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探究指的是细微而精深的探究,是相对于学习者的基本学习活动而言的学习活动。高中学生基本学习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到切入口,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语文微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
一、品咂闲笔,挖掘深蕴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往往会认为闲笔不重要,常常匆匆带过,不细致地阅读这些地方。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看似闲笔之处往往蕴含深意可以让学生细细揣摩文本中的闲笔,思考作者如何运用闲笔增强艺术效果。
在阅读《老王》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文章中的某些闲笔,进而找到切入口,展开微探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例如,文章提到当载客三轮被取消之后,老王不得不尝试运货,但是老王身体状况无法承担送货的工作,幸亏一位“老先生”将自己降级成为“货”,让老王运送。这里作者运用了一处闲笔,写到了老王对三轮的改装。老王给三轮装上了半寸高的边缘。若分析这处文字便能发现,这并非可有可无的句子。半寸高的边缘并不能阻止人摔落,但是老王这样做是出于对老先生的尊重。老先生的行为对于老王来说是雪中送炭,但是老王不知道如何表现自己的感谢之情,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举动。虽然明知道没什么用处,但是老王却竭尽全力让老先生坐得舒服一些。由此学生发现,这一处闲笔其实能更好地展现老王的性格,体现老王的善良。
学者沙爱芹提出,一些文本往往会在叙事过程中加入闲笔,使得文本的叙事空间得到延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閑笔处,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文本丰富的内容和深奥的主旨。
二、议论歧义,见仁见智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故此,不同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对于文本中的某些内容会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教师要密切关注课堂生成情况,一旦发生学生因理解不同而产生矛盾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歧义之处。教师不必直接讲明哪种观点正确,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并进行判断。
在阅读《荷塘月色》时,学生对本文不仅写了荷塘月色的美景,更写出了作者的心路历程这个观点表示赞同。但是,学生对作者如何展露内心,展露了哪些内容产生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作者表现的是内心从不得安静,到寻求安静,到得到安静,到出离安静的整个过程,体现的是愁苦的内心世界。有的学生认为是作者表现的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作者追求的是美好光明的生活。面对学生产生的分歧,教师不必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让其进行自主讨论,尝试微探究。学生将文本中体现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句子都找了出来,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但热闹是他们的”等句子。在微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作者的心路表现为追求自由,什么都不想,然后又突然想起什么,最后变成惦着江南。学生发现作者引用的是六朝的文学作品,因为六朝是繁华升平的,是作者内心渴求的美好世界。
在某些文本中,理解上的歧义可能不存在对错。教师并非一定要让学生争论出谁对谁错,而是让学生尝试从文本结构、语言特点、人物特点等方面入手分析文本,将歧义处作为突破口,对文本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三、补充跳脱,体验情感
跳脱处指的是在叙述过程中由于作者的某种需要而突然中断叙述的地方,这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修辞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跳脱这种修辞的探究较少,有时会认为跳脱处很难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在跳脱处挖掘文本的语义,令学生补充跳脱处的内容,进而更好地体验文本中的情感,同时也分析作者为何要在此处使用跳脱的修辞方法。
《祝福》便使用了跳脱,如当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被抢走后,有几句想说没说完的话,“然而……”,这里作者便用了跳脱的手法,语言虽然残缺不全,但是学生在微探究中却发现这其中蕴含着完整的情感。鲁四老爷发现祥林嫂被抢走,下意识地认为抢夺者“可恶”,因为对方的行为损害了鲁四老爷的尊严。一个“然而”又表现了转折,鲁四老爷认为对方的做法是合乎礼法的,所以自己不能阻止对方的做法。同时,由于鲁四老爷平素是一个严肃之人,所以话语到此戛然而止,并未继续说下去。学生发现,虽然作者运用了跳脱的方式,中断了叙述,但是却让人物形象和人物情感变得更加丰满了,能让人更好地体会到鲁四老爷受封建礼教影响之深。
除了小说以外,诗歌作品由于其文体特点也常常使用跳脱的方法展现作者思维的跳跃性。教师可以围绕这些文本鼓励学生积极展开体验,令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情感。
在尝试微探究活动的初期,学生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入手进行探究,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探究的切入口。从文本看似闲笔的地方入手挖掘文本深意,从学生对文本理解有歧义的地方入手探究,从文本跳脱处入手感悟文本的情感,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学生找到切入口,进而开展语文微探究活动。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学会如何自己寻找切入口,进行自主探究,其学习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26400)
一、品咂闲笔,挖掘深蕴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往往会认为闲笔不重要,常常匆匆带过,不细致地阅读这些地方。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看似闲笔之处往往蕴含深意可以让学生细细揣摩文本中的闲笔,思考作者如何运用闲笔增强艺术效果。
在阅读《老王》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文章中的某些闲笔,进而找到切入口,展开微探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例如,文章提到当载客三轮被取消之后,老王不得不尝试运货,但是老王身体状况无法承担送货的工作,幸亏一位“老先生”将自己降级成为“货”,让老王运送。这里作者运用了一处闲笔,写到了老王对三轮的改装。老王给三轮装上了半寸高的边缘。若分析这处文字便能发现,这并非可有可无的句子。半寸高的边缘并不能阻止人摔落,但是老王这样做是出于对老先生的尊重。老先生的行为对于老王来说是雪中送炭,但是老王不知道如何表现自己的感谢之情,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举动。虽然明知道没什么用处,但是老王却竭尽全力让老先生坐得舒服一些。由此学生发现,这一处闲笔其实能更好地展现老王的性格,体现老王的善良。
学者沙爱芹提出,一些文本往往会在叙事过程中加入闲笔,使得文本的叙事空间得到延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閑笔处,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文本丰富的内容和深奥的主旨。
二、议论歧义,见仁见智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故此,不同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对于文本中的某些内容会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教师要密切关注课堂生成情况,一旦发生学生因理解不同而产生矛盾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歧义之处。教师不必直接讲明哪种观点正确,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并进行判断。
在阅读《荷塘月色》时,学生对本文不仅写了荷塘月色的美景,更写出了作者的心路历程这个观点表示赞同。但是,学生对作者如何展露内心,展露了哪些内容产生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作者表现的是内心从不得安静,到寻求安静,到得到安静,到出离安静的整个过程,体现的是愁苦的内心世界。有的学生认为是作者表现的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作者追求的是美好光明的生活。面对学生产生的分歧,教师不必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让其进行自主讨论,尝试微探究。学生将文本中体现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句子都找了出来,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但热闹是他们的”等句子。在微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作者的心路表现为追求自由,什么都不想,然后又突然想起什么,最后变成惦着江南。学生发现作者引用的是六朝的文学作品,因为六朝是繁华升平的,是作者内心渴求的美好世界。
在某些文本中,理解上的歧义可能不存在对错。教师并非一定要让学生争论出谁对谁错,而是让学生尝试从文本结构、语言特点、人物特点等方面入手分析文本,将歧义处作为突破口,对文本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三、补充跳脱,体验情感
跳脱处指的是在叙述过程中由于作者的某种需要而突然中断叙述的地方,这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修辞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跳脱这种修辞的探究较少,有时会认为跳脱处很难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在跳脱处挖掘文本的语义,令学生补充跳脱处的内容,进而更好地体验文本中的情感,同时也分析作者为何要在此处使用跳脱的修辞方法。
《祝福》便使用了跳脱,如当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被抢走后,有几句想说没说完的话,“然而……”,这里作者便用了跳脱的手法,语言虽然残缺不全,但是学生在微探究中却发现这其中蕴含着完整的情感。鲁四老爷发现祥林嫂被抢走,下意识地认为抢夺者“可恶”,因为对方的行为损害了鲁四老爷的尊严。一个“然而”又表现了转折,鲁四老爷认为对方的做法是合乎礼法的,所以自己不能阻止对方的做法。同时,由于鲁四老爷平素是一个严肃之人,所以话语到此戛然而止,并未继续说下去。学生发现,虽然作者运用了跳脱的方式,中断了叙述,但是却让人物形象和人物情感变得更加丰满了,能让人更好地体会到鲁四老爷受封建礼教影响之深。
除了小说以外,诗歌作品由于其文体特点也常常使用跳脱的方法展现作者思维的跳跃性。教师可以围绕这些文本鼓励学生积极展开体验,令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情感。
在尝试微探究活动的初期,学生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入手进行探究,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探究的切入口。从文本看似闲笔的地方入手挖掘文本深意,从学生对文本理解有歧义的地方入手探究,从文本跳脱处入手感悟文本的情感,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学生找到切入口,进而开展语文微探究活动。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学会如何自己寻找切入口,进行自主探究,其学习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26400)