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讲 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一、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是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每次讲座可根据中小学生和教育工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专题内容进行。如升学考试前举办“怎样克服考试焦虑”的讲座;新生进校后,举办“如何适应新环境”讲座;为青春期到来的学生举办“青春快乐谈心会”以及“异性交往的技巧”等专题讲座。这些专题讲座的内容都是中小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会受到他们的喜爱。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观察,敏锐地把握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开展讲座,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还要做一个有心人,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所迫切关心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进行的次数不宜过多,不要为开讲座而开讲座,而应根据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般说来,每学期进行2~4次是比较合适的。
二、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一)心理健康辅导的指导模式
指导模式实际上是指辅导者在全面了解中小学生的素质、专长、兴趣、性格等基础上,对学生的升学、就业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指导。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与其说是指导不如说是一起讨论分析。可见,指导模式更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技能训练,并使他们能将这种技能迁移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心理健康辅导的治疗模式
目前,不少中小学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每个星期有固定的时间向学生和家长开放,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精神分析的治疗模式、行为主义的治疗模式、人本主义的治疗模式、认知治疗模式以及折中的治疗模式等,在学校心理辅导中都有广泛的运用。学校的心理咨询人员要根据中小学生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治疗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具有心理治疗资格的心理咨询员,才能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治疗工作,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团队辅导员等,都不能轻易地凭经验对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随便作出结论。
(三)心理健康辅导的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指导,遵循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任务、矛盾和个别差异,促使其心理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心理潜能获得有效发挥,个性和谐发展。发展模式强调的重点是学生发展障碍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关注他们下一阶段发展的准备情况。因此,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的发展特点、主要矛盾以及这一阶段主要待解决的问题有清楚的了解。实际上,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所有中小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注意帮助不同年龄段学生尽可能好地完成各自的发展任务,对他们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危机进行积极的预防、引导和干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模式,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而且这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四)心理健康辅导的社会影响模式
社会影响模式是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辅导者应依据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影响的原理,注重社会角色、性别差异、社会习俗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学校、家庭、社区等社会环境对心理辅导结果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模式
(一)定期心理健康咨询、治疗模式
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及时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要纠正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他们对自己和环境重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改变原有不良的态度行为,以达到对社会生活良好的适应。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学校都配备有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学工作者,定期为学生和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起步较晚,有关部门对学校中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迄今为止还没有严格的资格认定,但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对从事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工作的教师要有一定要求。他们应该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受过专门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训练,懂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因此,不能用班主任或团队干部来代替心理咨询人员的工作。
学校要办好定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也可以定期邀请有关专业咨询人员来校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人员除了必须遵循一般心理咨询的原则外,还必须遵循如下原则:针对情况,给予教育;启发对方,解除负担;以友相待,尊重信任;绝对保密,维护德性;预防为主,促进健康。
另外,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应主要遵循教育模式,通过定期的心理咨询,帮助来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明确人生目标,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当然,在学校心理咨询中,也会遇到个别患有神经症、轻度心理异常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专业的心理咨询员可采用教育和诊断相结合的模式,帮助他们认识症状,消除其心理上的压力,提出咨询和治疗建议。对那些有较重精神障碍的学生,要建议他们到精神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由于实际教学和生活中,许多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与家长和教师密切相关,要解决他们的问题必须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配合,咨询人员要与家长、教师一起,分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二)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德育渗透模式
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或矫正不良心理行为习惯,实现教书育心的过程,就是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工作渗透模式。
渗透教学法是现代教学法之一,其原意是比喻一种事物逐渐进入其他事物或其他方面。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在时空方面处于趋同状态,与此同时中小学生的心理品质也在一天天地形成。因此,可以说渗透模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普遍模式,要真正做到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不仅要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修养,还要能巧妙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无处不在,怎样使心理健康教育恰当地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关键是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真诚地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
(三)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模式
如前所述,环境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小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因此,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校园环境不仅指校园的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校园的文化、精神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形成优良的校风,营造出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基地,满足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需求。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要为搞活动而搞活动,而应达到为中小学生提供活动机会,实施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的功能,使中小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生活、生存的本领,发展各种能力,学会生存。
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各种学生社团、科学兴趣小组、多姿多彩的竞赛活动、文学社、舞蹈队、合唱团、广播站、航模小组等,这些具有科学性或艺术性的文化活动,不仅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兴趣具有明显的作用,而且在这些活动中,中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能得到培养,如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懂得欣赏和创造美,锻炼独立能力,能经受困难和挫折的打击,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等。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学校和教师要为各种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做好组织、指导工作。首先要净化社会生活环境,创造一个适合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环境、校园周边环境和校园环境。有了这些有利条件,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开展文化活动,如创设学校文化园地、开展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组织活动课程等。
(2002年1月~12月师资培训讲座纲目及刊登期数的说明请参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1月刊P33页。读者如有建议或意见,欢迎与本栏目编辑联系,联系方式见版权页。)
栏目编辑/王 莉
一、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是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每次讲座可根据中小学生和教育工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专题内容进行。如升学考试前举办“怎样克服考试焦虑”的讲座;新生进校后,举办“如何适应新环境”讲座;为青春期到来的学生举办“青春快乐谈心会”以及“异性交往的技巧”等专题讲座。这些专题讲座的内容都是中小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会受到他们的喜爱。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观察,敏锐地把握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开展讲座,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还要做一个有心人,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所迫切关心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进行的次数不宜过多,不要为开讲座而开讲座,而应根据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般说来,每学期进行2~4次是比较合适的。
二、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一)心理健康辅导的指导模式
指导模式实际上是指辅导者在全面了解中小学生的素质、专长、兴趣、性格等基础上,对学生的升学、就业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指导。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与其说是指导不如说是一起讨论分析。可见,指导模式更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技能训练,并使他们能将这种技能迁移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心理健康辅导的治疗模式
目前,不少中小学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每个星期有固定的时间向学生和家长开放,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精神分析的治疗模式、行为主义的治疗模式、人本主义的治疗模式、认知治疗模式以及折中的治疗模式等,在学校心理辅导中都有广泛的运用。学校的心理咨询人员要根据中小学生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治疗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具有心理治疗资格的心理咨询员,才能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治疗工作,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团队辅导员等,都不能轻易地凭经验对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随便作出结论。
(三)心理健康辅导的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指导,遵循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任务、矛盾和个别差异,促使其心理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心理潜能获得有效发挥,个性和谐发展。发展模式强调的重点是学生发展障碍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关注他们下一阶段发展的准备情况。因此,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的发展特点、主要矛盾以及这一阶段主要待解决的问题有清楚的了解。实际上,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所有中小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注意帮助不同年龄段学生尽可能好地完成各自的发展任务,对他们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危机进行积极的预防、引导和干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模式,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而且这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四)心理健康辅导的社会影响模式
社会影响模式是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辅导者应依据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影响的原理,注重社会角色、性别差异、社会习俗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学校、家庭、社区等社会环境对心理辅导结果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模式
(一)定期心理健康咨询、治疗模式
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及时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要纠正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他们对自己和环境重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改变原有不良的态度行为,以达到对社会生活良好的适应。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学校都配备有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学工作者,定期为学生和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起步较晚,有关部门对学校中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迄今为止还没有严格的资格认定,但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对从事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工作的教师要有一定要求。他们应该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受过专门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训练,懂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因此,不能用班主任或团队干部来代替心理咨询人员的工作。
学校要办好定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也可以定期邀请有关专业咨询人员来校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人员除了必须遵循一般心理咨询的原则外,还必须遵循如下原则:针对情况,给予教育;启发对方,解除负担;以友相待,尊重信任;绝对保密,维护德性;预防为主,促进健康。
另外,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应主要遵循教育模式,通过定期的心理咨询,帮助来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明确人生目标,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当然,在学校心理咨询中,也会遇到个别患有神经症、轻度心理异常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专业的心理咨询员可采用教育和诊断相结合的模式,帮助他们认识症状,消除其心理上的压力,提出咨询和治疗建议。对那些有较重精神障碍的学生,要建议他们到精神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由于实际教学和生活中,许多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与家长和教师密切相关,要解决他们的问题必须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配合,咨询人员要与家长、教师一起,分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二)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德育渗透模式
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或矫正不良心理行为习惯,实现教书育心的过程,就是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工作渗透模式。
渗透教学法是现代教学法之一,其原意是比喻一种事物逐渐进入其他事物或其他方面。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在时空方面处于趋同状态,与此同时中小学生的心理品质也在一天天地形成。因此,可以说渗透模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普遍模式,要真正做到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不仅要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修养,还要能巧妙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无处不在,怎样使心理健康教育恰当地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关键是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真诚地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
(三)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模式
如前所述,环境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小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因此,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校园环境不仅指校园的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校园的文化、精神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形成优良的校风,营造出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基地,满足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需求。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要为搞活动而搞活动,而应达到为中小学生提供活动机会,实施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的功能,使中小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生活、生存的本领,发展各种能力,学会生存。
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各种学生社团、科学兴趣小组、多姿多彩的竞赛活动、文学社、舞蹈队、合唱团、广播站、航模小组等,这些具有科学性或艺术性的文化活动,不仅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兴趣具有明显的作用,而且在这些活动中,中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能得到培养,如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懂得欣赏和创造美,锻炼独立能力,能经受困难和挫折的打击,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等。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学校和教师要为各种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做好组织、指导工作。首先要净化社会生活环境,创造一个适合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环境、校园周边环境和校园环境。有了这些有利条件,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开展文化活动,如创设学校文化园地、开展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组织活动课程等。
(2002年1月~12月师资培训讲座纲目及刊登期数的说明请参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1月刊P33页。读者如有建议或意见,欢迎与本栏目编辑联系,联系方式见版权页。)
栏目编辑/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