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中小学多文本阅读实践研究专项课题《中学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研究》(立项编号:dwbyd17011514)研究成果。
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会努力追求对学生用对的方法进行对的教育。可是随着一届届学生的更替,不难发现中学生阅读能力越来越低,如此低的阅读能力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也是普遍的现象。于是便有了无数的语文教师思考并研究怎样通过阅读课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整体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缺失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强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所有语文教师的重视。
一、哪些能力属于阅读能力的范畴
(1)认读感知能力:认读要有速度还要有广度,能准确选择所需要的信息。以默读为主要方式,认知语言符号的意义,获得真实可靠而有价值的文章信息,力求对文意感知正确精准。认读感知能力,能使学生快速有效地辨识字、词、句、段、篇、章所表达的概念意旨,认读感知能力越强认读速度也就越快。
(2)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阅读要求对文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对语言字词段落层次进行理解分析,要分析观察材料的结构安排,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还要明白作者的思路、文本的中心主旨与材料的关系等。从开始初读的整体感知,到最终的总结归纳,在学生内心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这种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基础,也是读写结合的关键。
(3)评价和鉴赏能力:它要求学生对文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情感、意义等的深刻或肤浅、对的或错的、积极的或消极的等方面做出判断,建立对文本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准确、深入的理解分析。甚至对文本的写作技巧运用高明与否、优点和不足,学生都要有所认识和把握,从而真正认识文本的价值。
(4)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扩展新视野,并与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思维和情感倾向进行交流冲击,融会贯通,进而达到思想上的共识和情感上的共鸣。在这种过程中,学生的心智得到丰富的拓展和延伸,甚至形成新的概念、新的形象表征,这就是阅读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这种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不由自主地形成一种高于文本意义的构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并得以提高。
閱读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能力,它决定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决定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了了解中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实际状况,便于整改教学思路,可以对初中学生进行一次专题调查。为了尽量使调查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可以特意抽查七八九年级初中学生共100人, 其中男生49名、女生51名,具体分布是七年级20名学生、八年级40名学生、九年级40名学生接受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再辅以个别访谈,调查后进行整理分析,就可以总结出当下亟待解决的种种问题。调查统计显示,中学生阅读状况如下:1.阅读量少。2.阅读时间少。3.100个学生中阅读玄幻武侠书籍的占35.1%,阅读时尚娱乐的占32.5%,阅读时事先锋的占17.4%,阅读文学经典的占15.0%,可见文学经典类书籍在中学生中不受欢迎。4.数字媒介阅读率远远大于纸质媒介阅读率,快餐式阅读盛行。5.读死书不会活用知识。6.学生写作习惯不好,作文水平普遍低下。7.惧怕作文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的65.8%。由此可见,学生阅读能力的缺失,严重妨碍了学生在学习成长阶段语文能力的建设性发展。
二、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缺失对写作能力的负面影响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得知,学生中喜欢写作文的占总人数的7%,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占总人数的29.8%,讨厌作文的占总人数的63.2%。教师也常常无奈地感叹,现代中学生普遍创作思维僵化,缺乏个性,惧怕写作,厌写作文,视写作为负担,这从客观上表明学生大都缺失写作文这一关键能力。
由此可见,阅读能力的缺乏会直接导致写作水平的低下。学生阅读量少,记忆背诵少,与歌颂正能量和弘扬真善美的行文方法对接少,导致信息积累贫乏,指导思想偏颇,写作空泛脱离实际,更谈不上具有创新作文的能力。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没有材料填充,要么用自己小学背过的文章充数,要么套用作文书上见过的材料。因此,只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强化学生的文化积淀,以读促写,提倡学生多读多写,才能真正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丰富积累。同时还要注重表达和写作的指导,教师应该让学生从复杂的阅读教学中找到明确的方向,真正达到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持续提高的目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读写实践的真理,是写好作文必须践行的前提。所以,语文教师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突破课堂上的单文本阅读和写作困境,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多文本读写训练。从实际出发,走适合教学发展的道路,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国之栋梁,靠教育培养,是教师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广大教师应深思之,践行之,并发扬长征精神,为中国教育的长远发展,不惧苦累,努力拼搏,携手共进,开创出新型的语文多文本读写教学新天地。
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会努力追求对学生用对的方法进行对的教育。可是随着一届届学生的更替,不难发现中学生阅读能力越来越低,如此低的阅读能力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也是普遍的现象。于是便有了无数的语文教师思考并研究怎样通过阅读课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整体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缺失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强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所有语文教师的重视。
一、哪些能力属于阅读能力的范畴
(1)认读感知能力:认读要有速度还要有广度,能准确选择所需要的信息。以默读为主要方式,认知语言符号的意义,获得真实可靠而有价值的文章信息,力求对文意感知正确精准。认读感知能力,能使学生快速有效地辨识字、词、句、段、篇、章所表达的概念意旨,认读感知能力越强认读速度也就越快。
(2)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阅读要求对文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对语言字词段落层次进行理解分析,要分析观察材料的结构安排,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还要明白作者的思路、文本的中心主旨与材料的关系等。从开始初读的整体感知,到最终的总结归纳,在学生内心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这种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基础,也是读写结合的关键。
(3)评价和鉴赏能力:它要求学生对文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情感、意义等的深刻或肤浅、对的或错的、积极的或消极的等方面做出判断,建立对文本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准确、深入的理解分析。甚至对文本的写作技巧运用高明与否、优点和不足,学生都要有所认识和把握,从而真正认识文本的价值。
(4)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扩展新视野,并与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思维和情感倾向进行交流冲击,融会贯通,进而达到思想上的共识和情感上的共鸣。在这种过程中,学生的心智得到丰富的拓展和延伸,甚至形成新的概念、新的形象表征,这就是阅读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这种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不由自主地形成一种高于文本意义的构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并得以提高。
閱读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能力,它决定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决定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了了解中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实际状况,便于整改教学思路,可以对初中学生进行一次专题调查。为了尽量使调查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可以特意抽查七八九年级初中学生共100人, 其中男生49名、女生51名,具体分布是七年级20名学生、八年级40名学生、九年级40名学生接受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再辅以个别访谈,调查后进行整理分析,就可以总结出当下亟待解决的种种问题。调查统计显示,中学生阅读状况如下:1.阅读量少。2.阅读时间少。3.100个学生中阅读玄幻武侠书籍的占35.1%,阅读时尚娱乐的占32.5%,阅读时事先锋的占17.4%,阅读文学经典的占15.0%,可见文学经典类书籍在中学生中不受欢迎。4.数字媒介阅读率远远大于纸质媒介阅读率,快餐式阅读盛行。5.读死书不会活用知识。6.学生写作习惯不好,作文水平普遍低下。7.惧怕作文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的65.8%。由此可见,学生阅读能力的缺失,严重妨碍了学生在学习成长阶段语文能力的建设性发展。
二、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缺失对写作能力的负面影响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得知,学生中喜欢写作文的占总人数的7%,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占总人数的29.8%,讨厌作文的占总人数的63.2%。教师也常常无奈地感叹,现代中学生普遍创作思维僵化,缺乏个性,惧怕写作,厌写作文,视写作为负担,这从客观上表明学生大都缺失写作文这一关键能力。
由此可见,阅读能力的缺乏会直接导致写作水平的低下。学生阅读量少,记忆背诵少,与歌颂正能量和弘扬真善美的行文方法对接少,导致信息积累贫乏,指导思想偏颇,写作空泛脱离实际,更谈不上具有创新作文的能力。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没有材料填充,要么用自己小学背过的文章充数,要么套用作文书上见过的材料。因此,只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强化学生的文化积淀,以读促写,提倡学生多读多写,才能真正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丰富积累。同时还要注重表达和写作的指导,教师应该让学生从复杂的阅读教学中找到明确的方向,真正达到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持续提高的目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读写实践的真理,是写好作文必须践行的前提。所以,语文教师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突破课堂上的单文本阅读和写作困境,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多文本读写训练。从实际出发,走适合教学发展的道路,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国之栋梁,靠教育培养,是教师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广大教师应深思之,践行之,并发扬长征精神,为中国教育的长远发展,不惧苦累,努力拼搏,携手共进,开创出新型的语文多文本读写教学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