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时候,我在读小说,心里总在想着“小说有什么存在于人世间的特殊的或者典型的意义呢”,写小说的这些人都是什么样的灵魂在诉说,他(她)们笔下的故事总是能让我找到生活的影子,却又在心间荡起不能言说的滋味,那或许是小说的滋味,并不能代表真实的生活,但,它却是和生活相伴相生的香客,就像纳兰容若所说的“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影子落人间”。想必写小说的人也有这样的惆怅,他们在经历真实生活的时候写下了小说,又在写小说的时候经历了真实的生活,谁都逃不过,这就是小说的滋味和真实的生活。无独有偶,这次我选了几篇小说来着重体会一下小说的滋味与生活的味道:徐则臣《青城》中的爱情滋味酸中带甜,葛水平的《德吉梅朵》像是洁净的宣纸承载了水墨,周李立的《修仙》在百味杂陈中凝练本真,鬼金的《旧地重游》在“找寻”中看到生活的变迁。酸甜滋味,墨香水气,抑或是百味丛生,都在生活中洋溢着挥之不去的滋味。
徐则臣《青城》,《青年作家》2019年第4期。“我”因为报社发展需要来到成都,偶然的机会与李青城和老铁住在一起。老铁经历了两地分居、离婚和闹辞职,最后在落魄孤单的时候遇到了李青城。青城原是老铁的学生,后来也因为辞职找到了老铁,“只是从系里打听了铁老师的境况,又见到他的颓败相,免不了心疼,辽阔的母性提前泛滥……”这是青城对于铁老师的“旧知”与“初见”的碰撞所产生的一种母性的执念,并非李青城的真实爱情。当“我”进入了李青城的生活,不单是青城跟“我”学赵字,还跟着“我”一起去看鹰,可以看出,老铁与青城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老铁的咳嗽伴随着生活上的失意与苍白而显得更加严重,“咳嗽”隐喻了一种心病,在青城母性的关心与照顾下依然没有好转,暗含了消极避世的生活态度与无奈滋味;“我”和“赵字”与“老鹰”之间的密切关系隐喻了一种“随遇而安,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当青城走进一个崭新的生活圈子之后,她产生了“后觉”般的爱情,发现了真正符合自己的东西,当青城爬进“我”的睡袋,一切都在证明着青城遇到了真正的爱情。世界上原来真的存在这种不合时宜却催促人心的感情选择,爱情如此,亲情或者友情也是如此。当人性发挥着无法明说的作用,一个真实的生活状态自然就会跳将出来,这个就像是鲁迅在《彷徨》中说的“日子久了,只落得麻痹了翅子……现在总算脱出这牢笼了,我从此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趁我还未忘却了我的翅子的扇动”。小说中的“鹰”成为全篇的非人视角,老鹰是不会咳嗽的,它只顾奋力翱翔。这是“我”和青城都喜欢的动物和人生态度,直到最后,“我”在被迫与主动的双重纠结中选择离开,留下青城面对着“初见”与“后觉”的双重执念徒留在原地。徐则臣没有给出最终的答案,他尝试着写出一点儿具有随性味道的小说,不会想到高远的文学价值,也不会被市场所绑架,只是他说的那样:“遗憾和失衡是另一种美”。徐则臣在小说中体会生活的滋味,或许只有真实的生活才能给出最合适的答案吧。
葛水平《德吉梅朵》,《北京文学》2019年第4期。小说谈到了西藏地区的姑娘德吉梅朵在苦难中坚强成长的故事。读了小说,我有了三点体会。第一,葛水平在底层书写与女性书写中告诫了一个温情的道理:苦尽甘来。德吉梅朵出身底层,经历了常人没有经历的苦难:幼年丧父,偿还债务,辍学求职,以及怀孕被弃。最终她遇到了真正的爱情,找到了幸福的生活,并渐趋变得心境成熟。其次,德吉梅朵的成长故事给我一种“生而为赢”的心态塑造,这是读小说的时候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来深入体会的道理。德吉梅朵越战越勇,经历了苦难与挫折,不断调整自己,追求生活的本真。第三,德吉梅朵“退出低保”,主动放弃了国家的生活补贴,这是她不断追求生活本真的过程中所塑造的善良人性与坚强性格,就像葛水平说的“在遇到她(德吉梅朵)之前看到过太多的人性之丑陋,她的出现让我看见了人凭借自己的努力,使情感和思想有了往高尚和纯粹的境界提升的可能”。读小说的滋味不仅仅是被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所牵引的那种饥渴,还有读完之后的沉重感受,就像是看完一个大片之后,灯光亮起,将我从屏幕之中拉出来一样,充满了不和谐的唐突质感。其背后的指向和用心显然是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这是小说能够引人入胜的根本原因,也是读者在欣赏小说的时候所感受到的不能言说的滋味来源。当我被小说的情节所感动的时候,仿佛德吉梅朵就是我身边的一个象征和力量,她促使由《德吉梅朵》来看当下的生活,丑陋的人性与罪恶的行径的确屡屡存在于人世间,我们能做的是,在这个错综复杂、物欲喧嚣的时代,让自己跟随德吉梅朵的步伐,修炼自己,体会人生的滋味,找寻真正的生活。即使这样做很难,也肯定有所体会。
周李立《修仙》,《山花》2019年第4期。《修仙》講述了几个人分别在自己的姿态中“修仙”的故事。其中乔远和娜娜作为见证者和修仙者,他们看到:于一龙在艺术区扮演了“成员”的角色,这是一个倾向于官员的艺术家角色,总之,他“善于表演”;蒋爷是从前于一龙的上司,比较“神秘”,工人老丁摆出了“仙人姿态”,另外是于一龙的三个女助手,梅姨的“曲线救国”,阿紫姑娘的“单纯傲娇”以及复读机的“听话”。一天突然传出来于一龙要离开的消息,这些人开始被卷进了一场“修仙”戏份当中,尽显自己的修仙能力与修仙成果,其中,在其他人的衬托下,乔远和娜娜的表现显得非常真实,乔远的缜密低调,娜娜的愤世嫉俗与自然流露,代表了一个随性的生活姿态;而梅姨在面对于一龙的“离开”事件,则表现得颇为功利,代表了现代职场的功利主义与物欲喧嚣;而老丁在做“小仙人”,最后组成“大仙人”,他熟谙艺术区的功利与虚伪的道理,反而宠辱不惊,真正开始了“修仙”,而蒋爷的花边生活衬托出大智若愚的处世态度。相比之下,梅姨最为悲哀,她本来拥有他人没有的艺术知名度,却由于生活的不幸与个人的避世而做起了助理工作,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选择的重要性。小说的主线是于一龙的“离开”,他其实是一个善于表演的生活家与艺术家,他也代表了现代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同质化与精致的利己主义倾向。小说中每个人物各有特点,因此,我在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总感到自己的思路不能聚焦,这或许就是小说所指向的复杂生活与复杂人性带给我的心理感受吧。
鬼金《旧地重游》,《山西文学》2019年第4期。《旧地重游》讲述了在南方工作的刘东北回东北望城老家寻找失踪的母亲的故事。刘东北在望城长大,经历了父亲因工死亡,母亲卖方,开理发店,上培训班,一切都在刘东北的记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少年时的懵懂与情愫也让刘东北体会到了人间冷暖,过早的成熟与厌世让他急于逃离这个没落的城市与悲伤的境遇。关于“逃离”,刘东北经历了生活的苦难与成长中的叛逆,也被动接触到复杂的人性与亲情的缺失,梦中情人徐秋萍被害,同学因煤气中毒而亡,轧钢厂的工人自杀……他的内心厌恶了这个工业城市的肮脏与没落,他想逃离这个充满黑暗与血色的城市,在内心追求一个干净的故乡。刘东北因为母亲的失踪又回到了这个曾经成长的地方,这里有挥之不去的痕迹:养老院、理发店、镰刀巷、牧师与教堂、坟墓等,这些代表了故乡与记忆的所有场景,是刘东北的根基,也是物质匮乏的家乡,更是精神溃败的源泉,总之,刘东北在“逃离”与“回归”中见证了现代化进程中爆发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问题,鬼金也通过这个充满黑暗隐喻味道的小说,告诉我们,关于时代的变迁与精神的思考。
徐则臣《青城》,《青年作家》2019年第4期。“我”因为报社发展需要来到成都,偶然的机会与李青城和老铁住在一起。老铁经历了两地分居、离婚和闹辞职,最后在落魄孤单的时候遇到了李青城。青城原是老铁的学生,后来也因为辞职找到了老铁,“只是从系里打听了铁老师的境况,又见到他的颓败相,免不了心疼,辽阔的母性提前泛滥……”这是青城对于铁老师的“旧知”与“初见”的碰撞所产生的一种母性的执念,并非李青城的真实爱情。当“我”进入了李青城的生活,不单是青城跟“我”学赵字,还跟着“我”一起去看鹰,可以看出,老铁与青城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老铁的咳嗽伴随着生活上的失意与苍白而显得更加严重,“咳嗽”隐喻了一种心病,在青城母性的关心与照顾下依然没有好转,暗含了消极避世的生活态度与无奈滋味;“我”和“赵字”与“老鹰”之间的密切关系隐喻了一种“随遇而安,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当青城走进一个崭新的生活圈子之后,她产生了“后觉”般的爱情,发现了真正符合自己的东西,当青城爬进“我”的睡袋,一切都在证明着青城遇到了真正的爱情。世界上原来真的存在这种不合时宜却催促人心的感情选择,爱情如此,亲情或者友情也是如此。当人性发挥着无法明说的作用,一个真实的生活状态自然就会跳将出来,这个就像是鲁迅在《彷徨》中说的“日子久了,只落得麻痹了翅子……现在总算脱出这牢笼了,我从此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趁我还未忘却了我的翅子的扇动”。小说中的“鹰”成为全篇的非人视角,老鹰是不会咳嗽的,它只顾奋力翱翔。这是“我”和青城都喜欢的动物和人生态度,直到最后,“我”在被迫与主动的双重纠结中选择离开,留下青城面对着“初见”与“后觉”的双重执念徒留在原地。徐则臣没有给出最终的答案,他尝试着写出一点儿具有随性味道的小说,不会想到高远的文学价值,也不会被市场所绑架,只是他说的那样:“遗憾和失衡是另一种美”。徐则臣在小说中体会生活的滋味,或许只有真实的生活才能给出最合适的答案吧。
葛水平《德吉梅朵》,《北京文学》2019年第4期。小说谈到了西藏地区的姑娘德吉梅朵在苦难中坚强成长的故事。读了小说,我有了三点体会。第一,葛水平在底层书写与女性书写中告诫了一个温情的道理:苦尽甘来。德吉梅朵出身底层,经历了常人没有经历的苦难:幼年丧父,偿还债务,辍学求职,以及怀孕被弃。最终她遇到了真正的爱情,找到了幸福的生活,并渐趋变得心境成熟。其次,德吉梅朵的成长故事给我一种“生而为赢”的心态塑造,这是读小说的时候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来深入体会的道理。德吉梅朵越战越勇,经历了苦难与挫折,不断调整自己,追求生活的本真。第三,德吉梅朵“退出低保”,主动放弃了国家的生活补贴,这是她不断追求生活本真的过程中所塑造的善良人性与坚强性格,就像葛水平说的“在遇到她(德吉梅朵)之前看到过太多的人性之丑陋,她的出现让我看见了人凭借自己的努力,使情感和思想有了往高尚和纯粹的境界提升的可能”。读小说的滋味不仅仅是被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所牵引的那种饥渴,还有读完之后的沉重感受,就像是看完一个大片之后,灯光亮起,将我从屏幕之中拉出来一样,充满了不和谐的唐突质感。其背后的指向和用心显然是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这是小说能够引人入胜的根本原因,也是读者在欣赏小说的时候所感受到的不能言说的滋味来源。当我被小说的情节所感动的时候,仿佛德吉梅朵就是我身边的一个象征和力量,她促使由《德吉梅朵》来看当下的生活,丑陋的人性与罪恶的行径的确屡屡存在于人世间,我们能做的是,在这个错综复杂、物欲喧嚣的时代,让自己跟随德吉梅朵的步伐,修炼自己,体会人生的滋味,找寻真正的生活。即使这样做很难,也肯定有所体会。
周李立《修仙》,《山花》2019年第4期。《修仙》講述了几个人分别在自己的姿态中“修仙”的故事。其中乔远和娜娜作为见证者和修仙者,他们看到:于一龙在艺术区扮演了“成员”的角色,这是一个倾向于官员的艺术家角色,总之,他“善于表演”;蒋爷是从前于一龙的上司,比较“神秘”,工人老丁摆出了“仙人姿态”,另外是于一龙的三个女助手,梅姨的“曲线救国”,阿紫姑娘的“单纯傲娇”以及复读机的“听话”。一天突然传出来于一龙要离开的消息,这些人开始被卷进了一场“修仙”戏份当中,尽显自己的修仙能力与修仙成果,其中,在其他人的衬托下,乔远和娜娜的表现显得非常真实,乔远的缜密低调,娜娜的愤世嫉俗与自然流露,代表了一个随性的生活姿态;而梅姨在面对于一龙的“离开”事件,则表现得颇为功利,代表了现代职场的功利主义与物欲喧嚣;而老丁在做“小仙人”,最后组成“大仙人”,他熟谙艺术区的功利与虚伪的道理,反而宠辱不惊,真正开始了“修仙”,而蒋爷的花边生活衬托出大智若愚的处世态度。相比之下,梅姨最为悲哀,她本来拥有他人没有的艺术知名度,却由于生活的不幸与个人的避世而做起了助理工作,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选择的重要性。小说的主线是于一龙的“离开”,他其实是一个善于表演的生活家与艺术家,他也代表了现代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同质化与精致的利己主义倾向。小说中每个人物各有特点,因此,我在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总感到自己的思路不能聚焦,这或许就是小说所指向的复杂生活与复杂人性带给我的心理感受吧。
鬼金《旧地重游》,《山西文学》2019年第4期。《旧地重游》讲述了在南方工作的刘东北回东北望城老家寻找失踪的母亲的故事。刘东北在望城长大,经历了父亲因工死亡,母亲卖方,开理发店,上培训班,一切都在刘东北的记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少年时的懵懂与情愫也让刘东北体会到了人间冷暖,过早的成熟与厌世让他急于逃离这个没落的城市与悲伤的境遇。关于“逃离”,刘东北经历了生活的苦难与成长中的叛逆,也被动接触到复杂的人性与亲情的缺失,梦中情人徐秋萍被害,同学因煤气中毒而亡,轧钢厂的工人自杀……他的内心厌恶了这个工业城市的肮脏与没落,他想逃离这个充满黑暗与血色的城市,在内心追求一个干净的故乡。刘东北因为母亲的失踪又回到了这个曾经成长的地方,这里有挥之不去的痕迹:养老院、理发店、镰刀巷、牧师与教堂、坟墓等,这些代表了故乡与记忆的所有场景,是刘东北的根基,也是物质匮乏的家乡,更是精神溃败的源泉,总之,刘东北在“逃离”与“回归”中见证了现代化进程中爆发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问题,鬼金也通过这个充满黑暗隐喻味道的小说,告诉我们,关于时代的变迁与精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