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路与对策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biao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与依托,其在人文教育方面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利用其进行情感教育和智力教育,提升人的思维高度及精神信念。在语文的教学方面,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知识层次更深、学习的范围更广,教材内容的构成十分丰富,使得高中的语文教学创新存在较多的困难。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强化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老化
  许多学校的教育模式依然是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使得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受到较大的限制。纵观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考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教学效果,但是语文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考试,然而许多学校将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作为课堂教学及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甚至对应试教育结果的重视已经超过了语文教学之本真目的,使得语文教学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2.教学方法陈旧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但是真正的课堂学习时间却十分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教学内容全部包含进去,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些老师使用的是较为陈旧的教案,由于该类教案使用的时间较长,并没有与现代学生的情况相结合,也达不到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学方法则是老师教授、学生被动听课的填鸭式教学,课堂上基本上没有安排讨论或者研究的活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仅限于提问和回答,课后作业多数是背诵,学生没有自由发挥及独立思考的空间,无法培养创新精神。
  3.考核体系不合理
  高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一般是采取组织考试的方式,考试内容、评价内容基本上均为课本中的知识,而并没有全面考查学生的各项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思维能力、问题的分析能力,仅仅以单纯的成绩数据来肯定或者否定学生。对于学生来说,该考核方式有一定的缺点。首先,无法真实、全面的体现出学生的各项实力;其次并不公平,每个学生的特点有较大的区别,有个学生应试能力较强,其成绩数据好并不代表其综合实力强,部分学生则是思维能力较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等较强;且该方式学生较为被动,完全标准化也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强化教学的方法
  1.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完善的性格及健全的人格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的主导地位,逐步转化为以学生为主导,使得老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老师的身份从一个讲解者、授课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中使之能够规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效的改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学习新型的教学理念,吸取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质疑精神。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与之相关的话题,包括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太子丹想派秦舞阳先去秦国的心理、樊於期自杀的行为逻辑等,并留下疑问给学生,如荆轲等的客是谁?荆轲听到太子丹说先派秦舞阳去秦国时为什么发怒?学生能够在了解历史故事的同时,学会思考。学生发言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教学效益评价时,应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收获、学习感悟等作为评定的主要指标,而不仅仅是看成绩的数据。
  2.设立课堂情景
  情景设置是现代教学较为常用的方式,即结合教学的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课堂中有限的环境或者相关道具,使得课堂成为一个特定的场景,学生身临其境的处在该环境中,对于课堂内容的兴趣更加浓厚,理解更加透彻。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完璧归赵的故事。可以将教室布置成秦王宫殿,安排学生出演其中的蔺相如、秦王、赵惠文王等各种人物,将该故事分为几个小场景进行编排,在该过程中学生对于故事的背景、历史事实等了解得更加透彻,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熟悉,对于文章中的字词、深意情趣更加浓厚。在该过程中学生还能直接体会到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使得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历史的脉络及语文的魅力。
  3.充分利用教学设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和教学设备的改进各个学校的硬件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装备了多媒体设备。高中语文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更多的展示出教学内容。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营造出有趣的学习氛围,帮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还可以展示各种图片等,将文章中描写的物件、环境等直观的展现出来,使之对中国古代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状况等,均有一定的了解。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多媒体设备,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包括查找、收集学习材料等,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更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更强。
其他文献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解放"三形态"理论的阐述,指出自然经济时期对人与社会的束缚,说明了实行市场经济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同时对于我们更加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初中语文课堂一度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从授课模式上讲,教师的授课方法较为单一,课堂上往往以老师为主体而过分忽视学生的看法,缺少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从教学手段上来讲,只是老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开拓;在授课内容上,教师的授课重点在于对语文教材与参考资料的讲解,而往往忽视了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这种传统
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去倾听,去触摸,去感知,去领悟,去透过课文表面的语言形式,进入到语言的意境中去,深刻地感受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丰富情感。在具体的文学类文本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审美想象力。  (一)诵读出情境  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学生总是通过读来触摸文字、熟悉文本、习得语言的。当代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对于诵读也极有高明的见解。他说:“读有
在这个庄严的时刻  你们矗立在鲜艳的国旗下  用一种勇气和自豪  书写着中国华夏久违的梦  在这个庄严的时刻  你们矗立在鲜艳的国旗下  用一种微笑和自信  詮释着中华神州五千年的梦幻  在这个庄严的时刻  你们矗立在鲜艳的国旗下  用一种挥手和自强  诉说着一个亘古不变的誓言  没有豪情没有壮语  因为你们知道  你们是共和国的军人  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  你们就会奋不顾身、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