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年的母亲,对养花情有独钟。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农村小镇上,几乎没人养花,唯独我家不大的小院里,却种植了很多鲜花。
我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走进小院,欣赏母亲的杰作,几平方米大小的花园里,各种鲜花争奇斗艳,花园的四周还摆放着十多盆盆景,虽然不是精品,但在主人的精心呵护下,一盆盆都很漂亮。母亲盆景的花盆很有特点,全都是一些破脸盆、破锅、破水缸改做的,组成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在长青的盆景中,仙人山是最漂亮的,也是母亲最喜欢的。
2003年初冬,父亲因病与世长辞,我们把母亲接到城里居住,她再三叮嘱,一定要把仙人山带回来。从此,那盆仙人山便走进了我们家小院。如今,换了很多次盆的仙人山已经长到了一米多高,但岁月更替,物是人非,2005年11月19日,77岁的母亲因心脏病猝然去世。
母亲为什么喜欢仙人山?我想这可能与它的特质有一定的关系。仙人山坚强、质朴、自信,能够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中生存,甚至是沙漠。母亲虽然只是个极其普通的乡村女人,但她却具备很多与仙人山相像的特质。母亲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地区,从小随父母逃荒来到安徽,落户在张八岭。12岁那年,外婆因生产舅舅而去世,她稚嫩的肩膀担起了做家务、带弟弟的重担。母亲19岁和父亲结婚,奶奶和父亲是义母义子的关系,她老人家一生好强,精明能干,所以,母亲孝敬婆婆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50年代,父母带着我们举家下放农村,孩子小,人口多,负担重,头几年,父亲在公社做事,再后来,为了全家的生活,他经常在外做工,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全靠母亲一人撑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在我的印象中,她从没有闲着过,夏天,无论天气多热,她从没睡过午觉,在大集体干农活那些年,中午收工后,又在家里忙开了,等到家务忙差不多了,下午上工的时间又到了。特别热的时候,队里上工晚,她便利用这个时间去砍草,她说,中午太阳毒,草容易干。我脑海中常常浮现出她趴在桌子上打盹儿、一缕白发垂落在耳际的情景,这是我经常看到的她最好的休息方式。她一心想着的是孩子、婆婆、丈夫、家庭,唯独没有她自己。
“不畏风霜雪雨,是你的傲骨;不择东西南北,是你的大度;不选土壤的贫穷富裕,是你的仁爱。”这是赞赏仙人山的诗句,母亲,您与它是多么的相似!
在那个年代,父亲因“不务正业”遭到批判,您忍辱负重,挺直腰杆做人;父亲选择下放农村,您义无反顾地跟着他学干农活;奶奶爱生气,您笑脸相对,她到姨奶家不回来,您登门道歉,亲自把她接回来,她和你、和父亲毫无血脉关系,您待她比亲人还亲;晚年,父亲瘫痪在床多年,您弯曲着那两手几乎要触到地面的佝僂的身体,端吃端喝,端屎端尿。我们无数次做您的工作,给您雇一个保姆,您坚持不让,您说,他们照顾不好父亲。是啊,谁能做到您那样贴心细致啊!经常登门给父亲看病的医生对我们说:“只有她老人家能够做到,你父亲瘫痪这么多年竟然没有褥疮。”
在您的病床前,我们想为您尽最后一份孝心,给您办一个像样的丧事,但是您仍然不允许,您留下的那层层包裹着的几千元钱足够我们给您办丧事了,您却没让我们花一分钱。您没有一文钱的工资收入,为什么过去您和父亲做小生意积攒的那点钱这么经花?我们每个人都清楚,二妹知道得最清楚。晚年,她和二老同住在家乡的小镇上,她跟我们说,您经常不出门买菜,偶尔买一点荤菜,您煲了汤,让父亲一个人吃,您只吃素菜和家里腌渍的咸菜,您的饭桌上用菜罩罩着的两样小菜,变质了,发霉了,您眼神不好,看不见,仍然津津有味地吃着……父亲去世后,邻居们都说:“这个老太太该享福了。”然而,仅仅过了732天,您就随他而去了,您享福了吗?不,两年时间,您还没有完全从悲痛中走出来。
这就是我的母亲——“把身体插进沙中,用身体承受阳光。”
窗外,母亲喜欢的那株仙人山顽强地挺立着,那是母亲生命的延续。母亲没有走,永远生机勃勃地活着!
责任编辑:秀丽
我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走进小院,欣赏母亲的杰作,几平方米大小的花园里,各种鲜花争奇斗艳,花园的四周还摆放着十多盆盆景,虽然不是精品,但在主人的精心呵护下,一盆盆都很漂亮。母亲盆景的花盆很有特点,全都是一些破脸盆、破锅、破水缸改做的,组成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在长青的盆景中,仙人山是最漂亮的,也是母亲最喜欢的。
2003年初冬,父亲因病与世长辞,我们把母亲接到城里居住,她再三叮嘱,一定要把仙人山带回来。从此,那盆仙人山便走进了我们家小院。如今,换了很多次盆的仙人山已经长到了一米多高,但岁月更替,物是人非,2005年11月19日,77岁的母亲因心脏病猝然去世。
母亲为什么喜欢仙人山?我想这可能与它的特质有一定的关系。仙人山坚强、质朴、自信,能够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中生存,甚至是沙漠。母亲虽然只是个极其普通的乡村女人,但她却具备很多与仙人山相像的特质。母亲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地区,从小随父母逃荒来到安徽,落户在张八岭。12岁那年,外婆因生产舅舅而去世,她稚嫩的肩膀担起了做家务、带弟弟的重担。母亲19岁和父亲结婚,奶奶和父亲是义母义子的关系,她老人家一生好强,精明能干,所以,母亲孝敬婆婆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50年代,父母带着我们举家下放农村,孩子小,人口多,负担重,头几年,父亲在公社做事,再后来,为了全家的生活,他经常在外做工,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全靠母亲一人撑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在我的印象中,她从没有闲着过,夏天,无论天气多热,她从没睡过午觉,在大集体干农活那些年,中午收工后,又在家里忙开了,等到家务忙差不多了,下午上工的时间又到了。特别热的时候,队里上工晚,她便利用这个时间去砍草,她说,中午太阳毒,草容易干。我脑海中常常浮现出她趴在桌子上打盹儿、一缕白发垂落在耳际的情景,这是我经常看到的她最好的休息方式。她一心想着的是孩子、婆婆、丈夫、家庭,唯独没有她自己。
“不畏风霜雪雨,是你的傲骨;不择东西南北,是你的大度;不选土壤的贫穷富裕,是你的仁爱。”这是赞赏仙人山的诗句,母亲,您与它是多么的相似!
在那个年代,父亲因“不务正业”遭到批判,您忍辱负重,挺直腰杆做人;父亲选择下放农村,您义无反顾地跟着他学干农活;奶奶爱生气,您笑脸相对,她到姨奶家不回来,您登门道歉,亲自把她接回来,她和你、和父亲毫无血脉关系,您待她比亲人还亲;晚年,父亲瘫痪在床多年,您弯曲着那两手几乎要触到地面的佝僂的身体,端吃端喝,端屎端尿。我们无数次做您的工作,给您雇一个保姆,您坚持不让,您说,他们照顾不好父亲。是啊,谁能做到您那样贴心细致啊!经常登门给父亲看病的医生对我们说:“只有她老人家能够做到,你父亲瘫痪这么多年竟然没有褥疮。”
在您的病床前,我们想为您尽最后一份孝心,给您办一个像样的丧事,但是您仍然不允许,您留下的那层层包裹着的几千元钱足够我们给您办丧事了,您却没让我们花一分钱。您没有一文钱的工资收入,为什么过去您和父亲做小生意积攒的那点钱这么经花?我们每个人都清楚,二妹知道得最清楚。晚年,她和二老同住在家乡的小镇上,她跟我们说,您经常不出门买菜,偶尔买一点荤菜,您煲了汤,让父亲一个人吃,您只吃素菜和家里腌渍的咸菜,您的饭桌上用菜罩罩着的两样小菜,变质了,发霉了,您眼神不好,看不见,仍然津津有味地吃着……父亲去世后,邻居们都说:“这个老太太该享福了。”然而,仅仅过了732天,您就随他而去了,您享福了吗?不,两年时间,您还没有完全从悲痛中走出来。
这就是我的母亲——“把身体插进沙中,用身体承受阳光。”
窗外,母亲喜欢的那株仙人山顽强地挺立着,那是母亲生命的延续。母亲没有走,永远生机勃勃地活着!
责任编辑: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