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处在中西文化交汇的大时代中,不可能逃避西方文化的影响。二十世纪里,艺术家们努力中国画,同时也进行了不同的创新,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中国画的色彩问题。色彩,即是中西绘画表现形式上的一个契合点,也是我们中国绘画中被淡忘已久的古老传统。今天,在探索色彩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色彩在历史上的位置和故事。
关键词:色彩;色彩原理;中西绘画
色彩,在绘画中有着独特的意蕴,是任何绘画语言都无法代替的。画面中色彩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艺术家对物像“内在生命”的认识和艺术家的内在需要,因而,物象的选择也只能取决于有目的地激荡人类灵魂这一内在需要原则,从而使色彩也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艺术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个性的不同创造,但是由于人类共同的人性以及共同的感受视觉审美的心理结构,使真正的艺术形式上面貌纷呈,而精神上却可以跨越一切而互相交流。因此,中西绘画便拥有了共同的本质——以质朴而单纯的心灵探寻大千世界的美。但在历史长河中,随着人类的进步和不同文化的差异,中西绘画各自有了依托:中国绘画依托了哲学,笼罩上了哲学色彩,偏重于强调主观意识,具有象征性。西洋绘画依托了科学。侧重理性分析,具有科学性。
1 西方绘画中的色彩
在油画艺术领域中,色彩是油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同时又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油画色彩的丰富表现力和它所产生的感情力量,它可以直接在艺术家和观众的心灵之间架起一道互相沟通的桥梁。色彩作为油画的重要语言,具有非凡的艺术表现力。色彩在西方油画艺术中的历史发展,确立了油画色彩的主观性特点,提升了油画色彩的象征性特点,突出了油画色彩表现性特点。这些特点是构成油画丰富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彼此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在不同的绘画发展阶段对色彩艺术特点的表现因素的应用也各有偏重,就是同一时期不同的画家也都有各自的特点是使作品具有个性及时代精神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中西方油画的发展过程中,越是接近于现代,艺术家越重视色彩的表现力。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甚至认为,“每一种色彩都是一首独立优美的歌曲,都有它恰当的表现价值”。塞尚曾说:“只有色彩是真实的……它能使万物生机勃勃”。在西方,绘画的发展总体可以说是从再现到表现的转变,而色彩在绘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成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和表达画家内心感受及心理的独特的绘画语言,体现出了非凡的艺术魅力。
达·芬奇在《绘画论》中提出:为光所照耀的对象的颜色为发光体的颜色所影响;还指出:任何不透明的物体表面由其周围物体的色彩所影响。科学的道出了光色、物体色、环境色的关系。在光色理论方面,西方各代画家、理论家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表现在绘画上就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理性。当然,油画对色彩的运用之好处,远不止于此。但其总的特征是,极尽色彩的巧妙,来表现个体、注重刻画精确和突出立体感。
2 我国古代绘画中的色彩
中国传统绘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最终以“笔墨”程式构建起了绘画的基本框架,甚至是绘画的唯一语言。但中国绘画中色彩之地位绝不是笔墨的附庸,也不是对自然色彩的简单模仿。中国画中的色彩与笔墨同在,每种色彩的使用,都是一种特殊情感的投入。另外,,色彩本身所体现的品质对作品意境的体现和审美情趣的抒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实际上比起水墨而言,色彩的历史要更为悠久,几乎与中国美术上万年的历史同在。在唐宋以前,色彩一直占据着绘画表现的主流,从装饰古朴的仰绍彩陶,到色彩强烈的马王堆帛画,金壁辉煌的敦煌壁画,隋唐直至五代的卷轴画,无不是浓墨重彩,艳丽多姿。随着历史的发展,色彩画逐渐由工匠制作发展到专业画家创作,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同一般的绘画创作群体。南北朝时期顾恺之。陆探微等大画家辈出及宗炳,谢赫那样的大画论家的出现已奠定了中国绘画的艺术地位。
隋唐五代的中国绘画也都以色彩为主,被称为“唐画之祖”的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色彩都艳丽丰富。《游春图》绢本山水画以大青绿设色,画中草木,白云,岸上人马,水上游船,笔墨赫色彩都极其秀丽。盛唐时期,李思训父子开创“金碧山水”,再现了盛唐时期繁华典丽的时代气氛。善画宫廷贵妇的周眆赫张萱的《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是这个时期设色人物画的代表,其特征是线条工细劲健,设色富丽匀净,以黄笙为代表的中国“黄体”花鸟画,更讲究色彩鲜明富丽。宋代是色彩水墨交辉时期,只是到了元代以后,水墨得到极端发展,才取代了设色画的主导地位。正如黄宾虹所说:“唐宋重丹青,元人重水墨。”元代开始,唐以前那种自由,活泼,强调,率真的用色技巧消失了。
3 近现代中国画中色彩的地位
唐宋以后,中国的水墨画,文人画逐渐取代重彩画,主导了中国绘画近千年的时间,水墨与色彩共同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绘画史。直道清末西方文化侵入。实际上,所谓的中西绘画融合过程也就是近代西方强势文化进入,绘画理念和文化影响我国艺术界发展进程的一个过程。为了适应海外审美需求而成就了这样一种艺术现象,并转而促动了中国本土艺术的变化。
近代的康有为,陈独秀等人奋起变法,将革新矛头对准以“四王”为代表的古典文人画,水墨画作为画坛主导的地位开始动摇。20世纪初,旅居欧美的中国画画家们渐以笔墨为宗发生了向色彩表现的倾斜,甚至以色彩之强化作为创立中国画现代形态的突破口。徐悲鸿,林凤眠,吴冠中等一大批画家们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现代化做了很大的贡献。徐悲鸿,林凤眠留学归来后致力于艺术教育,主张调和中西艺术,吸收西画的优势,学习西方科学的绘画理论,倡导新艺术运动。林凤眠以此作为他艺术探索的主线,努力将中国画的笔墨与西洋画的色彩结合起来,将中国画的意蕴植入油画中,从而创造出独特的“风眠体”。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美术界的热点又集中在中国画的变革发展上,各种观点进行激烈的交锋,画坛上呈现出多元,散乱的局势,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纠缠并存。进入九十年代后复归于平静和务实。面对着中国绘画如何实现新的突破发展,适应现代审美需求,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共振,中国画家们进行不同的思考及探索。
水墨画虽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却无法一肩载荷中国画形式语言转换的使命。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再度抬头,而且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变革中的积极作用。不少的中青年画家在中国画的色彩方面进行着实践创作,重新继承被遗忘的色彩传统,并在民族性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绘画东洋绘画的可取之处,为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而不断进取。
纵观古今中外色彩在绘画中的地位变迁,不难发现,色彩是紧跟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尤其在中国,几乎是强势和弱势时代转化的一个风向标。那么我们很欣慰的看到,如今色彩重新回到理应存在的位置,而且更加观念理性,形式更加丰富。我们不会为了色彩而抛弃笔墨传统,更不会为了各种艺术语言艺术形态的争论冲突而迷乱甚至于失去自我,我们乐于见到发展更快速更绚烂本真的现代艺术。
参考文献:
[1] 晖寿平(清).鸥香馆集卷十二话跋.
[2] 韩玮主编.中国画[M].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吴冠中.一代宗师[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陈雷(1976—),男,山东潍坊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
关键词:色彩;色彩原理;中西绘画
色彩,在绘画中有着独特的意蕴,是任何绘画语言都无法代替的。画面中色彩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艺术家对物像“内在生命”的认识和艺术家的内在需要,因而,物象的选择也只能取决于有目的地激荡人类灵魂这一内在需要原则,从而使色彩也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艺术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个性的不同创造,但是由于人类共同的人性以及共同的感受视觉审美的心理结构,使真正的艺术形式上面貌纷呈,而精神上却可以跨越一切而互相交流。因此,中西绘画便拥有了共同的本质——以质朴而单纯的心灵探寻大千世界的美。但在历史长河中,随着人类的进步和不同文化的差异,中西绘画各自有了依托:中国绘画依托了哲学,笼罩上了哲学色彩,偏重于强调主观意识,具有象征性。西洋绘画依托了科学。侧重理性分析,具有科学性。
1 西方绘画中的色彩
在油画艺术领域中,色彩是油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同时又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油画色彩的丰富表现力和它所产生的感情力量,它可以直接在艺术家和观众的心灵之间架起一道互相沟通的桥梁。色彩作为油画的重要语言,具有非凡的艺术表现力。色彩在西方油画艺术中的历史发展,确立了油画色彩的主观性特点,提升了油画色彩的象征性特点,突出了油画色彩表现性特点。这些特点是构成油画丰富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彼此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在不同的绘画发展阶段对色彩艺术特点的表现因素的应用也各有偏重,就是同一时期不同的画家也都有各自的特点是使作品具有个性及时代精神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中西方油画的发展过程中,越是接近于现代,艺术家越重视色彩的表现力。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甚至认为,“每一种色彩都是一首独立优美的歌曲,都有它恰当的表现价值”。塞尚曾说:“只有色彩是真实的……它能使万物生机勃勃”。在西方,绘画的发展总体可以说是从再现到表现的转变,而色彩在绘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成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和表达画家内心感受及心理的独特的绘画语言,体现出了非凡的艺术魅力。
达·芬奇在《绘画论》中提出:为光所照耀的对象的颜色为发光体的颜色所影响;还指出:任何不透明的物体表面由其周围物体的色彩所影响。科学的道出了光色、物体色、环境色的关系。在光色理论方面,西方各代画家、理论家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表现在绘画上就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理性。当然,油画对色彩的运用之好处,远不止于此。但其总的特征是,极尽色彩的巧妙,来表现个体、注重刻画精确和突出立体感。
2 我国古代绘画中的色彩
中国传统绘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最终以“笔墨”程式构建起了绘画的基本框架,甚至是绘画的唯一语言。但中国绘画中色彩之地位绝不是笔墨的附庸,也不是对自然色彩的简单模仿。中国画中的色彩与笔墨同在,每种色彩的使用,都是一种特殊情感的投入。另外,,色彩本身所体现的品质对作品意境的体现和审美情趣的抒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实际上比起水墨而言,色彩的历史要更为悠久,几乎与中国美术上万年的历史同在。在唐宋以前,色彩一直占据着绘画表现的主流,从装饰古朴的仰绍彩陶,到色彩强烈的马王堆帛画,金壁辉煌的敦煌壁画,隋唐直至五代的卷轴画,无不是浓墨重彩,艳丽多姿。随着历史的发展,色彩画逐渐由工匠制作发展到专业画家创作,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同一般的绘画创作群体。南北朝时期顾恺之。陆探微等大画家辈出及宗炳,谢赫那样的大画论家的出现已奠定了中国绘画的艺术地位。
隋唐五代的中国绘画也都以色彩为主,被称为“唐画之祖”的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色彩都艳丽丰富。《游春图》绢本山水画以大青绿设色,画中草木,白云,岸上人马,水上游船,笔墨赫色彩都极其秀丽。盛唐时期,李思训父子开创“金碧山水”,再现了盛唐时期繁华典丽的时代气氛。善画宫廷贵妇的周眆赫张萱的《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是这个时期设色人物画的代表,其特征是线条工细劲健,设色富丽匀净,以黄笙为代表的中国“黄体”花鸟画,更讲究色彩鲜明富丽。宋代是色彩水墨交辉时期,只是到了元代以后,水墨得到极端发展,才取代了设色画的主导地位。正如黄宾虹所说:“唐宋重丹青,元人重水墨。”元代开始,唐以前那种自由,活泼,强调,率真的用色技巧消失了。
3 近现代中国画中色彩的地位
唐宋以后,中国的水墨画,文人画逐渐取代重彩画,主导了中国绘画近千年的时间,水墨与色彩共同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绘画史。直道清末西方文化侵入。实际上,所谓的中西绘画融合过程也就是近代西方强势文化进入,绘画理念和文化影响我国艺术界发展进程的一个过程。为了适应海外审美需求而成就了这样一种艺术现象,并转而促动了中国本土艺术的变化。
近代的康有为,陈独秀等人奋起变法,将革新矛头对准以“四王”为代表的古典文人画,水墨画作为画坛主导的地位开始动摇。20世纪初,旅居欧美的中国画画家们渐以笔墨为宗发生了向色彩表现的倾斜,甚至以色彩之强化作为创立中国画现代形态的突破口。徐悲鸿,林凤眠,吴冠中等一大批画家们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现代化做了很大的贡献。徐悲鸿,林凤眠留学归来后致力于艺术教育,主张调和中西艺术,吸收西画的优势,学习西方科学的绘画理论,倡导新艺术运动。林凤眠以此作为他艺术探索的主线,努力将中国画的笔墨与西洋画的色彩结合起来,将中国画的意蕴植入油画中,从而创造出独特的“风眠体”。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美术界的热点又集中在中国画的变革发展上,各种观点进行激烈的交锋,画坛上呈现出多元,散乱的局势,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纠缠并存。进入九十年代后复归于平静和务实。面对着中国绘画如何实现新的突破发展,适应现代审美需求,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共振,中国画家们进行不同的思考及探索。
水墨画虽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却无法一肩载荷中国画形式语言转换的使命。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再度抬头,而且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变革中的积极作用。不少的中青年画家在中国画的色彩方面进行着实践创作,重新继承被遗忘的色彩传统,并在民族性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绘画东洋绘画的可取之处,为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而不断进取。
纵观古今中外色彩在绘画中的地位变迁,不难发现,色彩是紧跟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尤其在中国,几乎是强势和弱势时代转化的一个风向标。那么我们很欣慰的看到,如今色彩重新回到理应存在的位置,而且更加观念理性,形式更加丰富。我们不会为了色彩而抛弃笔墨传统,更不会为了各种艺术语言艺术形态的争论冲突而迷乱甚至于失去自我,我们乐于见到发展更快速更绚烂本真的现代艺术。
参考文献:
[1] 晖寿平(清).鸥香馆集卷十二话跋.
[2] 韩玮主编.中国画[M].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吴冠中.一代宗师[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陈雷(1976—),男,山东潍坊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