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之一,是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水平。面向十二五,怎样建设特色专业,本文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特色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层次、整体竞争能力,是高等院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而特色专业的建设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创建一流高等院校的重点,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为在十二五期间办出特色精品专业,在学院专业发展规划的框架下,进一步把会计电算化专业打造成省级品牌专业,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明确专业建设目标,深化课程改革、教材建设
会计电算化专业自成立以来,我们一直本着将该专业建设成为产学合作紧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开展、社会与行业认可度高、实训实习条件一流、“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素质优良、课程与教材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服务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示范性重点专业的建设目标,不懈努力、精心做着各方面的工作。
在课程建设方面,会计电算化专业按项目导向思想修订课程体系,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计划》先后进行了三次较大的修订,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执行效果良好。同时,我们在学生中全面推行“课证融合”教学内容改革,并建立了会计电算化专业标准和主干课程标准,使其在相关兄弟院校中推广使用。此外,我们还对传统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了整合,停开一些与人才培养目标关联不密切、针对性不强的课程。同时,我们根据自身优势,开设《校内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比较具有特色的必修课程,模拟企业实务,为学生提供全真的业务资料及原始凭证,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从建账、制证、记账、结账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的全程手工操作实验。对本专业重点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我们也非常重视,积极建设申报院级、市级精品课。
在教材选用方面,我们要求各门课程的任课老师根据实际需要教材,坚持优先选用了近三年内出版的全国重点或十二五规划教材,一般占所需教材的85%以上;选用的教材能够反映形势的需要,特别结合新的会计准则、新的审计准则的颁布,其特色鲜明,并能够满足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同时,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全省乃至全国性会计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
二、改革教师管理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师资队伍方面,本专业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双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鼓励教师到各大高校进一步深造,积极参加中级会计师、中级经济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技术考试,着重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并针对现在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校外实习难,校内实训仿真而不真的情况,我们增强了校内实践的教学,以补充校外实践教学的不足,积极引进优秀的高级会计人员作为本专业的兼职老师,主要从事实践教学。此外,我们还倡导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活动和产学研项目研究,不断在教学科研实践中提升素质水平,创造条件使教师有机会外出培训。近年来,我们分别组织老师到省财政厅、上海、山西等地外出培训,通过培训教师接触到了中国会计改革的前沿问题,不仅扩大了专业影响,而且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我们还组织有关教师下厂办学,一方面为企业培训人才,另一方面能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以利于进行实践教学。我们按照既定的教研活动计划,依托教研室、课程组组织教学研讨,定期组织系列教学研讨性质的沙龙活动,使参加培训的教师、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与大家分享培训及教学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及心得体会。
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建立了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和专业负责人以及主讲教师制度,让骨干教师引领教学。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有两名以上主讲教师,且主讲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超过60%。高级职称教师都承担了课程主讲任务,每年承担两门以上的主干课程授课任务。主讲教师制度的建立,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发挥了骨干教师“以老带新”、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作用。
三、改革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会计电算化专业重点是培养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满足本专业实践性教学条件需要,我们加强了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专业图书资料建设以及实验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
我们把校内模拟实训作为一门必修课进行强化。目前已建成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会计模拟实训室、纳税申报大厅等实训室供本专业实践性教学使用。同时引入用友8.5财务软件、将会计、审计、纳税申报以及银行等仿真模拟软件用于教学,加强学生的认识,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切实把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紧密联系起来,避免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后出现茫然无知、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
为了使校内模拟实训更好的与校外实习紧密结合,本专业已与有关单位签订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能基本满足学生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需要,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计划未来三年在郑州市区内的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再建立一批供本专业学生实习的实习基地。在校外实习实训教学中,我们也逐步实现了“两个”结合:校外毕业实习和校内模拟实训紧密结合,校外指导教师与校内辅导教师机密结合。通过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岗位实习的有效对接,最终实现了实训环节的环环相扣,圆满完成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这极大缩短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打破传统教学,实行教学方法改革
在保证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突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方法。探索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了“启发式”、“引导式”等新的教学方法。推广使用现代信息工具的教学方法,有的还总结了“例-概-例”教学方法,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教学设计中部分专业课程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目前,使用多媒体课程数已达90%多。此外,对《基础会计》实训考核进行了改革,即在平时课堂章节实训的基础上,增加最后三周的集中实训,该实训占课程成绩的35%,通过学生带回的反馈《实训报告》整理后发现,基础会计的实训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
五、全面拓展学生职业素质
我专业紧紧围绕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会计人才的宗旨,学生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在相关执业资格和专业技能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也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我们加大会计模拟实训的力度,从《基础会计》开始我们就增加相关的实训业务的训练,直至第五学期的校内手工模拟实训的演练,并于寒暑假要求学生必须要下工厂、到企业进行校外实习,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实现有机的结合。同时,我们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竞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
近年来,我们也非常业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每年通过学术讲座、文化活动、技能竞赛活动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
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将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迈进的过程。面对新的挑战,我们仍将一如既往地努力与创新,将会计电算化专业由特色专业逐步转向精品专业。
关键词:特色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层次、整体竞争能力,是高等院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而特色专业的建设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创建一流高等院校的重点,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为在十二五期间办出特色精品专业,在学院专业发展规划的框架下,进一步把会计电算化专业打造成省级品牌专业,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明确专业建设目标,深化课程改革、教材建设
会计电算化专业自成立以来,我们一直本着将该专业建设成为产学合作紧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开展、社会与行业认可度高、实训实习条件一流、“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素质优良、课程与教材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服务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示范性重点专业的建设目标,不懈努力、精心做着各方面的工作。
在课程建设方面,会计电算化专业按项目导向思想修订课程体系,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计划》先后进行了三次较大的修订,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执行效果良好。同时,我们在学生中全面推行“课证融合”教学内容改革,并建立了会计电算化专业标准和主干课程标准,使其在相关兄弟院校中推广使用。此外,我们还对传统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了整合,停开一些与人才培养目标关联不密切、针对性不强的课程。同时,我们根据自身优势,开设《校内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比较具有特色的必修课程,模拟企业实务,为学生提供全真的业务资料及原始凭证,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从建账、制证、记账、结账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的全程手工操作实验。对本专业重点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我们也非常重视,积极建设申报院级、市级精品课。
在教材选用方面,我们要求各门课程的任课老师根据实际需要教材,坚持优先选用了近三年内出版的全国重点或十二五规划教材,一般占所需教材的85%以上;选用的教材能够反映形势的需要,特别结合新的会计准则、新的审计准则的颁布,其特色鲜明,并能够满足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同时,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全省乃至全国性会计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
二、改革教师管理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师资队伍方面,本专业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双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鼓励教师到各大高校进一步深造,积极参加中级会计师、中级经济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技术考试,着重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并针对现在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校外实习难,校内实训仿真而不真的情况,我们增强了校内实践的教学,以补充校外实践教学的不足,积极引进优秀的高级会计人员作为本专业的兼职老师,主要从事实践教学。此外,我们还倡导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活动和产学研项目研究,不断在教学科研实践中提升素质水平,创造条件使教师有机会外出培训。近年来,我们分别组织老师到省财政厅、上海、山西等地外出培训,通过培训教师接触到了中国会计改革的前沿问题,不仅扩大了专业影响,而且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我们还组织有关教师下厂办学,一方面为企业培训人才,另一方面能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以利于进行实践教学。我们按照既定的教研活动计划,依托教研室、课程组组织教学研讨,定期组织系列教学研讨性质的沙龙活动,使参加培训的教师、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与大家分享培训及教学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及心得体会。
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建立了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和专业负责人以及主讲教师制度,让骨干教师引领教学。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有两名以上主讲教师,且主讲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超过60%。高级职称教师都承担了课程主讲任务,每年承担两门以上的主干课程授课任务。主讲教师制度的建立,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发挥了骨干教师“以老带新”、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作用。
三、改革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会计电算化专业重点是培养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满足本专业实践性教学条件需要,我们加强了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专业图书资料建设以及实验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
我们把校内模拟实训作为一门必修课进行强化。目前已建成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会计模拟实训室、纳税申报大厅等实训室供本专业实践性教学使用。同时引入用友8.5财务软件、将会计、审计、纳税申报以及银行等仿真模拟软件用于教学,加强学生的认识,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切实把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紧密联系起来,避免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后出现茫然无知、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
为了使校内模拟实训更好的与校外实习紧密结合,本专业已与有关单位签订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能基本满足学生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需要,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计划未来三年在郑州市区内的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再建立一批供本专业学生实习的实习基地。在校外实习实训教学中,我们也逐步实现了“两个”结合:校外毕业实习和校内模拟实训紧密结合,校外指导教师与校内辅导教师机密结合。通过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岗位实习的有效对接,最终实现了实训环节的环环相扣,圆满完成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这极大缩短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打破传统教学,实行教学方法改革
在保证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突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方法。探索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了“启发式”、“引导式”等新的教学方法。推广使用现代信息工具的教学方法,有的还总结了“例-概-例”教学方法,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教学设计中部分专业课程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目前,使用多媒体课程数已达90%多。此外,对《基础会计》实训考核进行了改革,即在平时课堂章节实训的基础上,增加最后三周的集中实训,该实训占课程成绩的35%,通过学生带回的反馈《实训报告》整理后发现,基础会计的实训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
五、全面拓展学生职业素质
我专业紧紧围绕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会计人才的宗旨,学生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在相关执业资格和专业技能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也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我们加大会计模拟实训的力度,从《基础会计》开始我们就增加相关的实训业务的训练,直至第五学期的校内手工模拟实训的演练,并于寒暑假要求学生必须要下工厂、到企业进行校外实习,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实现有机的结合。同时,我们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竞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
近年来,我们也非常业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每年通过学术讲座、文化活动、技能竞赛活动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
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将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迈进的过程。面对新的挑战,我们仍将一如既往地努力与创新,将会计电算化专业由特色专业逐步转向精品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