们创造性地赋予了这一名篇更多的载体:诗歌、绘画、舞蹈、音乐,而音乐之中又有民族器乐的独奏、民族管弦乐合奏、
今年四月的春天,我国音乐界又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钢琴家、教育家吴乐懿教授故世,享年87岁,时在2006年4月1日深夜。  记得1999年4月,在吴乐懿先生病倒前半年的早春,吴先生请我帮她整理怀念贺绿汀院长的文章,听她缓缓叙说一位为我国音乐事业付出一生心血的“学长”引领她进入我国音乐界的过程,话语之间,充满对贺绿汀院长的崇敬心情。而几年后的又一个早春,我们以同样崇敬的心情缅怀尊敬的吴乐懿教授。  当
日前,麻城市教育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市教育局召开,全市教育系统的1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审议通过了麻城市教育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教育工会领导机构。  近年来,麻城市教育工会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较好地发挥了“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及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紧紧围绕教育局中心工作,
“国际视唱练耳教学论坛暨中意视唱练耳艺术教学周”于2008年10月8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是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数字化音乐教育学会主办,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与乐理教学联盟协办,中央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办公室及深圳迪索音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会议由中央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赵易山主持。“声乐中的视唱视唱中的声乐”是本次大会的主旨,来自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的教授及研究生共三百余人参会。
全国少儿歌曲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及《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精神,落实文化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国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七部委制定的《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2005—2009)》,由“中国少儿歌曲推广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电视
5岁开始学习钢琴。1979年开始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乐队指挥。1981年获颁奖学金进入纽约曼尼斯音乐学院,并于1983年获该校学士学位。毕业时获“学术优异奖”。1983年赴耶鲁大学随著名指挥教授奥托·梅勒攻读硕士。亦曾先后师从鲁道夫、史勒坚、薛林及韩中杰、黄贻钧、曹鹏学习指挥。  叶聪连续19年担任美国印第安纳州南湾交响乐团音乐总监,1991年4月,叶聪被选中参与由北美交响乐团联合会与芝加哥交响乐团
“抱朴含真,陶然自乐。”  翻开《音乐大师刘天华诞辰百周年纪念专集CD》的图文部册,八个挺拔、秀丽的楷书映入眼帘,这是刘天华先生的墨迹。  渐渐地,泪眼模糊中,天华先生向我们走来了,提着他心爱的二胡,背着能发洪大之声的琵琶……    一    出生于1895年的刘天华先生,一生处于大清王朝走向没落和灭亡、国内军阀混战、外受列强欺凌的国辱民穷时期。中华民族何去何从,一时间学术争鸣与政治运动风起云涌。
“她是建国后推动中华民族声乐发展中一位活跃的拓荒人”。这是1990年丁雅贤演唱35年、教学30年师生音乐会之后,时为中国音协主席的吕骥先生对她的评语。  而早在此10年前,即1980年4月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民族民间唱法二重唱汇演”时,吕骥、时乐潆等领导和与会专家就有这样的共识:“丁雅贤的演唱,通过细致的音乐处理和控制能力,表现出她在声乐上有理论、有方法、有功夫,具有相当的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