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背景
我校《中学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是桂林市“十五”重点A类课题,课题结题时总结科研成果,提出“课前猜问、课中追问、讨论提问、反馈提升”的课堂教学“四环节”。之后,发现这个成果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仍显薄弱。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在原课题的基础上进行滚动,选择《启发式提问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新课题进行研究,试图探索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提问的范例。教师的启发式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恰到好处的提问,能使自己不断发现问题,认识自己学习上的优点和缺陷,达到发扬优点,修正缺陷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在提问上挖掘潜力,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法。
(二)概念界定
所谓启发式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诱惑力。教师把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的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使教学过程成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启发式提问的核心在于问题的设计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式是教师根据一系列事实和问题,利用文本、课文片段、图片、插图、影像等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启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方法
(一)理论依据
1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思维与教学理论。在这种理论下的教学方法重视科学探究思维,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能力。
2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学生能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其创新能力及相关心理品质的体现,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设计提问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3 新课程观和学科教学理论。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三、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一)形成学科问题导学基本流程
本课题于2006年11月开题启动后,我们分别在语文、数学、英语、化学、政治、历史等学科中根椐各学科的实际进行探索,形成了各学科的问题导学基本流程。
(二)构建启发式提问教学程序和模块
1 启发式提问教学程序设计主要从“课前提问、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延伸”四个方面进行,加强学生思维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对学生思考问题指向明确。
2 启发式提问模块设计主要从“创设情境、呈现问题、启迪思维、专项指导、设计亮点”等五个方面进行,为教师的提问设计指明了方向。
(三)促进启发式提问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
在整个研究中,我们采用了联想启发、提问启发、反问启发、对比启发等方法进行提问,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一位语文教师在教《草船借箭》时,先让学生进行自学,要求学生读通课文;接着引导学生逐段理解内容,把课文读懂;然后启发学生围绕体现诸葛亮足智多谋的重点段落提出问题。老师和同学们边读书边对提出的问题逐个进行解答,给学生创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又如,一位化学教师教学《制取氧气》,导人新课时,循环播放与氧气有关的各种场景图片;接着组织学生交流,学生根椐这些图片提出氧气的一些作用和用途;然后教师设问:“你还想知道与氧气有关的知识吗?”启发学生提出“氧气是如何起到这些作用的?”“氧气是如何制取的?”等问题。
再如,一位历史教师在教完《全国大动乱》时提问:“在和谐社会的今天,会不会再发生第二次‘文化大革命’?”让大家通过讨论理解了全国大动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像这样的运动再不能发生,也不会发生。一个学生说:“应该发生第二次‘文化大革命’,因为那些腐败分子是社会的蛀虫,只有加强打击力度,才能彻底根除。”教师肯定了这种观点的惩治贪官的出发点,并通过再次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白过激行为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健全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四、研究的主要成果
三年前、后两次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对比结果显示,三年来的实践研究,使大多数学生勇于质疑的心理品质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问题意识明显增强,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课题组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策略有所改变,非课题组教师也有提高,效果显著。研究还使我们加深了对一系列问题的认识。
1 专项指导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
在启发提问时,教师采用曲问、倒问和探问进行专项指导,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以问引问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示范。曲问是指教师不针对疑问直接提问。而从某一侧面出击;倒问是指教师不从正面提问,而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让学生对照比较,自己得出正确结论;探问是指紧随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提出另一相关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一种提问策略。此外,还有如对课题的提问、对概念的提问、比较提问、分析提问、寻根究底提问、对照比较提问、发散提问、聚合归纳提问等方法。这些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使他们感到提问也不难。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开端,只有让问题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才能使“问”与“学”互相促进,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2 优化提问是提高提问效果的主要途径
问题的优化需要在反思中不断完善、修正。为使提问更具科学性,我们设计了启发式提问有效性观察表,教师根据观察表收集的数据,进行理性的对比分析,重新调整教学问题,以达到最佳的提问效果。
3 设计高效的课堂对话交流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关键所在
“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有效课堂昭示着平等、民主、互动的教学关系,突现着生成、创造、发展的精神魅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符合实际的方法进行提问,让学生在激情中、思辨中、探究中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伙伴“对话”,在有效对话的过程中还原课堂本真,实现知识的积淀、人文的浸润、智慧的构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然后再生成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形成一种多向互动且开放的状态。这样,充满真情、闪烁智慧火花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加美丽。
4 启发式提问的教学应用打缝了幸福的课堂
长期以来的教学意识使一些教师将“教师提问”视为经典,学生围绕“师问”思来想去,很少发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了学生的幸福学习。启发式提问追求课堂的生成与互动,教师上课前预设提问,上课时根据学生实际进行灵活调整,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自主学习状态,这样的课堂是幸福的课堂。
5 启发式提问的教学应用突现了“生本教育”的理念
生本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作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以质疑为重点,围绕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渐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按照这样的理念,我们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定位在“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分析问题为过程,以培养问题意识为目的”。我们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不是让学生马上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不是追求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是追求学生发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6 启发式提问的“三环节四步骤”是课堂提问的范例
(详见下图)
五、讨论与思考
1 问题设计要以预设为主,兼顾生成
课堂教学是动态发展的,问题的设计应以预设为主,兼顾生成。特别是主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问题群,教师必须在课前充分准备,在课中根据实际灵活调整。通过教参或自己思考得来的问题多为预设问题,而源于学生的问题既可以是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也可以是课前收集、筛选学生预习中的问题,还可以是课后对学生进行指导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2 启发式提问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在启发学生提问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自学、思考,给他们创造思维的空间,让他们逐渐学会主动思考、善于提问。要努力做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问;教给思考方法。引领学生会问;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指导学生乐问。
综上所述,启发式提问是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它创新了课堂提问,促使课堂发生质的变化,改变了过去单纯由教师问学生答的被动局面。把学习主动权还给了学生,真正实现了学生拥有充满生命力的学习空间。它以问题的形式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兴趣,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深化了学习的内容。一个个问题就像一根串起一颗颗珍珠的丝线,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一)课题背景
我校《中学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是桂林市“十五”重点A类课题,课题结题时总结科研成果,提出“课前猜问、课中追问、讨论提问、反馈提升”的课堂教学“四环节”。之后,发现这个成果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仍显薄弱。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在原课题的基础上进行滚动,选择《启发式提问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新课题进行研究,试图探索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提问的范例。教师的启发式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恰到好处的提问,能使自己不断发现问题,认识自己学习上的优点和缺陷,达到发扬优点,修正缺陷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在提问上挖掘潜力,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法。
(二)概念界定
所谓启发式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诱惑力。教师把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的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使教学过程成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启发式提问的核心在于问题的设计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式是教师根据一系列事实和问题,利用文本、课文片段、图片、插图、影像等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启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方法
(一)理论依据
1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思维与教学理论。在这种理论下的教学方法重视科学探究思维,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能力。
2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学生能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其创新能力及相关心理品质的体现,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设计提问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3 新课程观和学科教学理论。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三、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一)形成学科问题导学基本流程
本课题于2006年11月开题启动后,我们分别在语文、数学、英语、化学、政治、历史等学科中根椐各学科的实际进行探索,形成了各学科的问题导学基本流程。
(二)构建启发式提问教学程序和模块
1 启发式提问教学程序设计主要从“课前提问、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延伸”四个方面进行,加强学生思维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对学生思考问题指向明确。
2 启发式提问模块设计主要从“创设情境、呈现问题、启迪思维、专项指导、设计亮点”等五个方面进行,为教师的提问设计指明了方向。
(三)促进启发式提问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
在整个研究中,我们采用了联想启发、提问启发、反问启发、对比启发等方法进行提问,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一位语文教师在教《草船借箭》时,先让学生进行自学,要求学生读通课文;接着引导学生逐段理解内容,把课文读懂;然后启发学生围绕体现诸葛亮足智多谋的重点段落提出问题。老师和同学们边读书边对提出的问题逐个进行解答,给学生创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又如,一位化学教师教学《制取氧气》,导人新课时,循环播放与氧气有关的各种场景图片;接着组织学生交流,学生根椐这些图片提出氧气的一些作用和用途;然后教师设问:“你还想知道与氧气有关的知识吗?”启发学生提出“氧气是如何起到这些作用的?”“氧气是如何制取的?”等问题。
再如,一位历史教师在教完《全国大动乱》时提问:“在和谐社会的今天,会不会再发生第二次‘文化大革命’?”让大家通过讨论理解了全国大动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像这样的运动再不能发生,也不会发生。一个学生说:“应该发生第二次‘文化大革命’,因为那些腐败分子是社会的蛀虫,只有加强打击力度,才能彻底根除。”教师肯定了这种观点的惩治贪官的出发点,并通过再次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白过激行为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健全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四、研究的主要成果
三年前、后两次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对比结果显示,三年来的实践研究,使大多数学生勇于质疑的心理品质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问题意识明显增强,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课题组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策略有所改变,非课题组教师也有提高,效果显著。研究还使我们加深了对一系列问题的认识。
1 专项指导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
在启发提问时,教师采用曲问、倒问和探问进行专项指导,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以问引问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示范。曲问是指教师不针对疑问直接提问。而从某一侧面出击;倒问是指教师不从正面提问,而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让学生对照比较,自己得出正确结论;探问是指紧随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提出另一相关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一种提问策略。此外,还有如对课题的提问、对概念的提问、比较提问、分析提问、寻根究底提问、对照比较提问、发散提问、聚合归纳提问等方法。这些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使他们感到提问也不难。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开端,只有让问题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才能使“问”与“学”互相促进,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2 优化提问是提高提问效果的主要途径
问题的优化需要在反思中不断完善、修正。为使提问更具科学性,我们设计了启发式提问有效性观察表,教师根据观察表收集的数据,进行理性的对比分析,重新调整教学问题,以达到最佳的提问效果。
3 设计高效的课堂对话交流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关键所在
“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有效课堂昭示着平等、民主、互动的教学关系,突现着生成、创造、发展的精神魅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符合实际的方法进行提问,让学生在激情中、思辨中、探究中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伙伴“对话”,在有效对话的过程中还原课堂本真,实现知识的积淀、人文的浸润、智慧的构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然后再生成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形成一种多向互动且开放的状态。这样,充满真情、闪烁智慧火花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加美丽。
4 启发式提问的教学应用打缝了幸福的课堂
长期以来的教学意识使一些教师将“教师提问”视为经典,学生围绕“师问”思来想去,很少发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了学生的幸福学习。启发式提问追求课堂的生成与互动,教师上课前预设提问,上课时根据学生实际进行灵活调整,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自主学习状态,这样的课堂是幸福的课堂。
5 启发式提问的教学应用突现了“生本教育”的理念
生本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作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以质疑为重点,围绕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渐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按照这样的理念,我们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定位在“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分析问题为过程,以培养问题意识为目的”。我们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不是让学生马上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不是追求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是追求学生发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6 启发式提问的“三环节四步骤”是课堂提问的范例
(详见下图)
五、讨论与思考
1 问题设计要以预设为主,兼顾生成
课堂教学是动态发展的,问题的设计应以预设为主,兼顾生成。特别是主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问题群,教师必须在课前充分准备,在课中根据实际灵活调整。通过教参或自己思考得来的问题多为预设问题,而源于学生的问题既可以是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也可以是课前收集、筛选学生预习中的问题,还可以是课后对学生进行指导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2 启发式提问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在启发学生提问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自学、思考,给他们创造思维的空间,让他们逐渐学会主动思考、善于提问。要努力做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问;教给思考方法。引领学生会问;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指导学生乐问。
综上所述,启发式提问是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它创新了课堂提问,促使课堂发生质的变化,改变了过去单纯由教师问学生答的被动局面。把学习主动权还给了学生,真正实现了学生拥有充满生命力的学习空间。它以问题的形式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兴趣,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深化了学习的内容。一个个问题就像一根串起一颗颗珍珠的丝线,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