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被赋予了“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人文生态的语文教育,在其中应该界定什么、筛选什么、甄别什么,应该警惕什么、把握什么、避免什么,实在是“巨大”的问题。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去努力的或许正在于此,避免以“非此即彼”的道德说教代替人文味。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需要对自己的道德说教慎之又慎,酌之又酌,同时需要对孩子们言说的走向加以合理的引导,分岔之处需拨之,阻塞之处需疏之。
【关键词】道德说教 语文教学 拓展整合
一、语文教师应避免以“非此即彼”的道德说教代替人文味
曾经听过不少“思品味”浓浓的语文教学,发现了一些遗憾。教师从道德的角度引领孩子们细读、深读,却往往演变为嚼碎文本之后随心所欲的滥读、误读。“假如是你,究竟会怎么办?”诸如此类的剖析不是不能进行,但是过分地与“非此即彼”的道德说教相挂钩,过分地在课堂当下影射具体的人或事,很有可能陷入到另一种尴尬之中。当教学用一套惟一的“道德”模式,箝制孩子们丰富多元的说话方式之时、难免带来课堂的无措、孩子们的混乱,以及教学上的似是而非。正如一位教师所指出的,一味发掘文本“新颖”之处的教学,会出现以下一些教学病态: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生拉硬拽、前提虚假、无中生有。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而是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在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笔下,德国充满异国风情的美丽,在一个异常普通的小镇的居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人性的美丽,成就美丽的境界。
面对这样一篇意蕴十足的哲理小品,某教师在教学即将结束时,进行了这样的德育渗透:“德国人养花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那么,通过比较,中国人养花如何呢?我们该如何向德国人学习呢?”
生1:中国人都在屋内养花,说明中国人没有做到“我为人人”。
生2:我们还没有达到德国人的境界。
生3:德国人太伟大了,我们要向德国人学习。
生4: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觉悟,发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
师:对,我们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境界。
可以发现,上述教学环节中,一种狭隘拘囿了孩子们的思维,一种短视遮蔽了孩子们的灵性,更可怕的是教师对此不加以制止,反而推波助澜,大有将“中德”“一决高低”的气势。事实上,无论孩子们讨论得多么热闹,多么的激情澎湃,多么地“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最后的落脚点脱离不了一个相同的结论:“中国人不如德国人。”这实在是典型的主题先行,一叶障目。季羡林先生可绝没有这样的意思。他只是真实、平实地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他只是时隔多年之后还发现“美丽并没有改变”,他只是被这种长久的、奇异的、奇特的异域文化和异域风情所深深吸引。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必要非要让孩子们进行“中德”对比呢?这样的“对比”有助于更深地理解季羡林的所感所想吗?这样的对比滋养了孩子们的精神根须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德国人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是有原因的。据说德国的气候比较阴湿,在屋子里种花且想让花开得灿烂不太可能,只能让它开在窗台上享受阳光的沐浴。还有一种说法是德国战后民生凋敝,城市满目疮痍,各种社会问题又接踵而来,人们只能用大片的植物来掩盖城市创伤,也藉此来抚慰心灵的创伤,久而久之,“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养花”就成为德国人的一种奇特风俗。显然,风景的背后,是风情、人文的密码。
更重要的是这种异域风情和異域文化已经渗透到德国人的血液和骨髓中,宛如吃饭呼吸一样自然而然。正如女房东的莞尔一笑,分明在告诉我们,把花儿养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太正常不过了。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把这样平平常常的事情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高大上的理念联系起来。无论是季羡林,还是教师学生,抑或是每一个普通人,我们所做的就是欣赏这样的异域风情,而不是非要跟“非此即彼”的道德说教相挂钩。要知道,一旦这样的“挂钩”过多,就会削弱文章原本的整体气脉,在一片喧腾背后,是孩子们很难有整块时间潜心会文的尴尬,是孩子们和道德挂钩之后仍然无动于衷的窘迫,是道德说教像轻风吹过什么痕迹也不曾留下的现实。
二、语文教师重要的品质是具有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
正如王崧舟所说:细读之“细”,绝非细碎、细小、细枝末节之“细”。细读必须基于文本整体,必须从整体的视角加以分析和把握。既然,异域风情、异国文化才是解读和把握本文价值的一把钥匙,那么有意识地拓展于此相关的其他资料弥补于课堂教学,应该成为教师执教此课的一个重要的视点。
1.PPT课件出示季羡林先生《重返哥廷根》一文的片段:”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依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绝不会沾上一点尘土。”引领孩子们想想:德国人做事有什么特点?
2.出示《只砍有记号的树》故事梗概:二战期间的1944年,德国物资异常匮乏,特别是冬天,家中如果没有燃料,根本无法挺过寒冷的冬天。为此,德国政府,允许国民可以上山砍伐树木,但不能砍伐没有记号的树(老弱病残的树木才有记号),否则将会受到处罚。当时的德国,几乎将所有的政府公务人员都抽调到战争前线,到处看不到警察,更见不到法官,根本没人来执行处罚。但是,面临国家崩溃的德国人,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胁时,他们并没有去哄抢树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也没有发生一起居民违章砍伐无记号树木的事件。(想想德国人能做到这样是什么原因。)
3.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风俗,比如:在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的奇丽景色是什么?“万象之国”美称的泰国的奇丽景色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奇丽景色?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的结尾曾经提到:“美丽并没有改变”,这里的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上面拓展中提到的“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更包含着“只砍有记号的树”,等等。那么,“街道依旧整洁如新”“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依旧堵满了鲜花”和“只砍有记号的树”,三者背后有相同点吗?有。那就是“奇特的民族”所共有的一些性格。当孩子们朦胧意识到这是民族性格使然的时候,心头渐渐敞亮起来:打动季羡林的肯定是这种民族的的性格和文化,当然这也是打动我们的最重要的因子。
随后,“威尼斯和万象之国”的引入,进一步从更广层面洞开了孩子们的多重视域。德国有“奇特的风情”,意大利亦然,泰国亦然,推而广之,中国也肯定有。如果,教师真的将这一拓展活动做精做细,那么,不但可以避免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说教,而且能打造一片更为辽阔、更为理性、更为璀璨的语文新时空——至此,风景、风情和德国的民族文化的解读融为一体,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在更广的层面上完成了一种跨越性的融合和整体上的把握。
三、结语
这样的拓展和整合,能够释放出更多的教育空间,在更大程度上给课堂松绑,赋予课堂更多的活力。小语课堂需要这样的拓展和整合。也许,对文本解读的无线可能性和创造性,都隐涵在这种积极的、有效的、有意义的拓展中——这样的拓展不仅仅是思维上的“由此及彼”,也是道德认知和情感滋养上的“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而这,不正是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学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
【关键词】道德说教 语文教学 拓展整合
一、语文教师应避免以“非此即彼”的道德说教代替人文味
曾经听过不少“思品味”浓浓的语文教学,发现了一些遗憾。教师从道德的角度引领孩子们细读、深读,却往往演变为嚼碎文本之后随心所欲的滥读、误读。“假如是你,究竟会怎么办?”诸如此类的剖析不是不能进行,但是过分地与“非此即彼”的道德说教相挂钩,过分地在课堂当下影射具体的人或事,很有可能陷入到另一种尴尬之中。当教学用一套惟一的“道德”模式,箝制孩子们丰富多元的说话方式之时、难免带来课堂的无措、孩子们的混乱,以及教学上的似是而非。正如一位教师所指出的,一味发掘文本“新颖”之处的教学,会出现以下一些教学病态: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生拉硬拽、前提虚假、无中生有。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而是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在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笔下,德国充满异国风情的美丽,在一个异常普通的小镇的居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人性的美丽,成就美丽的境界。
面对这样一篇意蕴十足的哲理小品,某教师在教学即将结束时,进行了这样的德育渗透:“德国人养花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那么,通过比较,中国人养花如何呢?我们该如何向德国人学习呢?”
生1:中国人都在屋内养花,说明中国人没有做到“我为人人”。
生2:我们还没有达到德国人的境界。
生3:德国人太伟大了,我们要向德国人学习。
生4: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觉悟,发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
师:对,我们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境界。
可以发现,上述教学环节中,一种狭隘拘囿了孩子们的思维,一种短视遮蔽了孩子们的灵性,更可怕的是教师对此不加以制止,反而推波助澜,大有将“中德”“一决高低”的气势。事实上,无论孩子们讨论得多么热闹,多么的激情澎湃,多么地“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最后的落脚点脱离不了一个相同的结论:“中国人不如德国人。”这实在是典型的主题先行,一叶障目。季羡林先生可绝没有这样的意思。他只是真实、平实地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他只是时隔多年之后还发现“美丽并没有改变”,他只是被这种长久的、奇异的、奇特的异域文化和异域风情所深深吸引。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必要非要让孩子们进行“中德”对比呢?这样的“对比”有助于更深地理解季羡林的所感所想吗?这样的对比滋养了孩子们的精神根须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德国人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是有原因的。据说德国的气候比较阴湿,在屋子里种花且想让花开得灿烂不太可能,只能让它开在窗台上享受阳光的沐浴。还有一种说法是德国战后民生凋敝,城市满目疮痍,各种社会问题又接踵而来,人们只能用大片的植物来掩盖城市创伤,也藉此来抚慰心灵的创伤,久而久之,“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养花”就成为德国人的一种奇特风俗。显然,风景的背后,是风情、人文的密码。
更重要的是这种异域风情和異域文化已经渗透到德国人的血液和骨髓中,宛如吃饭呼吸一样自然而然。正如女房东的莞尔一笑,分明在告诉我们,把花儿养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太正常不过了。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把这样平平常常的事情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高大上的理念联系起来。无论是季羡林,还是教师学生,抑或是每一个普通人,我们所做的就是欣赏这样的异域风情,而不是非要跟“非此即彼”的道德说教相挂钩。要知道,一旦这样的“挂钩”过多,就会削弱文章原本的整体气脉,在一片喧腾背后,是孩子们很难有整块时间潜心会文的尴尬,是孩子们和道德挂钩之后仍然无动于衷的窘迫,是道德说教像轻风吹过什么痕迹也不曾留下的现实。
二、语文教师重要的品质是具有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
正如王崧舟所说:细读之“细”,绝非细碎、细小、细枝末节之“细”。细读必须基于文本整体,必须从整体的视角加以分析和把握。既然,异域风情、异国文化才是解读和把握本文价值的一把钥匙,那么有意识地拓展于此相关的其他资料弥补于课堂教学,应该成为教师执教此课的一个重要的视点。
1.PPT课件出示季羡林先生《重返哥廷根》一文的片段:”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依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绝不会沾上一点尘土。”引领孩子们想想:德国人做事有什么特点?
2.出示《只砍有记号的树》故事梗概:二战期间的1944年,德国物资异常匮乏,特别是冬天,家中如果没有燃料,根本无法挺过寒冷的冬天。为此,德国政府,允许国民可以上山砍伐树木,但不能砍伐没有记号的树(老弱病残的树木才有记号),否则将会受到处罚。当时的德国,几乎将所有的政府公务人员都抽调到战争前线,到处看不到警察,更见不到法官,根本没人来执行处罚。但是,面临国家崩溃的德国人,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胁时,他们并没有去哄抢树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也没有发生一起居民违章砍伐无记号树木的事件。(想想德国人能做到这样是什么原因。)
3.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风俗,比如:在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的奇丽景色是什么?“万象之国”美称的泰国的奇丽景色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奇丽景色?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的结尾曾经提到:“美丽并没有改变”,这里的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上面拓展中提到的“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更包含着“只砍有记号的树”,等等。那么,“街道依旧整洁如新”“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依旧堵满了鲜花”和“只砍有记号的树”,三者背后有相同点吗?有。那就是“奇特的民族”所共有的一些性格。当孩子们朦胧意识到这是民族性格使然的时候,心头渐渐敞亮起来:打动季羡林的肯定是这种民族的的性格和文化,当然这也是打动我们的最重要的因子。
随后,“威尼斯和万象之国”的引入,进一步从更广层面洞开了孩子们的多重视域。德国有“奇特的风情”,意大利亦然,泰国亦然,推而广之,中国也肯定有。如果,教师真的将这一拓展活动做精做细,那么,不但可以避免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说教,而且能打造一片更为辽阔、更为理性、更为璀璨的语文新时空——至此,风景、风情和德国的民族文化的解读融为一体,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在更广的层面上完成了一种跨越性的融合和整体上的把握。
三、结语
这样的拓展和整合,能够释放出更多的教育空间,在更大程度上给课堂松绑,赋予课堂更多的活力。小语课堂需要这样的拓展和整合。也许,对文本解读的无线可能性和创造性,都隐涵在这种积极的、有效的、有意义的拓展中——这样的拓展不仅仅是思维上的“由此及彼”,也是道德认知和情感滋养上的“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而这,不正是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学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