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少华
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挪威的森林》《雪国》等日本名家之作逾七十部。近著有《为了灵魂的自由》《乡愁与良知》《高墙与鸡蛋》《微“搏”天下》 ,最新译作为村上春树的《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
在林少华看来,翻译的最高境界是神似,而中文就如同一套戏服。经他笔下演绎过的村上春树,哪怕谢幕之后脱下这套戏服,也自然有了错位,无论再怎么尽力还原,也不再是原本那个百分之百的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被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后,迅速成为了一代青年男女的爱情圣经,而“村上春树”则成为在中国流行了近20年的日本当代文学符号。每当提及村上春树,“林少华”这个名字便如影随形,成为村上春树迷们的另一个谈资。
据统计,林少华一共翻译了四十多部村上春树的作品,是中国内地翻译村上作品最多的翻译家。因此,林少华也被许多中国读者称为村上春树“背后的男人”,甚至有读者认为,没有林少华的翻译,村上春树也许无法拥有如今那么多的中国粉丝。
2014年4月,村上春树在日本出版了他最新的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小说围绕着各种即将失去或者正在失去女人的男人的处境而展开。实际上,《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也是海明威于192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的名称,村上春树以此向这位大师致敬。
一年后,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在中国出版,林少华又一次成为了村上“背后的男人”。对于自己在译作中呈现的村上春树,林少华坦言:“译者认为自己传达的翻译是100%的村上春树。当然,如果没有这份自信,翻译就无以成立,但客观上并不可能翻译出100%的村上春树。”
追求自由和尊严的灵魂
在中国,村上春树的每一本书几乎都能掀起读者们的阅读热潮。然而,村上春树打动中国读者的到底是什么呢?这是很多人的疑问。
“好的文学作品是看完后三天五天缓不过劲来,比如《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读罢都像一个人掉进夜幕下无边无际的大海。整个人被彻底掏空,有种灵魂出窍的感觉。”林少华开门见山,“以人的灵魂为对象的学科,一是文学,一是宗教。村上的小说之所以让人看完后久久缓不过劲,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他触动了我们的灵魂,或者让我们的灵魂瞬间出窍,更多时候是让我们感到自己的灵魂仿佛同宇宙某个神秘信息发生沟通。他笔下的故事,弹跳着追求自由和尊严的灵魂。”
整个春夏,为了宣传村上春树的作品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作为译者之一的林少华往返于青岛及全国各地举办讲座,讲述村上春树和他作品中的“孤绝”。
虽然与村上春树有多番文字上的“神交”,但林少华与村上春树实际上只见过两次面。2003年初,他第一次见到村上春树。这次见面是在村上春树位于东京港区南青山的事务所。“没有堂堂的仪表,没有挺拔的身材,没有洒脱的举止,没有风趣的谈吐,衣着也十分随便。”时隔多年,林少华依然能回忆起当初见面的细节。
那次见面,村上春树和林少华推心置腹地聊及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村上春树告诉林少华:“我已经写了二十多年了,写的时候始终有一个自由的念头。在社会上都是不自由的,背负种种样样的责任和义务,受这个必须那个不许等各种限制。同时,又想法设法争取各种自由。即使身体自由不了,灵魂也要获得自由,这是贯穿我整个写作的念头。”
回忆至此,林少华仍有诸多感慨。他认为村上的作品,无论长篇还是短篇,很少用现实主义笔法对主人公的环境进行详细描述,总是追索和逼视现代都市夜空中来回彷徨的灵魂取得自由的可能性。“他让每一个人认识并且确信自身灵魂的珍贵和无可替代性。说白了,就是让你把自己当个‘玩意’,尤其是别人不把你当个‘玩意’的时候。”
将时光拉回到1988年,林少华第一次在日本看到村上春树的 《挪威的森林》。那本书摆在书店里最醒目位置上,红绿色封面的上下册。那时的林少华是一名中日古典诗歌比较方向的研究生,在日本留学。这样的书没有让他“一见钟情”。回国后,日本文学老前辈李德纯向他再度推荐这本书,鼓励他将其翻译成中文,林少华才认真审视起这位日本作家,并与之结缘。
2008年10月,去日本参加“东亚和村上春树研讨会”的林少华和村上春树第二次见面。地点还是在东京的村上事务所,仍是那个衣着休闲的村上春树:深蓝色对襟长袖衫,里面是蓝色T恤,蓝牛仔裤。距离第一次见面已经过去五六年,但村上春树就外表上却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依然是‘小男孩’的发型,依然那副不无拘谨的沉思表情,说话时眼睛依然略往下看,嘴角时而露出浅浅的笑意,语声低沉而有速度感。”
他们的谈话从写作开始,然后聊到运动和马拉松,聊到东西方读者对村上春树作品观感的差异,甚至还聊到了村上春树对于鲁迅的看法这一回,林少华眼前的村上春树似乎更加全面而真实,“真的就跟他的文字中传达出的感觉差不太多,尤其是说话的语气”。
“他的文学除了一些杂学以外,后来开始写一些大道理,我想这也是他的优势所在。一个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写出自己的内心。”而对于这个灵魂最为重要的,是自由。“他的文学是关于自由魂的故事。这也是文学的力量所在。能抚慰灵魂的,不是权威、体制、钞票、别墅和美女,很多时候是艺术,尤其是文学的语言艺术。”林少华说。
另一种形式的心灵鸡汤
“我猜测,村上作品中对于周围环境、对于社会、对于体制的违和感、游离感、错位感,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感受和认识的加深,渐渐变成了一种近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悲凉感,绝望感。”林少华说。
第一次和村上春树见面,林少华就曾问及孤独和沟通之间的关系。而这个话题作为村上春树在文学作品中的核心主题,一直延续到了他今天的创作之中。
在《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中,林少华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每个人都在表演。在他看来,每个人展示出来的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真实的自己,即使你想展示,依然是过滤了的部分,仅仅是程度不同。比如每个人有若干副面孔,面对领导、部下,面对公众面对亲人的面孔各不相同。表演也意味着在作假,但并不完全是贬义的说法。 “现实社会中,我们很少有不在表演的时候。夜深人静时,独自面对自己心灵的时候,问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村上春树作品中的主人公在做重大决定时,往往迟疑不决。因此,林少华表示,自我认同本身就是一件很苦难的事,自我认同都没实现,展示出来的自我多少带有不真实的成分。
村上春树在这部小说的主题发言中认为,是年龄造成了这种状态。而在林少华眼中,不管怎么说,村上春树也好,普通人也好,与自己周围环境,社会之间的距离感,每个阶段都不一样。他的不适应感变成了悲凉感、绝望感,所以用“孤绝”这两个字表达,也是这部小说的主题。
最近几年,国内心灵鸡汤书籍风行,有人说,村上春树的书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心灵鸡汤。听到这个说法,林少华沉思了片刻,旋即说:“应该回归到心灵鸡汤这个词的正面含义,回归本位。谁的心灵都需要鸡汤喂养,比如洗脑,谁的脑都需要洗,就像洗脸。”他解释:“如果说是对丰富心灵有积极作用,这个意义上,村上春树的作品也可以说是鸡汤文学。有精神高度,对其他人的精神有启示,有引导作用,这也是文学的本来功能。把这个严肃的功能戏谑化,是网络上的一种病态。”
林家铺子的村上春树
“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其他翻译准确就行,精确是主要的;文学翻译主要是得像那么回事,得翻译出味道。哪怕语义语法语体再无懈可击,阅读起来觉得索然无味,其实是最大的不忠实和最大的不准确。”林少华有个看法,文学译者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工匠型翻译,亦步亦趋,貌似忠实;二是学者型,中规中矩,刻意求工;三是才子型,惟妙惟肖,意在传神。而神似,在他看来,才是翻译的最高境界。
有人问林少华,“你翻译的村上是不是百分之百的?”他的回答是,“当村上穿上中文这套戏服,演完,谢幕,下台,脱下中文的戏服以后,和原来的村上必然有错位。这是这个世界的法则。”
“这个世界上百分之百的、原汁原味的、绝对原装的村上春树,都不存在。文学是语言艺术。凡是艺术都必然有主观能动性,有个人性,有创意参与其间。我所翻译的村上春树,说白了,我怎样看待村上春树的,我就会怎样告诉你。我翻译的村上春树,始终是林家铺子的村上春树,而不是张家铺子李家铺子的村上春树。”
有趣的是,这回村上春树的《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并非林少华一个人所译。出版本书的上海译文出版社做出大胆尝试,除了林少华之外,还邀来竺家荣、毛丹青、姜建强、岳远坤、陆求实等五位译者,一同翻译书中的故事,以期呈现给读者一个多面性的村上春树。
“找了六个人翻译这本书,目的就是在于让大家看一看是不是有六个村上春树,村上春树本人肯定只有一个,但是翻译这个东西,一个人翻译一个样,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样,现在是六个人,肯定有微妙的区别,或者甚至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区别。”
在林少华看来,自己提供了一种林氏文体,这是不同于任何人的文体。“文体这个东西就是艺术,在这个突飞猛进,急功近利的浮躁的时代,文体这个艺术已经被忽视很久,现在我们重拾,在今天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对话林少华]
越是被误读的作品 越是好作品
记者:国人对村上春树最大的误读是什么?
林少华:倒退七八年,村上春树的作品被称为“小资情调”,在日本本土,以及西方,读者和评论家从来没有用小资情调和小资读物来评价村上春树的作品。越是被误读的作品越是好作品,存在误读可能性的作品是丰富的作品,只有一种解读的作品不是好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记者:在你看来,村上春树审视的主题依然是孤独吗?
林少华:孤独当然是书里的主题。孤独尽管是村上春树文学中一以贯之的主题,各个阶段孤独的表现方式和程度却有所不同。这部短篇集里,孤独演变成了拒绝抚摸、拒绝升华的孤独。孤绝,孤独到绝对,已经无法排遣,更无法升华了。再往前一步,有可能陷入自闭的状态,与以往不同。年轻时的孤独可以自我修复,可以挽回。到了一定年龄,孤独变成了孤绝,是一种绝望。
记者:最近翻译村上春树作品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来自哪里?
林少华:对我来说,翻译中最大的困难,主要涉及西方流行音乐、乐队、歌手名称,字典上查不到,而我又基本是个乐盲。现在有了电脑、网络还好些,倒退十几二十年,我也弄出过一些笑话。二十年前,我周围没有懂那些音乐的人,书出版后,读者给我来信,指出当中的错误。读者里头藏龙卧虎,所以我拿起笔来也是如履薄冰。
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挪威的森林》《雪国》等日本名家之作逾七十部。近著有《为了灵魂的自由》《乡愁与良知》《高墙与鸡蛋》《微“搏”天下》 ,最新译作为村上春树的《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
在林少华看来,翻译的最高境界是神似,而中文就如同一套戏服。经他笔下演绎过的村上春树,哪怕谢幕之后脱下这套戏服,也自然有了错位,无论再怎么尽力还原,也不再是原本那个百分之百的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被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后,迅速成为了一代青年男女的爱情圣经,而“村上春树”则成为在中国流行了近20年的日本当代文学符号。每当提及村上春树,“林少华”这个名字便如影随形,成为村上春树迷们的另一个谈资。
据统计,林少华一共翻译了四十多部村上春树的作品,是中国内地翻译村上作品最多的翻译家。因此,林少华也被许多中国读者称为村上春树“背后的男人”,甚至有读者认为,没有林少华的翻译,村上春树也许无法拥有如今那么多的中国粉丝。
2014年4月,村上春树在日本出版了他最新的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小说围绕着各种即将失去或者正在失去女人的男人的处境而展开。实际上,《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也是海明威于192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的名称,村上春树以此向这位大师致敬。
一年后,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在中国出版,林少华又一次成为了村上“背后的男人”。对于自己在译作中呈现的村上春树,林少华坦言:“译者认为自己传达的翻译是100%的村上春树。当然,如果没有这份自信,翻译就无以成立,但客观上并不可能翻译出100%的村上春树。”
追求自由和尊严的灵魂
在中国,村上春树的每一本书几乎都能掀起读者们的阅读热潮。然而,村上春树打动中国读者的到底是什么呢?这是很多人的疑问。
“好的文学作品是看完后三天五天缓不过劲来,比如《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读罢都像一个人掉进夜幕下无边无际的大海。整个人被彻底掏空,有种灵魂出窍的感觉。”林少华开门见山,“以人的灵魂为对象的学科,一是文学,一是宗教。村上的小说之所以让人看完后久久缓不过劲,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他触动了我们的灵魂,或者让我们的灵魂瞬间出窍,更多时候是让我们感到自己的灵魂仿佛同宇宙某个神秘信息发生沟通。他笔下的故事,弹跳着追求自由和尊严的灵魂。”
整个春夏,为了宣传村上春树的作品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作为译者之一的林少华往返于青岛及全国各地举办讲座,讲述村上春树和他作品中的“孤绝”。
虽然与村上春树有多番文字上的“神交”,但林少华与村上春树实际上只见过两次面。2003年初,他第一次见到村上春树。这次见面是在村上春树位于东京港区南青山的事务所。“没有堂堂的仪表,没有挺拔的身材,没有洒脱的举止,没有风趣的谈吐,衣着也十分随便。”时隔多年,林少华依然能回忆起当初见面的细节。
那次见面,村上春树和林少华推心置腹地聊及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村上春树告诉林少华:“我已经写了二十多年了,写的时候始终有一个自由的念头。在社会上都是不自由的,背负种种样样的责任和义务,受这个必须那个不许等各种限制。同时,又想法设法争取各种自由。即使身体自由不了,灵魂也要获得自由,这是贯穿我整个写作的念头。”
回忆至此,林少华仍有诸多感慨。他认为村上的作品,无论长篇还是短篇,很少用现实主义笔法对主人公的环境进行详细描述,总是追索和逼视现代都市夜空中来回彷徨的灵魂取得自由的可能性。“他让每一个人认识并且确信自身灵魂的珍贵和无可替代性。说白了,就是让你把自己当个‘玩意’,尤其是别人不把你当个‘玩意’的时候。”
将时光拉回到1988年,林少华第一次在日本看到村上春树的 《挪威的森林》。那本书摆在书店里最醒目位置上,红绿色封面的上下册。那时的林少华是一名中日古典诗歌比较方向的研究生,在日本留学。这样的书没有让他“一见钟情”。回国后,日本文学老前辈李德纯向他再度推荐这本书,鼓励他将其翻译成中文,林少华才认真审视起这位日本作家,并与之结缘。
2008年10月,去日本参加“东亚和村上春树研讨会”的林少华和村上春树第二次见面。地点还是在东京的村上事务所,仍是那个衣着休闲的村上春树:深蓝色对襟长袖衫,里面是蓝色T恤,蓝牛仔裤。距离第一次见面已经过去五六年,但村上春树就外表上却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依然是‘小男孩’的发型,依然那副不无拘谨的沉思表情,说话时眼睛依然略往下看,嘴角时而露出浅浅的笑意,语声低沉而有速度感。”
他们的谈话从写作开始,然后聊到运动和马拉松,聊到东西方读者对村上春树作品观感的差异,甚至还聊到了村上春树对于鲁迅的看法这一回,林少华眼前的村上春树似乎更加全面而真实,“真的就跟他的文字中传达出的感觉差不太多,尤其是说话的语气”。
“他的文学除了一些杂学以外,后来开始写一些大道理,我想这也是他的优势所在。一个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写出自己的内心。”而对于这个灵魂最为重要的,是自由。“他的文学是关于自由魂的故事。这也是文学的力量所在。能抚慰灵魂的,不是权威、体制、钞票、别墅和美女,很多时候是艺术,尤其是文学的语言艺术。”林少华说。
另一种形式的心灵鸡汤
“我猜测,村上作品中对于周围环境、对于社会、对于体制的违和感、游离感、错位感,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感受和认识的加深,渐渐变成了一种近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悲凉感,绝望感。”林少华说。
第一次和村上春树见面,林少华就曾问及孤独和沟通之间的关系。而这个话题作为村上春树在文学作品中的核心主题,一直延续到了他今天的创作之中。
在《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中,林少华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每个人都在表演。在他看来,每个人展示出来的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真实的自己,即使你想展示,依然是过滤了的部分,仅仅是程度不同。比如每个人有若干副面孔,面对领导、部下,面对公众面对亲人的面孔各不相同。表演也意味着在作假,但并不完全是贬义的说法。 “现实社会中,我们很少有不在表演的时候。夜深人静时,独自面对自己心灵的时候,问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村上春树作品中的主人公在做重大决定时,往往迟疑不决。因此,林少华表示,自我认同本身就是一件很苦难的事,自我认同都没实现,展示出来的自我多少带有不真实的成分。
村上春树在这部小说的主题发言中认为,是年龄造成了这种状态。而在林少华眼中,不管怎么说,村上春树也好,普通人也好,与自己周围环境,社会之间的距离感,每个阶段都不一样。他的不适应感变成了悲凉感、绝望感,所以用“孤绝”这两个字表达,也是这部小说的主题。
最近几年,国内心灵鸡汤书籍风行,有人说,村上春树的书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心灵鸡汤。听到这个说法,林少华沉思了片刻,旋即说:“应该回归到心灵鸡汤这个词的正面含义,回归本位。谁的心灵都需要鸡汤喂养,比如洗脑,谁的脑都需要洗,就像洗脸。”他解释:“如果说是对丰富心灵有积极作用,这个意义上,村上春树的作品也可以说是鸡汤文学。有精神高度,对其他人的精神有启示,有引导作用,这也是文学的本来功能。把这个严肃的功能戏谑化,是网络上的一种病态。”
林家铺子的村上春树
“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其他翻译准确就行,精确是主要的;文学翻译主要是得像那么回事,得翻译出味道。哪怕语义语法语体再无懈可击,阅读起来觉得索然无味,其实是最大的不忠实和最大的不准确。”林少华有个看法,文学译者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工匠型翻译,亦步亦趋,貌似忠实;二是学者型,中规中矩,刻意求工;三是才子型,惟妙惟肖,意在传神。而神似,在他看来,才是翻译的最高境界。
有人问林少华,“你翻译的村上是不是百分之百的?”他的回答是,“当村上穿上中文这套戏服,演完,谢幕,下台,脱下中文的戏服以后,和原来的村上必然有错位。这是这个世界的法则。”
“这个世界上百分之百的、原汁原味的、绝对原装的村上春树,都不存在。文学是语言艺术。凡是艺术都必然有主观能动性,有个人性,有创意参与其间。我所翻译的村上春树,说白了,我怎样看待村上春树的,我就会怎样告诉你。我翻译的村上春树,始终是林家铺子的村上春树,而不是张家铺子李家铺子的村上春树。”
有趣的是,这回村上春树的《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并非林少华一个人所译。出版本书的上海译文出版社做出大胆尝试,除了林少华之外,还邀来竺家荣、毛丹青、姜建强、岳远坤、陆求实等五位译者,一同翻译书中的故事,以期呈现给读者一个多面性的村上春树。
“找了六个人翻译这本书,目的就是在于让大家看一看是不是有六个村上春树,村上春树本人肯定只有一个,但是翻译这个东西,一个人翻译一个样,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样,现在是六个人,肯定有微妙的区别,或者甚至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区别。”
在林少华看来,自己提供了一种林氏文体,这是不同于任何人的文体。“文体这个东西就是艺术,在这个突飞猛进,急功近利的浮躁的时代,文体这个艺术已经被忽视很久,现在我们重拾,在今天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对话林少华]
越是被误读的作品 越是好作品
记者:国人对村上春树最大的误读是什么?
林少华:倒退七八年,村上春树的作品被称为“小资情调”,在日本本土,以及西方,读者和评论家从来没有用小资情调和小资读物来评价村上春树的作品。越是被误读的作品越是好作品,存在误读可能性的作品是丰富的作品,只有一种解读的作品不是好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记者:在你看来,村上春树审视的主题依然是孤独吗?
林少华:孤独当然是书里的主题。孤独尽管是村上春树文学中一以贯之的主题,各个阶段孤独的表现方式和程度却有所不同。这部短篇集里,孤独演变成了拒绝抚摸、拒绝升华的孤独。孤绝,孤独到绝对,已经无法排遣,更无法升华了。再往前一步,有可能陷入自闭的状态,与以往不同。年轻时的孤独可以自我修复,可以挽回。到了一定年龄,孤独变成了孤绝,是一种绝望。
记者:最近翻译村上春树作品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来自哪里?
林少华:对我来说,翻译中最大的困难,主要涉及西方流行音乐、乐队、歌手名称,字典上查不到,而我又基本是个乐盲。现在有了电脑、网络还好些,倒退十几二十年,我也弄出过一些笑话。二十年前,我周围没有懂那些音乐的人,书出版后,读者给我来信,指出当中的错误。读者里头藏龙卧虎,所以我拿起笔来也是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