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这是宋末元初文学家戴表元所作的《湖州》。讲述的是太湖之滨的湖州,风景如画,最适宜居住。
但这样一个诗情画意、景色万千的地方,曾经因为无序发展,亦污染严重。流经村庄的溪水变得污浊不堪,青山变成了“秃山”,烟尘笼罩的村庄污水横流、垃圾遍地。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
10多年来,湖州广大干部群众始终牢记谆谆教诲,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正成为湖州发展最动人、最靓丽的色彩。
从昔日因炸山开矿满目疮痍,因无视环保污水横流让人“逃亡”之地,到如今宜人宜业宜居之地,湖州辖区众多村庄实现了凤凰涅槃,新川村是其中之一。
今天,从高处俯瞰新川,犹如一只凤凰,正展翅翱翔。
涌现办厂潮
浙苏交接之处的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2008年由张坞、楼下、邱坞和涧下四村合并而成。
地处山岕之间,自然地少山多,人均耕地不足三分,且耕地大多还在离家几公里之外的地方,需要肩挑手提。传统的农业生产可以用“异常艰难”来形容,村里年龄大点的村民对此刻骨铭心、记忆犹新,回忆起那段经历连连摇头。农忙时节,往往是天还没亮就出发,傍晚才回家,且多是负重前行,疲惫不堪。
除了耕地,一望无际的竹山曾是新川村民的希望。家里的油盐钱,基本是靠出售竹子或竹笋。所以,新川人打理竹山非常认真。但挑肥料上山、翻竹林地、施肥、砍毛竹和挖竹笋等,每一样都是体力活,都需翻山越岭。
上世纪50年代末新川就开始创办工厂,尽管没开多久,工厂都停办了,但这段经历让新川有了工业化基因。
后来,新川人民意识到,农业资源太贫瘠,使再大的力气都难以解决温饱,更遑论走向小康,发家致富了,要致富还得靠办工厂。
1979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浙江全省上下积极贯彻落实,一批社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但却拥有独特工业基因和创业精神的新川人把握历史机遇,由“以农为纲”转到“以工补农”,因地制宜,根据社会需要大办工厂,一家家社队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短短几年,和浙江很多农村一样,新川也形成了“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繁华景象”。穷怕了的新川人,铆足了劲埋头苦干,希望能早日摆脱贫困的梦魇,不再饿肚子。
办厂潮中,有一家村办企业不得不提—煤山第一蓄电池厂,这是今天中国新能源电池行业知名企业天能集团的前身。
煤山第一蓄电池厂刚开始还行,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之下,这家凝结楼下村村民希望的村办工厂经历过短暂的辉煌,但很快资不抵债,成为村里的负担,村里决定公开招标,承包给个人。
因为工厂已经资不抵债、负债累累,原以为无人问津,但当时有一个26岁的青年却参与了竞标。他顶着压力,冒着巨大风险,勇敢地接下了烫手山芋,开启了其艰辛创业历程。
这个青年就是现在的天能集团董事长、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
在张天任的带领下,这家半死不活的蓄电池厂渐渐地有了生气,仅一年时间,销售额就从原来每年不足20万元攀升到80多万元。
走出困境的煤山第一蓄电池厂,对外积极开拓市场,对内重视技术研发与生产,且不断转型,渐渐地具有了一定规模,在业内有了一定知名度。
张天任承包企业的成功,激励了很多村民去努力实现他们的梦想。尽管有些工厂如天空闪过的星星,转瞬即逝。但依托于这些粗放发展的企业,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很多新川村民实现了就业,解决了温饱,过上了小康生活。
腾笼换鸟
村内企业多了,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且带动了很多村民就业,但因为所从事的行业集中在高能耗与高污染,且无视环保,污水、污染物随意排放。
彼时的新川村,除了电池企业众多外,还有一批耐火材料厂、石矿厂和食品厂,既有粉尘又有污水,涵盖了众多污染源。可以说污染是“立体层面”,全方位无死角。
日积月累,村庄边上的溪涧污染物堆积,溪水异常浑浊,污染严重。一觉醒来,村民突然发现新川病了,且病得不轻。
村里经济是活跃了,一部分也实现了富裕,盖起了漂亮的楼房,但村民曾经生活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变,且这种变化,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环境。
“赚钱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好,但赖以生存的环境恶化了,不适合居住了,赚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有村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村民们开始关注周边环境,村民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明显增多。
村内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绿水青山不见了,这些也渐渐地触动了那些企业主们,但具体下一步该怎么办,都很茫然。
彼时的天能集团上了规模,已经是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但发展压力很大。
偶尔经过溪边,看到污浊不堪的溪涧,张天任心中五味杂陈,但不知如何是好。
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天能集团下属公司考察,给他指出了清晰的路径。那就是腾笼换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张天任恍若梦中惊醒,他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个企业家,除了创造财富,还得注重社会责任,要以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而对于养育他的新川村,不仅是带动村民办企业致富,解决村民就業,还得注重生态。 也就在那时,他所在的公司确立了绿色发展观。10多年来,天能集团从腾笼换鸟开始,加大环保投入。历经漫漫长夜,渐渐实现了凤凰涅槃。
几乎与此同时,意识到环境重要性的新川村也迎来了环境整治。
长期坚持环境整治,村内逐渐变得干净、整洁,一改过去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现象。
环境整治的同时,村内企业也腾笼换鸟。新川村开始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积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对“低、小、散”企业进行“休克性”整治,坚定不移走起了绿色发展、绿色增长之路。
新川村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勇气和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决心,毅然决然地关停石矿和一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耐火厂和小蓄电池厂。
这是新川村工业发展的分水岭,标志着新川工业从上世纪的单纯追求一个“富”,转向了追求“绿富美”的高质量发展,尽管当时经济发展仍然粗放,但走出了关键一步,为以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腾笼换鸟过程是痛苦的,和天能集团转型升级一样,相对经济实力薄弱的村内企业遭遇了更大的阵痛。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可以说是生死存亡。
村景交融
环境整治,腾笼换鸟,村企共建,久久为功,新川不仅找回了绿水青山,还实现了“村就是景,景就是村”。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张天任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学习中央文件,深刻感受到对于新川振兴来说是一次好機会。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新川人通过开办企业、经商等实现了致富,但大量的人口流向城市,尽管村庄豪宅、别墅不少,但仍然难掩凋敝。
通过学习、讨论和论证,新川村决定在村企共建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19年,新川开始建设美丽乡村精品村,筹集3500余万元建设了乡村振兴新案例馆、初心馆、文化礼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这些设施陆续建成投用,村容村貌大幅提升,一幅生态宜居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201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乡村振兴成为热议词之一。作为来自基层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提交了多项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
在提交相关建议和讨论时,他对新川乡村振兴也渐渐有了清晰的思路。地处山岕之中,山多地少,新川没有发展规模农业的条件。但新川风景秀丽,有一望无际苍翠的竹林,且毗邻宜兴竹海风景区和水口茶文化景区。前者是4A级景区,后者备受上海人喜爱,是他们休闲度假目的地之一。距离上海和杭州都不远,有背靠大城市的区位优势。
如果发展旅游,开办民宿,一方面能让村里有一定收入,让老百姓农产品卖个好价钱;另一方面,打造景区也可让村民住得更舒适。
数年前,新川村就比较富有,村内别墅、豪宅鳞次栉比。但长年住在家里的多为老人和小孩,如果村内环境好了,住在村里的百姓自然会多起来。乡村有了年轻人,自然有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开完全国两会,回到长兴宣讲两会精神后,他就召集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开会,商议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并在此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经过多年发展,新川村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基本实现了小康,多数村民还过上了富裕生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最后决定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从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入手。考虑到已有基础及资金投入,决定先从原楼下和张坞村开始,然后示范推广。
在村“两委”的努力下,特别是跟村民反复描述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之后的样子,村民最后都支持这项工作。
近三年来,新川村以推进精品村建设为抓手,统筹落实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污水洁化、垃圾分类等各项民生实事,打响了一场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的环境整治大会战,实施了景观公园、乡村振兴新川案例馆等多项精品工程,不仅大大提升了村容村貌,更是全面改善了人居环境。
如今,新川村已是浙江省3A级景区村,前来参观旅游的越来越多,备受外界关注。
工业立村,努力找回绿水青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是新川村过去多年努力的主线。在此基础上,新川正在奋力走上乡村振兴新台阶,逐渐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