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 Maslow )认为,人类行为的内部推动力量就是需要。他把人类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里,马斯洛把动机与需要等同起来,他认为,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就是人类行为的最基本的动机,当某种客观事物可以满足这种需要时,这种伴随有应激状态的需要就激励人去行动而成为有效的动机了。
而初中学生与成年人相比,存在着诸如生活经验的欠缺、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对事物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未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等方面的不足。正是这些不足,使得初中学生满足自己作文需求心理的愿望就显得更加强烈,也使学生的作文需求心理更具可测性和可控性。换句话说,学生作文需求心理的变化与发展,更加符合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的递进变化。
下面着重围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的后四个层次来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满足学生作文心理的安全需要
追求安全的需要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据调查,学生在作文时往往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生怕自己的作文不合老师的要求,被老师判为不合格,以致于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家长痛骂。试想,有着如此沉重负担,谁还会对作文感兴趣呢?作为一位语文老师该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这种作文安全的需要呢?
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作文课堂。“有一种信仰或世界观,它趋向于要把世界上的人们组成一种令人满意的、和谐的、有意义的世界,这也是部分地受到安全需要的驱使。”(马斯洛语)教师在学生面前放下架子,把自己与学生摆在同一地位上,平等相待,这是消除学生“畏师感”的先决条件。教师设身处地地思考题材及表述角度,师生共写同一篇作文,老师写好的作文同样也要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修改,这样的作文指导才不会程式化、概念化,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新鲜感。
其次,要转变作文评价的目的。我们要努力确定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及发展水平的标准,给予学生更大的心理自由度,能够抒发真情实感就是好作文。平常每次作文只设立一个目标,能实现这个目标的都应该判为好文章,给他满分又何妨!
第三,要注意多拟学生熟悉的命题。马斯洛说:“追求安全的另一种情况是,人们总喜欢选择那些熟悉的而不是陌生的,已知的而不是未知的事情。”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实际出发,善于捕捉写作的题材,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二、满足学生作文心理的爱和归属需要
马斯洛说过,“假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满足了,就会产生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也就是总的说来,他渴望在团体中与同事之间有着深情的关系。他将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做出努力。……爱的需要包括给别人的爱和接受别人的爱。”我坚持要求学生练写周记、日记、班级日记等,还鼓励学生常常向老师或向同伴、亲友写信,叙述自己在生活学习中的喜悦、烦恼或困惑,引导学生及时说真话、吐真情。如,在父亲节前夕,我布置学生写《给爸爸的一封信》,学生们有的表示对爸爸的感激,有的赞扬爸爸的优点,有的指出爸爸的缺点,有的倾诉自己的烦恼,有的对爸爸提出自己的希望……一篇篇作文中都是孩子们一颗颗童心的流露。
三、满足学生作文心理的尊重需要
马斯洛认为,“社会上所有的人(病态者除外)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别人的高度评价,需要自尊自重、或为他人所尊重。……这种需要可以分成两类。第一,在面临的环境中,希望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和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第二,要求有名誉或威望(可看成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赏识、关心、重视或高度评价。”我们必须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
1.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学生的写作水平客观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在短短的几年里也不可能消灭。教师应该尊重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作文分层教学。
2. 运用多元评价,赏识鼓励。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段采用不同方式,教师批改评阅、指导学生自改与互改评阅、家长的批改评阅相结合,不管哪种形式,都要求多讲优点,少提缺点,或者不提缺点,尽可能都使学生在被评价后从多方面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发展的动力,发挥评价的正面激励作用。
四、满足学生作文心理的自我实现需要
马洛斯曾说:“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我们把这种需要叫做自我实现。……说到自我实现需要,就是指使他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说成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我在语文教研组中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竞赛,各年级设作文兴趣小组,学校成立文学社团、校园广播站,创办校刊,编辑班级作文册、个人作文册,还经常鼓励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为渴望作文成功的学生提供了生动的活动空间、交流发表作文的机会。我通过多种渠道,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必须指出的是,以上四种学生作文心理的基本需要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一般来说,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会出现,但也有例外情况。同时,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由于高层次需要的产生而结束,只是对写作行为的影响力有所降低。各层次需要是相互依赖、彼此共存的。
而初中学生与成年人相比,存在着诸如生活经验的欠缺、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对事物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未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等方面的不足。正是这些不足,使得初中学生满足自己作文需求心理的愿望就显得更加强烈,也使学生的作文需求心理更具可测性和可控性。换句话说,学生作文需求心理的变化与发展,更加符合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的递进变化。
下面着重围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的后四个层次来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满足学生作文心理的安全需要
追求安全的需要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据调查,学生在作文时往往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生怕自己的作文不合老师的要求,被老师判为不合格,以致于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家长痛骂。试想,有着如此沉重负担,谁还会对作文感兴趣呢?作为一位语文老师该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这种作文安全的需要呢?
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作文课堂。“有一种信仰或世界观,它趋向于要把世界上的人们组成一种令人满意的、和谐的、有意义的世界,这也是部分地受到安全需要的驱使。”(马斯洛语)教师在学生面前放下架子,把自己与学生摆在同一地位上,平等相待,这是消除学生“畏师感”的先决条件。教师设身处地地思考题材及表述角度,师生共写同一篇作文,老师写好的作文同样也要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修改,这样的作文指导才不会程式化、概念化,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新鲜感。
其次,要转变作文评价的目的。我们要努力确定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及发展水平的标准,给予学生更大的心理自由度,能够抒发真情实感就是好作文。平常每次作文只设立一个目标,能实现这个目标的都应该判为好文章,给他满分又何妨!
第三,要注意多拟学生熟悉的命题。马斯洛说:“追求安全的另一种情况是,人们总喜欢选择那些熟悉的而不是陌生的,已知的而不是未知的事情。”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实际出发,善于捕捉写作的题材,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二、满足学生作文心理的爱和归属需要
马斯洛说过,“假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满足了,就会产生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也就是总的说来,他渴望在团体中与同事之间有着深情的关系。他将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做出努力。……爱的需要包括给别人的爱和接受别人的爱。”我坚持要求学生练写周记、日记、班级日记等,还鼓励学生常常向老师或向同伴、亲友写信,叙述自己在生活学习中的喜悦、烦恼或困惑,引导学生及时说真话、吐真情。如,在父亲节前夕,我布置学生写《给爸爸的一封信》,学生们有的表示对爸爸的感激,有的赞扬爸爸的优点,有的指出爸爸的缺点,有的倾诉自己的烦恼,有的对爸爸提出自己的希望……一篇篇作文中都是孩子们一颗颗童心的流露。
三、满足学生作文心理的尊重需要
马斯洛认为,“社会上所有的人(病态者除外)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别人的高度评价,需要自尊自重、或为他人所尊重。……这种需要可以分成两类。第一,在面临的环境中,希望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和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第二,要求有名誉或威望(可看成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赏识、关心、重视或高度评价。”我们必须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
1.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学生的写作水平客观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在短短的几年里也不可能消灭。教师应该尊重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作文分层教学。
2. 运用多元评价,赏识鼓励。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段采用不同方式,教师批改评阅、指导学生自改与互改评阅、家长的批改评阅相结合,不管哪种形式,都要求多讲优点,少提缺点,或者不提缺点,尽可能都使学生在被评价后从多方面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发展的动力,发挥评价的正面激励作用。
四、满足学生作文心理的自我实现需要
马洛斯曾说:“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我们把这种需要叫做自我实现。……说到自我实现需要,就是指使他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说成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我在语文教研组中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竞赛,各年级设作文兴趣小组,学校成立文学社团、校园广播站,创办校刊,编辑班级作文册、个人作文册,还经常鼓励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为渴望作文成功的学生提供了生动的活动空间、交流发表作文的机会。我通过多种渠道,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必须指出的是,以上四种学生作文心理的基本需要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一般来说,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会出现,但也有例外情况。同时,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由于高层次需要的产生而结束,只是对写作行为的影响力有所降低。各层次需要是相互依赖、彼此共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