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马牛(财经作家)
冬去春来,爱好阅读的朋友总让我开列书单,而且经常会问:“企业家爱读哪些书?”
其实,中国许多老板总是以“忙”为借口几乎不看书,但那些知名企业家全都嗜书如命,并且是中国阅读量较大的阶层。在梳理企业家阅读史时,有些作品被不同人物反复提及,有些群体以不同的作品顿悟,透过这些书单,我们或许能解开中国企业界某些管理现象和变革思潮背后的逻辑。
柳传志读书很杂,读得最多的是四卷本《毛泽东选集》。宗庆后16岁在舟山农场下乡插队时,读得最深、最透、最有收获的就是《毛泽东选集》。在那个无书可读的时代,《毛泽东选集》是全国最畅销的书籍。
不过,同样一部《毛泽东选集》,企业家们悟出不一样的经营之道。柳传志不仅培养出敏锐的政治嗅觉,还在联想治理中活用权谋制衡,顺利解决权力之争与接班人问题。宗庆后熟读“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堪称中国营销界“一代宗师”。
史玉柱也下苦功夫研究过毛泽东的书。1997年巨人大厦失败后,他每天早上10点起床,带一本书、一个面包,开车到南京中山陵旁的树林看书一整天,那一年读得最多的是毛泽东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都是悲壮的失败故事,最大启示是毛泽东任何战役之前都会做几种可行性分析,而他以前只考虑如何成功。一年后,史玉柱凭借脑白金重出江湖。
另一位“著名”失败者胡志标直到走进监狱都没想明白“爱多”为何猝然崩塌,自从读完《胡雪岩》之后,他才从这位同姓前辈身上找到原因,恍然大悟:“李鸿章要扳倒左宗棠,左宗棠西征的粮草就是胡雪岩供应的。只要把胡雪岩搞倒了,左宗棠西征就失败了,爱多就是这么倒的。”
对于呼风唤雨的企业家而言,身陷囹圄固然不幸,但万幸监狱还有书可读。陈九霖遭受1035天的牢狱之灾依然乐观开朗,很大程度源自书籍的力量,他在新加坡樟宜监狱苦读《圣经》、《金刚经》、《古兰经》、《道德经》、《论语》等不同宗派的经典,领悟出“境界最高的人为了理想活在明天”。兰世立在开通微博的第六天就迫不及待与网友分享狱中读书心得,他读过《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基督山伯爵》等文学名著及《希特勒传》、《拿破仑传》、《乔布斯传》等人物传记,图书不仅激起他奋发努力的斗志,还唤起他的感恩之心。遭遇短暂困厄时,企业家是孤独的弱者和饥渴的行者,唯有书籍,能让他们不忘理想,继续坚强,积蓄东山再起的力量。
年轻一代的企业家则不约而同提到一部名为《硅谷热》的美国著作。1986年,在北大读书的王志东被《硅谷热》彻底震撼:“从苹果公司的成功故事里,我第一次知道了风险投资,给我后来职业生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过了几年,周鸿祎在前往上海实习的火车上第一次阅读这本书,对“自己的梦想,要用产品来实现”印象深刻。几乎同时,雷军在武汉大学读到另一本描写硅谷的《硅谷之火》后,告诉自己:“我要追求的东西就是一个世界级的梦想。”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中国互联网的英雄人物,“硅谷”曾点燃他们的理想之火,如今已星火燎原,熊熊燃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企业家群体是市场规则的破坏者与建立者,他们正经历从创业勇士、管理大师向思想巨人的蜕变。书籍是最富足的养料,阅读则是最好的吸收方式。不过,有必要提醒的是:人生要读两本书,一本是纸上的“有字之书”,一本是实践的“无字之书”,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修成大智慧。(支点杂志2014年3月刊)
冬去春来,爱好阅读的朋友总让我开列书单,而且经常会问:“企业家爱读哪些书?”
其实,中国许多老板总是以“忙”为借口几乎不看书,但那些知名企业家全都嗜书如命,并且是中国阅读量较大的阶层。在梳理企业家阅读史时,有些作品被不同人物反复提及,有些群体以不同的作品顿悟,透过这些书单,我们或许能解开中国企业界某些管理现象和变革思潮背后的逻辑。
柳传志读书很杂,读得最多的是四卷本《毛泽东选集》。宗庆后16岁在舟山农场下乡插队时,读得最深、最透、最有收获的就是《毛泽东选集》。在那个无书可读的时代,《毛泽东选集》是全国最畅销的书籍。
不过,同样一部《毛泽东选集》,企业家们悟出不一样的经营之道。柳传志不仅培养出敏锐的政治嗅觉,还在联想治理中活用权谋制衡,顺利解决权力之争与接班人问题。宗庆后熟读“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堪称中国营销界“一代宗师”。
史玉柱也下苦功夫研究过毛泽东的书。1997年巨人大厦失败后,他每天早上10点起床,带一本书、一个面包,开车到南京中山陵旁的树林看书一整天,那一年读得最多的是毛泽东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都是悲壮的失败故事,最大启示是毛泽东任何战役之前都会做几种可行性分析,而他以前只考虑如何成功。一年后,史玉柱凭借脑白金重出江湖。
另一位“著名”失败者胡志标直到走进监狱都没想明白“爱多”为何猝然崩塌,自从读完《胡雪岩》之后,他才从这位同姓前辈身上找到原因,恍然大悟:“李鸿章要扳倒左宗棠,左宗棠西征的粮草就是胡雪岩供应的。只要把胡雪岩搞倒了,左宗棠西征就失败了,爱多就是这么倒的。”
对于呼风唤雨的企业家而言,身陷囹圄固然不幸,但万幸监狱还有书可读。陈九霖遭受1035天的牢狱之灾依然乐观开朗,很大程度源自书籍的力量,他在新加坡樟宜监狱苦读《圣经》、《金刚经》、《古兰经》、《道德经》、《论语》等不同宗派的经典,领悟出“境界最高的人为了理想活在明天”。兰世立在开通微博的第六天就迫不及待与网友分享狱中读书心得,他读过《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基督山伯爵》等文学名著及《希特勒传》、《拿破仑传》、《乔布斯传》等人物传记,图书不仅激起他奋发努力的斗志,还唤起他的感恩之心。遭遇短暂困厄时,企业家是孤独的弱者和饥渴的行者,唯有书籍,能让他们不忘理想,继续坚强,积蓄东山再起的力量。
年轻一代的企业家则不约而同提到一部名为《硅谷热》的美国著作。1986年,在北大读书的王志东被《硅谷热》彻底震撼:“从苹果公司的成功故事里,我第一次知道了风险投资,给我后来职业生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过了几年,周鸿祎在前往上海实习的火车上第一次阅读这本书,对“自己的梦想,要用产品来实现”印象深刻。几乎同时,雷军在武汉大学读到另一本描写硅谷的《硅谷之火》后,告诉自己:“我要追求的东西就是一个世界级的梦想。”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中国互联网的英雄人物,“硅谷”曾点燃他们的理想之火,如今已星火燎原,熊熊燃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企业家群体是市场规则的破坏者与建立者,他们正经历从创业勇士、管理大师向思想巨人的蜕变。书籍是最富足的养料,阅读则是最好的吸收方式。不过,有必要提醒的是:人生要读两本书,一本是纸上的“有字之书”,一本是实践的“无字之书”,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修成大智慧。(支点杂志2014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