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但中国制造的形象却令人堪忧。文章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制造恶劣形象产生的原因,并从企业品牌、技术研发、质量监管、国际交流等方面对中国制造原产地形象的提升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制造原产地形象质量监管
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从5098亿美元增长到了近3万亿美元,出口规模增长4.9倍,进口规模增长4.7倍。中国每年向国外出口规模巨大的产品,但是,中国制造的形象却令人堪忧。美国欧洲屡屡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中兴排除在外;大陆食品质量出现问题,出现假鸡蛋、假米。以三聚氰胺为代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则让中国制造的声誉下降到了冰点。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中国制造如此恶劣的形象呢?一是国内的质量监督不严格,二是中国制造的国际交流力度不够。
国内不成熟的质量监督体系导致假货劣质产品肆意蔓延,部分商家为了短期利益而忽略了信誉。而中国长期的对外封闭,导致中国与国外的交流缺失,信息的不够透明与文化的差异导致外国媒体与民众对中国制造普遍存在偏见与误解。
长期以来,受出口导向政策的指引,中国很快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制造国,。与曾经是世界工厂的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所不同的是,中国并没有在制造业各个领域成为绝对的领导者。相反,中国借助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主要向外输出原材料、半制成品以及低端的商品。缺乏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最终让国外消费者形成了“中国产品低价但是劣质”的形象。
如服装行业,其主要利润集中在设计、品牌和销售环节。而中国出口服装基本上属于来料加工或者替国外厂商做贴牌生产,不接触市场,产品的规格、品种、数量也完全掌握在别人手里。
除了服装之外,中国的山寨手机曾经一度凭借低价占领了国外的大量市场,但是,损坏率较高加上缺乏售后保障,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产品的形象。
制造是产业链利润最低的环节,而品牌、服务以及知识产权则相反。同时,消费者接触最多的也是品牌跟服务。现在中国的制造企业有能力为苹果这样的顶级企业代工造出iPhone,说明有能力生产高质量产品、顶级产品。
只有依靠优秀品牌与优秀产品的带动,中国制造的原产地形象才能逐步改善。但是,由于中国缺乏优秀的品牌和过硬的创新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便难以造就一家像苹果、微软那样高端产品能够遍布全球的顶级企业。
因此,中国必须要加大创新的支持与引导力度,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只有中国出现了一家类似微软、苹果、索尼、丰田的企业,中国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尊重与掌声。
但是,中国制造作为一个整体,光有一两个品牌是不够的,它是一个整体信誉的集合。只有让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得到有效提升,中国的品牌才能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更大认同。所以,要提高中国制造的原产地形象,必须首先要练好“内功”,即提升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打造品牌。
要提高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在政府政策方面,应该限制原材料以及低劣电子制品的输出。长期以来,中国的山寨电子产品已经对中国制造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中国制造形象尽失。因此,对于出口产品,政府必须要提高准入门槛,对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
其次,中国国内要完善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从源头上杜绝有毒有害的食品与低劣的电子产品。国内的毒奶粉、毒馒头让中国人的道德底线一次又一次地被挑战。完善产品质量体系,不仅保护了中国消费者的利益,更是在为中国制造积累口碑。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只有保护好了自己国民的利益与权益,才能获得其他国家的尊重,才有底气在国际上展开竞争。
除此之外,中国企业必须通过适当的机会寻找好的切入点,增进与外国政府及国民的交流。由于冷战时期中国与西方國家对峙的延续,西方对中国的产品与企业存在很深的误解与偏见,再加上不良政客的中国威胁论影响,很多国家的政府与媒体在妖魔化中国。所以,改变世界对中国的印象成了重中之重。如何让对方消除对中国的不利认知,同时又达到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关键在于手段和方式上的柔性处理。在进行对外宣传的时候,我们要从西方人的接受心理和传播效果出发,让对方认同、愿意对话而产生亲近的感情,最后让受众很自然地接受传播的内容。
在产品的销售方面,要注重售后服务的建设。许多企业在进军非洲市场时往往在产品出现问题的时候才开始注重售后,恶劣印象由此形成。然而日本企业却是先建设售后服务网点,然后再进行产品销售,值得借鉴。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的原产地形象如果想要得到改善,首先要紧抓自身产业结构与产品的升级,掌握核心科技,培养创新企业以及更多的明星产品;其次,中国政府必须严格质量监管,通过内在保证来改善质量低下的形象;第三,中国从政府到企业以及民间社会团体,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友好交流,增强文化认同感,将中国产品融入他们的文化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 邱明杰.让“中国创造”成为中国人共同的骄傲[J].通用机械,2006 (09).
[2] 马胜利.“自主创新”是必由之路[J].工程质量,2005 (12).
[3]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J].世界标准信息,2006 (03).
作者简介:颜煜(1992-),汉族,安徽阜阳市人,现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本科生,研究方向:财务成本管理。
(责任编辑:赵春辉)
【关键词】中国制造原产地形象质量监管
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从5098亿美元增长到了近3万亿美元,出口规模增长4.9倍,进口规模增长4.7倍。中国每年向国外出口规模巨大的产品,但是,中国制造的形象却令人堪忧。美国欧洲屡屡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中兴排除在外;大陆食品质量出现问题,出现假鸡蛋、假米。以三聚氰胺为代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则让中国制造的声誉下降到了冰点。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中国制造如此恶劣的形象呢?一是国内的质量监督不严格,二是中国制造的国际交流力度不够。
国内不成熟的质量监督体系导致假货劣质产品肆意蔓延,部分商家为了短期利益而忽略了信誉。而中国长期的对外封闭,导致中国与国外的交流缺失,信息的不够透明与文化的差异导致外国媒体与民众对中国制造普遍存在偏见与误解。
长期以来,受出口导向政策的指引,中国很快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制造国,。与曾经是世界工厂的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所不同的是,中国并没有在制造业各个领域成为绝对的领导者。相反,中国借助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主要向外输出原材料、半制成品以及低端的商品。缺乏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最终让国外消费者形成了“中国产品低价但是劣质”的形象。
如服装行业,其主要利润集中在设计、品牌和销售环节。而中国出口服装基本上属于来料加工或者替国外厂商做贴牌生产,不接触市场,产品的规格、品种、数量也完全掌握在别人手里。
除了服装之外,中国的山寨手机曾经一度凭借低价占领了国外的大量市场,但是,损坏率较高加上缺乏售后保障,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产品的形象。
制造是产业链利润最低的环节,而品牌、服务以及知识产权则相反。同时,消费者接触最多的也是品牌跟服务。现在中国的制造企业有能力为苹果这样的顶级企业代工造出iPhone,说明有能力生产高质量产品、顶级产品。
只有依靠优秀品牌与优秀产品的带动,中国制造的原产地形象才能逐步改善。但是,由于中国缺乏优秀的品牌和过硬的创新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便难以造就一家像苹果、微软那样高端产品能够遍布全球的顶级企业。
因此,中国必须要加大创新的支持与引导力度,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只有中国出现了一家类似微软、苹果、索尼、丰田的企业,中国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尊重与掌声。
但是,中国制造作为一个整体,光有一两个品牌是不够的,它是一个整体信誉的集合。只有让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得到有效提升,中国的品牌才能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更大认同。所以,要提高中国制造的原产地形象,必须首先要练好“内功”,即提升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打造品牌。
要提高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在政府政策方面,应该限制原材料以及低劣电子制品的输出。长期以来,中国的山寨电子产品已经对中国制造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中国制造形象尽失。因此,对于出口产品,政府必须要提高准入门槛,对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
其次,中国国内要完善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从源头上杜绝有毒有害的食品与低劣的电子产品。国内的毒奶粉、毒馒头让中国人的道德底线一次又一次地被挑战。完善产品质量体系,不仅保护了中国消费者的利益,更是在为中国制造积累口碑。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只有保护好了自己国民的利益与权益,才能获得其他国家的尊重,才有底气在国际上展开竞争。
除此之外,中国企业必须通过适当的机会寻找好的切入点,增进与外国政府及国民的交流。由于冷战时期中国与西方國家对峙的延续,西方对中国的产品与企业存在很深的误解与偏见,再加上不良政客的中国威胁论影响,很多国家的政府与媒体在妖魔化中国。所以,改变世界对中国的印象成了重中之重。如何让对方消除对中国的不利认知,同时又达到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关键在于手段和方式上的柔性处理。在进行对外宣传的时候,我们要从西方人的接受心理和传播效果出发,让对方认同、愿意对话而产生亲近的感情,最后让受众很自然地接受传播的内容。
在产品的销售方面,要注重售后服务的建设。许多企业在进军非洲市场时往往在产品出现问题的时候才开始注重售后,恶劣印象由此形成。然而日本企业却是先建设售后服务网点,然后再进行产品销售,值得借鉴。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的原产地形象如果想要得到改善,首先要紧抓自身产业结构与产品的升级,掌握核心科技,培养创新企业以及更多的明星产品;其次,中国政府必须严格质量监管,通过内在保证来改善质量低下的形象;第三,中国从政府到企业以及民间社会团体,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友好交流,增强文化认同感,将中国产品融入他们的文化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 邱明杰.让“中国创造”成为中国人共同的骄傲[J].通用机械,2006 (09).
[2] 马胜利.“自主创新”是必由之路[J].工程质量,2005 (12).
[3]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J].世界标准信息,2006 (03).
作者简介:颜煜(1992-),汉族,安徽阜阳市人,现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本科生,研究方向:财务成本管理。
(责任编辑: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