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每节课都精彩”是我始终的追求,“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是我最大的愿望。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每一个学生都是千里马,需要教师用伯乐敏锐的目光去发现,用玉人的利器去精心雕琢,用满腔的热忱去用心浇灌。
执教33年来,我一直深爱着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和身边的每一位学生,这种爱成为我“踏实工作、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力量源泉。我把做一名“学生爱戴、家长满意,能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人民教师”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并脚踏实地地为之努力。
让每节课都精彩,让学生拥有跃动的思维
“让每节课都精彩”是我始终的追求。爱教育,爱课堂,潜心研究每一位学生,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本分和天职。33年来,我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不同时期的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去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我抓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目标,形成了“以疑激思、以思激学”为主导的教学风格,即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通过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提出问题,在解惑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发现规律,在学习中掌握方法。
以《蛋白质》这节课的设计为例,在课的开始,我给学生展示了我国科学工作者于1965年首先在世界上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结构图。接着,又让学生们介绍他们在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蛋白质的材料。随后,我适时地为学生提供了人们最熟悉的蛋白质鸡蛋白,让他们进行实验探究。“为什么人误食重金属盐类时,可以喝大量牛奶进行解毒?为什么医院可以采用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在伤口处涂抹酒精等方法进行消毒?为什么生物实验室可以用甲醛溶液保存动物标本?为什么在农业上可以用波尔多液消灭病虫害?如何鉴别毛线和棉线?”一个个问题在他们的探究活动中得到解决。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最大程度地获取知识,并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让他们在成长的历程中体验成功
“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健康的发展”是我最大的愿望。教育实践告诉我:一个好的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潜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因此,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成为我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着手点。
曾经有一个我教过的学生,当时他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不大,成绩平平。但在一次和他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对繁杂的北京汽车交通路线了如指掌,这使我感到非常震惊。我觉得要是能够将他在这方面的潜质挖掘出来,并用在深入学习化学方面一定会很有前途。后来,我就经常跟他聊一些趣味化学,聊化学的学科前景,向他介绍化学工作者可以像建筑师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搭建丰富多彩的物质。并为他精选课外参考书,为他制定探究的课题,和他一起钻研,又请高校的教授专门给他进行点拨。使他体味到化学的趣味、化学的魅力。慢慢地,他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高三参加全国化学竞赛中成绩突出,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追求。”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到每一位学生都是千里马,需要我们教师用伯乐敏锐的目光去发现,用玉人的利器去精心雕琢,用满腔的热忱去用心浇灌!近年来,经过我培训的学生有多名在市化学竞赛和全国化学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有关《化学优秀特长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的论文和课题报告在中国化学会年会上进行交流,其科学的培养方法和先进的理念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看到学生们的成长,并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做了一点有意义的事,就是我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
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做一名不断进取的开拓者
坚持教改是教育常盛不衰的生命所在,从教33来,我参与了多项教改实验。学案导学试验就是其中的一例。学案导学是根据学科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识结构、学生的能力发展结构和学生的现有水平构建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的特点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注重在不间断的活动中使学生提高能力。通过学案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既不是学习的起点,也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点。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情境创设,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化学学习的方法。这项教改实验是教学观念的一种转变,它将教师的教案转化成学生的学案,教师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过程。
很多老师都曾经问我,怎样才能获得专业成长。通过多年的教改实践证明,将本职工作、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紧密结合起来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多年来,自己一直痴迷对高考改革的研究,从化学单科考试、3 x理综考试到部分省市独立命题,从考纲考题的变化、能力考查的要求、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的分析到如何进行科学备考,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而且还通过专题讲座等活动形式介绍给本区及外省市的教师们一起共享。
用自己的精彩带动团队的精彩
“让组内每位教师都优秀”是我开展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组建课题组带领大家共同精彩,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其活动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向学生提供充分开展化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基于上述看法,学校化学组组成研究团队,开展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实效性的研究实验,设计了不同的课例进行实践探索,课题在开放角度、开放程度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显著成果;参加了中国课程网的高端论坛,通过以科研带动教学,使组内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通过名师工作室这一组织带动区域参与成员的发展,自己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通过东城区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带动成员的迅速成长,用课题引领教师发展。我们的总课题是《新课标理念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在总课题下又分为四个子课题,分别是《初中化学互动——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建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化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实效性的研究》。科研课题的研究为工作室成员深入研究教学理论、进行教改实践探索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工作室的成员创造出具有特色的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工作室成员也在课题研究中迅速成长起来,在市、区化学教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激情工作,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为了我钟爱的学生和我挚爱的教育事业,我会继续探索教学的真谛,永不停息地耕耘。
徐老师感悟人生:
师德是为师之魂
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感到师德是教师的魂。历史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是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培育学生,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身心健康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高尚的师德源于教师内心深处对学生的爱,这种爱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石,是深入研究教学、打造精彩课堂的力量源泉,是积极发现学生潜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的动力所在。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以崇高的品德使学生高尚,以渊博的知识使学生聪慧,以健康的心理使学生阳光。尊重学生,相信他们人人有才,让他们体验成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为他们的健康发展营造宽松愉快充满活力的环境。这就是教师的魂——高尚师德的最好体现。■
执教33年来,我一直深爱着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和身边的每一位学生,这种爱成为我“踏实工作、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力量源泉。我把做一名“学生爱戴、家长满意,能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人民教师”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并脚踏实地地为之努力。
让每节课都精彩,让学生拥有跃动的思维
“让每节课都精彩”是我始终的追求。爱教育,爱课堂,潜心研究每一位学生,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本分和天职。33年来,我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不同时期的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去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我抓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目标,形成了“以疑激思、以思激学”为主导的教学风格,即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通过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提出问题,在解惑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发现规律,在学习中掌握方法。
以《蛋白质》这节课的设计为例,在课的开始,我给学生展示了我国科学工作者于1965年首先在世界上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结构图。接着,又让学生们介绍他们在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蛋白质的材料。随后,我适时地为学生提供了人们最熟悉的蛋白质鸡蛋白,让他们进行实验探究。“为什么人误食重金属盐类时,可以喝大量牛奶进行解毒?为什么医院可以采用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在伤口处涂抹酒精等方法进行消毒?为什么生物实验室可以用甲醛溶液保存动物标本?为什么在农业上可以用波尔多液消灭病虫害?如何鉴别毛线和棉线?”一个个问题在他们的探究活动中得到解决。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最大程度地获取知识,并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让他们在成长的历程中体验成功
“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健康的发展”是我最大的愿望。教育实践告诉我:一个好的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潜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因此,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成为我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着手点。
曾经有一个我教过的学生,当时他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不大,成绩平平。但在一次和他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对繁杂的北京汽车交通路线了如指掌,这使我感到非常震惊。我觉得要是能够将他在这方面的潜质挖掘出来,并用在深入学习化学方面一定会很有前途。后来,我就经常跟他聊一些趣味化学,聊化学的学科前景,向他介绍化学工作者可以像建筑师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搭建丰富多彩的物质。并为他精选课外参考书,为他制定探究的课题,和他一起钻研,又请高校的教授专门给他进行点拨。使他体味到化学的趣味、化学的魅力。慢慢地,他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高三参加全国化学竞赛中成绩突出,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追求。”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到每一位学生都是千里马,需要我们教师用伯乐敏锐的目光去发现,用玉人的利器去精心雕琢,用满腔的热忱去用心浇灌!近年来,经过我培训的学生有多名在市化学竞赛和全国化学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有关《化学优秀特长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的论文和课题报告在中国化学会年会上进行交流,其科学的培养方法和先进的理念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看到学生们的成长,并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做了一点有意义的事,就是我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
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做一名不断进取的开拓者
坚持教改是教育常盛不衰的生命所在,从教33来,我参与了多项教改实验。学案导学试验就是其中的一例。学案导学是根据学科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识结构、学生的能力发展结构和学生的现有水平构建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的特点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注重在不间断的活动中使学生提高能力。通过学案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既不是学习的起点,也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点。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情境创设,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化学学习的方法。这项教改实验是教学观念的一种转变,它将教师的教案转化成学生的学案,教师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过程。
很多老师都曾经问我,怎样才能获得专业成长。通过多年的教改实践证明,将本职工作、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紧密结合起来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多年来,自己一直痴迷对高考改革的研究,从化学单科考试、3 x理综考试到部分省市独立命题,从考纲考题的变化、能力考查的要求、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的分析到如何进行科学备考,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而且还通过专题讲座等活动形式介绍给本区及外省市的教师们一起共享。
用自己的精彩带动团队的精彩
“让组内每位教师都优秀”是我开展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组建课题组带领大家共同精彩,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其活动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向学生提供充分开展化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基于上述看法,学校化学组组成研究团队,开展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实效性的研究实验,设计了不同的课例进行实践探索,课题在开放角度、开放程度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显著成果;参加了中国课程网的高端论坛,通过以科研带动教学,使组内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通过名师工作室这一组织带动区域参与成员的发展,自己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通过东城区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带动成员的迅速成长,用课题引领教师发展。我们的总课题是《新课标理念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在总课题下又分为四个子课题,分别是《初中化学互动——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建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化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实效性的研究》。科研课题的研究为工作室成员深入研究教学理论、进行教改实践探索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工作室的成员创造出具有特色的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工作室成员也在课题研究中迅速成长起来,在市、区化学教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激情工作,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为了我钟爱的学生和我挚爱的教育事业,我会继续探索教学的真谛,永不停息地耕耘。
徐老师感悟人生:
师德是为师之魂
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感到师德是教师的魂。历史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是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培育学生,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身心健康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高尚的师德源于教师内心深处对学生的爱,这种爱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石,是深入研究教学、打造精彩课堂的力量源泉,是积极发现学生潜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的动力所在。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以崇高的品德使学生高尚,以渊博的知识使学生聪慧,以健康的心理使学生阳光。尊重学生,相信他们人人有才,让他们体验成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为他们的健康发展营造宽松愉快充满活力的环境。这就是教师的魂——高尚师德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