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阅读在初中生眼里,普遍被认为是难点。阅读的难点来自陌生的信息无法落实,而陌生的文言实词的出现无疑是阅读路上最可怕的“拦路虎”。由于文言实词数量大,且一词多义的现象极为普遍,如何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文句中的含义成为文言文阅读的最大障碍。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固然是基础,但是掌握正确的方法推断具体文句中实词的含义则是关键。本文探讨通过两种方式的借用联想以及两种“代入”方法,共同解决文言文课外实词的解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因而,在考试中往往会涉及课外文言实词的解释和翻译题目。这些实词的考查重点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从题型上来说,可以专门设置有关课外文言实词的解释填空题,也可以设置与课外文言实词有关的翻译句子题。面对这些课外的文言实词,学生往往不知所措,或者干脆“缴械投降”放弃不做。那么,面对这类题目,有什么妙招吗?
做题时,将知识积累和语意推断相结合是关键,既不能单凭知识积累,也不能只靠语意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判定,语境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备考中,要对题目反复琢磨,目的是巩固相关知识和强化判断;考试中,迅速判断有把握的答案,仔细推断有疑问的可能性答案,最后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最终的答案。具体来说,其实可以通过两种联想迁移,巧借“他山之石”得以破解题目;还可以通过两种“代入”,帮助检验助攻,最终锁定答案。
一、借用“联想课本迁移法”来帮助解题
具体做法:通过借助之前在课内曾经学过的相关字词释义,来推断在课外文言文中可能的释义。
【2020年云南省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在这道翻译题目中,主要涉及的课外文言实词是“苟”。笔者在阅卷中发现,有不少学生误把它理解为“苟活”“随意”等释义。如果能巧妙借助课本联想进行迁移的话,马上就能联想到《陈涉世家》中陈涉那振聋发聩的名句“苟富贵,无相忘”,“苟”在句中的翻译为“如果”。有了这一突破,这道题目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2020年贵州遵义卷】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③缘道以乞穷乏 缘:
通过课本迁移,如能想到《桃花源记》中“缘溪行,忽逢桃花林”中“缘”的意思是“沿着”,代入检验,可以得出本题的正确答案。
二、借用“联系成语联想法”来帮助解题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文言文实词及虚词用法,如果善于联想,将成语中的某些实词释义迁移到题目中去,显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0年山东潍坊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轨遣人悉拾还其主 悉:
“悉”在现代汉语中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熟悉”“了解”之意。但是若能提醒自己这个意思在古代汉语中其实是不常见的,并联系成语中的常见用法如“悉数奉还”“悉听尊便”,“悉”在成语中的释义为“全部”“都”,这个题目的正确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2020年四川省遂宁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手不释书
“释”在成语中常见的用法是“放下”,如“手不释卷”“爱不释手”等。根据这个释义,在语句“手不释书”中是完全可以解释得通的,因而可以判断为正确解释。
有了以上两种联想迁移,学生能够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有时实在是联想不到相关的课本用法和成语,是否还有其他助攻办法呢?答案是肯定的。
三、代入语境中进行推导
字词的意思总是建立在具体的语境上。可以根据上下文语意,在现代汉语中寻找意思接近的词语,然后得出它的释义。
先来看下面这个语段: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漢追及之。”
(《史记·项羽本纪》)
“绐”字作何解释?在初中教材中未尝接触过。联系上下语境,项王因为“迷失道”,去问一“田父”,结果“陷大泽中”,以至于被汉军追上。可见,是田父的原因导致项王被抓,难道田父也不清楚道路而导致误导吗?“田父”即老农,作为一老农不熟悉周围的道路不合情理。因此,“田父”是故意欺骗项王,“绐”即“欺骗”,足见项羽当时已人心尽失。
四、代入语法关系中进行推导
在统编教材中又回归了语法知识的教授,从七年级开始起设置了词性知识的学习,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还教授了各种词组结构,如动宾短语、偏正短语等。之后还设计了句式结构等语法知识。这对于学生的语法知识的整体构建都是很有帮助的。
文有章法,句有句法,词有词法。根据实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来推断其在句子中的词性。这一方法在直接判断实词意思正误中用得比较多。
【2020云南省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 念: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3)盖竹柏影也 盖:
(4)皆可以饱 饱:
其中第(4)问的课外文言实词“饱”本来一目了然,第一时间最容易想到的是形容词,释义为“已经满足了食量”。但是如果再细心一点探究的话,从语法结构可以判断“可以”后面应该是跟动词,而不能跟形容词。因此,这个词语的释义就不能再是形容词的解释方式了,联系到文言文里的特殊现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时就要判断为“吃饱”。
【2020广州市卷】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②广之将兵
“将”常见为名词,如将军,但在以上语法关系里可以看出“广”为李广将军,后面的“兵”为士兵之意,中间显然缺少了一个动词,“将”应为动词,可译为“率领”“带领”。
如何帮助学生扫清文言实词尤其是陌生的文言实词这个“拦路虎”,可谓是文言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应付考试的重要任务。学无定法,陌生文言实词的猜想方法也不一而足,但本文总结的这几种方法较为实用,便于学生了解和运用,从而在积累的基础上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实际解题能力。
◇责任编辑 晏祥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因而,在考试中往往会涉及课外文言实词的解释和翻译题目。这些实词的考查重点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从题型上来说,可以专门设置有关课外文言实词的解释填空题,也可以设置与课外文言实词有关的翻译句子题。面对这些课外的文言实词,学生往往不知所措,或者干脆“缴械投降”放弃不做。那么,面对这类题目,有什么妙招吗?
做题时,将知识积累和语意推断相结合是关键,既不能单凭知识积累,也不能只靠语意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判定,语境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备考中,要对题目反复琢磨,目的是巩固相关知识和强化判断;考试中,迅速判断有把握的答案,仔细推断有疑问的可能性答案,最后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最终的答案。具体来说,其实可以通过两种联想迁移,巧借“他山之石”得以破解题目;还可以通过两种“代入”,帮助检验助攻,最终锁定答案。
一、借用“联想课本迁移法”来帮助解题
具体做法:通过借助之前在课内曾经学过的相关字词释义,来推断在课外文言文中可能的释义。
【2020年云南省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在这道翻译题目中,主要涉及的课外文言实词是“苟”。笔者在阅卷中发现,有不少学生误把它理解为“苟活”“随意”等释义。如果能巧妙借助课本联想进行迁移的话,马上就能联想到《陈涉世家》中陈涉那振聋发聩的名句“苟富贵,无相忘”,“苟”在句中的翻译为“如果”。有了这一突破,这道题目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2020年贵州遵义卷】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③缘道以乞穷乏 缘:
通过课本迁移,如能想到《桃花源记》中“缘溪行,忽逢桃花林”中“缘”的意思是“沿着”,代入检验,可以得出本题的正确答案。
二、借用“联系成语联想法”来帮助解题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文言文实词及虚词用法,如果善于联想,将成语中的某些实词释义迁移到题目中去,显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0年山东潍坊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轨遣人悉拾还其主 悉:
“悉”在现代汉语中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熟悉”“了解”之意。但是若能提醒自己这个意思在古代汉语中其实是不常见的,并联系成语中的常见用法如“悉数奉还”“悉听尊便”,“悉”在成语中的释义为“全部”“都”,这个题目的正确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2020年四川省遂宁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手不释书
“释”在成语中常见的用法是“放下”,如“手不释卷”“爱不释手”等。根据这个释义,在语句“手不释书”中是完全可以解释得通的,因而可以判断为正确解释。
有了以上两种联想迁移,学生能够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有时实在是联想不到相关的课本用法和成语,是否还有其他助攻办法呢?答案是肯定的。
三、代入语境中进行推导
字词的意思总是建立在具体的语境上。可以根据上下文语意,在现代汉语中寻找意思接近的词语,然后得出它的释义。
先来看下面这个语段: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漢追及之。”
(《史记·项羽本纪》)
“绐”字作何解释?在初中教材中未尝接触过。联系上下语境,项王因为“迷失道”,去问一“田父”,结果“陷大泽中”,以至于被汉军追上。可见,是田父的原因导致项王被抓,难道田父也不清楚道路而导致误导吗?“田父”即老农,作为一老农不熟悉周围的道路不合情理。因此,“田父”是故意欺骗项王,“绐”即“欺骗”,足见项羽当时已人心尽失。
四、代入语法关系中进行推导
在统编教材中又回归了语法知识的教授,从七年级开始起设置了词性知识的学习,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还教授了各种词组结构,如动宾短语、偏正短语等。之后还设计了句式结构等语法知识。这对于学生的语法知识的整体构建都是很有帮助的。
文有章法,句有句法,词有词法。根据实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来推断其在句子中的词性。这一方法在直接判断实词意思正误中用得比较多。
【2020云南省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 念: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3)盖竹柏影也 盖:
(4)皆可以饱 饱:
其中第(4)问的课外文言实词“饱”本来一目了然,第一时间最容易想到的是形容词,释义为“已经满足了食量”。但是如果再细心一点探究的话,从语法结构可以判断“可以”后面应该是跟动词,而不能跟形容词。因此,这个词语的释义就不能再是形容词的解释方式了,联系到文言文里的特殊现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时就要判断为“吃饱”。
【2020广州市卷】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②广之将兵
“将”常见为名词,如将军,但在以上语法关系里可以看出“广”为李广将军,后面的“兵”为士兵之意,中间显然缺少了一个动词,“将”应为动词,可译为“率领”“带领”。
如何帮助学生扫清文言实词尤其是陌生的文言实词这个“拦路虎”,可谓是文言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应付考试的重要任务。学无定法,陌生文言实词的猜想方法也不一而足,但本文总结的这几种方法较为实用,便于学生了解和运用,从而在积累的基础上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实际解题能力。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