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哪位作曲家能像贝多芬那样,在一生中走完如此遙远的音乐旅程?贝多芬的巨大国际影响力令其他艺术家难以比肩。贝多芬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大师,能够在晚期作品中卓有成效地将现在、过去和未来,将庄严和世俗凝聚到一起?解开这些问题的钥匙,一定要以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为核心,立足时代背景,围绕人生经历而展开细致研究。
【关键词】英雄;人生;纪念贝多芬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010-01
【本文著录格式】蔡超.英雄的时代、作品与人生——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J].北方音乐,2020,04(07):10,27.
一、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推时势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生于德国波恩。伴随启蒙运动的思想冲击,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欧洲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艺术不再是贵族所独享的高雅艺术,新崛起的中产阶级也成了剧场和音乐厅的常客。
启蒙主义者认为“理性”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在音乐中,古典主义探索了富有理性和逻辑的庞大音乐构思形式,最终使情感得到适度的完满融合。文化艺术的发展,削弱了欧洲各个国家民族的界限,特别是音乐的发展,带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倾向。18世纪下叶,维也纳成为欧洲音乐的中心地,形成了对近代西方音乐来说具有典范意义的维也纳古典风格。
海顿,是古典风格最重要的奠基者,不仅确立了古典主义体裁和形式,而且树立了古典主义的精神风貌。莫扎特,则以其天才创作,推动了古典风格趋于完美。然而,这终究是一个行将灭亡的社会,法国革命敲响了旧社会政体的丧钟,预示了新音乐时代的开始。时代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最终完善了古典主义风格,他极具个性和充满时代斗争精神的音乐超越了古典主义精神范畴,成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领路人。音乐学家Scott G. Burnham 曾提到,贝多芬的音乐似乎立即在西方音乐史上形成了一个分水岭,既是维也纳古典风格的顶峰,也是新音乐时代的开始。但乐评家E.T.A. Hoffmann却在1813年提出过如下观点,贝多芬的器乐打开了巨大而不可估量的世界。他的音乐挥舞着恐惧、敬畏、恐怖和痛苦,唤醒了浪漫的本质,永恒的渴望。因此,他是一个纯粹的浪漫主义作曲家!
尽管学者对贝多芬属于哪个音乐时期有争议,但通过贝多芬的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可见贝多芬中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思想冲击。这曲原是题献给拿破仑的,拿破仑称帝后,作品以“为纪念一位伟人而做的英雄交响曲”为题出版,歌颂了为资产阶级共和国献身的理想中的英雄。这部作品无论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远远超出了维也纳古典交响曲的意义和风格,不仅将重大社会政治题材带入了交响乐体裁,形成了英雄性、群众性的新风格,而且确立了贝多芬交响套曲的哲理性布局。改变了交响乐的历史方向,震撼着19世纪初的听众。贝多芬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这样的时代背景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革命时过境迁的封建复辟时期,他通过《第九交响乐“合唱”》,最后申明了他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
改变历史的永远是民众,但一帮乌合之众能做成什么大事!事件开始阶段,往往时势造英雄,然而当事件完全进入状态之后,个人之力将极有可能影响结局。Richard Taruskin 就曾谈到环境与贝多芬之间的相互作用。In the “Beethoven watershed” we have one of the clearest examples of symbiosis between a powerful agent and the intellectual milieu in which he thrived.在“贝多芬分水岭”中,可见贝多芬与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
大作和力作,一定和时代背景、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造就了肖斯塔科维奇、卡巴列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哈恰图良等作曲家。中国七十年代后,涌现了一批备受瞩目的“第五代”作曲家和“第五代”导演。难道“第六代”、“第七代”就不好吗?过度的关注度和对艺术作品及手稿等的不断再挖掘,将英雄神话一次次推向更高峰。
二、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方程式关系
“唯有人的完美才能确保艺术品的完美”这样的假设,在音乐方面,简直尤其荒诞可笑!贝多芬书信和音乐手稿里那些潦草的字迹,虽然映衬了家庭生活的杂乱无章,也和他留给人们的印象相吻合。可与此截然相反的则是他井井有条的创作习惯。
伟大的作曲家其人和其作是不具备可比性的。也许可以从一些例子中证明作曲家的人生大事会在音乐中得以体现。从严重的黄疸病中痊愈之后,贝多芬将此经历写入其奏鸣曲Op.110中。然而,这种将个人生活中的倾向性和意外事件与创作联系在一起的需求会把人们引入歧途。一个饱受痛苦的人必须创作痛苦,一个濒临死亡的人必须要创作死亡,等等。音乐充满着反面例子。无忧无虑,幸福快乐,激情澎湃的作品很多都是在个人遭遇极大困难时诞生的,难道作曲家不可以这样创作!
作品和人物之间应该是方程式的关系,艺术家作为方程式中的不变化的量,总是存在于他的艺术作品中。《Immortal Beloved》这部关于贝多芬传记的电影中,出现了皇帝钢协、致爱丽丝、奏鸣曲(克鲁采、悲怆、月光)、交响乐(3、5、6、7、9)、鬼魂三重奏等音乐杰作,可以说是串联起了贝多芬五味陈杂的一生。但可以用音乐串联人生,千万不要把音乐对等人生!从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逝世起,关于他的英雄神话就从未间断过,他的艺术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持久弥香。可贝多芬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大师,c小调的情绪又该如何理解,不应该仅靠作品分析或人生传记得出。时代、作品、人生其实是紧密联系的。试想一下,还原一个立体丰满的作曲家形象不是更有意思嘛! 参考文献
[1]Scott G.Burnham,“Beethoven’s Influence on Musical Thought,”fro,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2nd ed.,section19-2.
[2]E.T.A Hoffmann,“Beethoven’s Instrumental Music”,1813.
[3]Richard Taruskin,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Volume2,Music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Chapter12,The First Romantics, page651.
[4]Lockwood,Lewis,The Music and Life of Beethoven[M]. W.W.Norton,2003.
[5]Burnham,Scott,“History of the Myth,”from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nd ed.,section19-1.
[6]Richard Taruskin, Music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Chaper12,The First Romantics.
[7]Kerman,Joseph and Alan Tyson,“The Three Periods”, from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nd ed., section 11.
[8]Craig Wright.聆聽音乐(第五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9]罗曼·罗兰.名人传[M].第一部分贝多芬传,1900.
[10]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布伦德尔谈钢琴[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1).
作者简介:蔡超(1989—),女,汉族,新疆人,苏州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研三在读),四川音乐学院本科毕业,中学二级,研究方向:音乐(钢琴表演)。
【关键词】英雄;人生;纪念贝多芬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010-01
【本文著录格式】蔡超.英雄的时代、作品与人生——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J].北方音乐,2020,04(07):10,27.
一、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推时势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生于德国波恩。伴随启蒙运动的思想冲击,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欧洲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艺术不再是贵族所独享的高雅艺术,新崛起的中产阶级也成了剧场和音乐厅的常客。
启蒙主义者认为“理性”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在音乐中,古典主义探索了富有理性和逻辑的庞大音乐构思形式,最终使情感得到适度的完满融合。文化艺术的发展,削弱了欧洲各个国家民族的界限,特别是音乐的发展,带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倾向。18世纪下叶,维也纳成为欧洲音乐的中心地,形成了对近代西方音乐来说具有典范意义的维也纳古典风格。
海顿,是古典风格最重要的奠基者,不仅确立了古典主义体裁和形式,而且树立了古典主义的精神风貌。莫扎特,则以其天才创作,推动了古典风格趋于完美。然而,这终究是一个行将灭亡的社会,法国革命敲响了旧社会政体的丧钟,预示了新音乐时代的开始。时代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最终完善了古典主义风格,他极具个性和充满时代斗争精神的音乐超越了古典主义精神范畴,成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领路人。音乐学家Scott G. Burnham 曾提到,贝多芬的音乐似乎立即在西方音乐史上形成了一个分水岭,既是维也纳古典风格的顶峰,也是新音乐时代的开始。但乐评家E.T.A. Hoffmann却在1813年提出过如下观点,贝多芬的器乐打开了巨大而不可估量的世界。他的音乐挥舞着恐惧、敬畏、恐怖和痛苦,唤醒了浪漫的本质,永恒的渴望。因此,他是一个纯粹的浪漫主义作曲家!
尽管学者对贝多芬属于哪个音乐时期有争议,但通过贝多芬的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可见贝多芬中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思想冲击。这曲原是题献给拿破仑的,拿破仑称帝后,作品以“为纪念一位伟人而做的英雄交响曲”为题出版,歌颂了为资产阶级共和国献身的理想中的英雄。这部作品无论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远远超出了维也纳古典交响曲的意义和风格,不仅将重大社会政治题材带入了交响乐体裁,形成了英雄性、群众性的新风格,而且确立了贝多芬交响套曲的哲理性布局。改变了交响乐的历史方向,震撼着19世纪初的听众。贝多芬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这样的时代背景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革命时过境迁的封建复辟时期,他通过《第九交响乐“合唱”》,最后申明了他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
改变历史的永远是民众,但一帮乌合之众能做成什么大事!事件开始阶段,往往时势造英雄,然而当事件完全进入状态之后,个人之力将极有可能影响结局。Richard Taruskin 就曾谈到环境与贝多芬之间的相互作用。In the “Beethoven watershed” we have one of the clearest examples of symbiosis between a powerful agent and the intellectual milieu in which he thrived.在“贝多芬分水岭”中,可见贝多芬与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
大作和力作,一定和时代背景、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造就了肖斯塔科维奇、卡巴列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哈恰图良等作曲家。中国七十年代后,涌现了一批备受瞩目的“第五代”作曲家和“第五代”导演。难道“第六代”、“第七代”就不好吗?过度的关注度和对艺术作品及手稿等的不断再挖掘,将英雄神话一次次推向更高峰。
二、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方程式关系
“唯有人的完美才能确保艺术品的完美”这样的假设,在音乐方面,简直尤其荒诞可笑!贝多芬书信和音乐手稿里那些潦草的字迹,虽然映衬了家庭生活的杂乱无章,也和他留给人们的印象相吻合。可与此截然相反的则是他井井有条的创作习惯。
伟大的作曲家其人和其作是不具备可比性的。也许可以从一些例子中证明作曲家的人生大事会在音乐中得以体现。从严重的黄疸病中痊愈之后,贝多芬将此经历写入其奏鸣曲Op.110中。然而,这种将个人生活中的倾向性和意外事件与创作联系在一起的需求会把人们引入歧途。一个饱受痛苦的人必须创作痛苦,一个濒临死亡的人必须要创作死亡,等等。音乐充满着反面例子。无忧无虑,幸福快乐,激情澎湃的作品很多都是在个人遭遇极大困难时诞生的,难道作曲家不可以这样创作!
作品和人物之间应该是方程式的关系,艺术家作为方程式中的不变化的量,总是存在于他的艺术作品中。《Immortal Beloved》这部关于贝多芬传记的电影中,出现了皇帝钢协、致爱丽丝、奏鸣曲(克鲁采、悲怆、月光)、交响乐(3、5、6、7、9)、鬼魂三重奏等音乐杰作,可以说是串联起了贝多芬五味陈杂的一生。但可以用音乐串联人生,千万不要把音乐对等人生!从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逝世起,关于他的英雄神话就从未间断过,他的艺术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持久弥香。可贝多芬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大师,c小调的情绪又该如何理解,不应该仅靠作品分析或人生传记得出。时代、作品、人生其实是紧密联系的。试想一下,还原一个立体丰满的作曲家形象不是更有意思嘛! 参考文献
[1]Scott G.Burnham,“Beethoven’s Influence on Musical Thought,”fro,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2nd ed.,section19-2.
[2]E.T.A Hoffmann,“Beethoven’s Instrumental Music”,1813.
[3]Richard Taruskin,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Volume2,Music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Chapter12,The First Romantics, page651.
[4]Lockwood,Lewis,The Music and Life of Beethoven[M]. W.W.Norton,2003.
[5]Burnham,Scott,“History of the Myth,”from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nd ed.,section19-1.
[6]Richard Taruskin, Music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Chaper12,The First Romantics.
[7]Kerman,Joseph and Alan Tyson,“The Three Periods”, from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nd ed., section 11.
[8]Craig Wright.聆聽音乐(第五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9]罗曼·罗兰.名人传[M].第一部分贝多芬传,1900.
[10]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布伦德尔谈钢琴[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1).
作者简介:蔡超(1989—),女,汉族,新疆人,苏州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研三在读),四川音乐学院本科毕业,中学二级,研究方向:音乐(钢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