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阅读:针对新时期农村社会结构转轨、农民思想观念转变、农业产业结构转型等现实问题,宁海在前童镇小汀村试点开展了民间文化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即依托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引导群众根据兴趣爱好积极参与其中,并有意识地将其嵌入到政府现有治理结构中,使其成为政策宣传的“得力助手”、群众交流的“重要平台”、文化建设的“重要推手”。
宁海县前童镇小汀村是一个具有700余年建村历史的古村,曾是全县有名的矛盾村、问题村、落后村。近年来,小汀村积极转变乡村治理方式,探索以民间文化组织为抓手、以农村群众为主体、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的乡村治理模式,不仅让广大群众在活动中找到新的精神归宿,也形成了“干群同心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该村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9823元提高到2016年的21586元,增长了119.7%,矛盾纠纷则下降了72.2%,并先后获得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市级文化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培育民间文化组织
助力农民“精神脱贫”
农民的精神文化是保证农村秩序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小汀村十分注重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搭建平台丰富农村生活,让村民“乐”起来。小汀村在推动“文化下乡”的同时,积极引导村内文艺爱好者组建小汀村文体俱乐部,并根据村民爱好,组建了戏迷演唱队、舞蹈队、狮子队、书画雕刻队、艺术表演队等7支队伍,新建和提升了村里3个文化广场和5个文化小公园等文化阵地。截至目前,小汀村已举办“我们的春晚”等大型文艺演出10余场,举办好乡亲讲好故事、老年运动会、桐柏讲堂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百余场。活跃的乡村文化,拉近了村民之间的情感距离,也让群众在参与中陶冶了情操。
培育人才培养文化骨干,把活动“带”起来。提升农村文化质量,让农民充分享受文化带来的幸福感,关键在人才。小汀村针对农村群众内敛、羞涩的天性,大力实施“骨干引领”工程。通过联村排查发现人、举行比赛选拔人、开展活动吸引人等方式,选拔了10余名才艺“领头人”作为小汀村的文化骨干力量。目前,全村7支群众文化队伍参与群众达到120人,约占日常在村生活人数的15%。在乡土文艺骨干的带动下,村民自发到广场、文化室跳舞、唱戏、看演出成为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打造品牌弘扬传统文化,把特色“亮”出来。小汀村按照“弘扬传统美德、践行核心价值”的理念,充分利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着重打造“孝、礼、信、和”等传统优秀文化品牌,自编自导自演了《婆婆就是妈》等一系列文化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小汀村挖掘恢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汀狮舞”,在宁海县第四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比赛中荣获金奖,对全县村庄文化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重塑淳朴村风民风
引领村庄“美丽蝶变”
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小汀村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兴业”,多措并举让乡风民风美起来,让农村人居环境美起来、农民文化生活美起来。
“以文化人”,提升素养促和谐。小汀村依托文体协会,“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党的惠民政策、涉农政策以及好人好事、文明新风、法律知识等,自排自演节目,开展表彰评比,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节目,也让村民感受到文化的感染力,从而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小汀村有两位葛姓村民,过去因宅基地问题水火不容,时常发生争执。一同参加村内的文体活动后,面对面的交流增进了互相的了解和包容,双方的心结慢慢打开了,昔日的冤家对头变成了今日的邻里帮亲,在村里成为一段佳话。而且,随着文体活动的开展,以往自然村之间争山、争水等纠纷也基本消失,“有矛盾,放到桌面上讲”成为小汀村村民的一种习惯。
“以文聚力”,凝神聚力促干劲。近年来,小汀村坚持“政府引导、协会搭台、群众唱戏”,以文化聚人气、以人气聚人心,全力打造向上向善的村风民风。如该村把78岁退休老党员葛春富发动文体协会会员助力旧村改造的故事编排成情景剧《拆来美梦》,用身边的事教育感化村民,培育村民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力助推了村庄的危旧房改造。而且,向上向善的村风民风,不仅助力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环境整治、村庄道路改建等工程建设,也推动了整个村庄朝着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阔步前进。
“以文兴业”,转变观念促发展。小汀村在探索乡村治理过程中意识到,发展观念不转变,只能“坐看金山守旧山”。为此,该村把文体协会作为村民之间、干群之间、村内外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让群众把想法说出来,把对干部和村庄建设的意见发表出来。同时,该村还通过邀请县内外的一些文艺专家授课,将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引进来,较好地拓宽了干部群众的视野。如通过文体协会搭桥,小汀村成功引进了投资3000万元的宁波裕合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建成了700平方米的村级集体厂房,创建了农业示范基地,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村里的青壮年也从外出打工转向回村创业。
构建多元参与机制
实现村治“末梢激活”
小汀村充分利用民间文化组织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特点,赋予其教育引导、民事调解、监督反馈等职能,从而调动了乡贤、能人乃至宗族力量,较好地实现了政府“瘦身”和基层治理的“强体”。
激发村民自我管理意识,实现“要其自治”到“我要自治”转变。乡政村治是降低农村管理成本和调动农民主动性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但受行政式管理的长期熏陶,村民民主法治意识不强,一些农村“不会自治”“不能自治”“无法自治”。小汀村依托民间文化组织,构建起“村委会—民间文化组织—村民”的组织构建,并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不断提升村民的道德素养、文化素质,培育村民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从而推动和实现了村庄自主管理规范化和自觉化。
以往,小汀村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不强,“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村莊脏乱差现象反反复复。现在,小汀村不仅建立了“村内垃圾日清”制度,部分村民、党员还自发组建了“督察队”,不定期巡查村庄卫生状况,肩负起宣传职责,将环境卫生整治深入到村民的生活全过程。
激发村民自我教育意识,实现“被动灌输”到“主动思考”转变。以往,小汀村往往按照已有的设想和规划开展农村党政思想教育,忽视了村民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造成供需脱节,成为一种被动灌输,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为此,小汀村依托民间文化组织,把国家大事转换成群众的身边事,就近就地为群众说故事、讲政策,用生动的情节诠释,用直白的语言传递,用质朴的方式撞击,让党的声音直达群众心灵。
激发村民自我监督意识,实现“村官治村”到“民主治村”转变。小汀村依托文体协会,建立了村民微信群开展文艺活动讨论,村委会也借助该平台积极开展意见征求、决策听证、民主评议、民情恳谈等。在2015年,为提升村庄面貌,村里决定将村内道路由水泥路改建成石板路。村民对建设方案意见很大,有的担心石板厚度不够,有的担心维护成本太高。村两委会听取了村民的意见后,几易其稿,最终获得了村民们的认同。而且,在建设过程中,村民们还自发成立了“工程监理队”,密切关注工程进度和质量,认真监管工程建设款项。村民和村两委会的良性互动,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集体感,也倒逼村干部规范用权。
责任编辑:张逸龙
宁海县前童镇小汀村是一个具有700余年建村历史的古村,曾是全县有名的矛盾村、问题村、落后村。近年来,小汀村积极转变乡村治理方式,探索以民间文化组织为抓手、以农村群众为主体、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的乡村治理模式,不仅让广大群众在活动中找到新的精神归宿,也形成了“干群同心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该村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9823元提高到2016年的21586元,增长了119.7%,矛盾纠纷则下降了72.2%,并先后获得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市级文化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培育民间文化组织
助力农民“精神脱贫”
农民的精神文化是保证农村秩序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小汀村十分注重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搭建平台丰富农村生活,让村民“乐”起来。小汀村在推动“文化下乡”的同时,积极引导村内文艺爱好者组建小汀村文体俱乐部,并根据村民爱好,组建了戏迷演唱队、舞蹈队、狮子队、书画雕刻队、艺术表演队等7支队伍,新建和提升了村里3个文化广场和5个文化小公园等文化阵地。截至目前,小汀村已举办“我们的春晚”等大型文艺演出10余场,举办好乡亲讲好故事、老年运动会、桐柏讲堂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百余场。活跃的乡村文化,拉近了村民之间的情感距离,也让群众在参与中陶冶了情操。
培育人才培养文化骨干,把活动“带”起来。提升农村文化质量,让农民充分享受文化带来的幸福感,关键在人才。小汀村针对农村群众内敛、羞涩的天性,大力实施“骨干引领”工程。通过联村排查发现人、举行比赛选拔人、开展活动吸引人等方式,选拔了10余名才艺“领头人”作为小汀村的文化骨干力量。目前,全村7支群众文化队伍参与群众达到120人,约占日常在村生活人数的15%。在乡土文艺骨干的带动下,村民自发到广场、文化室跳舞、唱戏、看演出成为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打造品牌弘扬传统文化,把特色“亮”出来。小汀村按照“弘扬传统美德、践行核心价值”的理念,充分利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着重打造“孝、礼、信、和”等传统优秀文化品牌,自编自导自演了《婆婆就是妈》等一系列文化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小汀村挖掘恢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汀狮舞”,在宁海县第四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比赛中荣获金奖,对全县村庄文化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重塑淳朴村风民风
引领村庄“美丽蝶变”
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小汀村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兴业”,多措并举让乡风民风美起来,让农村人居环境美起来、农民文化生活美起来。
“以文化人”,提升素养促和谐。小汀村依托文体协会,“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党的惠民政策、涉农政策以及好人好事、文明新风、法律知识等,自排自演节目,开展表彰评比,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节目,也让村民感受到文化的感染力,从而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小汀村有两位葛姓村民,过去因宅基地问题水火不容,时常发生争执。一同参加村内的文体活动后,面对面的交流增进了互相的了解和包容,双方的心结慢慢打开了,昔日的冤家对头变成了今日的邻里帮亲,在村里成为一段佳话。而且,随着文体活动的开展,以往自然村之间争山、争水等纠纷也基本消失,“有矛盾,放到桌面上讲”成为小汀村村民的一种习惯。
“以文聚力”,凝神聚力促干劲。近年来,小汀村坚持“政府引导、协会搭台、群众唱戏”,以文化聚人气、以人气聚人心,全力打造向上向善的村风民风。如该村把78岁退休老党员葛春富发动文体协会会员助力旧村改造的故事编排成情景剧《拆来美梦》,用身边的事教育感化村民,培育村民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力助推了村庄的危旧房改造。而且,向上向善的村风民风,不仅助力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环境整治、村庄道路改建等工程建设,也推动了整个村庄朝着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阔步前进。
“以文兴业”,转变观念促发展。小汀村在探索乡村治理过程中意识到,发展观念不转变,只能“坐看金山守旧山”。为此,该村把文体协会作为村民之间、干群之间、村内外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让群众把想法说出来,把对干部和村庄建设的意见发表出来。同时,该村还通过邀请县内外的一些文艺专家授课,将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引进来,较好地拓宽了干部群众的视野。如通过文体协会搭桥,小汀村成功引进了投资3000万元的宁波裕合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建成了700平方米的村级集体厂房,创建了农业示范基地,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村里的青壮年也从外出打工转向回村创业。
构建多元参与机制
实现村治“末梢激活”
小汀村充分利用民间文化组织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特点,赋予其教育引导、民事调解、监督反馈等职能,从而调动了乡贤、能人乃至宗族力量,较好地实现了政府“瘦身”和基层治理的“强体”。
激发村民自我管理意识,实现“要其自治”到“我要自治”转变。乡政村治是降低农村管理成本和调动农民主动性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但受行政式管理的长期熏陶,村民民主法治意识不强,一些农村“不会自治”“不能自治”“无法自治”。小汀村依托民间文化组织,构建起“村委会—民间文化组织—村民”的组织构建,并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不断提升村民的道德素养、文化素质,培育村民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从而推动和实现了村庄自主管理规范化和自觉化。
以往,小汀村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不强,“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村莊脏乱差现象反反复复。现在,小汀村不仅建立了“村内垃圾日清”制度,部分村民、党员还自发组建了“督察队”,不定期巡查村庄卫生状况,肩负起宣传职责,将环境卫生整治深入到村民的生活全过程。
激发村民自我教育意识,实现“被动灌输”到“主动思考”转变。以往,小汀村往往按照已有的设想和规划开展农村党政思想教育,忽视了村民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造成供需脱节,成为一种被动灌输,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为此,小汀村依托民间文化组织,把国家大事转换成群众的身边事,就近就地为群众说故事、讲政策,用生动的情节诠释,用直白的语言传递,用质朴的方式撞击,让党的声音直达群众心灵。
激发村民自我监督意识,实现“村官治村”到“民主治村”转变。小汀村依托文体协会,建立了村民微信群开展文艺活动讨论,村委会也借助该平台积极开展意见征求、决策听证、民主评议、民情恳谈等。在2015年,为提升村庄面貌,村里决定将村内道路由水泥路改建成石板路。村民对建设方案意见很大,有的担心石板厚度不够,有的担心维护成本太高。村两委会听取了村民的意见后,几易其稿,最终获得了村民们的认同。而且,在建设过程中,村民们还自发成立了“工程监理队”,密切关注工程进度和质量,认真监管工程建设款项。村民和村两委会的良性互动,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集体感,也倒逼村干部规范用权。
责任编辑:张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