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舒婷《致橡树》的解读

来源 :华夏地理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t43grfd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舒婷,中国当代著名女诗人,其著名诗歌《致橡树》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律动,表达了对自由平等爱情观的向往之情。本文就来解读舒婷的这部著名的诗歌作品《致橡树》。
  关键词:舒婷;致橡树;解读;诗人
  舒婷,中国当代诗人中朦胧诗的代表性诗人,厦门市文联主席。舒婷的《致橡树》是她的爱情诗歌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诗歌歌颂了平等自由的爱情观,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了爱情的热烈、真挚与坚贞。这首诗在青年人中广为流传。
  一、《致橡树》中平等的爱情观
  对舒婷《致橡树》的解读有很多种,首先一种不得不提出来的就是这是一个倡导平等爱情观的爱情诗。通过诗中所表达的种种情感,我们都能够看到里面的情感倾向。诗人想要表达的爱情不是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受到桎梏的情感,而是新时代女性所追求的平等的爱情,这样的“平等”在《致橡树》中着实让人感动。
  在第一节中有“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开场就表达出木棉的情感,并不是为了高攀,也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一厢情愿等。木棉的认为的爱情是平等的,没有其它邪念的爱情,所以诗歌中表达出了木棉爱情的动机的纯净,只为爱情本身,采用排比的句式,增强了这种情感,读罢让人感动不已。
  当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还能够发现一些爱情中的不平等的现象,新时代来临之际,这样的不平等尤其明显,人们看待爱情都是以丰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爱情婚姻充满了交换意识,有的为了攀龙附凤,有的为了炫耀等,爱情已经不再如当初纯粹,当今社会潜在的不平等还是存在的,所以诗人歌颂了这样一种平等的爱情观,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情意。这样的纯粹的爱情令人向往,掀起了人们内心对于爱情最初追求的念想。人们还是会为一些最初的美好而感动。
  在第三节中有“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表明恋人要“同甘苦,共患难。”又能够看出爱情的平等的追求之心,我们是恋人就彼此分担所有的甘苦与困难,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相守在一起,这就是爱情的最高境界,不离不弃。
  二、《致橡树》中的女性独立意识
  舒婷的这首《致橡树》除了表达了一种对平等爱情的歌颂,也渗透出了女性的独立意识。舒婷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是在1977年,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女性的解放也还并没有想象中彻底,传统的爱情与家庭伦理观依然盛行于祖國大地,那个时候舒婷的这首对平等歌颂的爱情诗,让人们的内心像泄闸的洪水一样,人们压抑的内心好像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舒婷的这首《致橡树》就是爱情方面的突破口,站在女性角度的诗歌,却让男性和女性都为之感动。
  改革开放前期,中国社会还处于混沌期,女性的地位并不像想象中平等,很多家庭受传统伦理观影响,在女孩子涨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就会给她相亲嫁人,那个时候很多家庭出生地的女孩子还不能违抗家庭的意思,所以仍然还有一些包办婚姻的出现。除了包办,社会舆论对大龄单身女性也有着一定的压力,导致总体上而言,女性在爱情婚姻中有着不平等的地位。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男性对女性的看法也是一样,认为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在爱情中女性应该处于被动地位,男性应该处于主动地位。这一看法也是导致舒婷创作这首诗歌的缘由。在这首诗歌中,“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说明木棉并不信奉在爱情中作为一种牺牲品与附属品,不是爱情中的点缀,而是与对方站在同等位置上的相爱相守。“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就能够看出,诗人所想要表达的爱情是建立在女性独立的基础上的,女性不是附属品,而和男性一样是“树的形象”,这颗“树”在橡树旁,不是蹲着,而是站着,有着同样的形象在一起,彼此恋慕,心心相印。
  舒婷的这首诗放在当代也依然受用,这就是其诗歌一直受到欢迎的原因。每读一次都能够感受到一种爱情的力量,一种女性的独立的意识,这样的意识让我们在爱情中充满了能量,不再畏惧,不再怯懦,而是变得勇敢与坚强起来。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对于爱情的看法,不管是在当代还是在古代,中国人对爱情看法总是有太多的附属条件,这样的附属条件让真正的爱情变得不再纯粹,人们的感情生活并没有随着物质条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得更好,现在的离婚率反而越来越高。所以舒婷的这首《致橡树》才能够流传至今,也不会被淘汰。
  三、结语
  舒婷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朦胧派诗人代表,她的《致橡树》是当代爱情诗歌的典范之作,歌颂了男女平等的爱情,强调了女性在爱情中的独立意识,平等的爱情是没有附加条件的相爱相守,这样的爱情观在依然适用于当代生活中的爱情。
  参考文献
  [1] 张景艳.比肩而站中的忖思——舒婷《致橡树》的另维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2).
  [2] 马树华.从语境理论角度探究《致橡树》的多重意蕴[J].江苏社会科学,2007(S2).
  作者简介:胡丹妮,长沙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电力统计管理工作不仅有助于发电公司执行调控策略、科学设计电力方案和安全稳固运营电力系统,此外还可以为发电公司调整运营战略及生产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由此可见,电力统计监管工作是何等的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统计工作目前所面临的巨大问题,并对于如何改进工作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策略办法。  关键词:电力统计;作用;改革  电力行业推行电力统计工作是我国在宏观上调控经济的重要表现之一,开展这项工
期刊
摘 要:随着世界能源趋紧,水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尤其像中国这样的能源消耗大国,水库大坝的修建是不可避免的。笔者从流量因素出发,采用相同的方法对大坝修建前后坝下游河道生态径流因水库调度产生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出产生改变的原因,并提出减少这种改变的方法,使河道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所需生态径流量。本文根据某水库的调度进行分析,总结出为减少这种影响,应以建坝前的最大、最小和适宜生态径流过程为准。  关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集中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探讨了应该如何更好的搞好水利工程建设,并做好水库生态调度,希望能夠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流生态系统;生态调度  当前,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大,所以,为了可以提高避免此情况发生,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提升水库生态调度效果,减轻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大型水利工程队生态环境的影响  随着
期刊
摘 要:证人证言属于民事诉讼的法定证据种类之一。证人参与民事案件的审判活动,接受双方当事人的质询,不仅保证了民事案件待证事实的准确查明,而且保证了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进行。本文从证人出庭做证的法理、询问规则和实践三个方面分析证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的重要性,并总结概括国外内外证人作证的异同,结合相关判例分加以分析,希望能通过文章进一步论证证人在作证方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事诉讼;出庭作证;法理  
期刊
摘 要:儒家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其核心就是忧患意识和救世精神。从内涵上看来看,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更多的是体现在忧国忧民上,这种思想的出现也标志着儒学积极发展的一种态势。本文主要针对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与救世精神进行分析。  关键词:先秦儒家;忧患意识;救世精神  儒家思想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支柱思想,不仅在我国的历史中承担起了巨大的教化作用,甚至可以说从古至今儒家思想对
期刊
摘 要:《太阳照常升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作者一展其“迷惘的一代”的文风,该部小说在叙事策略上不以情节取胜,而是着重表现在战争后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特征等,本文就是对《太阳照常升起》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海明威;硬汉;小说;叙事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在美国文坛上以“硬汉”形象著称,被称为美利坚民族精神丰碑。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性
期刊
摘 要:韩愈与苏轼都是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史上都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本文主要针对韩愈和苏轼的人格意识与文化精神进行对比。  关键词:韩愈苏轼;人格意识;文化精神  一、“ 孜孜以求”与“行藏在我”的处世意识  (一)韩愈的处世意识  韩愈是一个目的十分明确、自信心非常强的人。他从小就下定决心要学习孔孟以来的儒学传统,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名的大儒。他曾经十分自信地说: “生平企仁义,所学皆周孔”,他个
期刊
摘 要:对于水库的修建主要目的便是改变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同时也是减少洪涝灾害以及水资源系统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水利调度能够很好的实现水利兴利效益的发挥,水库最终的淤泥平衡是和水库淤泥分布和调度方式等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主要是对水库调度运行的方式对于水库泥沙淤积所带来的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以下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水库调度;运行方式;水库泥沙;沉积;影响;分析  大型水库建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办公环境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日渐增长,智能建筑应运而生。智能建筑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因此文章就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智能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智能化楼宇的概念逐渐清晰,并正在建筑领域中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楼宇自控系统以它优越的条件在智能
期刊
摘 要:文學传播是指文学创作者通过物质媒介或固定的传播模式,将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传播方式的变革直接影响着文学的发展演变。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当代社会中,网络媒介成了文学传播的重要方式,并深刻影响着文学传播的发展。本文以英美文学为例,在对文学传播与网络媒介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探究了网络媒介对文学传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网络媒介;英美文学;传播;受众;传播方式  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