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數学概念较多,强调逻辑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这就造成部分高中生数学成绩下降,跟不上教学进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实际教学中发现,如果学生可以掌握类型习题的解题技巧,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数学成绩。本文中笔者以此为出发点,结合高中阶段典型数学例题,分析如何通过解题技巧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技巧;学习效率
一、 引言
新课改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出现一定的变化,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新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但部分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数学学习效果不理想,出现严重的学困生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作用。本文中笔者以学习技巧为切入点,分析如何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
二、 深入理解概念,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概念、定义等作为解题基础,需要全面掌握与理解,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这里以数列为例进行分析。
高中数学学习中数列知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章节,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从数学知识联系角度分析,数列知识属于典型的多数学知识的交叉点,数列可以作为很多综合性习题的背景,全面考查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通常会与不等式、函数及方程等数学知识相联系。具体到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在应用解题技巧时,需要将数列内容与不同难易程度的内容相结合,将数学知识全面清晰地展现出来,全面掌握高中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例1】 在得到相关题目后,分析不难发现此类题目基本上没有技巧可以利用,解题过程直接将相关数据带入公式,详细计算即可。
比如,设{an}数列为等差数列,求前n项之和。
【解析】 分析题目,结合其中已知条件便明白,解决中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n项求和公式,便可以计算出等差数列的首项与公差。再根据题目条件,在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中带入结果,求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这类题目并不需要掌握什么技巧,只要基础扎实,牢记基本概念即可。
三、 灵活运用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各种解题技巧不能生搬硬套,而是需要灵活运用,此部分以三角函数为例进行论述。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占据重要地位,高考数学中三角函数占据着很大分数比重,掌握三角函数知识与解题技巧,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
【例2】 求证sin8β cos8β≥1/8.
【解析】 根据题目中已知条件可以判断,此题目主要考查sin2β cos2β=1的关系式,其中和等差数列存在一定的关系,sin2β、1/2、cos2β三者构成等差数列。我们可以直接设sin2β=1/2-d、cos2β=1/2 d,且-1/2≤d≤1/2,在原式中代入两式,展开各式合并同类项后,直接验证结论。
这道题目如果使用常规解法,整个解题步骤将会异常繁琐,解答中容易出现问题,影响解题效率,占据大量解题时间,直接对数学成绩产生影响。而引入参数后,复杂问题简单化,提高解题效率。但如果不掌握此技巧,解题难度就变得极大。
三角函数题目解答中化弦为切是常用的一种解题技巧,这种方式极为简单。所谓化弦为切指的是利用函数之间的关系式,将原有函数形式转换,直接将三角函数题目变成代数运算。
【例3】 已知tanβ=2,求下式:(4sinβ-2cosβ)/(5cosβ 3sinβ)。
【解析】 此题目中已经给出正切函数值,利用化弦为切的方式在式中同除于cosβ,可以得到正切函数的式子,将数值带入其中得到数值,也就是:[(4sinβ-2cosβ)/cosβ]/[(5cosβ 3sinβ)/cosβ]=(4tanβ-2)/(5 2tanβ)=6/11。
这道题目解决过程中利用合适的解题技巧,可以快速求出结果。因此我们在解决三角函数题目的时候,尽量不用选择常规方法,避免时间浪费,可以选择合适的解题技巧,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
四、 综合各类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平面解析几何学习中圆锥曲线是主要构成部分,相关习题涉及众多的知识点与知识面,有着极大的伸缩余地,同时也是高考主要考查点。但实际中这部分知识掌握难度极大,也是解题中容易失分的地方,因此做好相关解题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几何解题方法运用中,只要涉及曲线的点到焦点(或曲线)距离时,联想到圆锥曲线第二定义并借助数形结合方法解题,通过画出直观的图形,分析代数式含义,有机转化两者,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配方法与二次函数相联系,由二次函数图像及自变量范围求出最值,如果没有确定的对称轴位置,需要分类讨论;再利用函数单调性时,如果不是初等函数,需要利用求导确定函数的单调性,明确方程式自变量方位,求出最值;参数法使用时,重点关注参数引入前后方程的等价性。
【例4】 已知椭圆C:(x2/a2) (y2/b2)=1(a>b>0),该圆的离心率为3/2,并且x轴上顶点分别是A1(-2,0),A2(2,0)。求(1)已知椭圆的方程式;(2)如果直线L:x=t(t>2)与x轴相交于点Q,点P是直线L与点Q任一点不同,椭圆与直线PA1、PA2相较于两点,分别用M、N代替,请问此直线能否经过椭圆焦点,并证明观点。
【解析】 第一个问题主要考查我们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曲线方程的能力;第二个问题则是求最值,但难点在于如何解决含有参数且自变量存在取值范围的函数最值。解决过程中可以利用配方法。通常这类分类讨论需要具备一定的问题分析与逻辑推理能力。
解:(1)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椭圆方程式离心率e=c/a=3/2,得出a=2,c=3,b=1。
得出椭圆方程为x2/4 y2=1。
(2) 设M(x1,y2),N(x2,y2),直线A1M斜率为k1,推出直线A1M方程式为y=k1(x 2),由y=k1(x 2)与x2 4y2=4,抵消y得出
(1 4k21)x2 16k2x 16k21-4=0.得出两个根为-2及x1。代入原式中得出
也就是点M坐标为[(2-8k12)/(1 4k12),4k12/(1 4k12)]。同样道理得出直线A2N斜率为k2,点N坐标为[(8k22-2)/(1 4k22),4k22/(1 4k22)]。
因为yp=k1(t 2),yp=k2(t-2)
直线MN方程为:(y-y1)/(x-x1)=(y2-y1)/(x2-x1)
当y=0时,代入MN坐标代入,得出x=4/t。
因为题目中规定t>2,因此0<4/t<2,椭圆焦点为(3,0)
所以当4/t=3,t=4/3,当t等于它时穿过椭圆焦点。
五、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这也是一个难题。实际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采用解题技巧改变学困生学习方法与观念,从根本上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最终达成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高中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大学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汪灿军.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提升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11.
[2]卢浩,石长梅.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的原因与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20):78.
[3]冯小琴.分析高中数学学习效率低下的影响因素实证[J].好家长,2015,(12):26.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技巧;学习效率
一、 引言
新课改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出现一定的变化,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新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但部分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数学学习效果不理想,出现严重的学困生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作用。本文中笔者以学习技巧为切入点,分析如何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
二、 深入理解概念,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概念、定义等作为解题基础,需要全面掌握与理解,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这里以数列为例进行分析。
高中数学学习中数列知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章节,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从数学知识联系角度分析,数列知识属于典型的多数学知识的交叉点,数列可以作为很多综合性习题的背景,全面考查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通常会与不等式、函数及方程等数学知识相联系。具体到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在应用解题技巧时,需要将数列内容与不同难易程度的内容相结合,将数学知识全面清晰地展现出来,全面掌握高中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例1】 在得到相关题目后,分析不难发现此类题目基本上没有技巧可以利用,解题过程直接将相关数据带入公式,详细计算即可。
比如,设{an}数列为等差数列,求前n项之和。
【解析】 分析题目,结合其中已知条件便明白,解决中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n项求和公式,便可以计算出等差数列的首项与公差。再根据题目条件,在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中带入结果,求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这类题目并不需要掌握什么技巧,只要基础扎实,牢记基本概念即可。
三、 灵活运用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各种解题技巧不能生搬硬套,而是需要灵活运用,此部分以三角函数为例进行论述。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占据重要地位,高考数学中三角函数占据着很大分数比重,掌握三角函数知识与解题技巧,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
【例2】 求证sin8β cos8β≥1/8.
【解析】 根据题目中已知条件可以判断,此题目主要考查sin2β cos2β=1的关系式,其中和等差数列存在一定的关系,sin2β、1/2、cos2β三者构成等差数列。我们可以直接设sin2β=1/2-d、cos2β=1/2 d,且-1/2≤d≤1/2,在原式中代入两式,展开各式合并同类项后,直接验证结论。
这道题目如果使用常规解法,整个解题步骤将会异常繁琐,解答中容易出现问题,影响解题效率,占据大量解题时间,直接对数学成绩产生影响。而引入参数后,复杂问题简单化,提高解题效率。但如果不掌握此技巧,解题难度就变得极大。
三角函数题目解答中化弦为切是常用的一种解题技巧,这种方式极为简单。所谓化弦为切指的是利用函数之间的关系式,将原有函数形式转换,直接将三角函数题目变成代数运算。
【例3】 已知tanβ=2,求下式:(4sinβ-2cosβ)/(5cosβ 3sinβ)。
【解析】 此题目中已经给出正切函数值,利用化弦为切的方式在式中同除于cosβ,可以得到正切函数的式子,将数值带入其中得到数值,也就是:[(4sinβ-2cosβ)/cosβ]/[(5cosβ 3sinβ)/cosβ]=(4tanβ-2)/(5 2tanβ)=6/11。
这道题目解决过程中利用合适的解题技巧,可以快速求出结果。因此我们在解决三角函数题目的时候,尽量不用选择常规方法,避免时间浪费,可以选择合适的解题技巧,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
四、 综合各类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平面解析几何学习中圆锥曲线是主要构成部分,相关习题涉及众多的知识点与知识面,有着极大的伸缩余地,同时也是高考主要考查点。但实际中这部分知识掌握难度极大,也是解题中容易失分的地方,因此做好相关解题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几何解题方法运用中,只要涉及曲线的点到焦点(或曲线)距离时,联想到圆锥曲线第二定义并借助数形结合方法解题,通过画出直观的图形,分析代数式含义,有机转化两者,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配方法与二次函数相联系,由二次函数图像及自变量范围求出最值,如果没有确定的对称轴位置,需要分类讨论;再利用函数单调性时,如果不是初等函数,需要利用求导确定函数的单调性,明确方程式自变量方位,求出最值;参数法使用时,重点关注参数引入前后方程的等价性。
【例4】 已知椭圆C:(x2/a2) (y2/b2)=1(a>b>0),该圆的离心率为3/2,并且x轴上顶点分别是A1(-2,0),A2(2,0)。求(1)已知椭圆的方程式;(2)如果直线L:x=t(t>2)与x轴相交于点Q,点P是直线L与点Q任一点不同,椭圆与直线PA1、PA2相较于两点,分别用M、N代替,请问此直线能否经过椭圆焦点,并证明观点。
【解析】 第一个问题主要考查我们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曲线方程的能力;第二个问题则是求最值,但难点在于如何解决含有参数且自变量存在取值范围的函数最值。解决过程中可以利用配方法。通常这类分类讨论需要具备一定的问题分析与逻辑推理能力。
解:(1)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椭圆方程式离心率e=c/a=3/2,得出a=2,c=3,b=1。
得出椭圆方程为x2/4 y2=1。
(2) 设M(x1,y2),N(x2,y2),直线A1M斜率为k1,推出直线A1M方程式为y=k1(x 2),由y=k1(x 2)与x2 4y2=4,抵消y得出
(1 4k21)x2 16k2x 16k21-4=0.得出两个根为-2及x1。代入原式中得出
也就是点M坐标为[(2-8k12)/(1 4k12),4k12/(1 4k12)]。同样道理得出直线A2N斜率为k2,点N坐标为[(8k22-2)/(1 4k22),4k22/(1 4k22)]。
因为yp=k1(t 2),yp=k2(t-2)
直线MN方程为:(y-y1)/(x-x1)=(y2-y1)/(x2-x1)
当y=0时,代入MN坐标代入,得出x=4/t。
因为题目中规定t>2,因此0<4/t<2,椭圆焦点为(3,0)
所以当4/t=3,t=4/3,当t等于它时穿过椭圆焦点。
五、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这也是一个难题。实际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采用解题技巧改变学困生学习方法与观念,从根本上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最终达成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高中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大学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汪灿军.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提升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11.
[2]卢浩,石长梅.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的原因与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20):78.
[3]冯小琴.分析高中数学学习效率低下的影响因素实证[J].好家长,2015,(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