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文化产业作为发展的新动能对经济的贡献愈加凸显。如何推动文化资源高质量产业化开发,是新时期各地区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文化资源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构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并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进行定量测算和评价。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资源禀赋优势突出,产业化开发潜力较大,但高质高效利用不足。应充分整合文化资源,协调好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发挥自然文化资源优势,重点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品牌;运用“技术”+“创意”升华文化资源内涵、拓宽载体与渠道,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质量;补齐开发条件短板,提高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能力。
关键词: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多层次灰色模型;黄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研究”(J14WF15);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山东省多样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17-JS-16)。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0)007-0131-01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0.007.011
一、引言
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各地区、各领域协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其中文化产业及文旅融合发展是各地区发挥区域优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新时代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愈加凸显。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五年内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3];从统计数据来看,自2004年国家统计局开始统计文化产业数据以来,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一直保持平稳增长,到2017年占GDP的比重上升为4.2%[4]。但从文化产业增长的加速度来看,2010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热运行”态势趋缓[5],逐渐由数量型增长转向更注重质量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短、起点低、规模有限,在经济总量中占比不高,与我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协调,也与文化大国、文化古国的身份不相称。与其他行业类似,文化产业同样存在着高品质产品供给不足、低品质产品供给过剩的情况[6],亟须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和旅游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重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用文化来提升旅游品位和旅游业质量。所以,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文旅融合发展,其质量的提升都需要文化资源高质量的、可持续的开发利用。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要素,要高质高效地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明确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重心,首先必须要对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进行科学评价,以明确其开发价值和方向。目前,学术界对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方法[7]、路径[8]、战略[9]、区域实现机制[6,10]以及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11]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其中,关于文化资源评价研究主要包括文化资源价值的评价[12-13]、文化资源对地区发展贡献的评价[14],以及文化资源评价方法的探究等,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条件价值评估(CVM)[15]、非市场价值评估法[16]、层次分析法[17]、模糊综合评价法[18]以及多层次灰色评价法[19]等。但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对文化资源价值的评估,侧重于对某一类型文化资源或某一行政区域的文化资源进行分析研究,而缺少对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的定量评价研究,对跨行政区的经济性区域和功能性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的研究就更少。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拥有丰富灿烂的文化资源。黄河流域文化包容兼蓄,是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永续内在动力。但目前黄河流域面临着文化遗产保护压力大、黄河文化传承利用质量不高等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选择黄河三角洲区域(简称“黄区”)为研究对象,以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构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体系,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定量测算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值,并从多维度深入分析评价结果,为“黄区”文化资源高质高效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二、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化开发的内涵与机理
(一)文化资源的内涵及特征
文化资源是指凡是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能被利用进行文化生产或开展文化活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文化资源的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化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二是文化资源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经济属性体现在文化资源为文化生产提供基础要素支撑,社会属性体现在其作為意识和精神能够影响人,作为环境和条件能够服务社会发展。三是文化资源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四是文化资源包括已开发的也包括潜在的、未开发的。
文化资源具有地域性、无形性、传承性和动态性[20]四大特征。地域性是指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历史背景和社会土壤孕育和积淀出的文化资源不尽相同;无形性是指很多文化资源表现为精神、理念、意识等不可见的非物质形态,无法形容其形状或大小,但却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传承性是指文化的传递与继承,在历史进程中,文化资源不会轻易中断和消失,而是通过人们的文化活动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动态性是指文化资源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内容会不断被创造和丰富,内涵和外延都在扩大,世界各国的文化资源也在不断交流和融合。所以,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应该是简单的线性的物态转化过程,还应该是一个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增值的动态变化过程,不仅能实现经济效益,还能产生持续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内涵与机理
基于文化资源的内涵和特征,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就是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禀赋,将文化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投入文化产品生产,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规模化,形成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最终达到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实质上就是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当前我国已进入发展的新时代,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已成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文化资源类型不同,其资源禀赋特色、开发条件、市场潜力、开发效益等也不同,导致其产业化开发潜力大小也不同。整体来看,文化资源禀赋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市场需求潜力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动力和方向,开发效益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直接目标,开发条件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支撑和根本保障,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最终目的。只有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类型多样、内涵丰富、价值持续增值的文化资源,从而增强文化资源的资源禀赋,反过来促进其高质量发展(见图1)。基于此内在机理,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的大小,主要受文化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潜力、开发条件以及预期开发效益四个维度因素的综合影响。只有这四个维度因素协调一致、共同优化,才能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首先,文化资源禀赋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内在必要条件,决定了文化资源的先天优势和综合价值,包括文化资源的特色、规模、聚集度、保存状态、传承能力等。但并不是所有禀赋良好的文化资源都适合产业化开发,文化特色不强、市场需求潜力较小的文化资源则并不适合产业化开发,而文化特色强、市场需求潜力大的文化资源才是产业化开发的核心与重心。其次,市场需求潜力也存在地域性差异,受区域消费群体规模、收入水平、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作为外部的市场供求因素,也是文化企业在权衡是否进行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时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再次,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效益是衡量文化资源价值实现的直接指标,开发效益既包括文化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也包括精神文化产品产生的社会效益以及文化生产的低消耗和低污染特点产生的环境效益。最后,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还受到区域硬件、软件等外部环境的约束。如政府政策、技术和创新能力、人才、资本、交通条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能力和开发效果。
三、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是指文化资源可利用程度的大小。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是对文化资源是否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并且能够获得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的能力的衡量,是以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选取合适的指标在文化资源单项评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文化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开发秩序。目前,文化资源开发潜力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和灰色多层次评价法等,考虑到文化资源本身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上部分文化资源统计数据难以获取,本文选择灰色多层次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此方法将灰色系统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所需样本量少,对于信息不确切、不完全确知的系统具有明显的分析优势,曾多次用于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的评价[21],很适合对“小样本、贫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评价。
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的多层次灰色评价过程(图2)如下:首先选择影响文化资源开发潜力的关键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其次根据灰色评价模型确定样本矩阵和评价灰类,求出灰色评价权向量,计算出文化资源开发潜力综合评价值。
(一)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指标体系必须以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综合考虑文化资源禀赋、开发效益、开发条件、市场需求潜力等因素[22]。资源禀赋和开发效益是影响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内在因素,直接关系到文化资源的品位与文化产品的质量。开发条件和市场需求潜力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外在驱动力,决定了文化资源的开发速度和规模,同时也起到了导向作用。目前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詢法、频度统计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考虑到文化资源的复杂性,结合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的系统特征和内涵,本文采用频度统计法,并结合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使用频度统计法,选取有关文化资源、文化旅游资源评价方面的代表性文献67篇,对这些文献中的136项指标[19,21-22]进行应用频度统计;其次,对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其关键影响因素选择针对性强的指标,最后再通过向专家咨询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建立指标体系的主要原则如下:
(1)系统性原则。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是一个涉及多个要素的复杂系统,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应是一个系统体系,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文化资源开发活动的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体现其内涵,同时选取的指标要具有代表性,既要防止指标过多,使指标重叠,又要防止指标过少,遗漏指标信息。
(2)可量化可行性原则。指标的名称、含义和统计口径尽可能规范一致。选用的指标可以从公开的统计资料中获取,或者可根据现有数据计算得出,定性指标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量化处理。
(3)可比性原则。选取的指标要具有可比性,能够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进行比较分析,要尽可能采用相对性指标或人均指标,以便于进行比较。
(4)探索性原则。目前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尚处于不成熟阶段,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在已有的统计指标基础上经过筛选、补充、剔除和替代形成的,基本能满足对不同类型文化资源的比较,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潜力水平。
根据评价指标的频度统计结果,遵循上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文化资源的内涵和特征,最终选取了4个二级指标和19个三级指标构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面的指标构成。目标层即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准则层采用了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潜力、预期开发效益和开发条件4个二级指标,指标层则设置了相对应的19个三级指标(见表1)。 2.确定指标权重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在确定判断矩阵时,采用专家调查法。鉴于不同专家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看法不一致,在确定最终标度值时,需要充分考虑专家意见,当分歧较大时,取众数;当某种意见占主导地位时,取中数[23]。然后通过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后,最终确定指标权重(见表1)。从赋权结果可以看出,准则层的四个指标中资源禀赋权重最大,而在资源禀赋指标下,资源价值和文化特色的权重则相对更大,两者所占权重和接近60%,说明文化资源的价值越大,资源越有特色,其开发潜力也就越大。开发条件虽然在准则层四个指标中权重相对最小,但它却关系着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硬件、软件及外部环境条件,关系着区域或国家间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相对优势。开发条件受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需要通过政策进行弥补,其指标下的基础设施、相关产业支持等要素,直接影响着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能力。此外,市场需求潜力与预期开发效益作为外部的市场供求因素,是文化企业在权衡是否进行文化资源开发时需要着重考虑的。在市场需求潜力指标下,产品市场规模和消费群体收入水平所占权重较大;而预期开发效益指标下,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权重相当,这也体现了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
1.组织专家打分,确定样本矩
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小样本、贫信息”的系统具有明显的分析优势[19],它对观测数据没有特殊的要求和限制,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分析时,一般采用4个以上数据列,就可以得到客观可信的评价结果[24]。由于文化资源类型繁多,涉及的系统复杂,大部分评价指标都难以量化,无法从已有统计资料中获得,故采用专家打分法,得到难以量化指标的数据。
2.确定评价灰类
评价灰类即灰类的等级数、灰数和白化权函数,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评价的问题确定等级数[21]。本研究根据所确立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设立五个灰类,评价灰类序号为e,范围从一到五,分别代表很大、大、中、小、很小。各个灰类的白化权函数见图3:
3.计算综合开发潜力值
首先对二级指标A1、A2、A3、A4作综合评价,计算出综合评价结果B1(j)、B2(j)、B3(j)、B4(j),由此计算可得开发潜力的总灰色评价权矩阵R(j)。
对各指标评价灰类等级值化向量C= (9,7,5,3,1),计算各类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值G(j)=B(j)×CT。同理,G(s)=Bs×C(T)得出各类文化资源各评价因子得分Gi。
4确定评价等级标准
根据评价指标的打分标准、灰类数及白化权数的特点,通过灰类临界值进行计算,确立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等级标准(见表2)。
四、实证分析
黄河三角洲区域主要包括山东省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和烟台市的莱州市,共 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 2.65万km2,占全省1/6,总人口约985万①。该区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文化资源禀赋。结合“黄区”的文化资源实际情况,参照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方法(GB/T 18972—2003)②,可以将“黄区”文化资源分为七大类:自然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节庆赛事文化资源、文学艺术文化资源和现实文化资源[19],并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七大类文化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为了定量测度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对部分难以量化的指标,其数据通过组织专家打分获得。其他指标数据由2012—2017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和各地市统计公报直接得到,或通过运算间接获得。由于专家打分获得的数据与统计数据的量纲不同,所以需要对统计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其转化为十分制进行赋值,得到与专家打分相统一的对应赋值。具体来说,先计算黄河三角洲区域五年的各指标xi的平均值i,再通过Xi=标准化,转化为十分制進行赋值[25]。
(二)评价结果及分析
按照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计算,最终得到“黄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潜力值和七大类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潜力值,见表3。
1.“黄区”文化资源产业化综合开发潜力较大
整体来看,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值为6.387,开发潜力值落入区间[5.64,6.886]且更靠近右端点,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综合开发潜力较大。从四个评价指标得分来看,G(资源禀赋)>G(预期开发效益)>G(市场需求潜力)>G(开发条件),表明“黄区”的文化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市场需求潜力和预期开发效益较大,但受限于开发条件。
首先,从资源禀赋来看,“黄区”自然景观文化与人文景观文化交相辉映,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提供了良好条件。第一,“黄区”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黄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家荟萃,节庆民俗地域特色鲜明,黄河文化、生态文化、孙子文化、吕剧文化、油城文化等特色文化闻名国内外。第二,黄河文化特色突出。黄河三角洲形成了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26];惠民的魏氏庄园集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孙子文化和民俗事象于一体,是黄河农耕文化具体表现;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孕育了似黄河般坚忍不拔的敢打敢闯的石油文化。第三,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品质高。“黄区”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贝壳堤岛、世界唯一的黄河入海口景观、孙子兵学文化以及许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从市场需求潜力来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上“黄区”交通便利,优质的文化产品不仅受到区内消费者的青睐,还能吸引其他区域、远距离的消费者。再次,从预期开发效益来看,“黄区”文化资源的高质高效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助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民众素质,而且还能起到有效保护文化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2.自然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大,优势突出,其他类型文化资源利用质量不高
从七大类文化资源得分来看,G(自然文化)>G(历史文化)>G(民俗文化)>G(节庆赛事文化)>G(文學艺术)>G(现实文化)>G(宗教文化)。其中,“黄区”的自然、历史、民俗三类文化资源在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潜力和预期开发效益三个方面的评价值均在6分以上,与其他四类文化资源相比具有优势。这意味着“黄区”今后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要以自然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三大类文化资源为重点。
具体来看,“黄区”内自然文化的资源禀赋评价值超过7,开发潜力等级为“大”,明显优于其他六类文化资源,且高出自然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潜力得分,优势显著。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禀赋良好,开发潜力较大,但目前内涵挖掘和开发程度不够。部分历史遗迹尚处于初步开发或无序开发状态,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华寺遗址、丁公遗址出土的文物仅用于研究和馆藏,还尚未向公众开放;对孙子兵学文化、董永孝文化、范仲淹忧乐文化,缺少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和创新性开发;剪纸、布老虎、草柳编等民间艺术,虽然门类众多,但是多为家庭式作坊,规模较小、竞争力弱、缺乏集中式规模化开发和融合开发。此外,节庆赛事文化的资源禀赋和预期开发效益也比较突出,目前主要有“两会三节”:胡集书会、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孙子国际文化节、乐陵金丝小枣节和吕剧文化艺术节,虽然受到开发条件和市场需求潜力限制,但是产品市场规模和消费群体规模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在后三类文化资源中,文学艺术的资源禀赋优势较为突出,开发潜力较大。宗教文化资源尚局限于低层次的旅游开发,需要进行创意开发和融合开发。
3.“黄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明显受到开发条件限制
“黄区”虽然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但从整体上来看,其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受到基础条件和文化人才等因素的制约。黄河三角洲区位条件优越,文化资源特色鲜明,但黄河沿岸各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文化基础设施相对不足,文化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据统计,2017年东营和滨州两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4个,博物馆19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个,艺术表演团体11个①,与省内其他地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较省内其他地区明显不足。同时,缺乏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一方面,当地高校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足,缺少既有扎实的文化经济学理论,又通晓现代管理运营理念的人才;另一方面,文化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和对接不足,加上自身管理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有限。此外,“黄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资本及相关产业支撑不足,导致其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较低,规模较小,未能很好地将其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探究了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内涵和机理,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开展了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研究。通过构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以黄河三角洲区域为例定量测度分析了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整体来看,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潜力较大。从四个分项指标来看,资源禀赋得分最高,开发条件得分最低,市场需求潜力和预期开发效益得分居中,表明“黄区”的文化资源禀赋优势相对突出,市场需求潜力和预期开发效益较大,但受开发条件限制;第二,从七大类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值来看,自然文化资源得分最高,其综合开发潜力和资源禀赋都明显优于其他六类文化资源,是开发的重点,民俗和历史文化资源得分居其次,开发优势比较明显,也是重点开发的资源;第三,“黄区”的开发条件大大低于其他三项指标得分,是“黄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主要限制因素,急需弥补这一短板。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结合“黄区”实际,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促进其禀赋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整合文化资源,协调好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黄区”文化资源分布广泛,综合开发潜力较大,但未能突破行政区域限制进行充分整合,文化资源开发仍处于各自为阵的状态,缺乏强有力的统筹规划和协调配合,彼此之间尚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文化旅游发展缺乏协调衔接,造成了文化资源的分散和同质化利用,利用效率低。为此,首先,应重点对同质化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对其进行详细调查和记录,建立统一数据库,统一进行科学规划和开发[20]。如在整合黄河文化、孙子文化等资源的基础上打造旅游服务一条龙的“黄河文化游”和“孙子文化专线游”。其次,“黄区”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应对其进行保护,以维持自然和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应成立专门部门,在开发过程中对文化资源及其所处环境的改变进行评估和监测,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协调好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现动态平衡[20]。同时,加强对生态、人文环境的保护,促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其所处环境的协调,做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再次,在遵循原真性、完整性原则的基础上,对于优秀的黄河文化遗产,包括有形的遗产、遗址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对于物质型遗产,应该重保护、轻开发;对于非物质型遗产,应当保护与生产性开发并重,避免其失传和灭绝,使其发挥出使用价值,不断提高其展示水平和传承活力。最后,重视并肯定文化资源的价值。文化资源既具有存在价值也具有使用价值。文化资源的传承性是以其存在价值为前提的,所以,需将其作为投入要素纳入成本与效益核算,坚决禁止破坏文化资源存在价值的文化资源消耗行为,以此来保证文化资源可持续性开发。
第二,发挥自然文化资源优势,重点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黄区”自然文化资源禀赋高,具有明显的开发优势,但旅游开发程度不高,目前以水面游览、古城古镇游览和博物馆、纪念馆参观为主,缺乏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体验项目,黄河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强[27]。为此,“黄区”应以自然文化资源为依托,融合历史和民俗文化资源,重点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品牌。首先,重点打造“黄河入海,龙腾东营”和“孙子故里,生态滨州”两大核心城市品牌。开发黄河入海口生态旅游,可开展观鸟、骑马、漂流、狩猎、科考等探险与观光项目,使黄河生态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民风习俗文化资源为依托,可开发杨家埠风筝、木版年画、吕剧之乡等品牌,打造民俗生态旅游;以孙子故园和孙子兵法城为依托,可开发以军事为主题的益智类游戏,同时结合周围乡村的人文资源,开发孙子文化特色旅游。其次,做好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节庆会展活动。“黄区”内节庆会展文化资源禀赋、预期开发效益具有比较优势,应重点发展“两会三节”,在提高会展质量基础上扩大规模,打造具有黄河三角洲文化特色的节庆会展品牌,助力文化旅游。再次,积极制作文化旅游影视作品。可以依托黄河口自然生态文化,生产以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为题材的文化艺术产品、广播影视产品等,如东营市以黄河口湿地作为原生态景观,制作了首部大型原创舞台剧《黄河口奇缘——天鹅》[28],提高大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最后,建设好“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东营、滨州等市黄河沿线旅游资源,突出黄河入海世界奇观,串联黄河口自然湿地生态文化、孙子兵学文化、“两会三节”等节庆会展文化以及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强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保护与有序开发。同时,打造“黄河三角洲旅游文化平台”,通过平台对整个“黄区”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线上整合和整体策划宣传,通过市场运作和政企联合投资,发挥出巨大的区域带动和辐射作用。 第三,运用“技术”+“创意”模式,提高文化资源利用质量。文化具有传承性,文化资源的内涵是可以重复开发利用的,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融合开发关键是需要创意和技術的支持,只有使游览与体验融合、历史与现代融合、虚实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才能打造高质量的文化产品。“黄区”除自然文化优势明显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节庆赛事文化、文学艺术资源和宗教文化资源都有较大的开发价值,目前主要缺少内涵升华的创意和点石成金的开发手段,其利用形式和途径仍比较单一,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有限,创造性转化不足,其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促进“黄河文化”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将互联网技术融入黄河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讲好黄河故事,推动黄河文化“走出去”。对于未向公众开放的重点文物,可运用灵活多样的展示形式,如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在线展示。对于民风习俗文化资源,可结合影视业和文娱会展业,凭借3D动漫、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创意性开发[22]。再次,“文化+创意”凸显文化资源特色。如孙子文化作为高品质的、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可结合文学艺术作品和影视作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并以现代社会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再如宗教文化资源目前仅局限于低层次的旅游开发,可充分利用“文化+”模式,将其融合到现代影视业和文学作品中进行深度的内涵挖掘和开发。
第四,补齐开发条件短板,提高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能力。由于开发条件的限制,“黄区”的文化资源禀赋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能力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还比较薄弱,需要重点补齐开发条件的短板。第一,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地加强区内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场地设施,加大基层图书馆、阅览室、农家书屋等的资源配置力度,发展针对盲人等特殊群体需求的公共图书、视听读物、专题节目等[20]。第二,文化产业是知识型产业,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人才是根本。“黄区”应依托“齐鲁文化人才工程”,设立专项基金,培养和引进文化资源开发人才,加强文化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的合作和对接,从高校持续不断地引进人才,完善并优化管理和考核机制,做到既能引得进也能留得住人才。第三,开发条件的提升还需要政府扶植和相关产业支持。政府应重视并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开发与其他科技型产业相结合[29]。同时加强政企合作,进一步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创新使用众筹、PPP等新型融资方式。第四,加强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用特色文化讲述“黄区”故事,增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五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J].理论参考,2011(11):1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03-18(001).
[4] 国家统计局.2017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2%[EB/OL].[2018-10-10].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10/t20181010_1626867.htm.
[5] 张晓明,王家新,章建刚.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6] 李泽华.论供给侧视域下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以济南市章丘区为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83-90.
[7] Kebir L, Crevoisier O. 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the Cultural Legacy of Watchmaking[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8(9): 1189-1205.
[8] 王志标. 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路径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6-34.
[9] 王胜鹏.地方文化资源产业化战略思考[M]//胡惠林,陈昕.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0] 严荔.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区域实现机制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132-136.
[11] Bourdieu P.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or: The Economic World Reversed[J]. Poetics, 1983(4-5): 311-356.
[12] Sepe M. Urban History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Urban Regeneration: A Case of Creative Waterfront Renewal[J]. Planning Perspectives, 2013(4): 595-613.
[13] 申维辰. 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14] Morrison M, Dowell D J. Sense of Place and Willingness to Pay: Complementary Concepts When Evaluating Contributions of Cultural Resources to Regional Communities[J]. Regional Studies, 2015(8): 1374-1386. [15] Noonan D S. Contingent Valuation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003(3-4): 159-176.
[16] Whitehead J C, Finney S 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Submerged Maritime Cultural Resources[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003(3-4): 231-240.
[17] 安玉新.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评价探析[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8(6):38-40.
[18] 杨华. 基于产业化开发视角的文化资源评价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5(4):53-56.
[19] 苏卉. 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的定量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9):797-800.
[20] 沈维萍. 山东省文化资源的协调性保护与开发[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21] 郭梅,吕拉昌,黄茹,等.北京文化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4):109-115.
[22] 闫中晓. 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23] 魏毅强,刘进生,王绪柱. 不确定型AHP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概念及权重[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4(4):16-22.
[24] 胡笙煌. 主观指标评价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1):12-20+62.
[25] 汪侠,顾朝林,刘晋媛,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多层次灰色方法——以老子山风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7(3):625-635.
[26] 张金路,孙才顺,田家怡.黄河三角洲文化概要[M].济南:齐鲁书社,2007.
[27] 贾若祥.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下熠熠生辉,挺起文化自信的脊梁[EB/OL].[2019-04-03].https://mp.weixin.qq.com/s/LYCUXgGbEEsYYfTpze5sXg.
[28] 梁敬升.新型工業化城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东营市为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31-35.
[29] 邢楠.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J].求是学刊,2018(3):82-88.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as a new kinetic energy for development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How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is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economy in various regions. Guided by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dustrializa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ultural resources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potential evaluation system, and quantitatively evaluates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using a multi-level gray evaluatio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cultural resource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region has outstanding endowment and great potential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ut insufficient utilization of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erefore, cultural resources should be fully integrated to coordinate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natur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focus on creating the "Yellow River into the Sea" cult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brand, use the "culture +" mode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development condition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Key Words: Cultural Resources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Potential; Multi-Level Grey Model; Yellow River Delta;High-quality development
关键词: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多层次灰色模型;黄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研究”(J14WF15);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山东省多样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17-JS-16)。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0)007-0131-01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0.007.011
一、引言
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各地区、各领域协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其中文化产业及文旅融合发展是各地区发挥区域优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新时代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愈加凸显。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五年内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3];从统计数据来看,自2004年国家统计局开始统计文化产业数据以来,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一直保持平稳增长,到2017年占GDP的比重上升为4.2%[4]。但从文化产业增长的加速度来看,2010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热运行”态势趋缓[5],逐渐由数量型增长转向更注重质量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短、起点低、规模有限,在经济总量中占比不高,与我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协调,也与文化大国、文化古国的身份不相称。与其他行业类似,文化产业同样存在着高品质产品供给不足、低品质产品供给过剩的情况[6],亟须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和旅游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重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用文化来提升旅游品位和旅游业质量。所以,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文旅融合发展,其质量的提升都需要文化资源高质量的、可持续的开发利用。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要素,要高质高效地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明确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重心,首先必须要对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进行科学评价,以明确其开发价值和方向。目前,学术界对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方法[7]、路径[8]、战略[9]、区域实现机制[6,10]以及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11]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其中,关于文化资源评价研究主要包括文化资源价值的评价[12-13]、文化资源对地区发展贡献的评价[14],以及文化资源评价方法的探究等,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条件价值评估(CVM)[15]、非市场价值评估法[16]、层次分析法[17]、模糊综合评价法[18]以及多层次灰色评价法[19]等。但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对文化资源价值的评估,侧重于对某一类型文化资源或某一行政区域的文化资源进行分析研究,而缺少对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的定量评价研究,对跨行政区的经济性区域和功能性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的研究就更少。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拥有丰富灿烂的文化资源。黄河流域文化包容兼蓄,是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永续内在动力。但目前黄河流域面临着文化遗产保护压力大、黄河文化传承利用质量不高等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选择黄河三角洲区域(简称“黄区”)为研究对象,以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构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体系,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定量测算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值,并从多维度深入分析评价结果,为“黄区”文化资源高质高效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二、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化开发的内涵与机理
(一)文化资源的内涵及特征
文化资源是指凡是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能被利用进行文化生产或开展文化活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文化资源的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化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二是文化资源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经济属性体现在文化资源为文化生产提供基础要素支撑,社会属性体现在其作為意识和精神能够影响人,作为环境和条件能够服务社会发展。三是文化资源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四是文化资源包括已开发的也包括潜在的、未开发的。
文化资源具有地域性、无形性、传承性和动态性[20]四大特征。地域性是指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历史背景和社会土壤孕育和积淀出的文化资源不尽相同;无形性是指很多文化资源表现为精神、理念、意识等不可见的非物质形态,无法形容其形状或大小,但却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传承性是指文化的传递与继承,在历史进程中,文化资源不会轻易中断和消失,而是通过人们的文化活动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动态性是指文化资源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内容会不断被创造和丰富,内涵和外延都在扩大,世界各国的文化资源也在不断交流和融合。所以,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应该是简单的线性的物态转化过程,还应该是一个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增值的动态变化过程,不仅能实现经济效益,还能产生持续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内涵与机理
基于文化资源的内涵和特征,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就是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禀赋,将文化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投入文化产品生产,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规模化,形成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最终达到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实质上就是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当前我国已进入发展的新时代,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已成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文化资源类型不同,其资源禀赋特色、开发条件、市场潜力、开发效益等也不同,导致其产业化开发潜力大小也不同。整体来看,文化资源禀赋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市场需求潜力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动力和方向,开发效益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直接目标,开发条件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支撑和根本保障,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最终目的。只有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类型多样、内涵丰富、价值持续增值的文化资源,从而增强文化资源的资源禀赋,反过来促进其高质量发展(见图1)。基于此内在机理,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的大小,主要受文化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潜力、开发条件以及预期开发效益四个维度因素的综合影响。只有这四个维度因素协调一致、共同优化,才能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首先,文化资源禀赋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内在必要条件,决定了文化资源的先天优势和综合价值,包括文化资源的特色、规模、聚集度、保存状态、传承能力等。但并不是所有禀赋良好的文化资源都适合产业化开发,文化特色不强、市场需求潜力较小的文化资源则并不适合产业化开发,而文化特色强、市场需求潜力大的文化资源才是产业化开发的核心与重心。其次,市场需求潜力也存在地域性差异,受区域消费群体规模、收入水平、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作为外部的市场供求因素,也是文化企业在权衡是否进行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时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再次,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效益是衡量文化资源价值实现的直接指标,开发效益既包括文化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也包括精神文化产品产生的社会效益以及文化生产的低消耗和低污染特点产生的环境效益。最后,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还受到区域硬件、软件等外部环境的约束。如政府政策、技术和创新能力、人才、资本、交通条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能力和开发效果。
三、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是指文化资源可利用程度的大小。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是对文化资源是否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并且能够获得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的能力的衡量,是以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选取合适的指标在文化资源单项评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文化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开发秩序。目前,文化资源开发潜力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和灰色多层次评价法等,考虑到文化资源本身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上部分文化资源统计数据难以获取,本文选择灰色多层次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此方法将灰色系统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所需样本量少,对于信息不确切、不完全确知的系统具有明显的分析优势,曾多次用于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的评价[21],很适合对“小样本、贫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评价。
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的多层次灰色评价过程(图2)如下:首先选择影响文化资源开发潜力的关键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其次根据灰色评价模型确定样本矩阵和评价灰类,求出灰色评价权向量,计算出文化资源开发潜力综合评价值。
(一)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指标体系必须以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综合考虑文化资源禀赋、开发效益、开发条件、市场需求潜力等因素[22]。资源禀赋和开发效益是影响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内在因素,直接关系到文化资源的品位与文化产品的质量。开发条件和市场需求潜力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外在驱动力,决定了文化资源的开发速度和规模,同时也起到了导向作用。目前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詢法、频度统计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考虑到文化资源的复杂性,结合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的系统特征和内涵,本文采用频度统计法,并结合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使用频度统计法,选取有关文化资源、文化旅游资源评价方面的代表性文献67篇,对这些文献中的136项指标[19,21-22]进行应用频度统计;其次,对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其关键影响因素选择针对性强的指标,最后再通过向专家咨询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建立指标体系的主要原则如下:
(1)系统性原则。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是一个涉及多个要素的复杂系统,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应是一个系统体系,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文化资源开发活动的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体现其内涵,同时选取的指标要具有代表性,既要防止指标过多,使指标重叠,又要防止指标过少,遗漏指标信息。
(2)可量化可行性原则。指标的名称、含义和统计口径尽可能规范一致。选用的指标可以从公开的统计资料中获取,或者可根据现有数据计算得出,定性指标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量化处理。
(3)可比性原则。选取的指标要具有可比性,能够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进行比较分析,要尽可能采用相对性指标或人均指标,以便于进行比较。
(4)探索性原则。目前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尚处于不成熟阶段,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在已有的统计指标基础上经过筛选、补充、剔除和替代形成的,基本能满足对不同类型文化资源的比较,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潜力水平。
根据评价指标的频度统计结果,遵循上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文化资源的内涵和特征,最终选取了4个二级指标和19个三级指标构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面的指标构成。目标层即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准则层采用了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潜力、预期开发效益和开发条件4个二级指标,指标层则设置了相对应的19个三级指标(见表1)。 2.确定指标权重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在确定判断矩阵时,采用专家调查法。鉴于不同专家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看法不一致,在确定最终标度值时,需要充分考虑专家意见,当分歧较大时,取众数;当某种意见占主导地位时,取中数[23]。然后通过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后,最终确定指标权重(见表1)。从赋权结果可以看出,准则层的四个指标中资源禀赋权重最大,而在资源禀赋指标下,资源价值和文化特色的权重则相对更大,两者所占权重和接近60%,说明文化资源的价值越大,资源越有特色,其开发潜力也就越大。开发条件虽然在准则层四个指标中权重相对最小,但它却关系着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硬件、软件及外部环境条件,关系着区域或国家间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相对优势。开发条件受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需要通过政策进行弥补,其指标下的基础设施、相关产业支持等要素,直接影响着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能力。此外,市场需求潜力与预期开发效益作为外部的市场供求因素,是文化企业在权衡是否进行文化资源开发时需要着重考虑的。在市场需求潜力指标下,产品市场规模和消费群体收入水平所占权重较大;而预期开发效益指标下,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权重相当,这也体现了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
1.组织专家打分,确定样本矩
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小样本、贫信息”的系统具有明显的分析优势[19],它对观测数据没有特殊的要求和限制,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分析时,一般采用4个以上数据列,就可以得到客观可信的评价结果[24]。由于文化资源类型繁多,涉及的系统复杂,大部分评价指标都难以量化,无法从已有统计资料中获得,故采用专家打分法,得到难以量化指标的数据。
2.确定评价灰类
评价灰类即灰类的等级数、灰数和白化权函数,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评价的问题确定等级数[21]。本研究根据所确立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设立五个灰类,评价灰类序号为e,范围从一到五,分别代表很大、大、中、小、很小。各个灰类的白化权函数见图3:
3.计算综合开发潜力值
首先对二级指标A1、A2、A3、A4作综合评价,计算出综合评价结果B1(j)、B2(j)、B3(j)、B4(j),由此计算可得开发潜力的总灰色评价权矩阵R(j)。
对各指标评价灰类等级值化向量C= (9,7,5,3,1),计算各类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值G(j)=B(j)×CT。同理,G(s)=Bs×C(T)得出各类文化资源各评价因子得分Gi。
4确定评价等级标准
根据评价指标的打分标准、灰类数及白化权数的特点,通过灰类临界值进行计算,确立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等级标准(见表2)。
四、实证分析
黄河三角洲区域主要包括山东省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和烟台市的莱州市,共 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 2.65万km2,占全省1/6,总人口约985万①。该区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文化资源禀赋。结合“黄区”的文化资源实际情况,参照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方法(GB/T 18972—2003)②,可以将“黄区”文化资源分为七大类:自然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节庆赛事文化资源、文学艺术文化资源和现实文化资源[19],并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七大类文化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为了定量测度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对部分难以量化的指标,其数据通过组织专家打分获得。其他指标数据由2012—2017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和各地市统计公报直接得到,或通过运算间接获得。由于专家打分获得的数据与统计数据的量纲不同,所以需要对统计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其转化为十分制进行赋值,得到与专家打分相统一的对应赋值。具体来说,先计算黄河三角洲区域五年的各指标xi的平均值i,再通过Xi=标准化,转化为十分制進行赋值[25]。
(二)评价结果及分析
按照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计算,最终得到“黄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潜力值和七大类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潜力值,见表3。
1.“黄区”文化资源产业化综合开发潜力较大
整体来看,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值为6.387,开发潜力值落入区间[5.64,6.886]且更靠近右端点,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综合开发潜力较大。从四个评价指标得分来看,G(资源禀赋)>G(预期开发效益)>G(市场需求潜力)>G(开发条件),表明“黄区”的文化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市场需求潜力和预期开发效益较大,但受限于开发条件。
首先,从资源禀赋来看,“黄区”自然景观文化与人文景观文化交相辉映,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提供了良好条件。第一,“黄区”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黄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家荟萃,节庆民俗地域特色鲜明,黄河文化、生态文化、孙子文化、吕剧文化、油城文化等特色文化闻名国内外。第二,黄河文化特色突出。黄河三角洲形成了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26];惠民的魏氏庄园集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孙子文化和民俗事象于一体,是黄河农耕文化具体表现;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孕育了似黄河般坚忍不拔的敢打敢闯的石油文化。第三,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品质高。“黄区”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贝壳堤岛、世界唯一的黄河入海口景观、孙子兵学文化以及许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从市场需求潜力来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上“黄区”交通便利,优质的文化产品不仅受到区内消费者的青睐,还能吸引其他区域、远距离的消费者。再次,从预期开发效益来看,“黄区”文化资源的高质高效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助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民众素质,而且还能起到有效保护文化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2.自然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大,优势突出,其他类型文化资源利用质量不高
从七大类文化资源得分来看,G(自然文化)>G(历史文化)>G(民俗文化)>G(节庆赛事文化)>G(文學艺术)>G(现实文化)>G(宗教文化)。其中,“黄区”的自然、历史、民俗三类文化资源在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潜力和预期开发效益三个方面的评价值均在6分以上,与其他四类文化资源相比具有优势。这意味着“黄区”今后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要以自然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三大类文化资源为重点。
具体来看,“黄区”内自然文化的资源禀赋评价值超过7,开发潜力等级为“大”,明显优于其他六类文化资源,且高出自然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潜力得分,优势显著。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禀赋良好,开发潜力较大,但目前内涵挖掘和开发程度不够。部分历史遗迹尚处于初步开发或无序开发状态,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华寺遗址、丁公遗址出土的文物仅用于研究和馆藏,还尚未向公众开放;对孙子兵学文化、董永孝文化、范仲淹忧乐文化,缺少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和创新性开发;剪纸、布老虎、草柳编等民间艺术,虽然门类众多,但是多为家庭式作坊,规模较小、竞争力弱、缺乏集中式规模化开发和融合开发。此外,节庆赛事文化的资源禀赋和预期开发效益也比较突出,目前主要有“两会三节”:胡集书会、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孙子国际文化节、乐陵金丝小枣节和吕剧文化艺术节,虽然受到开发条件和市场需求潜力限制,但是产品市场规模和消费群体规模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在后三类文化资源中,文学艺术的资源禀赋优势较为突出,开发潜力较大。宗教文化资源尚局限于低层次的旅游开发,需要进行创意开发和融合开发。
3.“黄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明显受到开发条件限制
“黄区”虽然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但从整体上来看,其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受到基础条件和文化人才等因素的制约。黄河三角洲区位条件优越,文化资源特色鲜明,但黄河沿岸各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文化基础设施相对不足,文化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据统计,2017年东营和滨州两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4个,博物馆19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个,艺术表演团体11个①,与省内其他地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较省内其他地区明显不足。同时,缺乏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一方面,当地高校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足,缺少既有扎实的文化经济学理论,又通晓现代管理运营理念的人才;另一方面,文化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和对接不足,加上自身管理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有限。此外,“黄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资本及相关产业支撑不足,导致其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较低,规模较小,未能很好地将其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探究了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内涵和机理,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开展了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研究。通过构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以黄河三角洲区域为例定量测度分析了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整体来看,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潜力较大。从四个分项指标来看,资源禀赋得分最高,开发条件得分最低,市场需求潜力和预期开发效益得分居中,表明“黄区”的文化资源禀赋优势相对突出,市场需求潜力和预期开发效益较大,但受开发条件限制;第二,从七大类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值来看,自然文化资源得分最高,其综合开发潜力和资源禀赋都明显优于其他六类文化资源,是开发的重点,民俗和历史文化资源得分居其次,开发优势比较明显,也是重点开发的资源;第三,“黄区”的开发条件大大低于其他三项指标得分,是“黄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主要限制因素,急需弥补这一短板。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结合“黄区”实际,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促进其禀赋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整合文化资源,协调好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黄区”文化资源分布广泛,综合开发潜力较大,但未能突破行政区域限制进行充分整合,文化资源开发仍处于各自为阵的状态,缺乏强有力的统筹规划和协调配合,彼此之间尚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文化旅游发展缺乏协调衔接,造成了文化资源的分散和同质化利用,利用效率低。为此,首先,应重点对同质化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对其进行详细调查和记录,建立统一数据库,统一进行科学规划和开发[20]。如在整合黄河文化、孙子文化等资源的基础上打造旅游服务一条龙的“黄河文化游”和“孙子文化专线游”。其次,“黄区”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应对其进行保护,以维持自然和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应成立专门部门,在开发过程中对文化资源及其所处环境的改变进行评估和监测,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协调好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现动态平衡[20]。同时,加强对生态、人文环境的保护,促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其所处环境的协调,做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再次,在遵循原真性、完整性原则的基础上,对于优秀的黄河文化遗产,包括有形的遗产、遗址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对于物质型遗产,应该重保护、轻开发;对于非物质型遗产,应当保护与生产性开发并重,避免其失传和灭绝,使其发挥出使用价值,不断提高其展示水平和传承活力。最后,重视并肯定文化资源的价值。文化资源既具有存在价值也具有使用价值。文化资源的传承性是以其存在价值为前提的,所以,需将其作为投入要素纳入成本与效益核算,坚决禁止破坏文化资源存在价值的文化资源消耗行为,以此来保证文化资源可持续性开发。
第二,发挥自然文化资源优势,重点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黄区”自然文化资源禀赋高,具有明显的开发优势,但旅游开发程度不高,目前以水面游览、古城古镇游览和博物馆、纪念馆参观为主,缺乏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体验项目,黄河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强[27]。为此,“黄区”应以自然文化资源为依托,融合历史和民俗文化资源,重点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品牌。首先,重点打造“黄河入海,龙腾东营”和“孙子故里,生态滨州”两大核心城市品牌。开发黄河入海口生态旅游,可开展观鸟、骑马、漂流、狩猎、科考等探险与观光项目,使黄河生态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民风习俗文化资源为依托,可开发杨家埠风筝、木版年画、吕剧之乡等品牌,打造民俗生态旅游;以孙子故园和孙子兵法城为依托,可开发以军事为主题的益智类游戏,同时结合周围乡村的人文资源,开发孙子文化特色旅游。其次,做好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节庆会展活动。“黄区”内节庆会展文化资源禀赋、预期开发效益具有比较优势,应重点发展“两会三节”,在提高会展质量基础上扩大规模,打造具有黄河三角洲文化特色的节庆会展品牌,助力文化旅游。再次,积极制作文化旅游影视作品。可以依托黄河口自然生态文化,生产以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为题材的文化艺术产品、广播影视产品等,如东营市以黄河口湿地作为原生态景观,制作了首部大型原创舞台剧《黄河口奇缘——天鹅》[28],提高大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最后,建设好“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东营、滨州等市黄河沿线旅游资源,突出黄河入海世界奇观,串联黄河口自然湿地生态文化、孙子兵学文化、“两会三节”等节庆会展文化以及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强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保护与有序开发。同时,打造“黄河三角洲旅游文化平台”,通过平台对整个“黄区”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线上整合和整体策划宣传,通过市场运作和政企联合投资,发挥出巨大的区域带动和辐射作用。 第三,运用“技术”+“创意”模式,提高文化资源利用质量。文化具有传承性,文化资源的内涵是可以重复开发利用的,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融合开发关键是需要创意和技術的支持,只有使游览与体验融合、历史与现代融合、虚实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才能打造高质量的文化产品。“黄区”除自然文化优势明显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节庆赛事文化、文学艺术资源和宗教文化资源都有较大的开发价值,目前主要缺少内涵升华的创意和点石成金的开发手段,其利用形式和途径仍比较单一,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有限,创造性转化不足,其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促进“黄河文化”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将互联网技术融入黄河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讲好黄河故事,推动黄河文化“走出去”。对于未向公众开放的重点文物,可运用灵活多样的展示形式,如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在线展示。对于民风习俗文化资源,可结合影视业和文娱会展业,凭借3D动漫、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创意性开发[22]。再次,“文化+创意”凸显文化资源特色。如孙子文化作为高品质的、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可结合文学艺术作品和影视作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并以现代社会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再如宗教文化资源目前仅局限于低层次的旅游开发,可充分利用“文化+”模式,将其融合到现代影视业和文学作品中进行深度的内涵挖掘和开发。
第四,补齐开发条件短板,提高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能力。由于开发条件的限制,“黄区”的文化资源禀赋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能力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还比较薄弱,需要重点补齐开发条件的短板。第一,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地加强区内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场地设施,加大基层图书馆、阅览室、农家书屋等的资源配置力度,发展针对盲人等特殊群体需求的公共图书、视听读物、专题节目等[20]。第二,文化产业是知识型产业,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人才是根本。“黄区”应依托“齐鲁文化人才工程”,设立专项基金,培养和引进文化资源开发人才,加强文化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的合作和对接,从高校持续不断地引进人才,完善并优化管理和考核机制,做到既能引得进也能留得住人才。第三,开发条件的提升还需要政府扶植和相关产业支持。政府应重视并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开发与其他科技型产业相结合[29]。同时加强政企合作,进一步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创新使用众筹、PPP等新型融资方式。第四,加强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用特色文化讲述“黄区”故事,增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五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J].理论参考,2011(11):1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03-18(001).
[4] 国家统计局.2017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2%[EB/OL].[2018-10-10].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10/t20181010_1626867.htm.
[5] 张晓明,王家新,章建刚.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6] 李泽华.论供给侧视域下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以济南市章丘区为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83-90.
[7] Kebir L, Crevoisier O. 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the Cultural Legacy of Watchmaking[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8(9): 1189-1205.
[8] 王志标. 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路径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6-34.
[9] 王胜鹏.地方文化资源产业化战略思考[M]//胡惠林,陈昕.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0] 严荔.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区域实现机制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132-136.
[11] Bourdieu P.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or: The Economic World Reversed[J]. Poetics, 1983(4-5): 311-356.
[12] Sepe M. Urban History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Urban Regeneration: A Case of Creative Waterfront Renewal[J]. Planning Perspectives, 2013(4): 595-613.
[13] 申维辰. 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14] Morrison M, Dowell D J. Sense of Place and Willingness to Pay: Complementary Concepts When Evaluating Contributions of Cultural Resources to Regional Communities[J]. Regional Studies, 2015(8): 1374-1386. [15] Noonan D S. Contingent Valuation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003(3-4): 159-176.
[16] Whitehead J C, Finney S 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Submerged Maritime Cultural Resources[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003(3-4): 231-240.
[17] 安玉新.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评价探析[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8(6):38-40.
[18] 杨华. 基于产业化开发视角的文化资源评价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5(4):53-56.
[19] 苏卉. 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的定量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9):797-800.
[20] 沈维萍. 山东省文化资源的协调性保护与开发[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21] 郭梅,吕拉昌,黄茹,等.北京文化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4):109-115.
[22] 闫中晓. 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23] 魏毅强,刘进生,王绪柱. 不确定型AHP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概念及权重[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4(4):16-22.
[24] 胡笙煌. 主观指标评价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1):12-20+62.
[25] 汪侠,顾朝林,刘晋媛,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多层次灰色方法——以老子山风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7(3):625-635.
[26] 张金路,孙才顺,田家怡.黄河三角洲文化概要[M].济南:齐鲁书社,2007.
[27] 贾若祥.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下熠熠生辉,挺起文化自信的脊梁[EB/OL].[2019-04-03].https://mp.weixin.qq.com/s/LYCUXgGbEEsYYfTpze5sXg.
[28] 梁敬升.新型工業化城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东营市为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31-35.
[29] 邢楠.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J].求是学刊,2018(3):82-88.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as a new kinetic energy for development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How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is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economy in various regions. Guided by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dustrializa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ultural resources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potential evaluation system, and quantitatively evaluates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using a multi-level gray evaluatio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cultural resource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region has outstanding endowment and great potential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ut insufficient utilization of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erefore, cultural resources should be fully integrated to coordinate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natur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focus on creating the "Yellow River into the Sea" cult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brand, use the "culture +" mode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development condition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Key Words: Cultural Resources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Potential; Multi-Level Grey Model; Yellow River Delta;High-quality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