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CT扫描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价值的探讨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hame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方法在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12年01月—2014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治疗的78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给予对照组多层螺旋CT平扫的方法进行扫描,给予研究组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方法进行扫描,将CT诊断的宫颈癌患者的骼内、骼外、骼总与腹主动脉周围的转移淋巴数据,以手术后清除淋巴结手术的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以病理检查为标准,研究组应用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的扫描方法诊断淋巴结的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骼内组30.8%,骼外组33.3%,骼总组23.1,腹主动脉周围组10.3%,总检出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 79.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方法诊断宫颈癌淋巴转移的检出率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医学临床诊断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多层螺旋CT
  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对疾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一旦淋巴结转移发生在宫颈癌患者身上,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所以,运用科学而准确的诊断方法及时发现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当前医学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有MRI、CT、超声检查以及淋巴结造影等,根据大量的医学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多层螺旋CT方法对诊断癌细胞扩散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着有力的作用。随着多层螺旋CT方法在医学临床诊断不断地应用,促进其层厚度变薄,有助于提高其临床诊断价值。我院基于分析多层螺旋CT方法在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这个目的,对我院治疗的宫颈癌出现淋巴转移情况的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方法检查和病理学方法检查,并对观察和记录的结果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现将此次研究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2年0 1月—2014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治疗的78例宫颈癌琳巴结转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是女性患者,最小年龄为30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55.5±2.5)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专门的检查并确诊为宫颈癌,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病症阴道出血、阴道出现分泌物,有的患者伴随有间歇性腰痛。按照病理分型标准:有42例为宫颈鳞癌, 36例为宫颈腺癌;按照临床分期的分类标准:有46例为临床Ⅲb期,有32例为临床IV期。
  1.2、检查诊断方法
  1.2.1扫描技术和仪器设备
  给予对照组患者多层螺旋平扫的扫描方式,给予研究组患者多层螺旋平扫+增强的扫描方式,具体操作情况如下:扫描设备主要采用的是由飞利浦MX6000双排螺旋CT进行平扫+增强扫描。进行扫描活动前应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告知患者在扫描过程中应如何屏住呼吸,保持心态平稳,如若无法屏住呼吸则该保持缓慢平静呼吸。扫描参数标准为120kV,50mA;矩阵:512×512。主要应用高压式的注射器对患者进行碘弗醇(200mg I/mL)正确检查,根据患者不同体重注射的造影剂量为2mL/kg,注射速度保持在3mL/s,扫描活动于注射结束后35s开始进行,扫描时间从注药开始:其中动脉期为20~30s,门静脉起为65~70s,延迟期为3min,重点部位需延迟7-10min进行扫描,其次再进行2mm层间距离及2mm层后对薄层进行重建。以上陈述内容是患者的临床增强扫描,扫描的范围是由隔肌到耻骨的联合水平。
  1.2.2 CT扫描的图像分析
  由院内3至4名的放射科专门的医师共同阅读和分析两组患者CT扫描图象,并最终达成建设性的一致意见;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临床诊断标准:淋巴结处最大横径应在11mm以上;观察淋巴结的内部可发现低密度的淋巴组织坏死区;坏死区主要判定标准是增强扫描的前后病灶部位的增强值应<22Hu。
  1.2.3病理学方法诊断
  所有研究患者均需结束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后进行清除淋巴结的手术治疗,医务人员应根据解剖生理的具体位置对所有宫颈癌病症患者进行骼内、骼外与骼总,腹主动脉周围的淋巴结分布状况进行详细标记,根据多层螺旋CT扫描的影像分析内部淋巴结具体的转移情况,分析根据两组多层螺旋CT扫描影像诊断的假阳性数目、阳性例数、假阴性的数目和淋巴结处最短径长度,对上述指标进行详细临床观察并做好相关记录。
  1.2.4转移的判断标准
  假阳性的标准是:应用多层螺旋CT方法扫描患者的每组淋巴结情况,其诊断结果均为阳性,且病理学方法检查未发现淋巴结呈阳性;真阳性的标准是:应用多层螺旋CT方法扫描患者的每组淋巴结情况,其诊断结果均为阳性,且病理学方法检查发现淋巴结有呈阳性;真阴性的标准是:应用多层螺旋CT方法扫描患者的每组淋巴结情况,其诊断结果均为阴性,且病理学方法检查未发现淋巴结出现转移现象;假阴性的标准是:应用CT方法扫描患者的每组淋巴结情况,其诊断结果均为阴性,且病理学方法检查发现淋巴结出现转移现象。
  1.3统计学方法
  将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所得数据,运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和处理,组间数据比较差异以α=为检验水准,P<0.05表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查结果
  检查所有患者淋巴结内部密度、大小和转移情况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淋巴结密度。分析患者淋巴结内部密度时应综合考虑每组最大淋巴结内部密度状况,共分为密度不匀且存在坏死区、密度不匀且不确定是否存在坏死区,密度均匀这三种情况。2)淋巴结的大小。根据患者的淋巴结内部大小是CT方法进行扫描和诊断患者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的主要依据。把11mm作为医务人员诊断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标准值,主要分有>11mm和≤11mm两组,并观察与分析研究组平扫+增强扫描方法与对照组平扫方法检查两组患者的阳性率,结果显示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增强扫描表现情况。根据手术病理检查为标准,淋巴结大结节融合类型有11例出现转移,小结节散布型有7例出现转移,一般型与其它型共5例出现转移;淋巴结强化的类型主要有:有11例显著(≥60Hu)出现转移,有9例明显(40~60Hu)出现转移,有5例为一般(20~40Hu)出现转移,7例较弱(<20Hu)出现转移。有17例癌肿呈现团块状强化,13例呈现不均匀强化,有11例为表面线状强化。根据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的扫描方法診断淋巴结的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骼内组30.8%,骼外组33.3%,骼总组23.1,腹主动脉周围组10.3%,总检出率为97.4%,82.4%,94.1%;根据病理学的标准,结果显示对照组采用平扫的方法检出率显著低于研究组采用平扫+增强方法的检出率。   2.2结果比较
  以病理检查为标准,呈现典CT表现的典型特征,研究组应用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方法进行扫描,检出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 79.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见表1。
  3、討论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中年女性和老年女性是该病症常见患者。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方法在医学临床诊断的应用已有较长的时间,广泛应用于癌症疾病淋巴结的诊断中。宫颈癌的癌细胞分裂、生长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会导致患者淋巴结的密度、形态、大小及强化等方面的变化。
  癌肿强化的方式由表面线状的强化方式逐渐向不均匀和团块状方式强化转变,引起宫颈癌淋巴结出现转移的比率增高,根据病理学分析资料显示,癌肿不同强化方式的顺序会反映肿瘤侵袭强弱的能力:团块状强化具有较高的侵袭能力,表面线状强化具有较弱的侵袭能力,而不均匀强化侵袭能力则介于前述两者之间,这种强化侵袭能力的差异深层次体现了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变化[2]。
  应用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方法进行扫描时,能够有效准确提高病症检查的水平。因为进行增强扫描过程中,患者的血管会得到增强,这就有助于鉴别血管和淋巴结的具体位置。应用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方法进行扫描过程中,患者淋巴结会呈现为圆形或是圆状的结节,宫旁结构会呈现出条索状或是多种不规则的形状,不容易产生检查内容混淆。要提高对宫颈癌淋巴结的转移诊断水平,最重要的是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增强的多期扫描,包括动脉期增强扫描、静脉期增强扫描和延迟期增强扫描。层螺旋CT平扫+增强方法具有高压注射和容积快速扫描的特点,对加强组织病变的观察具有明显效果,有助于提高对淋巴结转移诊断的质量[3]。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方法能够有效地从多样化的角度呈现宫颈癌的成长方向、周围骼内、骼外和骼总,主动脉旁周围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有效克服单纯图象横截面信息的不足,对诊断宫颈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医学临床诊断最佳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相生,周纯武,戴景蕊等.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8(01):15-16.
  [2] 黄志明,黄展坤,吴梦楠,杨志健. 多层螺旋CT在食管食源性骨性异物穿孔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1,5(08):55-56.
  [3] 谭秀钟,蓝博文,刘国荣.宫颈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1,4(10):22-2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单纯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耳鼻喉科单纯性鼻炎患者100例,分别采用常规滴鼻治疗(对照组:n=50)和常规滴鼻治疗配合微波治疗(实验组:n=50),根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2%,实验组总有效率98%。结论:微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临床护理能力的培养是护理院校和临床医院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当前新医学模式下的临床护理工作,综合分析临床护生的性格特点、能力素质、自身需求等,研究和探讨确实有效的护生能力培养的方法、措施,改革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旨在提高临床护生的实习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能力,培养高水平的护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量大、传媒多、传播迅速的信息时代,充分挖掘信息资源,并加强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尤为重要。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即是本地区疾病控制工作的业务技术指导中心,又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监测检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科研培训任务,这四项任务的落实,离不开各种信息的整和,所以开发和利用好档案信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关键词】运动疗法 安全管理  疗养院是预防疾病、保障健康的一个重要场所,运动疗法作为疗养院防病治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疗养院越来越得到重视,开展得越来越好,我院自2009年专门设立体疗室以来,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运动疗法,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运动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措施,积累了一定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外科引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医院当月手术的风险事件.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 医院当月手术的风险概率由原来的10.07%降低为3.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但有效的降低了医院手术的风险概率,而且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优质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医生与手术室护士配合工作过程,总结经验提高手术质量。方法:总结分析麻醉医生与手术是护士配合过程,在麻醉前后配合麻醉医生给予病人全方位护理。结果:麻醉医生与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对于减少麻醉时间,提高麻醉效率,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有重要意义。结论:手术室护士应熟练掌握麻醉过程与麻醉医生密切配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临床路径是医院为提高医疗管理和医疗质量所创造的一种管理模式,它具有系统性、全方位的特点,不仅能够提高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性,还可以规范医疗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改革,临床路径在基层医院也得到应用与推广,但是在基层医院中临床路径的管理应用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本文将根据基层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不但与患者直接接触,还要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直接接触,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因此加强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尤为重要。  【关键词】检验科 医院感染  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不但与患者直接接触,还要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18.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高附加值外科植入物医院管理是医疗器械管理要点之一,科学管理高附加值外科植入物对减少医疗事故、应对医患医疗问题、提高患者生活品质和满意度有重要意义,也是医疗器械产品可追溯性的必然要求,对实现高附加值外科植入物民族品牌的培育发展壮大也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外科植入物 科学管理 可追溯性  高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检验医学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检验质量是保证全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检验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必须加强管理才能与时俱进。  【关键词】医院 检验科 管理  一、基层医院检验科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固定资源存在的问题  代表检验科硬件部分的固定资源,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