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生态学视角观察德育干预情况是当前推动德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思维模式。为考察当下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干预系统的构建情况,作者从生态学视角对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干预系统进行研究考察,基于调研现状反馈探究海南省德育面临的困境,基于德育要素双向互动的德育干预模式构建及德育干预系统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有机统一的促进提出对策。
关键词: 生态学 中小学德育 干预系统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字,原意是家或者生物生存的环境。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拓宽了“生态”一词的视域,强调在某一环境系统内部,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环境及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及信息交流。基于此,作为教育生态系统中子系统之一的德育干预系统即为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德育要素之结合,主要以人为干预手段施加影响,具有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的特定功能,并表现为处在一定环境中的结构稳定的有机整体。以生态学视角分析德育干预系统,关注德育要素、德育环境之间的关系、共性及相互影响,有利于更加系统、全面地发现目前海南省存在的德育问题,并寻找解决路径,促进海南省德育环境的平衡与稳定。
一、生态学视角下的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干预系统之考察
1.德育要素之间呈现自上而下的单向交流困境
一般认为,德育实施者与被德育者是德育干预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与此同时,德育政策的制定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值得强调,德育干预系统的良性运行需要德育实施者与被德育者之间、德育政策的制定者与德育实施者之间实现双向交流、相互作用的关系。
基于此,反观海南省中小学德育现状,通过调研得知,德育实施者与被德育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自上而下单向交流困境,表现为,在面向海南城乡中小学进行抽样调研的过程中发现,22.64%的教师以传统讲授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之“教”和学生的“听”相结合,反映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存在被德育者的主体性忽视之情况,整个德育过程呈现出一种单向授受的状态。如果教师专注于传输德育知识,仅把学生视作被动接受的客体,忽视知识系统的自主构建及德育内化的过程,容易阻碍学生主体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变。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与德育教师沟通交流情况”相关问题的调研上,抽样调研的对象中有63.93%的中学生偶尔与老师沟通,而31.15%的中学生与德育老师之间没有沟通,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缺少与德育课教师的经常性交流,这在某种程度上亦体现出由于自上而下的单项交流困境,易造成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不利于德育教学工作的大范围推广与深层次推进。与此同时,基于调研,德育政策制定者与德育实施者之间亦存在一定的自上而下单向交流困境,这一困境受各类因素影响,如边远贫困地区,由于信息化工程未全覆盖校园,造成一线德育教师缺乏教学情况线上反馈,引发自下而上信息交流闭塞局面。又如,由于省内中小学体现为城乡村之间的集中分布与分散分布相结合,造成调研走访的压力,德育政策的制定者和德育实施者(主要为一线德育教师)缺乏长期性、广泛性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等等。长此以往,不利于德育政策的有效制定与实施。
2.德育干预系统的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存在断层
一般认为,德育干预系统的微观环境是课堂德育情景,德育干预系统的宏观环境是社会德育情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1年曾经提出过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他与助手通过“拒绝诱惑”“模仿学习”及“言行一致”的实验结果分析,总结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即对社会行为的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等活动习得和养成的”这一结论。由此可知,社会是影响儿童道德行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此理论延续,现在倡导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教育理念亦体现了德育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有机结合对于中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提升的重要意义。
通过抽样调研得知,在被调研对象中,仅有25.81%的小学和22.95%的中学经常组织德育类相关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数据反馈出,省内大部分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形式,主要基于校内教学,缺乏德育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德育系统未能与社会德育系统之间形成动态开放的互动状态,这一现状不利于课堂中模拟的德育情景与社会真实存在的德育情景之间的有效衔接,易容易导致学生面对真实社会情境及其中较为复杂的群体利益冲突、个人利益冲突及社会权威问题时的价值选择困难;不利于学生减少角色混乱及对统一价值观的澄清、选择与自主建构,不利于整个德育系统的良性发展。然而,事实需要面对的是,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深入推进,推进德育干预系统的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的有机结合,是应对价值观多元、应对各类社会新情况与新挑战的必然路径。
二、生态学视角下的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干预系统之完善
1.构建德育要素双向互动的德育干预模式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强调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各个要素与因子之间的双向互动作用,促进生态系统整体效应的有效发挥。因此,一般认为,德育实施者与被德育者之间、德育政策制定者与德育实施者之间应呈现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双向互动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德育系统的合力,促进德育干预系统的良性发展。
基于上述调研现状反馈,推进德育要素双向互动干预模式之构建,首先,在理念上要达成共识。即无论是德育政策制定者、德育实施者、被德育者之间要形成互为“基础”的理念,既是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道理,德育政策的有效制定不可闭门造车而所有依据源于现实反馈及需要,而现实反馈便主要是从德育实施者的德育实施情况,被德育者的学习效果情况中考察,对应地,在其中得以检验,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是德育政策的制定者、德育实施者还是被德育者,都不是单一的概念。在德育教育的实施上,相关政策的制定需要相关主管部门相互协调。其次,要深入推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基于此,德育政策的制定者,即各级各类政府之间,以及与统筹德育实施者的学校之间便需要构建紧密的信息畅通平台,日常办公事务中最常用的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的运用,使基于手机广泛运用条件的信息交流更高效快捷。此外,各级相关政府机关、各级中小学等德育教育组织应该专门建立本官网下的德育教育二级网站,在调研中,通过浏览发现,相关网站的建設比较单薄,更新不及时,因考虑设专项、专管、专答人员,值得强调的是,这里的专答体现的是相关专项网站的设置不能形同虚设,而应该构建上下联动机制,不仅是决策、新闻的发布,更应该是公众反馈问题,为公众答疑解惑的平台,这样才能相对实现信息沟通的价值。与此同时,由于手机和移动通讯的普及,德育的实施者与被德育者之间,即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广泛运用各类信息平台,促进情感交流,增强德育教育效果。当然,值得强调的是,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还在发展阶段,德育政策的制定者要获得有效数据,仍然需要通过定期开会、定期论坛、不定期调研等方式走到基层,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信息,这就需要有完善的责任机制予以保障,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内部应该合理划分权责,即分管德育教育的部门应做到相应的职能具有相应承担的责任,并具有相应的能力。另一方面,不仅有权必有责,还有便是用权受监督。不仅需要强化行政部门的内部监督,还需要扩展全方位、多层次监督,包括党的监督、以下至上的人民群众的监督等,与此同时,构建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政府问责机制,以此促进权利监督的真正切实落实,为权力的有效行使保驾护航。再者,优化协调和评估机制。即德育政策制定者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协调机制和评估机制的优化。要创建优化的协调机制和评估机制,从深层次而言,需要树立整体利益理念,立足于公共利益,以寻求公共利益为目标,确立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文化构建,从具体实施角度看,要尽可能避免部门之间的工作重复与工作冲突,需要在兼顾各职能部门利益的前提下实现部门间目标整合,形成规范的合作协定,明确共同目标、各部门承担的责任、可能贡献的资源,工作汇报定期制度及合作绩效评估方法等,如海南省相关负责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部门,可以通过相互协商、依据实际,确立德育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海南省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目标(中长期、短期目标),确立每一年德育教育开展的行动方案,明确开展的活动及活动的具体实施部门,并定期不定期开展工作汇报交流会,将活动实施情况予以汇报总结。这种方式将有助于提高德育政策制定者相关职能部门的行动效率,避免重复开展同类型的活动,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升活动开展的实效性。此外,部门间协调还需要构建有效的监督问责机制。 2.促进德育干预系统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强调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境系统通过彼此之间物质、能量、信息方面的双向交流、转换与影响,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一般认为,作为德育干预系统的微观环境的课堂德育情景与作为德育干预系统的宏观环境的社会德育情景之间应呈现出一种无缝衔接、动态开放的互动状态,才能更好地发挥德育干预系统在德育教学实效性提升中的作用。
德育干预系统的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存在断层,是目前中小学德育教育普遍存在的困境。要解决这一困境,首先要确立目标的一致性,即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之目标的一致性。学校之德育教育主要在于给予学生德育的理论知识,换言之,主要是知识的输出,社会则是主要实践和验证所学德育知识的场所,值得强调的是,家庭亦然。家庭作为社会有机构成的要素,与被德育者的良好德育行为养成息息相关,亦可纳入德育干预系统之宏观环境中。所谓目标的一致性,即按照国家规定,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的总体方向是一致的,都承担着培养青少年学生政治思想、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心理品质的教育任务,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德行的人,都是为了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其次,推进德育过程互动性。德育微观环境中的重要载体——学校和宏观环境中的社会(家庭)在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过程中,由于承担的角色定位不同,因此需要相互协助、取长补短,推动德育过程的有效互动。社会的基本单位——社区是可以对中小学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这一载体直接面对的是日常走出校园的青少年学生,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社区应当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如,运用大众传媒,基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宣传内容,营造和谐友好的社区德育文化宣传氛围,与此同时,做好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学校开展的各类德育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比如,为学校提供志愿服务条件,使学校能够引导和指导青少年走进社区,开展诸如爱老敬老、社区生态保护、公共设施维护、特殊节日特殊文化活动开展等各类有益的德育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们应积极鼓励自家的孩子参与相关活动,并积极参与及融入活动之中,值得强调的是,不仅是城市的社区居委会,城镇、农村的村委会也应该加大德育教育的宣传和与学校、家庭联合的工作,依据自身实际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德育宣传活动,依据国家及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各具特色的青少年可参与的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微观环境的课堂德育情景与作为德育干预系统的宏观环境的社会德育情景之间动态开放之互动,促进德育干预系统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的有机统一。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德育干预系统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的构建不仅要看到之间环境的构建,还需考虑各环境内部自身的构建,比如,微观德育环境自身的构建,一方面,德育课堂教学方式需要不断改革创新,通过教学效果评估、教学竞赛评比等方式,激励德育教师开创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德育课堂,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引入德育实践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德育实践活动。如,自2012年以来,海南省文明办构建的“未成年人道德讲坛”,以爱国、爱家、爱校等各类主题宣讲方式进入省内各市县中小学开展活动,学生参与其中后,出现了“三多三少”的明显变化:一是有理想、有目标与刻苦学习的学生多了,上课打瞌睡、不认真学习、不按时交作业的学生少了;二是友爱同学、拾金不昧与碰到校长老师主动问候的学生多了,乱扔乱吐乱画与违纪违规的学生少了;三是回家主动学习、主动帮助父母干家务活的学生多了,上网打游戏、与父母顶嘴吵架的学生少了,由此可见,讲坛开讲以来,切实取得了丰富的具有实效性的德育教学成果,这类德育实践方式值得普遍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晓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4]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5][美]班杜拉,著.陈欣银,李伯黍,译.社会学习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7年规划课题《海南省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研究》(项目编号HNSK(JD)17-20)的階段性成果。
关键词: 生态学 中小学德育 干预系统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字,原意是家或者生物生存的环境。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拓宽了“生态”一词的视域,强调在某一环境系统内部,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环境及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及信息交流。基于此,作为教育生态系统中子系统之一的德育干预系统即为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德育要素之结合,主要以人为干预手段施加影响,具有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的特定功能,并表现为处在一定环境中的结构稳定的有机整体。以生态学视角分析德育干预系统,关注德育要素、德育环境之间的关系、共性及相互影响,有利于更加系统、全面地发现目前海南省存在的德育问题,并寻找解决路径,促进海南省德育环境的平衡与稳定。
一、生态学视角下的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干预系统之考察
1.德育要素之间呈现自上而下的单向交流困境
一般认为,德育实施者与被德育者是德育干预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与此同时,德育政策的制定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值得强调,德育干预系统的良性运行需要德育实施者与被德育者之间、德育政策的制定者与德育实施者之间实现双向交流、相互作用的关系。
基于此,反观海南省中小学德育现状,通过调研得知,德育实施者与被德育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自上而下单向交流困境,表现为,在面向海南城乡中小学进行抽样调研的过程中发现,22.64%的教师以传统讲授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之“教”和学生的“听”相结合,反映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存在被德育者的主体性忽视之情况,整个德育过程呈现出一种单向授受的状态。如果教师专注于传输德育知识,仅把学生视作被动接受的客体,忽视知识系统的自主构建及德育内化的过程,容易阻碍学生主体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变。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与德育教师沟通交流情况”相关问题的调研上,抽样调研的对象中有63.93%的中学生偶尔与老师沟通,而31.15%的中学生与德育老师之间没有沟通,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缺少与德育课教师的经常性交流,这在某种程度上亦体现出由于自上而下的单项交流困境,易造成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不利于德育教学工作的大范围推广与深层次推进。与此同时,基于调研,德育政策制定者与德育实施者之间亦存在一定的自上而下单向交流困境,这一困境受各类因素影响,如边远贫困地区,由于信息化工程未全覆盖校园,造成一线德育教师缺乏教学情况线上反馈,引发自下而上信息交流闭塞局面。又如,由于省内中小学体现为城乡村之间的集中分布与分散分布相结合,造成调研走访的压力,德育政策的制定者和德育实施者(主要为一线德育教师)缺乏长期性、广泛性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等等。长此以往,不利于德育政策的有效制定与实施。
2.德育干预系统的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存在断层
一般认为,德育干预系统的微观环境是课堂德育情景,德育干预系统的宏观环境是社会德育情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1年曾经提出过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他与助手通过“拒绝诱惑”“模仿学习”及“言行一致”的实验结果分析,总结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即对社会行为的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等活动习得和养成的”这一结论。由此可知,社会是影响儿童道德行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此理论延续,现在倡导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教育理念亦体现了德育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有机结合对于中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提升的重要意义。
通过抽样调研得知,在被调研对象中,仅有25.81%的小学和22.95%的中学经常组织德育类相关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数据反馈出,省内大部分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形式,主要基于校内教学,缺乏德育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德育系统未能与社会德育系统之间形成动态开放的互动状态,这一现状不利于课堂中模拟的德育情景与社会真实存在的德育情景之间的有效衔接,易容易导致学生面对真实社会情境及其中较为复杂的群体利益冲突、个人利益冲突及社会权威问题时的价值选择困难;不利于学生减少角色混乱及对统一价值观的澄清、选择与自主建构,不利于整个德育系统的良性发展。然而,事实需要面对的是,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深入推进,推进德育干预系统的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的有机结合,是应对价值观多元、应对各类社会新情况与新挑战的必然路径。
二、生态学视角下的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干预系统之完善
1.构建德育要素双向互动的德育干预模式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强调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各个要素与因子之间的双向互动作用,促进生态系统整体效应的有效发挥。因此,一般认为,德育实施者与被德育者之间、德育政策制定者与德育实施者之间应呈现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双向互动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德育系统的合力,促进德育干预系统的良性发展。
基于上述调研现状反馈,推进德育要素双向互动干预模式之构建,首先,在理念上要达成共识。即无论是德育政策制定者、德育实施者、被德育者之间要形成互为“基础”的理念,既是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道理,德育政策的有效制定不可闭门造车而所有依据源于现实反馈及需要,而现实反馈便主要是从德育实施者的德育实施情况,被德育者的学习效果情况中考察,对应地,在其中得以检验,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是德育政策的制定者、德育实施者还是被德育者,都不是单一的概念。在德育教育的实施上,相关政策的制定需要相关主管部门相互协调。其次,要深入推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基于此,德育政策的制定者,即各级各类政府之间,以及与统筹德育实施者的学校之间便需要构建紧密的信息畅通平台,日常办公事务中最常用的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的运用,使基于手机广泛运用条件的信息交流更高效快捷。此外,各级相关政府机关、各级中小学等德育教育组织应该专门建立本官网下的德育教育二级网站,在调研中,通过浏览发现,相关网站的建設比较单薄,更新不及时,因考虑设专项、专管、专答人员,值得强调的是,这里的专答体现的是相关专项网站的设置不能形同虚设,而应该构建上下联动机制,不仅是决策、新闻的发布,更应该是公众反馈问题,为公众答疑解惑的平台,这样才能相对实现信息沟通的价值。与此同时,由于手机和移动通讯的普及,德育的实施者与被德育者之间,即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广泛运用各类信息平台,促进情感交流,增强德育教育效果。当然,值得强调的是,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还在发展阶段,德育政策的制定者要获得有效数据,仍然需要通过定期开会、定期论坛、不定期调研等方式走到基层,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信息,这就需要有完善的责任机制予以保障,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内部应该合理划分权责,即分管德育教育的部门应做到相应的职能具有相应承担的责任,并具有相应的能力。另一方面,不仅有权必有责,还有便是用权受监督。不仅需要强化行政部门的内部监督,还需要扩展全方位、多层次监督,包括党的监督、以下至上的人民群众的监督等,与此同时,构建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政府问责机制,以此促进权利监督的真正切实落实,为权力的有效行使保驾护航。再者,优化协调和评估机制。即德育政策制定者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协调机制和评估机制的优化。要创建优化的协调机制和评估机制,从深层次而言,需要树立整体利益理念,立足于公共利益,以寻求公共利益为目标,确立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文化构建,从具体实施角度看,要尽可能避免部门之间的工作重复与工作冲突,需要在兼顾各职能部门利益的前提下实现部门间目标整合,形成规范的合作协定,明确共同目标、各部门承担的责任、可能贡献的资源,工作汇报定期制度及合作绩效评估方法等,如海南省相关负责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部门,可以通过相互协商、依据实际,确立德育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海南省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目标(中长期、短期目标),确立每一年德育教育开展的行动方案,明确开展的活动及活动的具体实施部门,并定期不定期开展工作汇报交流会,将活动实施情况予以汇报总结。这种方式将有助于提高德育政策制定者相关职能部门的行动效率,避免重复开展同类型的活动,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升活动开展的实效性。此外,部门间协调还需要构建有效的监督问责机制。 2.促进德育干预系统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强调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境系统通过彼此之间物质、能量、信息方面的双向交流、转换与影响,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一般认为,作为德育干预系统的微观环境的课堂德育情景与作为德育干预系统的宏观环境的社会德育情景之间应呈现出一种无缝衔接、动态开放的互动状态,才能更好地发挥德育干预系统在德育教学实效性提升中的作用。
德育干预系统的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存在断层,是目前中小学德育教育普遍存在的困境。要解决这一困境,首先要确立目标的一致性,即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之目标的一致性。学校之德育教育主要在于给予学生德育的理论知识,换言之,主要是知识的输出,社会则是主要实践和验证所学德育知识的场所,值得强调的是,家庭亦然。家庭作为社会有机构成的要素,与被德育者的良好德育行为养成息息相关,亦可纳入德育干预系统之宏观环境中。所谓目标的一致性,即按照国家规定,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的总体方向是一致的,都承担着培养青少年学生政治思想、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心理品质的教育任务,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德行的人,都是为了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其次,推进德育过程互动性。德育微观环境中的重要载体——学校和宏观环境中的社会(家庭)在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过程中,由于承担的角色定位不同,因此需要相互协助、取长补短,推动德育过程的有效互动。社会的基本单位——社区是可以对中小学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这一载体直接面对的是日常走出校园的青少年学生,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社区应当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如,运用大众传媒,基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宣传内容,营造和谐友好的社区德育文化宣传氛围,与此同时,做好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学校开展的各类德育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比如,为学校提供志愿服务条件,使学校能够引导和指导青少年走进社区,开展诸如爱老敬老、社区生态保护、公共设施维护、特殊节日特殊文化活动开展等各类有益的德育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们应积极鼓励自家的孩子参与相关活动,并积极参与及融入活动之中,值得强调的是,不仅是城市的社区居委会,城镇、农村的村委会也应该加大德育教育的宣传和与学校、家庭联合的工作,依据自身实际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德育宣传活动,依据国家及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各具特色的青少年可参与的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微观环境的课堂德育情景与作为德育干预系统的宏观环境的社会德育情景之间动态开放之互动,促进德育干预系统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的有机统一。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德育干预系统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的构建不仅要看到之间环境的构建,还需考虑各环境内部自身的构建,比如,微观德育环境自身的构建,一方面,德育课堂教学方式需要不断改革创新,通过教学效果评估、教学竞赛评比等方式,激励德育教师开创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德育课堂,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引入德育实践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德育实践活动。如,自2012年以来,海南省文明办构建的“未成年人道德讲坛”,以爱国、爱家、爱校等各类主题宣讲方式进入省内各市县中小学开展活动,学生参与其中后,出现了“三多三少”的明显变化:一是有理想、有目标与刻苦学习的学生多了,上课打瞌睡、不认真学习、不按时交作业的学生少了;二是友爱同学、拾金不昧与碰到校长老师主动问候的学生多了,乱扔乱吐乱画与违纪违规的学生少了;三是回家主动学习、主动帮助父母干家务活的学生多了,上网打游戏、与父母顶嘴吵架的学生少了,由此可见,讲坛开讲以来,切实取得了丰富的具有实效性的德育教学成果,这类德育实践方式值得普遍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晓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4]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5][美]班杜拉,著.陈欣银,李伯黍,译.社会学习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7年规划课题《海南省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研究》(项目编号HNSK(JD)17-20)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