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作为小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从深化道德教育效果、创设良好校园氛围、全面促进学生进步三方面来对小学学生的德育工作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策略
在当前的小学德育工作中,许多学校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一系列的道德教育活动,这些道德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学生的德育水平和所提出的标准仍然相差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教师和家长受应试教育影响,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开展德育工作时,教师和家长的手段比较单一;以及在开展德育活动时,缺乏实践体验,导致学生的思想与行动不符。这些都导致现在的德育工作脱离生活实际,常常是说起来的时候头头是道,做起来却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就要注重德育教学活动的创新,以提升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
一、结合学生行为,适当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德育管理,我们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组织学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管理者应当时刻按照《小学生日常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宗旨,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规范下茁壮成长。德育教育是学校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也是首要工作,只有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在学校学习成长。
例如,以日常规范作为德育教育的开端,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规范学生的行为,注重细节,改正不好的习惯,做一个懂礼貌,勤换洗衣服,保持教室卫生,在同学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伸出手来帮助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勤俭的好习惯,不铺张浪费等。教育小学生要说话文明、不打架、要热心助人、遵纪守法,使小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二、重视校园文化,创设良好校园氛围
要做好德育工作,除了重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外,还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学校可以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内部资源,通过校报、校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学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实现教育与管理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当今的社会中,外界环境复杂,存在不少消极的因素和腐败现象,这些都为小学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创办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首先,在制度方面,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强化学校的管理机制,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其次是物质文化的建设,它可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校园布局、教学设施、走廊设计、环境卫生等方面;然后是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更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
三、家校合作教育,全面促进学生进步
在当前阶段的社会中,许多小学生都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再加上生活条件的提高,父母总是尽可能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但却严重忽视了孩子的思想成长,即使是发现了孩子的错误和缺点也不忍心进行严厉的管教,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小学教师就要对家长有正确的引导,让家长明白正确的爱不是溺爱而是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从而据此制定一定的奖惩原则,以在矫正小学生言行的同时深化道德教育的效果。
例如,在平时的我们可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聯系机制,通过qq、微信等,多与家长沟通管理心得,并通过家长会等形式,给家长做辅导,引导家长在平时的家庭教育过程中,除了积极而正面的言行引导以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事情制定一套奖惩原则,要求学生严格遵循。同时,我们要引导家长做好榜样的作用,比如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在将街道上人们随意扔掉的饮料瓶放进垃圾桶等等,目的在于加深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意识。而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如吃饭的时候浪费食物或者是挑食等,就要及时纠正,让学生意识到什么事情不该做。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很好地建立是非观,提高思想道德认知。
综上所述,德育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良好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和学校都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从关注学生的发展入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推进素质教育,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思想观念,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进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沈丽荣,岳莹莹.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05):83-84.
[2]周明凤.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7(04):151-152.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策略
在当前的小学德育工作中,许多学校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一系列的道德教育活动,这些道德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学生的德育水平和所提出的标准仍然相差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教师和家长受应试教育影响,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开展德育工作时,教师和家长的手段比较单一;以及在开展德育活动时,缺乏实践体验,导致学生的思想与行动不符。这些都导致现在的德育工作脱离生活实际,常常是说起来的时候头头是道,做起来却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就要注重德育教学活动的创新,以提升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
一、结合学生行为,适当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德育管理,我们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组织学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管理者应当时刻按照《小学生日常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宗旨,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规范下茁壮成长。德育教育是学校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也是首要工作,只有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在学校学习成长。
例如,以日常规范作为德育教育的开端,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规范学生的行为,注重细节,改正不好的习惯,做一个懂礼貌,勤换洗衣服,保持教室卫生,在同学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伸出手来帮助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勤俭的好习惯,不铺张浪费等。教育小学生要说话文明、不打架、要热心助人、遵纪守法,使小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二、重视校园文化,创设良好校园氛围
要做好德育工作,除了重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外,还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学校可以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内部资源,通过校报、校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学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实现教育与管理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当今的社会中,外界环境复杂,存在不少消极的因素和腐败现象,这些都为小学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创办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首先,在制度方面,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强化学校的管理机制,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其次是物质文化的建设,它可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校园布局、教学设施、走廊设计、环境卫生等方面;然后是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更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
三、家校合作教育,全面促进学生进步
在当前阶段的社会中,许多小学生都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再加上生活条件的提高,父母总是尽可能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但却严重忽视了孩子的思想成长,即使是发现了孩子的错误和缺点也不忍心进行严厉的管教,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小学教师就要对家长有正确的引导,让家长明白正确的爱不是溺爱而是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从而据此制定一定的奖惩原则,以在矫正小学生言行的同时深化道德教育的效果。
例如,在平时的我们可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聯系机制,通过qq、微信等,多与家长沟通管理心得,并通过家长会等形式,给家长做辅导,引导家长在平时的家庭教育过程中,除了积极而正面的言行引导以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事情制定一套奖惩原则,要求学生严格遵循。同时,我们要引导家长做好榜样的作用,比如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在将街道上人们随意扔掉的饮料瓶放进垃圾桶等等,目的在于加深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意识。而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如吃饭的时候浪费食物或者是挑食等,就要及时纠正,让学生意识到什么事情不该做。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很好地建立是非观,提高思想道德认知。
综上所述,德育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良好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和学校都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从关注学生的发展入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推进素质教育,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思想观念,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进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沈丽荣,岳莹莹.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05):83-84.
[2]周明凤.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7(04):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