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清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手法上的创新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x1988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末清初,出现了一批以才子佳人为男女主人公,双方因才情而互相爱慕,几经波折,终成眷属的一类小说,文学史上称之为才子佳人小说。才子佳人小说在创作题材上一改以前小说通过历史的、神话的、色情的成分来表现内容,而是运用中篇章回小说的形式,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作为表现对象,能够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来表现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带有知识分子书卷气息的文学语言风格。
  关键词:才子佳人小说 创作手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才子佳人故事古已有之,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青年男女为追求自由婚姻爱情而做的努力。但在当时只是小说创作的支流,没有形成体系。到了明末清初,以《玉娇梨》为始,陆续出现了一批以才子佳人为男女主人公,双方因才情而互相爱慕,几经波折,终成眷属的一类小说,文学史上称之为才子佳人小说。
  从创作手法上看,才子佳人小说历来是被批判的靶子。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指出: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公式化造成才子佳人小说在故事情节展开和人物性格描写上彼此雷同,相互因袭,抹杀了文学艺术的独创性。但幼稚的艺术也有可取之处,如果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作品,运用中篇章回小说的形式,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作为表现对象,能够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来表现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带有知识分子书卷气息的文学语言风格等,这些在小说史上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一 确立中篇章回小说的体制
  我国小说形成于魏晋南北朝,以文言的形式,短小的篇幅,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到唐传奇,基本趋于成熟,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注重小说愉悦性情的功用,在语言、修辞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李娃传》、《莺莺传》、《柳毅传》等,但在篇幅上仍以短篇为主。宋元时期,小说由文言转为白话,出现了小说、讲史、说经等话本小说,内容向世俗化、语言向口语化方向发展,但从篇幅上说也主要是短篇,如《碾玉观音》、《错斩崔宁》等。到了明清时期,白话小说蓬勃发展,小说篇幅得到延伸:短篇小说有“三言”、“二拍”;还出现了长篇小说,并成为明清小说的主流,代表着明清小说的发展水平,如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神魔小说《西游记》、人情小说《金瓶梅》,这些在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文学史却很少提及明清时期的中篇小说,才子佳人小说即是明清时期中篇小说的代表,其规模大多在二十回左右,如《玉娇梨》、《平山冷燕》、《玉支玑小传》、《金云翘传》都是二十回,《两交婚小传》、《人间乐》为十八回。其字数大约在十万字左右,《玉娇梨》十三万字,《玉支玑小传》、《两交婚小传》约十万字,《赛红丝》约八万字,从规模来看,这类小说应归于中篇的范畴;从情节的发展看,小说矛盾已不再像唐传奇、宋元话本中的才子佳人故事那样集中于家庭内部矛盾斗争,如《莺莺传》主要是代表封建势力的老夫人和代表自由爱情关系的张生、莺莺的矛盾,《李娃传》主要是郑生和荥阳郑公之间的矛盾。到了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则把婚姻爱情的矛盾和社会上进步势力与腐朽势力的斗争结合在一起表现,如《平山冷燕》山阁老、山黛父女和张寅、宋信的逼婚、骗婚的矛盾,《定情人》是太师江章和女儿蕊珠共同反对贵族郝炎的求婚、反对姚太监的东宫选妃的矛盾斗争。篇幅的拉长、情节的延伸使小说情节更加丰富、曲折,和以往短篇小说比较起来,反映的社会内容也更为广泛深刻。因此研究古代中篇小说当首推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
  二 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传统小说重情节、重过程,以讲故事为目的,这大概是与小说的消遣性、娱乐性分不开的。才子佳人小说在讲故事的同时,意识到了具体细致的生活细节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开始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表现生活,通过细腻的心理活动来塑造人物,如《赛红丝》中的一段描写:
  ……宋采走到柜边,欲要开口,脸上早先红了。没奈何,只得呆着脸,将袖中的书取出来,递与掌柜的道:“家下偶然无钱,欲将此书放在这里,随便押几个馍馍与我,我有钱便来取赎。”一面说,一面脸上早又红了。那卖馍馍的是个好人,见他说话羞涩,因问道:“小学生,你是那家的?押了去我好写帐。”宋采道:“我家姓宋。”卖馍馍的想了一想道:“哦!你可是宋相公的儿子?”宋采道:“正是。”卖馍馍的道:“你家相公这场冤屈事,怎样了?”宋采道:“有甚怎样,还坐监里哩。我押点心正要送到监里去吃。”卖馍馍的道:“可怜,可怜,宋相公这样的好人平白遭此祸事。”忙叫做手李二,拿了一个盘子,数了二十个馍馍,又盛了一壶好茶,就吩咐李二道:“你可将这馍馍与茶,同这学生送到他家里。”又对宋采说道:“这书你家里用得着,我家用它不着,放在此无用,这馍馍是我送宋相公吃的。”
  这里作者用细腻、逼真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用残书换馍馍的过程,一方面写出了小学生宋采从未涉世、不善与人交往的羞涩,也表现出了卖馍馍老人的善良,再现了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另一方面,也从侧面体现了宋古玉是遭人陷害、含冤入狱的事实,也为小说后面情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再看《玉娇梨》中对那个小民杨科的描写,小说通过破尖毡帽、青布夹衫、绑腿鞋等衣着真实如画地写出了一个小民那种混沌、着急的形象,虽然花费笔墨不多,却让人感到非常真切、自然。再如《平山冷燕》第八回平如衡与冷绛雪于闵子庙互观诗词,又遥遥望见之后,彼此心中都涌起万千思虑:
  平如衡立在河口……心下暗想道:“再不想天下有这等风流标致的小才女,要我平如衡这样嗤嗤男子何用!若是传闻尚恐不真,今日人物是亲眼见的。壁上诗年纪与其人相对,自然是他亲题,千真万实,怎教我平如衡不想杀愧杀!又不知方才这首诗,美人可曾见。若是看见我后面题名,方才出庙门觌面相觑,定然知道是我。我的诗虽不及美人,或者怜我一段殷勤欣慕之情,稍加青盼,尚不枉了一番奇遇。若是美人眼高,未免笑我书生唐突,则为之奈何?”
  冷绛雪……急向蓬窗一望,早已不知何处。心下暗想道:“此生仓促之间能依韵和诗,又且词意深婉情致兼到,真可爱也。但恨庙前匆匆一盼,不能停舟相问。只记得他名字叫平如衡,是洛阳人。我冷绛雪虽才十二岁,然博览今昔,眼中意中,不见有人。不意道途中倒邂逅此可儿,怎能与他争奇角险,尽情酬和,令我胸中才学稍稍舒展,亦人生快事也。还记得他说将往云间。云间是松江府,他南我北,不知可还有相见之期。”
  洛阳才子平如衡自恃才高,无人能与之抗衡,志求才美女子而不遇,冷绛雪的风流标致、才华横溢在他心中激起层层的涟漪。偶然的邂逅,又只是遥遥相望,能否有缘再见面,难成定数,以致“四肢瘫软,半步也移不动”,在客店中病了半月方好。小才女冷绛雪也是自幼目中无人,而和平如衡的偶遇,打破了她平静的心情,激起了对才子的渴慕,以致终日踌躇。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将平如衡、冷绛雪那种相互倾慕、彼此牵挂、若有所失的心情刻画得十分生动、细致。
  天花藏主人的才子佳人小说中还常用诗词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两交婚》第三回写甘颐寻佳人入诗社,却误入会社,归途中作一首《柳梢青》表达了才子寻佳人不遇的感慨。第五回中甘颐男扮女装进入闺中与辛小姐相见,辛小姐见甘颐才华横溢,体貌俊美,情不自禁地做了一首《满江红》真切地抒发了辛小姐对才美女子的爱慕之情。
  借助朴素、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借诗词来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应该说是我国古代小说在创作上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且这些艺术手法后来出现在《红楼梦》《镜花缘》等小说中,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运用手法自然完美成熟得多了,而才子佳人小说的开启之功是不容抹煞的。
  三 新颖多变的叙事形式
  才子佳人小说在叙事形式上确如曹雪芹所言,存在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这也就限定了小说作者们只能在故事的曲折性上做文章,即才子佳人们历经什么样的坎坷颠沛,又怎样战胜这些困难最终实现大团圆,因此不是故事“写什么”,而是故事“怎么写”——叙事形式的变幻,构成了小说的吸引力和审美最主要的因素。才子佳人小说的作者们总是制造一系列的曲折、巧合来增强故事的传奇性,设置一连串的误会、小人作乱、机缘倒错来让读者的心弦跟着小说主人公的命运一起沉浮。如《玉娇梨》、《平山冷燕》、《飞花咏》、《定情人》、《两交婚小传》、《画图缘》、《麟儿报》都属排障式叙事。其中以《玉娇梨》最为典型,小说通过设置层层障碍,使得正面人物不断受挫,男女主人公无缘相见,小说借助一个“巧”字使才子佳人一再失之交臂,小说情节更富于曲折性。接着是障碍的逐渐被排除,最终实现了才与才合、美与美遇的团圆结局。不同的小说叙述形式相通,但叙述过程各不相同,有的是权臣逼婚,以势压人,如《玉娇梨》、《玉支玑小传》;有的是皇帝点选宫女,拆鸾离凤,如《定情人》;有的是纨绔谋取,小人拨乱,如《两交婚小传》、《赛红丝》,等等。
  与排障式叙述不同的是《金云翘传》,使用的是“故事套故事”的叙事模式,作者借助了一个流传已久的“妓女王翘儿和海盗徐海”的故事为原型,将一个现成的框架装入典型的才子佳人小说的叙述框架,其叙事模式不同于其他才子佳人小说,主人公命运的变化不是小人作乱,而是主人公自己行动所致。这样用才子佳人小说的框架套以往故事的框架,使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形式更富于变化。这也正是虽然人们都知道它必然是才子与佳人的圆满结局,但还是喜欢去读的原因吧。
  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作者们为了达到情节的奇巧,在叙事上“求奇求妙”,通过曲折的情节,富于变化的叙事形式,使得才子佳人小说赢得了众多的读者。
  四 充溢书卷气息的小说语言
  在语言风格上,唐传奇属文言,宋元明话本、拟话本属白话。而才子佳人小说作者们多为下层知识分子,在其作品中改变了过去唐传奇以来的文言传统,而是在学习话本语言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写作语言的艺术风格。如关于诗词赋的使用,才子佳人小说不同于明代的章回体小说,而是把叙述主体故事的散体文字与承担各种辅助功能的押韵文体形成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如《定情人》中蕊珠小姐出场时是先用散体叙述,用散体文字对人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未见其人,先闻其香,就如同作者站在人物身边仔细观察人物一样,写得细致、平淡,但给人以真切感,正如鲁迅所说的“平淡而近自然”。接下来作者又用了一段韵文,描绘了才子双星眼中所见的江小姐,用赋体的形式更进一步细致地描写了蕊珠小姐的美貌、多才。韵散相间,文字富于变化,使得小说既通俗易懂,又不乏书卷气息,形成了既区别于传统古典文言风格,又区别于话本语言的过分通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充满书卷气息的文学语言,正如秀才说家常话,既通俗易懂,又不失文雅。
  总之,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虽然在艺术上同样也存在着概念化、公式化的局限,但和此前的小说创作相比,在篇章体制、情节描写、叙事形式、文学语言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初步形成了一种朴素、清新、直接逼真的描写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作者们对此运用虽不很熟练,表现也不是很全面,但我们不能因为有瑕疵就否定一个作家甚至一个流派的创作。才子佳人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道路,它是封建社会的石板缝里钻出来的一枝小花,虽然苍白无力,枝叶柔弱,却反映了历史真实的一个侧面,在小说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小说创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
   王淑玲,女,1970—,河北保定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保定广播电视大学。
   张玉国,男,1963—,河北保定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工作单位:保定广播电视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英国罗斯玛丽·萨克利夫(1920-)的《绿林英雄罗宾汉》和中国施耐庵(1296-1370)的《水浒传》均是描写绿林英雄起义的小说,分别展现了中西文化中江湖绿林豪杰的传奇;两者在主题、人物等多方面均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诸多相似之中又存在着差异性。探讨这些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将有助于更加了解它们的价值。  关键词:《水浒传》 《绿林英雄罗宾汉》 绿林英雄起义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随着禅宗在中国的兴起,其“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与世无争的“我心自山林大地”的人生境界与旨趣,带给诗人以强烈的灵感启发。在这种灵感的感发之下,王维在其山水诗作中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诗中有禅”、“字字入禅”的意境,其特点是思与境谐、意与境浑,它以一种融化了理解的自然意象而显现出来,构成了其诗歌意境形上的禅宗美学意蕴。  关键词:王维 山水诗 意境 自然意象 禅宗美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游侠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经兴盛一时,但是随着封建王朝的建立和有序社会秩序的形成,游侠之风渐趋衰微。曹植由于社会环境和自身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仰慕游侠。他在其诗歌中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游侠的精神面貌,给中国古代诗歌增添了全新的鲜明形象。  关键词:曹植 侠文化 诗歌 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游侠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产生于春秋战国之时。其产生一方面因为当时战争频繁,
期刊
摘要唐代文人在评论本朝人的散文作品时,常用的四种批评手法是知人论世、摘句褒贬、意象批评和格法批评。这四种论文方法在唐代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且影响深远。  关键词:唐人论文 唐代文学 批评手法 论文手法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形式多样,手法灵活,非常讲究自身的艺术性。在唐代,文人们在评论本朝人的散文作品时,常用的四种批评手法是知人论世、摘句褒贬、意象批评和格法批评。虽然这四种方法并不是唐人新创,但在唐
期刊
摘要英美诗歌对女子的拟状直接、奔放、明确,而中国诗歌则间接、含蓄、朦胧。本文通过对英汉诗歌中对女性外貌的描写与刻画的对比分析,揭示了英汉诗歌所采取的不同拟状方法以及形成于此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英汉诗歌 对比 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    诗歌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这种主情的文学体裁运用精炼的、富有想象力、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高
期刊
摘要《阿房宫赋》是一篇优秀的文赋,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外在艺术形式(辞)与内在思想内容(理)形成了一种精妙的默契。同时,骈、赋、论在同一篇作品中达到了完美统一,行文的咄咄逼人的夺人之气与字里行间翔实严谨的逻辑思辨彼此呼应,相互发力、融合为一,形成了意蕴丰美的审美对象,使其成为古代散文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亮点。  关键词:理 词 契合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杜荀鹤是“惟歌生民病”的现实主义诗人。在动乱的晚唐,激情飞扬、疾恶如仇的诗人曾经隐居九华山,《溪兴》即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写照。《溪兴》在句法上很有特点,逻辑上丝丝入扣,不仅句中有因果关联,而且句与句之间也因果关联,思维缜密甚至可称为板滞。本文试就《溪兴》诗句的特点所透露出的诗人凄苦的心态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杜荀鹤 《溪兴》 句法 心态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杜荀鹤
期刊
摘要李群玉的诗歌具有多方面的典型意义。他的诗歌是一部典型的晚唐诗人“高开低走”的思想发展的历史,是晚唐诗歌善于观照心灵世界、主张冷艳的审美风尚的反映,在文学精神上促进了文人词的发展和成熟。  关键词:李群玉 诗歌 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在灿若星辰的唐代诗人群中,湘籍诗人李群玉似乎不是那么夺目耀眼,难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从其生活的晚唐时代来考量其创作实绩的话,则
期刊
摘要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探春性格开朗、大方,才情高且有着自己的一番抱负,是个有政治家风范的小姐。面对危机四伏、日趋破落的家庭形势,探春既不同流合污,也不熟视无睹,尽管与大观园里的群芳同为悲剧性女子,探春却独具个性。尤其是其胸襟与才志堪为其他女子所不及。本文试从其性格和才智等方面,分析探春这一人物形象。  关键词:贾探春性情才智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红楼梦》中关于探
期刊
摘要唐代是女教传统承上启下的新变时期,不仅产生了诸多的女教训诫作品,而且从多方面呈现出与以往女教所不同的发展新趋向。作为唐代女教文献中仅有的两部保存比较完整的作品,《女孝经》和《女论语》为我们了解唐代女教纂述的内容与特点提供了直接而详尽的资料。  关键词:《女论语》 《女孝经》 唐代女教文献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唐代社会本是儒释道三教并行,且儒教不占绝对统治地位,因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