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学生写作文,主要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有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特色,抒发自己的真情,可是,许多学生写作时,他们的作文总是很平淡,尤其是人物形象很呆板。如何使人物形象生动起来呢?就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研究的话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作文训练,我认为要让人物形象起来 ,可以采用以下的途径。
用环境烘托人物。
环境是每个人的生存空间,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还能展示世态风情。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我以为有以下几种:一、渲染烘托人物心情;二、对比反衬人物心情或人物命运;三、为人物性格形成和变化提供可能性。下面具体分析之。
1、渲染烘托人物心情
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的写法,这就是为人物形象刻画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比如,在莫怀戚的《散步》中:“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两句话用“新绿”“嫩芽”“冬水”“菜花”“桑树”“鱼塘”这一系列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春的勃勃生机,也表现了“我”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同时也烘托出“我”对母亲能“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的由衷的欣慰之情,以及对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
2、对比反衬人物心情或人物命运
文学作品中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的强烈对比反衬手法,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反映也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比如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就是以乐景写哀情。在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是借花鸟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3、为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变化提供可能性
环境塑造了人物,人物性格的成长、变化,都离不开环境。典型人物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形成,任何一个人物都有敧生存的空间,比如《孔乙己》里对酒店里长衫客和短衣帮一里一外一坐一站一富一贫,对比鲜明,掌柜对长衫客奴颜巴结,惟恐照顾不周;对短衣帮搀假使杂,能欺就欺。孔乙己的活动场所就是这个酒店,酒店这个浓缩了的小社会,也就成了展现人物灵魂的独特的个别的环境。孔乙己穷困潦倒却自视清高,不会营生却好喝懒做,迂腐穷酸却又热情善良的自相矛盾的性格特征,在几个充满了笑声的生活片断中充分地展现出来。面对这样冷酷的现实,孔乙己却能在瞒和骗中偷生,自欺欺人,以别人难懂的之乎者也为自己遮丑,显示自己的学问,并以腿是“跌断”的谎言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封建科举制度无情地摧残了他的肉体和灵魂,然而他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始终不明白自己穷困落魄终身的原因。这正是他性格中最可悲的东西。通过对孔乙己思想性格的刻画和社会环境的描写,更加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社会的罪恶。
可见,环境对塑造人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描写刻画人物
生动传神的描写是使人物形象鲜活的最佳方法。如果说记叙是人的骨架,而描写是人的血肉,只有运用描写,才能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正面描写让人物自己说话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的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 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心理描写是 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相结合。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2、侧面描写帮助人物说话。好的侧面描写,往往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比如
《口技》的第一个场景描写的是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作者在描摹口技者表演的种种声音后,继而极写听众的观感,人人竟是如此出神:“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听众的激动神情毕现纸上。这一传神的侧面描写,虽是状写全场听众,而意却在于反衬与赞美口技者技艺之“善”。第三个场景描写的是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极力描写声响的复杂,进一步盛赞口技者技艺之“善”。然后笔锋一转,写听众异常激动的反应:“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听众的神色、动作、情感、心理无不形容尽致,这种惊心动魄的情景,使读者亦感到口技表演真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迷人地步,不能不为之拍案叫绝。 这样通过对人物自身言行的描写,与对周围人们的反应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三、通过对比,突出人物。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性格、爱好、家庭氛围、生活环境不同,其个性也不同。那么可以用其他人物来反衬人物的性格。不同人物,不同性格,运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在鲁迅的《故乡》中,杨二嫂自私,尖酸刻薄,爱搬弄是非,她的性格决定着她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而闰土的出场则截然不同 ,这也和他的迟钝麻木 ,纯朴善良有很深的封建等级观念有关 。同时,刻画闰土也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巨大反差,让读者于比较中,也不知不觉中去思索,从而自然与作者产生共鸣。
总之,要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可以让环境去渲染衬托,运用描写刻画人物,采用对比突出人物。而采用这些方法,除了通过阅读认真体会外,还需要认真观察,多练笔,才能写出更加形象的方法。
用环境烘托人物。
环境是每个人的生存空间,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还能展示世态风情。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我以为有以下几种:一、渲染烘托人物心情;二、对比反衬人物心情或人物命运;三、为人物性格形成和变化提供可能性。下面具体分析之。
1、渲染烘托人物心情
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的写法,这就是为人物形象刻画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比如,在莫怀戚的《散步》中:“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两句话用“新绿”“嫩芽”“冬水”“菜花”“桑树”“鱼塘”这一系列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春的勃勃生机,也表现了“我”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同时也烘托出“我”对母亲能“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的由衷的欣慰之情,以及对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
2、对比反衬人物心情或人物命运
文学作品中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的强烈对比反衬手法,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反映也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比如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就是以乐景写哀情。在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是借花鸟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3、为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变化提供可能性
环境塑造了人物,人物性格的成长、变化,都离不开环境。典型人物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形成,任何一个人物都有敧生存的空间,比如《孔乙己》里对酒店里长衫客和短衣帮一里一外一坐一站一富一贫,对比鲜明,掌柜对长衫客奴颜巴结,惟恐照顾不周;对短衣帮搀假使杂,能欺就欺。孔乙己的活动场所就是这个酒店,酒店这个浓缩了的小社会,也就成了展现人物灵魂的独特的个别的环境。孔乙己穷困潦倒却自视清高,不会营生却好喝懒做,迂腐穷酸却又热情善良的自相矛盾的性格特征,在几个充满了笑声的生活片断中充分地展现出来。面对这样冷酷的现实,孔乙己却能在瞒和骗中偷生,自欺欺人,以别人难懂的之乎者也为自己遮丑,显示自己的学问,并以腿是“跌断”的谎言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封建科举制度无情地摧残了他的肉体和灵魂,然而他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始终不明白自己穷困落魄终身的原因。这正是他性格中最可悲的东西。通过对孔乙己思想性格的刻画和社会环境的描写,更加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社会的罪恶。
可见,环境对塑造人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描写刻画人物
生动传神的描写是使人物形象鲜活的最佳方法。如果说记叙是人的骨架,而描写是人的血肉,只有运用描写,才能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正面描写让人物自己说话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的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 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心理描写是 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相结合。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2、侧面描写帮助人物说话。好的侧面描写,往往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比如
《口技》的第一个场景描写的是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作者在描摹口技者表演的种种声音后,继而极写听众的观感,人人竟是如此出神:“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听众的激动神情毕现纸上。这一传神的侧面描写,虽是状写全场听众,而意却在于反衬与赞美口技者技艺之“善”。第三个场景描写的是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极力描写声响的复杂,进一步盛赞口技者技艺之“善”。然后笔锋一转,写听众异常激动的反应:“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听众的神色、动作、情感、心理无不形容尽致,这种惊心动魄的情景,使读者亦感到口技表演真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迷人地步,不能不为之拍案叫绝。 这样通过对人物自身言行的描写,与对周围人们的反应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三、通过对比,突出人物。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性格、爱好、家庭氛围、生活环境不同,其个性也不同。那么可以用其他人物来反衬人物的性格。不同人物,不同性格,运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在鲁迅的《故乡》中,杨二嫂自私,尖酸刻薄,爱搬弄是非,她的性格决定着她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而闰土的出场则截然不同 ,这也和他的迟钝麻木 ,纯朴善良有很深的封建等级观念有关 。同时,刻画闰土也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巨大反差,让读者于比较中,也不知不觉中去思索,从而自然与作者产生共鸣。
总之,要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可以让环境去渲染衬托,运用描写刻画人物,采用对比突出人物。而采用这些方法,除了通过阅读认真体会外,还需要认真观察,多练笔,才能写出更加形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