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概念特性,凸显数学本色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f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是组成数学的基石,概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中、高年级正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黄金时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正是渗透概念教学的关键时机,但是,对小学生来说不宜直接灌输概念,而是要循序渐进加以引导,让学生通过相关的数学知识提炼出概念。
  一、紧扣生活,有效感知概念
  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各种平面图形、面积和面积单位,也初步学习了立体图形,但是教材把“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安排在五年级《数学》下册,可以看出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那么,如何让五年级学生在课堂伊始就对“体积与容积”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创设冲突情景来解决。
  师:今天,让我们来重温下《乌鸦喝水》这个故事。(课件播放)
  师: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上水?你能从这里面发现数学知识吗?
  生:乌鸦将小石子放进瓶子里,水位就上升了。
  生:小石子放越多,水位就上升得越高,最后就能喝到水。
  师:如果乌鸦叼的石子比瓶口大,能放进吗?
  生:不能。
  师:如果小石子将瓶子装满了,里面的水会怎样?
  生:满出来。
  师:为什么水会满出来?
  生:小石子占了水的空间。
  师:说得太好,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有关物体占空间大小的问题。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紧紧抓住体积概念,围绕体积概念的感知创设了冲突情景,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初步的空间观念。当学生对“体积与容积”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再结合课本提供的操作主题图,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和理解这个概念。所以,概念教学一定要体现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联系生活实际的感知过程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借助直观,有效建构概念
  体积单位是空间图形最基本的概念,小学五年级《数学》安排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六年级《数学》安排了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在大脑中建构体积单位概念呢?
  师:(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这两个图形哪个大?
  生:长方体。
  生:正方体。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
  生:我觉得要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应该也要有统一的单位。就像计量长度有长度单位,计量面积有面积单位,计量体积应该也有体积单位。
  师:是啊,体积也有体积单位。
  师:为了计算的方便,体积单位是以正方体的体积来测量的。哪到底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有多大呢?
  师:请同学拿出手中的学具(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并拿出尺子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呢?
  生:1 厘米。
  师:像这样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师:请你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也是一立方厘米的?
  生1:魔方玩具的一个小格
  生2:麻将的筛子
  要让学生建构体积单位的概念,一定要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直观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在本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摸一摸,比一比,找出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充分感知。如建构1立方米的大小,教师和学生在教室的墙角用多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了一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正是教师有意加以引导,这样一来,体积单位便在学生的大脑中逐渐清晰了起来。
  三、升华拓展,有效深化概念
  概念的学习并不是一次就能够全面掌握的,虽然课堂上教师由具体到抽象,再回归到概念的本质,但想要内化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还需要一定的拓展练习。教师要通过习题让学生应用概念,从而让学生有效深化概念理解。初步学习了“体积与容积”和“体积单位”后,教师设计了如下3题。1.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支铅笔的长18( ),一间教室的面积是48( ),一个粉笔盒的体积是10( )……教师在设计时,体积单位的题目占的分量应该比较多,才能突出本节课的内容,出现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主要让学生对比概念,有助于建构概念体系。2.说说生活中你常见的物体的体积。这道题有助于概念“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概念。3.制作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动手操作能让学生对正方体有更多的认识,同时对体积单位概念有更深的理解。
  总之,高年级的概念教学要紧扣教材,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优化教学策略,精心引导,让学生掌握概念,建构概念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者单位:福建省浦城县水北街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承载着组织教学开展、提醒学生注意、揭示学习内容、提示课堂学习要求等作用。因此,课堂问题应有严密的预设和组织,是“对象、内容、时机、方式”四要素的综合呈现。其中,内容是根本,时机是关键,对象是主体,方式是手段。  一、内容要求:围绕目标,促思激趣,难度适中  课堂上所提问题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所以提问内容的设置应该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问题不应过于肤浅随意或漫无边际,应做到难度适中,有一定
如何发挥评价发展性功能,构建"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科学的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评价体系,这是每个老师需要予以给予重视的地方。故此我组开展与评价性相关的研究内
再有趣的事儿,多经历几次,兴致自然会消减;再好听的话,一遍又一遍重复,听得多了也会倒胃口。任何事情,一旦陷入一个固定僵化的模式,势必会令人感到厌烦。想要每节课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教师来说实非易事。  临近学期结束,等待师生的是大量的复习课。对很多教师来说,最怕、最烦的恐怕就是复习课。一提到复习,就会让人自然地联想到“炒现饭”,枯燥乏味是常态。我认为,很多问题,究其根本还是理念与态度的问题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认为,只要学生在课堂中听懂了,学会了,那就可以了。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真的能学会吗?其实他们所掌握的只是知识的表面,假如将知识适当转变,并拟成习题,那么学生就会变得手足无措。所以,想要学生学好知识,不仅要让他们听得懂,同时还要让他们善于挖掘,只有这样,才是教学上的成功。那么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好的课堂提问能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切实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