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浅谈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o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获得结论的过程。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并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那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呢?
  
  1 立足课堂进行探究
  
  课堂探究主要是由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设计探究方案,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内按预先制订的方案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这种活动形式一般要求探究内容是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内容的难度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而且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使人们每天都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但光是如何传播的,人们却说不大清楚。为了“探究光的传播路径”,需要借助烟雾或乳状的溶液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如何“化隐形为显形”的实验方法。再如,人们生活的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磁场,可看不见、摸不着,为了说明这种特殊物质的存在,需要借助小磁针的转动来认识磁场的存在。这种方法是通过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的性质来认识磁场的。通过经历这样的实验,学生学会一种认识物质的方法,即在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时,可以借助其他的物质或借助物质的某种特性(如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来研究。
  
  2 注重实验探究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以实验教学为载体,重视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新教材中的学生实验与大部分教师演示实验都是探究性实验,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探索,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并引导学生奇思妙想般地改进实验,放开手脚,大胆尝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教学,让他们在科学实验的体验过程中轻松获取知识,还可以有更多新的发现与创意。
  例如“汽化和液化”一节中,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不仅掌握了这个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很好地领会在什么时候要用到控制变量法、怎么用、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一重要的物理方法。由此可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会比教师讲学生听作用要大得多。
  
  3 注重思想品德在探究中的作用
  
  只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或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各种方式的主动学习,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探究过程。因此,探究式教学不一定非得要有实验活动,探究的思想可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加以实现。比如把讨论式的教学设计成探究式的教学,讲授课可以穿插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把讲授式设计成探究式,练习题中可以适当出一些探究性的题目、开放性的题目等,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
  如在教“升华和凝华”时,讲到玻璃窗上的冰花,提出冰花是出现在窗的内面还是外面的问题(当地学生看不到冰花这一现象)让学生讨论,还可让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再进行交流。在讲授速度时,向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人们是如何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可这样引导学生:1)在百米赛跑中,人们是怎样判断谁跑得快的?2)怎样判断出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比行驶的单车快?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在通过的路程相等时,比较所用时间;2)在所用时间相等时,比较通过的路程。
  
  4 注重多媒体在探究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它提供的许多可能往往是我们普通的教学手段所难以企及的。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易观察到的事物,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良好的氛围。
  
  5 关注学困生探究学习的困难
  
  为了克服学生(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学生)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应在课堂里创设优美、和谐的教学环境,创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氛围。要让学生(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学生)都有参加活动的机会,尤其应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创造,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对全体学生潜能的开发产生积极的作用。
  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正处于探索阶段。教师要加强学习、研究,努力实践,认真总结,让物理探究贯彻于物理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和基本技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学)
其他文献
让学生喜欢美术课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出发点。只有喜欢,才有兴趣,学习起来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要想让学生喜欢美术课,必须明确其学习动机,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启发诱导,培养他们的爱心。笔者担任四、五、六年级的美术课,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笔者分年级进行备课,尽心尽责地将这门学科上好。笔者的宗旨是:让学生感悟美术。目标是:通过美术课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就在身边,培养学习的审美情趣,对美术产生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解剖学教师仅限于传授人体解剖学知识的情况显然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改善解剖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素质,已成为实现新的医学教育模式的任务之一。    1 解剖学教师素质现状    1.1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育观念滞后 部分教师在教育观念上仍以课程、教师、教材为中心,以灌输为主,偏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教学;注重本学科知识,缺乏全科医学培养的整体思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职教育既有社会公益性,也具有商业性.每一个高职专业都要面临招生与就业两大市场.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体育教育专业在专业建设、技术学习、实习、实训及就业等方面引
高职院校过程控制工程课程应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块教学,在教学手段上淡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线,开展安全教学和现场教学,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评价体系.文中从企业需
活化教学形式、活化教学内容和活化教学手段是活跃高职英语课堂的三个重要因素。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实验是高职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如何更新实验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物理实验能力进行初步探讨。
高职教育英语分层次教学有利于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有利于推动考试制度的改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专业的差异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现代化辅助教学设备
高职院校"五专生"是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在招收"五专生"的高职院校,从主观上对这部分生源寄予厚望,并提出一个较高要求,把他们培养成"高职精品
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空间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数学特点,组织有效的教学改革,应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在数学课中,空间观念的培养一直是一个让数学教师头疼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幻灯片等,呈现给学生的都只能是平面的表象。准备实物让学生观察,又由于条件的
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是采用CT增强扫描,利用最大密度投影或三维重建技术显示颅内血管的一种新的检查手段。我们自1999年9月~2002年12月,对12例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