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与谎言——南海仲裁案闹剧出笼始末

来源 :党员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7月12日公布了所谓“最终裁决”。这一恶意裁决完全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是一张充斥谎言的废纸。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仲裁裁决的影响,中国反对且不接受任何基于该仲裁裁决的主张和行动。
  持续42个月的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仲裁庭抛出的这纸裁决,把这场纵曲枉直的闹剧唱到了声嘶力竭的地步,在极不光彩中收场。
  这一纸无效裁决既不可能改变南海“旧格局”,也不可能开创南海“新现实”,只是留下了一笔用伪规则破坏国际法治、破坏地区秩序的劣迹。
  剧本:
  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
  政治闹剧
  2013年1月,菲律宾提请仲裁,15项仲裁事项可简单归纳为三类。针对这三类仲裁事项,中国外交部2014年12月7日受权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菲律宾共和国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逐一予以反驳:一、只有首先确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才能判断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利主张是否超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允许的范围;二、南海部分岛礁的性质和海洋权利问题与主权问题不可分割;三、中国在相关海域采取行动的合法性基于中国对有关岛礁享有的主权以及基于岛礁主权所享有的海洋权利。
  表面上,菲律宾提请仲裁事项条条紧扣《公约》,是寻求仲裁庭依据《公约》作出相关认定和解释;实质上,仲裁内容的核心是南海部分岛礁的领土主权问题和海域划界问题,前者不属于《公约》调整范围,后者已被中国于2006年的排除性声明所排除。简而言之,菲律宾提请仲裁的不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是菲律宾试图借助法律手段非法侵占中国岛礁主权及海洋权利的政治野心。
  仲裁庭没有理会中方立场主张,于2015年10月底裁定对菲部分诉求拥有管辖权,使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精心编织的政治谎言正式披上了法律的外衣,堂而皇之地以“国际法治”的形式在世界舆论中发酵。
  舞台:
  一个纵容狼奔豕突的仲裁庭
  南海仲裁案解决不了南海问题。相反,仲裁案本身存在的严重法理缺陷,注定其只会加剧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难解度,不但有损国际法的公平公正,破坏地区安全秩序和对话机制,还将严重威胁《公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自1945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共形成5万多份各类条约,这些条约共同构成了国际法的重要渊源。《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南海地区法律和规则秩序的基础,是当前处理南海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仲裁庭一路推进仲裁直至出台“最终裁决”,完全没有顾及《宣言》等已经建立的国际法规则,没有顾及正在发挥作用的地区对话机制、平台与框架,强行把《公约》凌驾于受国际法保护的既有和平对话框架之上,构成了对国际法的伤害和对地区和平对话机制的损害。
  2006年,中国依据《公约》第298条作出排除性声明,将涉及海域划界、历史性海湾或所有权等方面的争端排除在《公约》强制争端解决程序之外。排除性声明不是《公约》可有可无的附属物,而是《公约》解释和适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仲裁庭无视中方排除性声明的内容,强推仲裁程序,实质性剥夺了《公约》赋予缔约国行使选择权排除特定类型争端的权利。
  对自身的法理缺陷视而不见,对中方的多次声明听而不闻,对仲裁案的负面影响心不在焉,仲裁庭一路猛跑,以推进程序为借口,为了裁决而裁决,不仅枉法不公的“病灶”将使其在今后的国际法判例学中成为反面的经典,而且还让原本平静的南海成为各种域外野心狼奔豕突的舞台。
  旁白:
  我们为什么要说“不”
  任何法律都不能脱离现实。应有乱则治,而非治而生乱。
  过去几年的现实是,仲裁案使南海局势更加复杂,外部势力频繁介入,海上安全紧张加剧,周边国家分歧趋多,地区民生受到波及。这是试图滥用某一部公约规则解决复杂历史和政治争议的后果。
  “定分止争”是国际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宗旨和《公约》的本意。各种争端解决方式均应有助于实现依据可适用的国际法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目标,从而缓解紧张局势,促进争议方之间的和平合作。
  维护国际法律秩序的关键在于,各国应本着合作精神,在国家同意的基础上善意使用争端解决方式和机制,不得滥用这些争端解决方式和机制而损害其宗旨。要避免打着国际法的旗号,损害缔约国的权利和合法利益,更不能以某一部法律,破坏业已成态的地区法治承诺和法治秩序。
  中国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立场,是依照国际司法程序以及国际法赋予的权利,对仲裁庭管辖权提出合理质疑与纠偏;对裁决结果采取不承认、不执行的立场,恰恰体现对国际法的尊重和遵守,恰恰表明中国对避免国际法被政治化滥用的严谨态度,恰恰是对仲裁庭甘愿充当枉法裁判角色的必要警示,恰恰是对企图操纵国际法玩弄南海局势的不良居心的一种合法、合理的抗争。
  四个“不”,是这幕闹剧中贯穿始终的正音。
  导演:
  谁在把南海当成好莱坞
  过去几年,伴随南海仲裁案,美国、日本等一些域外国家不断在南海抛出各种“规则”,例如“航行自由”“捍卫国际法”等,加上一些西方媒体的应和鼓吹,南海被编造成一个没有航行自由、没有规则秩序、没有安全保障、没有和平稳定的“火药桶”。这种宣传造势与舆论诋毁在许多西方学者眼中早已是见怪不怪。美国著名律师布鲁斯·费恩一针挑破:美国当前的南海政策体现了“危险的帝国思维”,跑到南海去渲染“中国威胁”除了加剧地区紧张、给亚洲国家发出错误信号外,美国只会一无所获。
  用各种美丽的谎言,把自己的规则强加到其他地区,甚至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法宝,也是美国对国际法“利则用、不利则弃”的最佳演绎。南海之于美国,恐怕是搞合纵对抗中国、拉同盟抵制中国、造舆论诋毁中国的最佳演武场,也是美国“亚太再平衡”的绝好落脚点。
  中国从来不排斥规则,中国是既有合理合法规则的坚定守护者与推动者。但解决南海问题的规则,绝不应该任由几个远在万里之外的所谓专家,打着国际法的旗号,简单片面、颠倒是非地给一个具有复杂性和历史性的地区问题下定论,更不应该是任由毫不相干的域外势力往地区问题中掺沙子,夹带具有典型“选择性法治”和“片面性法治”特征的所谓“规则”。
  南海不是好莱坞,不是美国排演战略剧情的外景地。真正的规则,需要在有关各方的对话中,权衡各方主张,考量各种因素,协商各种方案,寻找各种可能。这是中国的定力。
  尾声:
  一纸荒唐言怎断南海千古事
  有没有所谓的仲裁,南海,都在那里。
  判不判定岛屿的属性,南海诸岛的主权及海洋权利都不会改变。仲裁改变不了任何历史、任何事实、任何现状。
  归根结底,是历史和事实不容仲裁。
  对南海而言,仲裁不仅没有理由、没有必要,更不会促成任何改变。对于南海问题的解决,仲裁不仅徒然无益,只会挑起更多的麻烦与事端。
  仲裁庭把仲裁案从闹剧演成丑剧,但历史会给它一个真正公道的仲裁。(摘自2016年7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
其他文献
日本作家米泽穗信说:“人在被依靠时才能成为人。”如果你懂这段话,那么,你长大了,你的人生体验一般也差不到哪里去,因为从此以后,你可以从平淡无奇甚至惨淡的生活中,品尝到来自心灵深处的愉悦感和幸福感了。  那是一件极其美妙的事情。  在杭州的一个论坛上,看到网友写下的一段散淡的文字。但就是这段文字,让我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  “妈妈到杭州来了,她是南昌铁路局的,因为单位组织旅游,才到杭州来的。她说,第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专利视角”(项目编号:2013SJB870001)。  作者简介:汪满容(1986-),男,助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文本挖掘。业务研究  〔摘要〕针对传统的新生入馆教育方式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过关训练模式的新生入馆教育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主式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平台,并结合江苏大学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
摘要:[目的/意义]探究差异性任务情境对用户移动诊疗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并基于对比分析为移动诊疗信息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改进方法和策略。[方法/过程]选取事实型、解释型和探索型3种代表性任务情境.采用“情境实验 问卷访谈”的方法获取研究样本的行为特征数据并辅助以录屏软件全程记录实验过程.通过人工编码、数据清洗和数据预处理等步骤对收集到的问卷文本和视频数据进行处理.获得36个有效样本和108份有效数
申请英国中学,这些信息不可或缺。  随着全球国际化程度的逐年增加,出国留学已经不再是一件新鲜事。英国作为中国留学生就读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赴英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更是一直处于递增态势。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对2019年英国高校学生的细目统计显示,来自中国的学生人数首次超过12万,占非欧盟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而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申请2019年秋季赴英国就读本
覆盖中国90%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约六亿。这是诞生五年来,微信的最大资本。  然而,在2016年微信公开课广州站的第一场,“微信之父”张小龙却希望每一个微信用户都能够尽快地离开微信。如果你每天在微信里花太多时间,“我们很担心”。  这不是个人感受,数据亦可为证: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25%的用户每天打开超过30次。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微信成为一天的开始、一天的陪伴和一天的结束
摘要:[目的/意义]提出自动化的政策文本量化方法,探索政策对科研选题的影响,为趋势预测、前沿识别以及未来的科研选题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为样板,综合使用了文献调研法、专家咨询法与政策工具,将政策文本表征为词向量后,通过特征扩展来识别关键性政策文本,并抽取政策关键短语来代表政策主题;选用LD  A模型提取论文主题来表征科研选题,通过对比分析政策文本主题与论文主
急剧变化的社会没有“一劳就可永逸”的学习,但有些东西是永恒的,它无关名校还是普通学校。  李煌是一名地产中介,戴着宽大眼镜,穿迷彩背心和沙滩裤……在清一色西装革履打扮的同事群体中,他称得上异类。  李煌本科和硕士都在英国完成,属“海归”。在普遍是初中或小学学历的同事群体中,他的“海归”学历显得“格格不入”。不过,“海归”的金字招牌并不能直接给他带来业务的增长。他大学学的是项目管理,所以中介买卖用到
作者用成熟睿智的文笔,将人类自古至今几千年的历程浓缩在这本小书里,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神态鲜明、脉络清晰的景象:猛犸象猎人栖身的简陋山洞,在广阔水域上闪闪发光的雅典卫城,黑烟滚滚的迦太基城废墟,充满雄性荷尔蒙和血泪的罗马斗兽场,折戟沉沙的无敌舰队,只剩断壁残垣的圆明园,还有硝烟弥漫的二战战场。从来没有一本讲述世界历史的书,像《世界小史》一样,能用如此简练生动、优雅平和的语言,勾勒出在时而辉煌灿烂、时
〔摘要〕通过对社会文化实践理论与现象描述分析学两种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路线理论综述,总结两种研究路线相同点为注重学习者所处环境在信息素养教学中的作用及学习者使用信息经验研究,不同点在于现象描述分析学关注于经验的变化,而社会与文化理论关注于对经验的共建。  〔关键词〕信息素养;社会文化;现象描述分析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  在20世纪
北京教育考试院宣布 3月份多项教育考试被推迟  2月20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发布《关于推迟举行疫情期间我市教育考试的通告》,指出3月份中高考相关考试、证书考试、自考报考、高校招生体检、高职自主招生等多项考试将推迟举行。  教育部:中小学错时错峰开学 大学生不返校  2月24日,教育部召开党组会,会议要求制订中小学错时错峰开学方案,原则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大学生不返校、高校不开学。  会议对做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