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西藏高校进行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的人文素质培养,有利于大学生的心智成长,有利于激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而诗歌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藏汉文化间有很多共通之处。只有在高校实现多角度多渠道的文化传承,才能走上高校素质教育的新台阶。
【关键词】文化 共通性 诗歌教学 吟诵 直觉
【科研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藏项目“中兽医文化与藏兽医文化相结合应用于西藏动物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项目批准号:11XZJCZH0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54-01
一、在西藏高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高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基于现今传统文化严重断层的现状而提出的,再加上当今学生所学科目分割独立,缺乏融会贯通,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只有当学生了解自己所学这门语言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才能增强其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而在西藏高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更是势在必行,因为“藏族学生身处藏汉文化的交叉地带, 他们用藏语写作, 更多地用汉语写作”[1], 所以尴尬地夹在这两种传统文化之间。
二、以诗歌为载体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那到底以什么为载体传播传统文化才能在两种文化之间找到共通性呢?《毛诗序》中记载:“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近于诗。”我想可以起到连接作用的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诗歌。
(一)诗歌的起源以人类天性为基础
“诗歌是最早出世的文学,这是文学史家公认的事实” [2],而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人们吟咏、歌唱、舞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表现情感,这是人类的天性使然。所以即使世界各地的诗歌形式、语言和背后的文化各异,我们依然能通过翻译与他们产生共鸣,这也是诗歌能在不同文化之间起到沟通作用的原因。
(二)诗歌的特质符合藏民族的集体性格
藏民族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民族,热爱音乐、舞蹈,热爱充满神明谕示的六字真言,他们渴望通过关注自身的灵魂去追随那些神明的踪迹。
调查显示藏族学生特别是牧区1至7岁孩子的学前教育基本上是在家中完成的,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来源于藏族传统文化的主体——藏传佛教,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信仰, 而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信仰。“佛陀是我们所敬仰的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3]这里面包括藏族的传统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诗歌(史诗),所以藏族学生从受教育的那天起就生活在神性、充满诗意的家园。“他们生活在不断的提醒中, 他们被有意无意地一再告知,每一株花草, 每一个生灵都有其生存的独特意义。诗性的真理和认识就这样绵绵不绝地从幼时就进入到他们的灵魂之中。”[4]
三、以诗歌为基础探索在西藏高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风格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有研究显示藏族学生喜欢群体活动,在其中能够表现出足够的胆量和能力,但是在课堂中,单个的藏族学生表现的总是胆小害羞,不喜欢个体的自我表现。[5]
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认知风格,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偏好,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可能会激发他们的潜力。比如在高校中的诗歌教学基本以鉴赏为主,吟诵为辅,而笔者认为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仍然是学习古诗词最经典、最有效的方法。
所以用集体吟诵的方式让学生在头脑里还原诗歌所营造的画面,这种直观感性的经验比那些严密的逻辑分析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一些。古话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二)重视直觉,让学生用自己的直观感性去读诗、欣赏诗歌
诗歌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需要直觉,直觉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摆脱诗歌外在形式和内在文化杂质的拖累,完全因其本身情感而领悟到一种境界。“直觉的本质在于真,它卸去了某些文化化妆”。[6]
因为直观感性是读诗时能够形成画面感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在课堂上我鼓励每位学生在脑子里还原一首诗歌的情境,让他们沉浸在诗歌想要表达的情感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加强了想象和冥思的能力,自然而然就能对一首诗歌进行赏析。有一种错误的做法是把诗歌逐字逐句的翻译成白话文,这样学生虽然看起来懂了,其实已经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感知的能力,也是对语言美的破坏。
(三)融入现实,让学生把诗歌中的智慧内化为自己的人生哲理
近几年,社会上兴起了一股“诗歌无用”的言论,学生家长都把所有重心放在了专业技术知识上面,传统文化着实受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冷遇。这不仅反映了商品经济社会人们的势利,更反映了诗歌教学的失败。
我想如果学了诗歌能获得做人做事的智慧,相信没有哪位家长会不重视吧。
叶嘉莹先生说:“屈原、杜甫、辛弃疾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用生命来写作他的诗篇,用生活来实践他的诗篇的,他整个诗词是跟他的生活生命结合在一起。”[7]所以中国传统诗歌既反映了中国士人的集体性格,也反映了他们在面临困境时的生活智慧。
所以减少“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之类的讲解,而是把诗歌的精髓——文化和智慧讲解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精神家园,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诗歌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的方式方法还需要每位老师因地制宜,选择出最合适自己学生的教学途径来。但对诗歌的重视肯定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所以把诗意的种子播撒于每位学生的心田之中,也就是把真善美的精神力量传授给每位学生。
参考文献:
[1]才旺瑙乳.旺秀才丹.《当代藏族诗人诗选》[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2]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 [4]才旺瑙乳.旺秀才丹.《当代藏族诗人诗选》[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5]达瓦.《研究藏族学生特点 积极实施素质教育》[J].西藏教育,2012,(2):7~8
[6]杨义.《直觉的魅力与流水用典——李白诗歌的诗学思维》[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4):37~40
[7]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江洋(1987-),女,四川成都人,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助教。
【关键词】文化 共通性 诗歌教学 吟诵 直觉
【科研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藏项目“中兽医文化与藏兽医文化相结合应用于西藏动物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项目批准号:11XZJCZH0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54-01
一、在西藏高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高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基于现今传统文化严重断层的现状而提出的,再加上当今学生所学科目分割独立,缺乏融会贯通,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只有当学生了解自己所学这门语言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才能增强其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而在西藏高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更是势在必行,因为“藏族学生身处藏汉文化的交叉地带, 他们用藏语写作, 更多地用汉语写作”[1], 所以尴尬地夹在这两种传统文化之间。
二、以诗歌为载体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那到底以什么为载体传播传统文化才能在两种文化之间找到共通性呢?《毛诗序》中记载:“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近于诗。”我想可以起到连接作用的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诗歌。
(一)诗歌的起源以人类天性为基础
“诗歌是最早出世的文学,这是文学史家公认的事实” [2],而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人们吟咏、歌唱、舞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表现情感,这是人类的天性使然。所以即使世界各地的诗歌形式、语言和背后的文化各异,我们依然能通过翻译与他们产生共鸣,这也是诗歌能在不同文化之间起到沟通作用的原因。
(二)诗歌的特质符合藏民族的集体性格
藏民族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民族,热爱音乐、舞蹈,热爱充满神明谕示的六字真言,他们渴望通过关注自身的灵魂去追随那些神明的踪迹。
调查显示藏族学生特别是牧区1至7岁孩子的学前教育基本上是在家中完成的,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来源于藏族传统文化的主体——藏传佛教,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信仰, 而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信仰。“佛陀是我们所敬仰的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3]这里面包括藏族的传统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诗歌(史诗),所以藏族学生从受教育的那天起就生活在神性、充满诗意的家园。“他们生活在不断的提醒中, 他们被有意无意地一再告知,每一株花草, 每一个生灵都有其生存的独特意义。诗性的真理和认识就这样绵绵不绝地从幼时就进入到他们的灵魂之中。”[4]
三、以诗歌为基础探索在西藏高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风格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有研究显示藏族学生喜欢群体活动,在其中能够表现出足够的胆量和能力,但是在课堂中,单个的藏族学生表现的总是胆小害羞,不喜欢个体的自我表现。[5]
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认知风格,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偏好,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可能会激发他们的潜力。比如在高校中的诗歌教学基本以鉴赏为主,吟诵为辅,而笔者认为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仍然是学习古诗词最经典、最有效的方法。
所以用集体吟诵的方式让学生在头脑里还原诗歌所营造的画面,这种直观感性的经验比那些严密的逻辑分析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一些。古话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二)重视直觉,让学生用自己的直观感性去读诗、欣赏诗歌
诗歌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需要直觉,直觉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摆脱诗歌外在形式和内在文化杂质的拖累,完全因其本身情感而领悟到一种境界。“直觉的本质在于真,它卸去了某些文化化妆”。[6]
因为直观感性是读诗时能够形成画面感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在课堂上我鼓励每位学生在脑子里还原一首诗歌的情境,让他们沉浸在诗歌想要表达的情感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加强了想象和冥思的能力,自然而然就能对一首诗歌进行赏析。有一种错误的做法是把诗歌逐字逐句的翻译成白话文,这样学生虽然看起来懂了,其实已经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感知的能力,也是对语言美的破坏。
(三)融入现实,让学生把诗歌中的智慧内化为自己的人生哲理
近几年,社会上兴起了一股“诗歌无用”的言论,学生家长都把所有重心放在了专业技术知识上面,传统文化着实受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冷遇。这不仅反映了商品经济社会人们的势利,更反映了诗歌教学的失败。
我想如果学了诗歌能获得做人做事的智慧,相信没有哪位家长会不重视吧。
叶嘉莹先生说:“屈原、杜甫、辛弃疾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用生命来写作他的诗篇,用生活来实践他的诗篇的,他整个诗词是跟他的生活生命结合在一起。”[7]所以中国传统诗歌既反映了中国士人的集体性格,也反映了他们在面临困境时的生活智慧。
所以减少“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之类的讲解,而是把诗歌的精髓——文化和智慧讲解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精神家园,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诗歌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的方式方法还需要每位老师因地制宜,选择出最合适自己学生的教学途径来。但对诗歌的重视肯定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所以把诗意的种子播撒于每位学生的心田之中,也就是把真善美的精神力量传授给每位学生。
参考文献:
[1]才旺瑙乳.旺秀才丹.《当代藏族诗人诗选》[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2]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 [4]才旺瑙乳.旺秀才丹.《当代藏族诗人诗选》[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5]达瓦.《研究藏族学生特点 积极实施素质教育》[J].西藏教育,2012,(2):7~8
[6]杨义.《直觉的魅力与流水用典——李白诗歌的诗学思维》[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4):37~40
[7]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江洋(1987-),女,四川成都人,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