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英语阅读高效教学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ngy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需要从学生的英语能力出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通过阅读,不断积累英语知识,加强英语语感,促进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英语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面,让他们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掌握英语思维方式,积极主动的探究英语知识,使他们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提高。随着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他们在学习英语知识时能够有效利用已有的英语知识和能力进行探究,提高学习效率,实现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一、利用问题进行引导,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反之,如果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教师强制要求他们进行阅读,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阅读,影响英语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进行阅读和思考。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使他们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深入阅读,并通过提取和问题相关的信息来解决问题,使阅读效率大大提高。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秉着由浅入深的原则,使学生通过阅读解决简单的问题之后,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然后再提出更难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深入阅读。在问题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善于思考、善于探究的好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二、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英语阅读,通过阅读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他们的英语理解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阅读,并通过阅读英语故事、读物来促进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培养学生的英语意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新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进行预习。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画出新单词,从课文中找到重点句型,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取有效的知识信息,让他们快速掌握要学习的内容。在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之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让他们把在小组合作中讨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积极的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理解。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的阅读热情。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使他们在有效的阅读时间掌握更多的信息,促进他们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通过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的阅读教材内容,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表演。通过表演,学生有效掌握了教材内容,实现了高效的学习;还可以巧妙设疑,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利用阅读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中获得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喜欢上阅读。
  四、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有的教师在进行课文或故事教学时,很重视朗读和背诵,这是好的,也是对的。但在课文朗读或背诵时,要求过死。一些教师要求学生一词不漏的朗读和背诵,更不许次序颠倒。这就让学生陷入纯机械记忆的痛苦之中。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句子的意思、语调、重读和停顿,教师先示范读课文,然后领着学生仿读,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训练。在跟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先看着书进行朗读,通过朗读课文内容,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初步理解。这时,教师让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跟着教师朗读,能够提高他们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先布置课前预习。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读或独立朗读,以检查学生对本课时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对内容的理解情况,并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化解。容易的句子或段落,学生试读一次就可以了。对困难的句子或段落,可指定不同的学生反复试读。对一般学生能读得流利的句子或段落,通常不必讲解,只需巩固练习即可。除了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师还要把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到课外,使他们通过阅读英语书籍来获取知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知识性和趣味性兼有的内容,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指导他们选择一些有趣味性的英语书籍进行阅读,大大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总之,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的同时,教师要对他们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在有限的阅读时间中掌握更多的信息,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通过积极的阅读,学生加深了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丰富了他们的英语词汇量,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感,让他们的掌握了英语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使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真正取得实效。
其他文献
材料是幼儿智力开发和学习的重要资源,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所适应的材料也不尽相同。教师要懂得选择多种层次的高低结构材料,以适应不同能力和不同层次的幼儿。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旨在能够使幼儿与材料做到有效的互动,直接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和操作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幼儿对材料产生兴趣感兴趣,这些材料才能在活动发挥他的价值,提高幼儿的能力。  一、合理选择材料投放是开展区角活动的前提  材料的选择与投放是开
[摘 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化学预习效果,有利于初中生自觉遵守实验秩序,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初中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实验习惯;养成策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实验能够进一
文章以笔者在美国乔治亚州Chatham学区开展初中汉语教学的实践经历为基础,阐述了美国外语学习标准(简称“5C”标准)的内容与特点,通过分析美国外语学习标准指导下美国外语教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一个人思维发展的水平,标志着其智力的高低。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应意识到,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因此,要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
我生活在陡峭的山崖上,是一朵未开花的野草,无忧无虑。我看着那些鲜艳的花朵在心中暗许:我也是一朵花,我也要开花!虽不能比上她们,但我也会开花。我大声喊着:“我要开花!”  从那时起,我便贪婪地吮吸着甜蜜的露珠,我便贪婪地吸收温暖的阳光。风雨雷电的攻击下,我就顽强地在恶劣的环境下骄傲地昂起头,同伴们的嘲笑讽刺下,我并不气馁,建立自信心……我仍在努力地开花。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终于从丑陋的草中钻出一朵
期刊
在核心素养教育下的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发展智力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在德育教育中,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为学生做好榜样,使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推动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交流  在小学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课
[摘 要] 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础科目也开始受到全民追捧。小学数学是学生第一次全面接触数学科目,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却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数学题目和定理会通过符号转化为数学专用语言,方便学生理解,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符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重心由“教”向“学”转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教学模式逐渐得到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以及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被动接受”的现状逐渐得到改善,探究式教学愈来愈受到广大教育学者的认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创设情境、有效引导,发掘
如今,青少年成长的家庭环境问题日益暴露,成为问题孩子的最重要诱因。尤其是不久前发生在身边的、周边的几起"中学生跳楼"事件,更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家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对于教学质量有着越来越显著的特点。对此,在教学过程,教师要关注学习起点,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打造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学习起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应该面向更广泛范围的学生,应该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素质教育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