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父母教养方式就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主要从目前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以及不同类型的父母教育方式对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父母教育方式
人文关怀是一种新的概念。人文,主要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和社会现象,而人文关怀,主要是指结合人类社会各种文化与现象,满足人们的要求与需要,做到以人為中心,以人为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倡导人文关怀思想的传播,在各个领域中,也要注重人文关怀的应用。在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能力强弱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一、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观念意识的提高,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各大医学院校在对护理专业的培养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护理专业的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结合与国际医护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比较来看,中国的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从认知到勇敢等各方面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人文关怀观念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虽然后期加大了各方面的培养措施,人文关怀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由于根基尚浅,未能达到先进水平,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牢固,但实际经验不足,并且勇气以及认知等各方面都跟不上节奏。而国际上其他国家,在医护过程中,人文关怀教育起步较早,课堂教育方式也更为积极、主动,师生间的交流也更积极主动,教育效果也就相对偏高。其次,外国家庭教育中,倡导积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这对于孩子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来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对于中国教育来说,若非独生子女,较少享受到偏爱,更能考虑病人的感受,从而表现出更好的人文关怀能力。而对于独生子女来说,由于父母偏爱较多,对于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也更加困难。
二、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对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于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的发展,以下,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1、情感温暖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是指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表现出包容、关怀以及尊重的一种教养方式。有研究表明,父母采用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跟孩子的认知、勇气以及耐心等各方面都成正相关的关系。还有研究表明,在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更容易培养出善良、阳光以及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也更能表现出对他人的关怀,以及社会责任感,相应的,亲社会也会提高。并且,在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下,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暖与关爱,可以提高护理专业大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所以,情感温暖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2、拒绝型的父母教育方式不利于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拒绝型的教养方式是指,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采用惩罚、责骂等方式处理,在平时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过于严格苛刻。有研究表明,若父母采用严格苛刻的教养方式,容易造成孩子两个极端的性格。一方面是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内向的性格倾向,对于社会完全处于被动、回避的状态。这种性格在勇气等能力方面严重不足,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困难。另一个方面,是孩子容易产生暴躁、易怒的性格,这种性格下,耐心等各方面的能力欠缺,也不利于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拒绝型的教养方式,对于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具有消极作用。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的心理问题,从而不能很好的关注病人的各方面情况,并且工作积极性下降,最终阻碍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三、总结
总而言之,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待提高,在以后的学校教育中,要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恰当运用情感温暖型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温暖与关怀,这都有利于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并且,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成高相关,正相关的关系。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如果父母教养方式得当,采用情感温暖的方法,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就有着积极作用。若父母采用拒绝式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有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所以,要重视家庭因素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于聪聪,江晓涵,张晴,刘文璐,王庆华. 护理专业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3):117-118.
[2]杨梅,陈峰,张文洁. 护理部主导的护士人文关怀培训实践与效果[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3):141-143.
[3]姚娟,吴丽荣,张春梅,何叶成,胡小萍. 高等卫生职业院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专业承诺的相关性研究[J]. 全科护理,2020,18(34):4812-4814.
[4]常娜.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培养分析[J]. 中国新通信,2020,22(23):243-244.
[5]管亮,孙宏亮. 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对策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33):2627-2631.
[6]周军,孙璇. 人文关怀没有边界 护士也需人文关怀[J]. 全科护理,2020,18(31):4339-4342.
[7]王若楠,刘芳,姚洁,李晓伟,张蜜. 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05):658-662.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9)
关键词: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父母教育方式
人文关怀是一种新的概念。人文,主要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和社会现象,而人文关怀,主要是指结合人类社会各种文化与现象,满足人们的要求与需要,做到以人為中心,以人为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倡导人文关怀思想的传播,在各个领域中,也要注重人文关怀的应用。在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能力强弱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一、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观念意识的提高,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各大医学院校在对护理专业的培养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护理专业的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结合与国际医护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比较来看,中国的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从认知到勇敢等各方面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人文关怀观念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虽然后期加大了各方面的培养措施,人文关怀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由于根基尚浅,未能达到先进水平,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牢固,但实际经验不足,并且勇气以及认知等各方面都跟不上节奏。而国际上其他国家,在医护过程中,人文关怀教育起步较早,课堂教育方式也更为积极、主动,师生间的交流也更积极主动,教育效果也就相对偏高。其次,外国家庭教育中,倡导积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这对于孩子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来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对于中国教育来说,若非独生子女,较少享受到偏爱,更能考虑病人的感受,从而表现出更好的人文关怀能力。而对于独生子女来说,由于父母偏爱较多,对于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也更加困难。
二、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对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于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的发展,以下,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1、情感温暖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是指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表现出包容、关怀以及尊重的一种教养方式。有研究表明,父母采用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跟孩子的认知、勇气以及耐心等各方面都成正相关的关系。还有研究表明,在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更容易培养出善良、阳光以及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也更能表现出对他人的关怀,以及社会责任感,相应的,亲社会也会提高。并且,在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下,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暖与关爱,可以提高护理专业大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所以,情感温暖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2、拒绝型的父母教育方式不利于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拒绝型的教养方式是指,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采用惩罚、责骂等方式处理,在平时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过于严格苛刻。有研究表明,若父母采用严格苛刻的教养方式,容易造成孩子两个极端的性格。一方面是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内向的性格倾向,对于社会完全处于被动、回避的状态。这种性格在勇气等能力方面严重不足,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困难。另一个方面,是孩子容易产生暴躁、易怒的性格,这种性格下,耐心等各方面的能力欠缺,也不利于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拒绝型的教养方式,对于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具有消极作用。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的心理问题,从而不能很好的关注病人的各方面情况,并且工作积极性下降,最终阻碍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三、总结
总而言之,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待提高,在以后的学校教育中,要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恰当运用情感温暖型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温暖与关怀,这都有利于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并且,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成高相关,正相关的关系。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如果父母教养方式得当,采用情感温暖的方法,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就有着积极作用。若父母采用拒绝式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有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所以,要重视家庭因素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于聪聪,江晓涵,张晴,刘文璐,王庆华. 护理专业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3):117-118.
[2]杨梅,陈峰,张文洁. 护理部主导的护士人文关怀培训实践与效果[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3):141-143.
[3]姚娟,吴丽荣,张春梅,何叶成,胡小萍. 高等卫生职业院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专业承诺的相关性研究[J]. 全科护理,2020,18(34):4812-4814.
[4]常娜.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培养分析[J]. 中国新通信,2020,22(23):243-244.
[5]管亮,孙宏亮. 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对策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33):2627-2631.
[6]周军,孙璇. 人文关怀没有边界 护士也需人文关怀[J]. 全科护理,2020,18(31):4339-4342.
[7]王若楠,刘芳,姚洁,李晓伟,张蜜. 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05):658-662.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