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后,人们的教学理念迅速更新,我们的课堂也随之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但随着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学工作亦随之越做越细。于是,我们开始静下心来,审视我们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备课这一传统而永恒的话题首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因为课程理念的落实,首先是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体现的。
笔者进行了广泛的听课调研,发现很多教师心目当中的备课就是教法的设计,甚至听一堂好课往往只停留在欣赏课堂上生动活泼的氛围,设计新颖的教法;而没有从真正悟出,教师备课需要的是深厚功底,及对文本研读的独到之处。最令人无奈的是,听同一节课,发生了不同学校的不同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及课外训练的拓展完全相同,虽然那设计看着很“靓”,但在他平淡无味的课堂上就显得格外不协调。现在的信息发达,想找到精致完整的教学案例和课堂实录都非常容易,但适于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适合那样的学生未必适合我们的学生,所以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并不合适。当然,老师们肯下这番工夫去设计教学是件好事,但我们不能只在表面上做文章,应该把力量用在更有深度、更有价值的备课上。
下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谈谈个人对于教师备课方面的思考。
一、深入解读文本,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1.用心诵读
一篇文章拿来,不能先看教参,先研究别人的教学设计,而是应该用心去读,多读几遍,也许每读完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发现。文字是生动的、鲜活的,当你看到平面的文字是一种感觉,而当你大声、有感情地诵读的时候,它往往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孙双金说:“为了教好《二泉映月》,我反复吟诵,放声朗读,读通、读顺、读畅,读到每句话如出己口,读到每句话如出己心。尤其是读到‘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我仿佛听到了阿炳那积淀已久的情怀喷涌而出。”作为教者,此时的他被感动,被震撼,到实际的教学时,相信他的情感也会把学生带入他的感动里。
2.宏观地读
每读一篇文章都要弄清作者透过文字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洋洋洒洒的一大篇文章,我们要试着把它读薄了,让它化为一个鲜明的主题,这也就是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接下来要想,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弄懂它的过程也是梳理作者情感的过程,更是品读文字的过程;最后要弄清作者是怎样写的,也就是文章的写法。我们现在的阅读课堂上越来越关注是否向学生传递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我们学了那么多文章,却依然不会写文章,这是语文教学的无奈。
当我们把文章理清楚后,教学时,就可以明确自己要向学生所传递的信息,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真正有所得,而不是茫茫然地随着老师一问一答地结束本课的学习。教师在经历把文本“读薄”再“读厚”的过程中,吸收、积淀并重新生成,这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
3.细致品读
教师要真正走入文本,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都要细细地琢磨,教师先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才能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点拨。在与一位老师备《我为你骄傲》时,我们先找出文章精彩的句子进行理解、品析,我们读出了小男孩子犯错后内心的矛盾与不安,读到这里,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篇文章教育我们的学生,犯了错误要及时承认并改正,千万不能逃避。再读,再品,我们发现,小男孩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谴责,所以,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小男孩的心理变化为主线,重在感悟“很不自在”和“一阵轻松”这两个词语,它们可以引导学生与小男孩一同经历这份痛苦的折磨,最关键的是,也在小男孩承认错误后同他一起享受那份轻松,那份释怀。现在的孩子们像温室的花朵一样不经风雨,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手足无措,甚至脆弱得放弃生命。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们体会到这份轻松的来之不易,要让学生懂得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
透过文字,我们要准确地向学生传递作者的心声,要真诚地与文本对话,通过细致的解读,我们会让平常的文字变得厚重,变得深刻。就像本课,如果只停留在“知错就改”就显得单薄了些,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牵手文本,与编者的心灵对话
编者在设计单元、选取文章时都颇费心思。不同年段的训练重点各有不同,一个年级里每单元的训练重点也不一样,就连一个单元里,每篇课文训练的角度也应该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在跟老师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从不同角度有所收获。例如,六年级的《山中访友》和《山雨》虽同属一单元,都是写景的文章,但作者的写作手法却明显不同。一个如写意的山水画,诗性的美感洋溢在字里行间,那我们读的时候以读代讲可以完全领悟作者的心境;而另一个则是工笔细描,细雨在作者笔下被描摩得生动、细致,在读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体会作者独到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如果两篇文章都同样用力,学生的所得就会有限。
另外,我们在与读者对话的基础上还要再去研究导读、预习提示、课后题等,它们的精心设计总是渗透着作者和编者的中心意图、思想和导向,不管这种意图或导向是明显的表露,还是隐晦的蕴含,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必须牢牢抓住这个“中心意图”,这样,才能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三、让开放的课堂与学生的心灵对话
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但如何做好这个对话,功夫却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以前我们把它称之为“教案”,现在称之为“学案”。《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都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这也是课程改革的灵魂。所以,教师的备课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变教案为学案,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不能把课堂的程序设计得过死,也不能把每一个环节都格式化地进行,我们要给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时间,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就变得更难了。这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立体化的教学目标
笔者进行了广泛的听课调研,发现很多教师心目当中的备课就是教法的设计,甚至听一堂好课往往只停留在欣赏课堂上生动活泼的氛围,设计新颖的教法;而没有从真正悟出,教师备课需要的是深厚功底,及对文本研读的独到之处。最令人无奈的是,听同一节课,发生了不同学校的不同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及课外训练的拓展完全相同,虽然那设计看着很“靓”,但在他平淡无味的课堂上就显得格外不协调。现在的信息发达,想找到精致完整的教学案例和课堂实录都非常容易,但适于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适合那样的学生未必适合我们的学生,所以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并不合适。当然,老师们肯下这番工夫去设计教学是件好事,但我们不能只在表面上做文章,应该把力量用在更有深度、更有价值的备课上。
下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谈谈个人对于教师备课方面的思考。
一、深入解读文本,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1.用心诵读
一篇文章拿来,不能先看教参,先研究别人的教学设计,而是应该用心去读,多读几遍,也许每读完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发现。文字是生动的、鲜活的,当你看到平面的文字是一种感觉,而当你大声、有感情地诵读的时候,它往往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孙双金说:“为了教好《二泉映月》,我反复吟诵,放声朗读,读通、读顺、读畅,读到每句话如出己口,读到每句话如出己心。尤其是读到‘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我仿佛听到了阿炳那积淀已久的情怀喷涌而出。”作为教者,此时的他被感动,被震撼,到实际的教学时,相信他的情感也会把学生带入他的感动里。
2.宏观地读
每读一篇文章都要弄清作者透过文字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洋洋洒洒的一大篇文章,我们要试着把它读薄了,让它化为一个鲜明的主题,这也就是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接下来要想,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弄懂它的过程也是梳理作者情感的过程,更是品读文字的过程;最后要弄清作者是怎样写的,也就是文章的写法。我们现在的阅读课堂上越来越关注是否向学生传递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我们学了那么多文章,却依然不会写文章,这是语文教学的无奈。
当我们把文章理清楚后,教学时,就可以明确自己要向学生所传递的信息,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真正有所得,而不是茫茫然地随着老师一问一答地结束本课的学习。教师在经历把文本“读薄”再“读厚”的过程中,吸收、积淀并重新生成,这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
3.细致品读
教师要真正走入文本,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都要细细地琢磨,教师先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才能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点拨。在与一位老师备《我为你骄傲》时,我们先找出文章精彩的句子进行理解、品析,我们读出了小男孩子犯错后内心的矛盾与不安,读到这里,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篇文章教育我们的学生,犯了错误要及时承认并改正,千万不能逃避。再读,再品,我们发现,小男孩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谴责,所以,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小男孩的心理变化为主线,重在感悟“很不自在”和“一阵轻松”这两个词语,它们可以引导学生与小男孩一同经历这份痛苦的折磨,最关键的是,也在小男孩承认错误后同他一起享受那份轻松,那份释怀。现在的孩子们像温室的花朵一样不经风雨,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手足无措,甚至脆弱得放弃生命。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们体会到这份轻松的来之不易,要让学生懂得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
透过文字,我们要准确地向学生传递作者的心声,要真诚地与文本对话,通过细致的解读,我们会让平常的文字变得厚重,变得深刻。就像本课,如果只停留在“知错就改”就显得单薄了些,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牵手文本,与编者的心灵对话
编者在设计单元、选取文章时都颇费心思。不同年段的训练重点各有不同,一个年级里每单元的训练重点也不一样,就连一个单元里,每篇课文训练的角度也应该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在跟老师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从不同角度有所收获。例如,六年级的《山中访友》和《山雨》虽同属一单元,都是写景的文章,但作者的写作手法却明显不同。一个如写意的山水画,诗性的美感洋溢在字里行间,那我们读的时候以读代讲可以完全领悟作者的心境;而另一个则是工笔细描,细雨在作者笔下被描摩得生动、细致,在读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体会作者独到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如果两篇文章都同样用力,学生的所得就会有限。
另外,我们在与读者对话的基础上还要再去研究导读、预习提示、课后题等,它们的精心设计总是渗透着作者和编者的中心意图、思想和导向,不管这种意图或导向是明显的表露,还是隐晦的蕴含,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必须牢牢抓住这个“中心意图”,这样,才能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三、让开放的课堂与学生的心灵对话
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但如何做好这个对话,功夫却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以前我们把它称之为“教案”,现在称之为“学案”。《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都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这也是课程改革的灵魂。所以,教师的备课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变教案为学案,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不能把课堂的程序设计得过死,也不能把每一个环节都格式化地进行,我们要给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时间,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就变得更难了。这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立体化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