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言语活动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1070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直接推动着人们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就会集中精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学习效率自然就会得以提高。所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阅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文学习之中,做到“欲罢不能”,这才是成功的语文阅读教学。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呢?彭小明老师在其《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提出了言语活动教学法,笔者将在其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其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有很多地方还需不断完善。
  1 语文言语活动教学法的界定
  活动教学法,是一种在活动课程与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意在克服传统教学中单一的采用抽象的符号形式学习的弊端,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学习兴趣,把感知学习与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活动教学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实践性探究式综合型的教学方式。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活动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集中体现在它的言语活动教学上。语文言语活动教学法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主体的活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的操作性实践,即学生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2 语文言语活动教学法的运用
  2.1 对课文创造性的改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课文作一些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改编,不仅是对文本的一次感知和体验,同时也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文本进行一次再创造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对课文的改编尝试,既能以多种新颖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倡和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适当的改编,让学生在不断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对课文文本进行创造性的改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是对课文局部结构进行改编,如对《项链》结尾的故事情节做进一步的续写;②也可以是对课文整体的再创造,如将《诗经·静女》中青年男女“城隅相会”的故事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以小说或者戏剧的形式加以展开,让古典的爱情故事加上现代的元素;③还可以对课文的文体做创造的转换,如将鲁迅的《祝福》转换成戏剧或者电影剧本,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人物的命运,以揭露当时的封建社会和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毒害之深。
  2.2 戏剧表演形式的运用。运用戏剧表演形式进行对语文文本的再创造是一种非常有效而富有情趣的语文言语实践活动。伽达默尔说:“与艺术感受相关的是要学会在艺术作品上作一种特殊的逗留。”我们对诗歌的每一次有感情地朗诵,对戏剧的每一次创造性地表演,对小说的每一次深入地阅读,对散文的每一次享受性地玩味,这都是我们对这些文本的一种特殊的“逗留”。其中戏剧最鲜明地体现了文本的存在方式,它存在于人们的不断重复的表演和欣赏的过程中。而这不断地重复,不断地模仿,不断地欣赏,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感知活动。戏曲文学作品的传统文化底蕴丰厚,表演属性突出。新课标教材专门设置了戏剧单元,意在增加学生的语文学习参与空间,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深化学生对中外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应该更多关注阅读行为在生活情境中的应用。不同的人的表演或者欣赏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意无意的突出一些东西,或者忽略一些东西,呈现出来的是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把握。
  2.3 形体表演与对白演练。文本总是期待着读者“表演”它们,赋予它们生命。杜夫海纳说:“一个剧本等待着上演,它就是为此而写作的。它的存在只有当演出结束时才完成。以同样的方式,读者在朗读诗歌时上演诗歌,用眼睛阅读小说时上演小说。因为书本本身还只是一种无活力的、黑暗的存在:一张白纸上写的字和符号,它们的意义在意识还没有使之现实化以前,仍然停留在潜在状态。”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即兴表演。
  学生即兴表演课文(或只是其中的词句、片段),是促进学生全身心感知文本的有效手段,“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更是对语文的整体素养。形体表演与对白演练就是很好的即兴表演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形体和对白表演的小说、戏剧等文本,安排学生进行对白演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人物,加上自己对人物的性格、心理、情感的特殊理解,直观地展示出来。如在教授《雷雨》的时候,我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地表演,学生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模拟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上演了一段爱恨情仇交织的故事。意想不到的是同学们把一个专制蛮横、冷酷自私的具有封建思想的资本家周朴园的嘴脸演绎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以上是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心得。把语文言语活动教学法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即实现对鲜活的生命个体“现今的发展、全面的发展、持续的发展、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德]伽达默尔著.张志扬等译.美的现实性.三联书店,1991
  2 [德]杜夫海纳著.孙非译.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其他文献
【摘 要】 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是凝聚力强的班集体。如何才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呢?本人认为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基本前提;抓好学生干部的建设是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严格常规管理,培养规范意识是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有力保障;爱学生,让学生找到家的感觉是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动力纽带;  【关键词】 班级宣言 集体荣誉感 班干部 常规管理 爱
期刊
【摘 要】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这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新课改向我们提出的课题。  【关键词】 工具性 人文性 合作学习 独
期刊
提到小学生的班级管理,我的体验是由于现在的学生班额大,教师工作压力大,各种活动和工作繁杂,因而很大程度上都存在教师疲于应付,教育情感缺失等问题,在育人方面缺少耐心和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对少年儿童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基于以上小学班级管理的种种现状,我在班集体建设中特别注意实效性与针对性,不断地摸索和总结了一些浅显的经验,现在向大家汇报:  1 有效激励,诚信第一  对于六年级的孩子而言,年龄的增长决
期刊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学习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
期刊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1 良好的听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
期刊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的构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的确不错,就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而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将自己的已有经验、观察所得、创新发现和情感体验进行相互交流,都必
期刊
1 正确把握学生气质差异  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班主任对任何气质类型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个人的好恶,对学生的气质存有偏见,不能喜欢或讨厌某种气质类型的学生。例如,多血质的学生,有朝气,活泼灵敏,爱交际,但也粗枝大叶、轻浮不稳重;胆汁质的学生直率热情,反应敏捷,精力旺盛,但急躁易冲动;黏液质的学生,稳重踏实,善于自制,但行动缓慢,比较固执,冷漠;抑郁质的学
期刊
“人格”一词司空见惯,人人都在说。何谓“人格”呢?狭义而言,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广义而言,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生具来的基因元素,还有人作为一种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从一个人的思想、语言、行为、表情、服饰等体现人固有的特质。什么是“健康人格”呢?它指一个人性格、身份地位、思想行为、外在表情与社会公德、法律法规、职业道德、都合乎于社会的广泛认知和约定俗成的观念,跟个人道德品质、气质与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基于此认识,我认为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几点:  1 源于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目前,由于升学压力,不少教师在主观或客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