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积累;阅读;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7—0051—01
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在该学科中,学生在学习了这门学科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也是学科教育的价值所在。小学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可以说,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关系着人类意识形态,体现出基础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语文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主要的素养。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
一、教师要树立“核心素养”意识
“核心素养”意味着人们应该有必要满足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性格和强调个人修养、社会情怀,国家认同,同时更加注重个体独立、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素养的核心是知识的综合性能、技能和态度,包括解决问题、探索能力、批判性思维、“认知文化”、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沟通等。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育教学的引领者,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最初形成阶段,将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树立核心素养意识,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学习新课程、新技术、新教学设计,研究课程改革,力争提高个人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让学生在积累中形成“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作为最基礎的人文学科,可以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学好小学语文。而在小学阶段,学会积累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前提。其实,积累的过程,也是学生核心素养逐步形成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积累指的是对背诵内容的积累以及对古诗词的积累。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不能追求阅读的数量,而是应该注重阅读的质量,甚至可以将喜欢的内容和诗集背诵下来。在小学阶段,首先,是对诗歌的积累。如果一个星期背诵一首诗词,一个学期可以记住25首诗词,一年就是50首诗词,6年就能达到300首诗词,这样算,对学生来说完全是没有负担的事情。其次,是对国学经典的积累。比如四书五经,大多以短句为主,这样学生更易背诵。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核心素养”
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阅读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还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大千世界。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学生不仅要注重课内阅读,更要注重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主要是针对教科书而言,因为教科书都是专家、教授等精心编选的,既有对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描写,又有对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的叙述;既有对真、善、美的歌颂,又有浓浓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真品味。品味的过程就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当然,阅读不能泛泛而读,应该抓住中心,突出重点。只有坚持阅读,才能让学生收获更多更好的知识。课外阅读主要是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的品位。要学好语文,也应该本着少做题、多读书的原则,好读书,读好书。可以让学生将阅读的内容摘录出来,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当然,每个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法不同,他们的阅读倾向和趣味也就不一样。教师要鼓励和欣赏学生阅读,鼓励他们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四、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中提高“核心素养”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语文学习还是枯燥无趣的,假问题、浅思考的现象仍存在。好的课堂,不仅重在评价标准,还要有有效思维的厚度和力度。只有让学生学会思考,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学生在静下心来深入思考问题的同时,自身素养自然而然也在逐渐得到提高。思考,既是语文学习的方法,也是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思考问题更丰富、更全面。比如教师提问题时,要避免学生能很容易地在文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更不能让学生不用思考就脱口而出。另外,不能给学生唯一的答案。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应该是读写结合,让学生能够在一练一写中学会书面表达。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应该注重学科规律,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使教学形成丰富、多元的教学结构,让学生获得学习主动权,改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编辑:张慧敏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7—0051—01
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在该学科中,学生在学习了这门学科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也是学科教育的价值所在。小学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可以说,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关系着人类意识形态,体现出基础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语文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主要的素养。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
一、教师要树立“核心素养”意识
“核心素养”意味着人们应该有必要满足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性格和强调个人修养、社会情怀,国家认同,同时更加注重个体独立、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素养的核心是知识的综合性能、技能和态度,包括解决问题、探索能力、批判性思维、“认知文化”、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沟通等。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育教学的引领者,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最初形成阶段,将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树立核心素养意识,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学习新课程、新技术、新教学设计,研究课程改革,力争提高个人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让学生在积累中形成“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作为最基礎的人文学科,可以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学好小学语文。而在小学阶段,学会积累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前提。其实,积累的过程,也是学生核心素养逐步形成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积累指的是对背诵内容的积累以及对古诗词的积累。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不能追求阅读的数量,而是应该注重阅读的质量,甚至可以将喜欢的内容和诗集背诵下来。在小学阶段,首先,是对诗歌的积累。如果一个星期背诵一首诗词,一个学期可以记住25首诗词,一年就是50首诗词,6年就能达到300首诗词,这样算,对学生来说完全是没有负担的事情。其次,是对国学经典的积累。比如四书五经,大多以短句为主,这样学生更易背诵。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核心素养”
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阅读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还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大千世界。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学生不仅要注重课内阅读,更要注重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主要是针对教科书而言,因为教科书都是专家、教授等精心编选的,既有对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描写,又有对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的叙述;既有对真、善、美的歌颂,又有浓浓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真品味。品味的过程就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当然,阅读不能泛泛而读,应该抓住中心,突出重点。只有坚持阅读,才能让学生收获更多更好的知识。课外阅读主要是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的品位。要学好语文,也应该本着少做题、多读书的原则,好读书,读好书。可以让学生将阅读的内容摘录出来,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当然,每个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法不同,他们的阅读倾向和趣味也就不一样。教师要鼓励和欣赏学生阅读,鼓励他们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四、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中提高“核心素养”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语文学习还是枯燥无趣的,假问题、浅思考的现象仍存在。好的课堂,不仅重在评价标准,还要有有效思维的厚度和力度。只有让学生学会思考,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学生在静下心来深入思考问题的同时,自身素养自然而然也在逐渐得到提高。思考,既是语文学习的方法,也是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思考问题更丰富、更全面。比如教师提问题时,要避免学生能很容易地在文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更不能让学生不用思考就脱口而出。另外,不能给学生唯一的答案。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应该是读写结合,让学生能够在一练一写中学会书面表达。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应该注重学科规律,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使教学形成丰富、多元的教学结构,让学生获得学习主动权,改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