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讨论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价值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trthj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活动讨论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积极的讨论、争论甚至辩论、各抒己见,互相责疑,互相启发,以求弄懂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活动讨论法是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如,在学习《认清基本国情》的时候,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内容时,采用活动讨论法进行活动。
  【活动讨论一】由教师通过历史事实设计问题,教师先讲述相关链接资料: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澳门驻防部队进驻澳门。后由学生认识课本上面两幅图片及讨论其含义。通过分组讨论,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把学生讨论结果汇总,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出:香港特区区徽:紫荆花是香港的象征,将它放在红底上象征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花瓣上的五颗星代表港人热爱祖国,全旗使用红白两色象征“一国两制”。澳门特区区徽:区徽上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澳门古称“莲岛”,莲花象征澳门,五星照耀下莲花含苞怒放寓意澳门将兴旺发达,绿底象征和平与安宁,弧形排列的五星象征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莲花、大桥、海水是澳门的自然景观。从而让学生加深了对香港特区区徽和澳门特区区徽中各种图案象征意义的理解,明确“一国两制”的真正含义及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二、活动讨论法是一种多向式教学模式
  
  活动讨论法是在师生之间双向信息交流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有相互的呼应与信息交流,形成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
  【活动讨论二】如何解读《乡愁》这首诗?学生甲说:“《乡愁》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国各民族人民在情感、风俗习惯和心理上相互认同、血肉相连的文化气息。”学生乙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经牢牢地印在我国的民族意识之中,《乡愁》就是这种民族意识的现代诠释。”学生丙说:“哪里是‘乡愁’,明明是‘国愁’。”学生丁说:“诗中强烈反映了长期以来,台湾人民对祖国充满的无限思念之情,实现祖国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即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然后教师与学生一道总结出:(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3)“一国两制”提出和实施的重大意义:A、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B、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综上所述,活动讨论法在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导师为载体,使学生通过推理、分析反复运用已学知识而达到训练学生自学能力、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目的。活动讨论法有利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自学技能的获得,这将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满足当今与未来社会的需要。但我们也应注意到活动讨论法的局限和缺点。它要求时间要充裕、讨论主题要明确、学生基础知识牢固。因此,如何将活动讨论法与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将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学贵知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思维意识的思维才能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
期刊
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作最好的复习方法。随着中考历史与政治实施开卷考试,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掌握更科学的方法。 初中历史按时序性原则编排教材,古今中外跨度大立体网交织,试想如果按教材顺序,机械重复训练又如何能提高复习效果,又如何能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呢?为此,在今年的初三复习备考中我准备采用以下几个
期刊
图示教学法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完整的系统性、简明的直观性、较强的思维开放性和可行的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和历史总复习要求相一致,因此近几年来,我在高三历史总复习中大量采用了图示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图示教学法在总复习中的应用    1.高度的浓缩性,使知识由繁杂变简明。这种浓缩,是在教材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对教材做的高度综合,能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整体框架,掌握历史过程的总趋势和运
期刊
写作的过程,一般可概括为三个基本阶段,即:素材的积累、文章构思和情感表达。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我们也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而且我认为语文教师特别应在素材的积累方面多下功夫,要让学生写作时有东西可写。现以习作《我的老师》为例,谈谈我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几点尝试。  首先,要让学生有丰富的写作源泉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积累、多练笔。为此,我开展了每周读书活动和每周随笔活动:让学生读优秀作文、精典散文、世
期刊
一、理论基础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奈瑟强调学生学习应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中进行,而不应该在抽象的、虚构的环境中展开;应该将概念性知识看作一整套工具,他们只有在真实环境中被运用才能被完全理解,而且通过活动和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知识的广泛迁移。  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积极思考,进入智利振奋状态,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正是采用以实验为基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来完成化学概念
期刊
【摘要】 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开展一种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质疑、求异、解疑的“群言”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产生良好效果:(1)信息来源丰富,有多层性;(2)学生学习具有主动性;(3)调节课堂气氛,增进情感交流;(4)活动形式灵活多变;(5)便于“因材施教”;(6)需要注意“群言不起”、“群言不休”。通过学生的发言,调动他们思维和记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潜力,唤起课堂上的激情,扫除认知障碍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素质是当今时代需要的人的重要素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本文拟就哲学常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引而不发—
期刊
学习的任务之一,就是把人类知识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储存在自己的头脑里,在需要的时候,就能把知识重现和再认出来,为高深的学习打基础,为生活的使用作准备,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运用知识。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记忆。在化学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正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课堂气氛日趋活跃。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常常会提出一些“怪问”等意外情况。对此,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和技巧,在此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可能找到避免刻板公式的方法,才能估量此时此地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且正确地加以运用”。应该
期刊
乒乓球运动是我们国家的国球,其中包含有许多力学知识,用力学知识来指导乒乓球运动,同学们对物理知识会有更深的理解,对乒乓球运动会更加热爱。在乒乓球运动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与力学知识有关。     一、力矩与球的旋转    在乒乓球运动中,旋转球是克敌致胜的法宝,那末如何使球能在前进中旋转呢?    如图l所示:给物体施加一个过质心“O”点的推力,该物体就只能沿力的方向平动。  如图2所示:给物体施加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