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小人物的逐梦故事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看“三区三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属于“三区三州”中的“三州”之一。2020年,荧屏上涌现了众多制作精良并记录怒江州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纪实作品,其中,云南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的《激越怒江》反响良好,通过几十个小人物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地描绘了怒江州脱贫攻坚进程中的真实状态,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小人物筑梦的故事。
  【关键词】小人物;《激越怒江》;脱贫攻坚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5.076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在这一年,荧屏上涌现出了大量的为奋斗者画像,为伟大时代立传的优秀作品。“纪录片奋力书写波澜壮阔的历史与现实,在多个维度努力建构立体中国形象,并以视觉力量输出中国经验、传播中国文化,彰显出中国纪录片人的使命感”。
  大型系列纪录片《激越怒江》生动讲述了怒江深度贫困地区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激越怒江》一共分五集,《一步千年》、《搬出大山》、《不负青山》、《峡谷回响》、《大江奔流》。节目组历时拍摄两年,通过几十个生动鲜活的小人物故事,谱写了时代背景下,各族干部群众集中力量办大事,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
  1. 真实记录怒江州人民的战贫史
  怒江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有着“四山夹三江”的地理奇观,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傈僳族、独龙族、怒族、普米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同胞,全州90%以上是少数民族,60%的人口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原始社会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在这里贫困发生率位居全国之首。贫困成为了怒江州发展的最大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怒江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随着党中央的一声号令,参与到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运动中。
  怒江州独龙江乡,这里生存环境异常恶劣,生产力水平落后,这块土地被称为“人类最后的秘境”。中国社会科学院原民族研究所影视人类学研究室导演杨光海先生曾经拍摄过民族志影像《独龙族》,他回忆起当年的拍摄过程时说,“独龙江乡是山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的地方。而《激越怒江》开篇就将目光聚集在了这里,围绕独龙江乡的发展之“路”娓娓道来,从人马驿道到独龙江公路再到美丽公路建成通车,一条路的发展变化,承载了少数民族同胞跨越式发展的希望,路的变迁就是一个民族努力奋斗的缩影!
  关于独龙江乡的这条“路”,影片是从独龙族老一辈孔志清,年青一辈孔玉才两代人的故事讲起的,其中还穿插了老县长高德荣修路的故事;独龙族女孩普艳芳烧伤后,借“路”救命的故事;路修好后,村民子世应脱贫致富的故事。平静的方式叙述出了小人物的真实情感,通过几个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故事,让这条“路”有了温度,有了力量,有了期待。通过对这条路的改造,实现了几个小人物对命运的突破,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能够因为这条“路”而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本身就是让人非常感动的。
  在怒江,除了交通受限,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同样急需解决,镜头准确地对准了这些领域,托坪村的整体搬迁、兰坪县的扶贫车间、架科底乡的控辍保学,无不在展示脱贫攻坚中怒江人民所付出的努力。“驻村书记”、“背包工作队”等等优秀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戴上口罩,背上背包奔赴大山深处的各个贫困村寨,向深度贫困地区发起最后的进攻,走了最难走的路,淌过了最冷的河,说服了最倔强的“乡亲”,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温暖了怒江大峡谷,也沁润了荧幕前观众的眼睛。
  片中为了加强对比效果,还收集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独龙族》、《最后的马帮》、《风之桥》等历史资料插叙其中,营造出强烈的时空感,对比鲜明,连接历史的断层,影片中的故事人物从历史走入现实,加上时空的交叉剪辑,使得叙述更加生动、有说服力,巨大的视觉冲突,让我们在现实的世界里,更加清晰的看到了“中国奇迹”是如何产生的。
  2. 小人物用真情真意谱写感人诗篇
  《激越怒江》选择的几十位人物中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所有的人物身上都充满了正能量,心中都有着坚不可摧的信仰,这些坚不可摧的信仰正是寻常小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实现“中国梦”的坚信。
  举例来说,《不负青山》(第三集)中提到了一位护林员——六普,他是一个世代生活在怒江大山里的傈僳族汉子,祖祖辈辈都在向大山要饭吃,砍伐树木,偷盗森林成为祖辈们维持生计的一种方式,到了六普这一辈人,用他的话说,他再也不想做“光头强”了,他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当他发现随手在林子里拍摄的一张金丝猴照片,竟然引发了学界对全新物种——怒江金丝猴的高度关注后,他意识到保护好这片山水意味着什么了,他主动申请加入了护林员,加入巡边队伍,还自觉地做好了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身为法官的邓兴,为了维护法律的公平和正义,20年来,背着国徽穿行于高山与峡谷间,到村民家中或者田间地头去开庭,一辆车、一枚庄严的国徽、几张简易桌凳,便是一个巡回法庭,他的行程近万公里,走访的群众达数千人。片中给了鄧兴法官一个背影,他的背影是那么的孤独,可是观众又分明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火热,邓兴作为中国千千万万法官中的一员,他用青春和热血维护的是法律的尊严。
  乡村医生邓前堆,37年如一日,当好1200名村民健康守护人。曾经道路不通行,仅能靠一条溜索往返于江两岸,可对于邓前堆来说,这根溜索就是连接生与死的桥梁,即使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他也得依靠这根溜索去到江的对岸出诊看病,因此,他被乡亲们亲切的称为“溜索医生”,他的手机号码成为了大山深处的“120”。邓前堆是成千上万名怒江乡村医生的一个代表,这些乡村医生正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条件艰苦的乡村执业,勇于奉献、甘于吃苦、不计名利,为我国农村卫生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激越怒江》记录了下了普通人的十几种工种,他们无私奉献,踏实工作,守护住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峥嵘过往,他们虽是普普通通的人物,但是在他們的身上,我们看见了家国情怀和必胜信念,通过荧屏,更感受到了他们精神的延伸。
  3. 平凡中见伟大,小人物塑历史丰碑
  《激越怒江》用几十个小人物故事反射出大的时代背景和环境,在表现手法上流入自然,情感上引发共鸣。例如,赤耐乃村副主任何光忠、锦绣社区党支部书记的才斌、鲁掌镇浪坝寨村电商带头人和倩如等等一批优秀的脱贫干部,用实际行动在践行“苦干、实干、亲自干”的怒江脱贫攻坚作风,他们用青春、热血在怒江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奏响了壮丽的凯歌。而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像王新华,和晓宏、李志瑛、杨义飞等倒在扶贫一线的同志就有三十多位,他们则是用生命诠释了扶贫情怀。片中众多的小人物立体鲜明、有血有肉,他们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大潮,铸就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纪录片创作选择普通人作为叙事表现对象,一改主旋律纪录片“高、大、空”的风格,推动了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发展”。《激越怒江》也一改了主旋律纪录片的“高、大、空”的风格,小人物贯穿整个片子,“亲民化”是创作的显著特点。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是村民、商贩、护林员等社会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他们可以是荧屏前“我”的老师、亲友、同事、战友,这些可爱又可亲的人,他们都在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着自身的命运,向着更好的生活奋斗。
  众人拾柴火焰高,小人物背后是集体的力量,按照相关帮扶政策,珠海结对帮扶的地区正是怒江,珠海市不仅全力对口帮扶怒江州劳务协作工作,还相应的派出医疗队伍、教师队伍、专家技术指导队伍等人员、助力怒江州在医疗、教育、产业等领域共同脱贫,而这些来自发达地区的自愿者,用真情真心真意真金伸出援助之手帮扶怒江,成绩显著。举例来说,《激越怒江》第四集《峡谷回响》中,讲诉了泸水市大兴地镇由珠海格力集团投资捐赠的格力小学投入使用后,从珠海来的一众老师们正在怒江大地默默奉献的故事。在怒江大峡谷,一场酣畅淋漓的足球比赛,一堂全英文教学的英语课,一台有钢琴伴奏的演出,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有多么难得,如今,来自珠海的教师们通过努力,让孩子们的梦想照进了现实。而要知道这些来自珠海的老师,有的人曾经因为身体不适大量脱发,有的人因为家人不解,和家人产生矛盾,有的人因为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花费大量心血,可无论如何,这些来自发达地区的教师们,来了就没有退缩的,他们在困境中与孩子们建立起了最自然的情感,身体力行的见证了一次怒江行,一生怒江情的感人历史画面。
  除了珠海市,天津宝坻、浙江台州也都是怒江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输出地。不仅如此,还活跃着众多的社会帮扶力量,中交集团、三峡集团、大唐集团等中央企业也在践行央企责任担当,而发生在这些大企业里的故事也同样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怒江,正是因为有了一个个敢为人先的模范“先锋”,有了一座座勇于帮扶的兄弟城市,才创造出了今天的丰功伟业。如今的怒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纪录片《激越怒江》用镜头纪录下了这些点点滴滴的历史变化,也用接地气的小人物故事,将高高在上的纪录片拉近到观众的视野里,让观众自然的接受了,通过小人物们“一砖一瓦”建造而成的大历史,才是对实现“中国梦”最好的诠释和体现。
  参考文献:
  [1]罗锋,王岩.关于“中国”的视觉样本:2020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评析[J].中国电视,2021(02):20-25.
  [2]徐卫灼.亲民化纪录片《辉煌中国》创作探析[J].传媒论坛,2020,3(18):128-129.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下武侠电影的现状背景下,徐浩峰带着三部武行电影“开宗立派”。本文以《师父》为例,阐述影片对于传统的继承与保留,突破与创新,在总结其自觉的商业转向和面对历史的尊重与思考上得出结论,认为最终武侠(武行)电影的发展创新应是艺术性、商业性和观赏性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武侠电影;徐浩峰;《师父》;创新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
期刊
【摘要】B站高用户粘性的背后包括了优秀的技术设计和管理设计。本文着重讨论就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技术设计与管理设计因素。这两要素直接影响用户的效用性、娱乐性与归属感,最终导致产品的高用户粘性。本文认为垂直网站只有明确自身定位,结合用户思维,研究目标群体特点,不断发展特点才能增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产生高用户粘性。  【关键词】网络社区;用户粘性;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本文以近期热度较高的女团选秀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为研究案例,以30位30+的女艺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以往选秀节目存在的局限,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档选秀节目的发展战略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后续选秀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选秀節目;发展战略; 《乘风破浪的姐姐》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
期刊
【摘要】新媒体的日益发展,给政务传播带来新途径。自2016年抖音短视频内容的盛行,政务宣传也纷纷加入短视频赛道,搭建短视频领域的账号矩阵,形成了新时代的政务形象。本文以“深圳交警”抖音号为例对政务类短视频的媒介形象呈现进行详细的分析。  【關键词】政务短视频 媒介形象 影像符号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
期刊
【摘要】电影《流浪地球》对于讲好中国故事无疑是一次成功的经验与典范。它的大获成功不仅在于其优质内容的呈现,该影片通过叙事手段、呈现视角、符号表征、跨文化思维等一系列创作策略,打造了具有浓厚中国元素的“本土科幻”。《流浪地球》在一幕幕画面场景中传达出自我牺牲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中国品质,此外,还表露了家国情感以及体现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主张。  【关键词】《流浪地球》;中国故事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在发展进程中更加注重发展的深入化,将传统的媒体与新兴的媒体进行融合,可以更好的展现媒体时代所具有的优势,是我国媒体发展的新型趋势。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通过在县级地区进行融媒体发展,推动了媒体逐渐的向我国的基层地区渗透。对全媒体记者进行全面的锻造有利于提升采编人员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融媒体环境;锻造全媒体记者;县级融媒体中心  中图分类号:G241 文
期刊
【摘要】融媒体时代,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内容与新媒体融合已成常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加大对新媒体报道形式的运用,提升新媒体报道内容质量,成为基层融媒体中心发展中需着重关注和研究的话题。睢宁县融媒体中心在不断完善和创新机制体制过程中,以直播内容和渠道的拓展拓宽,更快更准地适应全新的媒体传播格局。网络传播中多种形态与多种途径实现立体化交织,使传播结构更加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红高粱》夺得金熊后,在国内掀起了剧烈的讨论。而注重刊载“群众影评”的《大众电影》杂志在1988年连发三期《红高粱》专题,开展了一场“审美现代化”的“电影大众化”改革,但于此同时也削弱了其自身的大众性和群众性倾向。  【關键词】《红高粱》;现象 《大众电影》 ;电影大众化;审美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
期刊
【摘要】小罐茶是近年来中国茶业界出现的一款现象级产品,上市以来,不仅在销量上远远超出预期,且打破了茶业界有类无品的尴尬局面。分析小罐茶的营销手段,发现其在宣传过程中,注重品牌营销,迎合消费升级带来的消费者观念改变,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体验上注重创新。  【关键词】品牌传播;晕轮效应;产品定位;USP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说故事;情理交融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随着新媒体环境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形式和传播机制发生了变化,国庆档主旋律电影《夺冠》票房突破八亿,电影取得的成功与其背后所体现的传播学原理密不可分。在疫情影响下,新媒体传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主旋律电影传播策略的研究与探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夺冠;新媒体;传播模式;主旋律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