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在话剧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来源 :美与时代·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塑造人物形象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导演、编剧、表演、调度等不同的角度可用不同办法去塑造自己想要的人物形象。如果演员要在话剧表演中成功地塑造一个角色,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便尤为重要。笔者以饰演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出品,根据曹禺名作《雷雨》改编的话剧《朴园》中的“四凤”一角为例,讨论肢体语言对于人物塑造的重要性。
  关键词:肢体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朴园》
  塑造人物形象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导演、编剧、表演、调度等不同的角度可用不同办法去塑造自己想要的人物形象。正面对话、侧面描写、神情表现、事实还原、细节刻画等方法都可以辅助主题来塑造人物形象。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最重要的人物塑造途径肯定是台词。同样的,演员可以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理解,以肢体语言的形式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情绪以及个人经历等。如果演员要在话剧表演中成功地塑造一个角色,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尤为重要。话剧《朴园》改编自曹禺先生的经典名作《雷雨》,由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出品,马俊山教授担任监制,2015级MFA尚伟担任导演,朱泰龙担任制作人。于2018年4月13日到14日在南京演出多场,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笔者饰演了“四凤”一角,本文将以戏剧表演实践为基础,主要讨论肢体语言对于人物塑造的重要性。
  一、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塑造角色
  (一)体态辅助塑造。四凤在周家做侍女期间正值花一般的年纪,体态轻盈,机灵懂事。她的性格较为单纯,用一颗纯洁的心对待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以及周遭的一切。第二幕中,周朴园逼迫繁漪服药的一幕中,周朴园让周萍跪下,劝母亲喝药。繁漪无奈地喝下药,跑下,四凤给周萍使了个眼色,接下来,周朴园告诉四凤“这个房子没有事情”的时候要出去,四凤回答了一句“是,老爷”,回头望了周萍一眼便下去了。四凤与周萍之间的眼神接触表明了二者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下去之前的短暂回望,让大家感受到了四凤对周萍的爱。她知道周萍在这个大家庭中的无奈,也了解周萍的性格弱点,她想帮助他,但那时那刻却无能为力,一个眼神、一个回望或许给了周萍一丝希望、一份鼓舞。四凤原本就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女孩,遇到周萍时,她被周萍忧郁的性格所吸引,周萍亦被她陽光的性格所感染,两个人互相依偎,互为依赖。因此,笔者选择一个比较柔软的、灵活的体态,作为四凤的基本形体特征。
  但是,在剧中,她的体态也随着剧情而变化。如,第三幕中,雷雨之夜,四凤头发散乱地跑到周萍身边,雨后的寒冷逼得她瑟瑟发抖,牙齿都在打颤,她胆怯的眼神不断地环顾着四周。虽然周萍告诉她没有人,她依然无法放松自己的身体。四凤舍不得离开周萍,担心母亲会拆散他们,对将来的路充满了恐惧。她真心诚意地爱着周萍,很想冲破世俗的枷锁。在这段戏中,四凤的身体就需要处理成僵硬、紧张。透过四凤的体态,我们可以看出四凤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作为侍女,她很尽责地完成主人交代的事情;她善良,她爱周萍,她给予周萍希望和力量;她勇敢,她敢于冲破世俗的观念,争取自己的幸福,虽然她无法预料她所谓的幸福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悲剧。
  (二)脚步辅助塑造。在第一幕中,四凤和太太在形体上就有了明显的区别。太太从二楼下来后自信地迈着大步,而四凤正面迎来,一方面低头示弱,一方面脚步上显示出了下人该有的形态,步子小、轻,不敢重踩,好像害怕犯错一样,展示出地位低下、没有自信的一面。接下来,朴园逼着太太喝药,四凤在朴园和太太之间显示出左右为难的态度。这种态度四凤没有用语言表达,也没有偏向谁、帮助谁,而是通过脚步的左左右右、无法选择方向来显示内心的无所适从。和周朴园对太太话里有话、成竹在胸的状态相比,凌乱慌张的状态才是四凤最合适的选择。如果,四凤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话,会显得老爷和太太的争吵并没有给四凤带来什么影响,毕竟四凤在中间是被老爷和太太呼来喝去的。
  四凤作为周家的侍女,工作非常勤快,对主人的命令和吩咐都能尽力去做,有时主人并没有明确指令,她也能很快地意会,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机灵的丫头。第一幕中,周朴园责问是谁不懂得规矩,把窗户打开了,四凤马上快步赶到窗前准备关窗,但又被主人制止了。四凤虽不理解门窗的“开”与“并”的意义何在,但脚下疾走的步伐与突然戛然而止的脚步,都可以展现四凤的机灵懂事,她能很巧妙地领会主人的意思,并做出恰当的回应,或许这也是她本身深得周家人喜爱的原因。在这里,笔者通过快速的小碎步,来塑造四凤的性格。
  (三)手势辅助塑造。在第三幕,对四凤的形象塑造,手势起到了很大作用。在这一幕,四凤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从四凤进门和周萍紧握双手开始,这种忐忑不安就开始显露出来。当周萍打开门后,四凤就紧紧抓住了周萍的双手,这是一种内心情绪的传递。四凤无法独立面对当下的处境,内心是急需要有所依靠的,周萍自然是四凤内心的依靠,因此在第一时间便紧紧握住周萍的双手将这种依赖感传达,同时周萍也将一种“可靠感”传递给四凤。在接下来的表演中,四凤又使用了第二种手势动作,与第一种类似,但是并没有握住别人的手,而是紧紧握住自己的衣服。这个动作是笔者反复思考决定使用的。当时情势下,四凤可有三种选择:一是将不安发泄到人物身上,继续抓住周萍或者摇晃周萍,这种手势动作也可以表现四凤人物形象,但是并不合适。因为,四凤的这种情绪并不来自周萍,而是外部环境,抓不住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生活困境。因此,不应将这种情绪完全展示在周萍身上,还是要凸显四凤自身的撕裂,无助的四凤想反抗、挣扎,却无处发力,只能抓住自己的衣服,慌张呐喊。二是选择将不安发泄到物体上,可以摔相框,或者踢到凳子,又或者在沙发上撒泼打滚,这些虽然都能反映出此时四凤的心理状态,但这些和四凤善良婉约的性格又很不合适。正因如此,笔者选择了第三种,也就是表演时手抓住自己衣服的方式。
  二、肢体语言的角色塑造作用
  (一)视觉直观化。肢体语言看似只是简单的动作,与平常无异,但在舞台上却可以透过它展现人物的真实情感和内心活动,它比语言的表达更有穿透力,更加直观。人们通过人物的举手投足便可以了解角色的痛苦与悲凉。在第二幕中,四凤在妈妈的不安和太太的召唤之间有一个快速的状态变化。四凤将妈妈带进客厅后,妈妈问四凤这家的主人姓什么。当妈妈不祥的预感要被验证时,表情惊异,一下坐到凳子上。四凤正欲上前安抚妈妈,楼上太太又召唤四凤,在这个点上,四凤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太太进行反应是需要斟酌的。一边是因为妈妈的不悦,四凤身体本能地收缩,一边是太太召唤后,四凤转身就是一个舒展的回应姿势。正在这一组收放与动静的动作对比之下,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四凤前后的心理状态或者说是对待不同对象的不同态度。用语言或者表情表现前后的区别就会不那么明显,这也是建立在笔者多年的肢体语言训练基础之上。   还有一段妈妈回忆年轻生活的戏份,是另一种视觉直观化的表现:定点光将妈妈和年轻时的周朴园以及自己分成两个独立的空间,上场门台口年轻的自己正在翩翩起舞与朴园相依相望;下场门后区今天的自己静静地坐在凳子上看着年轻时发生的故事。如果仅凭妈妈静静的坐着回忆是很难表现出对年轻时光会意的情绪的,即使配合台词表演,也不会像这种肢体呈现来得更加直观。
  (二)表演丰富化。肢体语言在表演创作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作为戏剧表演的有机组成部分,肢体语言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强调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对于表演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肢体语言的目的不仅是帮助角色的塑造,更重要的是对剧情的推动作用,脱离了剧情的肢体语言是没有意义的,是画蛇添足的。
  以对话为主的话剧表演使视觉审美方面有时会显得略微单调,然而肢体语言加入可以很好地视觉化地展现人物形象,做到表演的丰富化。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可以给观众留下更强的视觉感受,比起只运用语言描述和说明,能够让观众更加一目了然地知道角色的外表形态。在《朴园》这部戏中,与四凤发生关联的角色比较多,四凤的表演状态和情绪也需要及时切换。因此,在四凤的人物塑造过程中使用单一的手段会更加难以表现,这也是笔者在塑造四凤人物过程中大力融入肢体语言的原因。
  (三)内心外放化。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一场话剧,在舞台上的每一个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都是极为丰富的,当我们想要将人物此时此刻的内心情感最好、最为完整全面地展现给观众,并且让观众能够真切感受到的话,肢体语言就要发挥极大的作用。同样是在第二幕中,还是在前文提到的“四凤将妈妈带进客厅后,妈妈问四凤这家的主人姓什么。当妈妈不祥的预感要被验证时,表情惊异,一下坐到凳子上。”此时,四凤看到妈妈的不悦,身体本能地收缩,就像我们的胳膊被针刺了一下本能反应的收缩一样,这里不仅是视觉直观化的表达,更是内心外放化的表现。如果四凤只是用语言表现对妈妈的关心,就会显得浮于表面。而四凤身体本能地收缩一下,显示出了这种母女连心的真实性,妈妈内心感到不安,四凤的心也好象被蜇了一下。这种内心的感受牵扯到外部身体的下意识反应,充分体现出内心感觉的真实。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樊毅,孔令军.浅析影视表演的肢体语言[J].电影评介,2008(18):30.
  [2]金夏.浅谈演员如何利用肢体语言来塑造角色[J].戏剧之家,2015(6):7.
  [3]胡岩.论演员塑造舞剧人物形象的方法:从舞剧《原野》中焦大星的形象塑造谈起[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2):87-93.
  [4]蒋斌.论影视演员的形体动作创作训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6):87-94.
  作者簡介:郑增琴,南京市建邺区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表演理论与技巧。
其他文献
摘 要:陶渊明在对“道”与“物”的体认中,用他的文化艺术修养、人生经历与园田生活系统生成出豁达的生死态度、与物化迁的人的确证和“乐夫天命”的思想认知,三者又系统生成了陶渊明的精神生态整体观。其中,所蕴含的人在“道”中,“道”在人中,人与物因“道”而互生的生态和谐思想,使得人在与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相处的过程中,始终要融为“道”的一部分,从而实现物我相互体认的生命方式,以安放人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态。 
期刊
摘 要:《乔乔的异想世界》以喜剧的形式、孩子的视角去展现“二战”尾声时,即将战败却还沉浸在非理性的狂欢世界中的德国。整个影片把1945年的第三帝国拍得像春天般绚烂,表达了乔乔对信仰的救赎和自由与爱的追求。在画框中也表现了乔乔对于纳粹身份的自省和反思。通过对影片具体情节的分析,深入阐释其蕴含的特殊隐喻。  关键词:隐喻作用;色彩;自我认同;乔乔的异想世界  《乔乔的异想世界》(以下简称《乔》)是一部
期刊
摘 要:周京新的水墨雕塑在当今多元化的水墨画坛独具创新性。其特征是:贯穿全局的“写”;造型语言的趣味化;笔墨为本及个性化的构图。他以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水墨天地”,其作品充满着当代感,体现了时代性。  关键词:周京新;笔墨语言;水墨雕塑;创新;时代性  一、周京新笔墨语言形成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水墨画是否转型现代的问题一时间引起了美术界的热议。据鲁虹著《现代水墨
期刊
摘 要:《林泉高致》作为山水画繁盛时代的产物,其包含了郭熙等宋代山水画大家在创作中的一种美学追求以及所体现的哲学理念。老庄哲学对于山水画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郭熙在笔法墨法方面的融合创新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着重大作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山水画所追求的超脱冲淡的意境之美。  关键词:林泉高致;山水画;绘画理论;“自然”山水  宋代是山水画发展的繁荣时期,出现了很多山水画大家以及他们自身对于
期刊
摘 要:中国的舞蹈多以表现性为主,主要是表现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想与情感,并以情感为媒介进而表现人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所以情感在舞蹈的表演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了情感在舞蹈表演中表达的重要性,认识其在表演中的核心作用才能更好地境有情生随心而舞。只有将自己融入舞蹈作品,对主题思想深入理解,在真挚情感的驱动下用情去作每一个动作,以心造舞,以舞传情,才能创造出一个情感世界,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舞蹈艺术。 
期刊
摘 要: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田园风景画这一绘画类别。人们喜欢用自然风景、农园、果蔬园等作为绘画元素,抒发自己的感情。同样,在我们的邻国—韩国,也有一位平生以农园风景画为主要元素进行创作的著名画家。他运用农园风景画来表达对于父亲的深深思念和对祖国土地的热爱,特殊的画法和独特的笔触开拓了韩国后现代印象派农园风景画门类。  关键词:李大源;记忆;思念;重复元素;农园画;果蔬园  李大源在韩国是泰斗级画家,
期刊
摘 要:水彩作为近现代高校美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已得到广泛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美术院校都开设了水彩画专业,其中水彩风景课程又是美术学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为了更好地实行课堂教学与实践写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田野调查法对绘画写生课程的必要性作了考察和研究,从而探索了将写生运用于水彩风景课程,探索出使水彩风景课程达到最好效果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田野调查法;写生;水彩风景课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师范大
期刊
摘 要:《狗儿爷涅》,是一部围绕“狗儿爷”一生对土地的执念,反映了中国传统农民与土地之间关系的命运悲剧。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则从理论上对传统的悲剧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与分析。本文从《诗学》中关于“悲剧定义”、悲剧的“情节安排”以及悲剧中的“人物性格刻画”等基本理论概念入手,对《狗儿爷涅》这部话剧中的人物性格、情节等进行剖析。借助《诗学》的丰富内涵,探索《狗儿爷涅》中蕴含的悲剧性,同時进一步发掘和
期刊
摘 要:沈从文曾把湘西形容为“地狱”,他成功地走出了地狱之门,在文学上创造了一个充满了人性之美、淳朴健康的“湘西世界”。他享受着城市的物质文明而又时时把自己称为“乡下人”,他曾对现代知识充满虔诚的追求和单纯的信仰,而他又批判了城市知识分子的文明病。这些矛盾的问题令人费解而又引人深思其中的玄妙。  关键词:凤凰之子;离散;自由浪漫派;湘西;沈从文  沈从文自始至终认为自己是个“乡下人”,“我无家,
期刊
摘 要:迟子建握笔耕耘30余年,她以短篇小说《那丢失的……》登上文坛,以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崭露头角。可以说迟子建的创作生涯是与中短篇小说分不开的。审悲经验是迟子建中短篇小说魅力的源泉之一。  关键词:迟子建;中短篇小说;审悲经验  中国是个讲究整体性的社会。记人的姓名符号,家族的姓氏永远在代表个人的名字前面;时间总是由大到小的顺序来表达。整体性作为中国社会的文化密码必然会渗入到反映生活的文学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